孩子,父母不帶,爺爺帶。作為爺爺來說怎麼教育孩子,不會與孩子媽媽產生矛盾?

賽老師初中數學


爺爺帶孫子,不管你怎麼帶好孩子,仍會引起孩子嗎的不滿,不信,你看看現實中的例子。

隔壁大爺,兒子兒媳都外出打工,就將兒子給公婆撫養。倒說公婆也很爽快,不像別的公婆顧前瞻後,心想閒著也是閒著,身為公婆,不帶誰帶,於是高興地答應下來。自從接應過後,為了孫子生活幸福,開心,真的是費盡心血。孩子掃地,奶奶不讓,怕累壞了身子;上學,也是奶奶幫著背書包;放學回來,怕孫子餓了,爺爺又趕快為孫子去買零食。反正,一切事情,爺爺為孩子操辦一切,生怕孫兒過得不好。其實,爺爺奶奶所做的一切,都是一個目的:儘量讓孫子吃好,穿好,這樣兒子和兒媳就少些矛盾。

殊不知,春節兒子兒媳回來,看到不是以前的兒子,變成現在的懶惰、依賴。兒子兒媳不是感激,反而數落他們未帶好。

這不是個例,而是一種社會通病。為什麼?這裡面就是一個隔代教育帶來的效應。

隔代教育一直是一個社會問題,一直以來是一個被爭議的問題,它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領:

1.過當的寵溺:長輩過於寵愛小孩,極容易導致孩子任性妄為,高度依賴和自理能力低下;

2.難改變通守舊:不同世代必麼然會有不同的觀念,這將對孩子未來進入社會與適應團體能力,產生不利。

3.過多的包辦,孩子缺乏創造性。

所以,孩子給爺爺奶奶帶,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性也會隨之呈現,爺爺奶奶沒錯,因為他們本身就不認為本身所做的一切有錯。

所以,大家都好好想想這個問題吧!


波浪在前岸在後


爺爺奶奶來帶孫子也是可以的,爺爺奶奶如果歲數不太大,還很年輕,身體很好帶孩子還是可以的,可能有的時候孩子比較調皮搗蛋,爺爺奶奶管不住,管不好,特別是在學習方面,畢竟歲數大了,原來的知識和現在的知識有些不同,爺爺奶奶沒法教孩子,在教育問題上,有時候溝通也會多少有些障礙,如果一切都好,也不會和媽媽產生矛盾的,就怕萬一孩子摔倒了,或者磕到哪裡了?受傷了,這個時候孩子的媽媽就會怪他們,這樣子就不太好,會產生矛盾,跟老人從小學的知識不夠多,不夠全面,有的東西不太懂,也是怕媽媽會怪罪他,畢竟年紀大了,儘量不要讓老人來帶孩子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