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哉!風洞的建設者們

一、風洞矗蜀川

文☆ 楊得富

壯哉!風洞的建設者們

這是華西集團四川六建承建的中國風洞群工程之一 ——8米X6米特大型風洞風扇段工程


(一)

方圓三百里,巍峨九頂山;海拔兩千米,遙看彩霞斑;

瀑布飛流下,叢林奇樹參;錦雞深處遊,野兔滿山鑽;

(二)

何曾幾時有?國家來勘測,山下架儀器,山頂樹戰標;

勘探鑽選址,測點紅線圈;規劃大建設,鑽山要打洞;

(三)

進山就隱蔽,選點又分散;相距數千米,橫跨百座山;

玉皇山威武,鷹嘴崖險峻;口袋山崎嶇,牛頭山雄壯;

壯哉!風洞的建設者們

這是華西集團四川六建承建的中國風洞群工程之一殲十系列飛機試驗風洞(已在央視公開播出)


(四)

山凹建風洞,三線建設掀;峰巒立神劍,航天試驗灣;

國家要強盛,國威方能揚;落後會捱打,國恥教訓多;

(五)

各路建設者,開拔進大山;築路變通途,工棚寫春秋;

多家研究所,建築在深山;國防高科技,建設譜新篇;

(六)

風雨四十載,拼搏在大山;風洞建設者,結下不解緣;

而今再進山,立式風洞建;趕超西歐美,風洞矗蜀川!

壯哉!風洞的建設者們

這是華西集團四川六建承建的中國風洞群工程之一風洞扇頁段工程(已在央視公開播出)


二、壯哉!風洞的建設者們

文☆ 楊得富

壯哉!風洞的建設者們

這是華西集團四川六建與四川安裝承建的中國風洞群工程之一1.2米X1.2米試驗風洞(已在央視向全世界公開播出

這是一塊神奇的土地,

峰巒疊嶂,群山環抱;

這是一塊藏龍臥虎之地,

風洞掩映,航天神劍!


一項壯國威的跨越世紀工程,

一項強國力的國家重點工程;

一項揚軍威的國防高科技工程;

一項撼世界的現代高精尖工程;


悄然地、默默地選點規劃在這

川西北大山的群山環抱之中。

點、線、面精心構思巧妙結合;

選點分散、進山隱蔽、鑽山鑿洞;


我四川華西集團省建六公司與

省工業設備安裝公司的建設者們,

在這九頂山下、老鷹嘴旁、牛頭山內

擺開了建設大軍會師大決戰的戰場,

由此與這青山綠水結下了不解之緣。


戰河灘、乾打壘、鑽山洞、襯洞體、

大三線、全動員、為國防、樹豐碑;

大幹苦幹加巧幹;奮起直追超歐美;

十年工夫奠基風洞一期工程創業史;

再用十年崛起風洞二期工程現規模。

壯哉!風洞的建設者們

這是華西集團四川六建與四川安裝承建的中國風洞群工程之一峒體室內高速試驗風洞(已在央視向全世界公開播

難以忘懷的一九九四年紅五月,

風洞建設已進入九十年代又一個春天,

2.4 米×2.4 米引射式跨聲速大風洞,

工程奠基開工儀式又在這裡隆重舉行。

鮮花青松在巍巍大山前的會臺四周簇擁;

彩旗氣球在藍藍天空中升掛著巨幅標語;

建設單位指戰員們與我集團各路建設大軍,

在這裡群英會聚、濟濟一堂、群情振奮!

建風洞揚軍威展雄風聲震宇宙太空;

築國防創佳績攀高峰譽冠五洲四海。

風洞啊!你磨礪了多少國防精英的心血與代價;

風洞啊!你銘刻下多少川建兒女的辛勞與足跡;

如今,經過三年來一千多個日日夜夜卓絕奮戰,

四川六建人在穿梭如織的鋼筋網架中,

攪拌著特種混凝土和砂漿的時代交響樂;

四川安裝人在璀璨閃爍的焊花飛濺中,

溶進了特殊安裝一代新人的青春之歌;

雄壯的牛腿柱與鋼樑桁架行車,

撐擎著一排排特殊的建築物;

堅如盤石般的鋼筋混凝土基座,

承載著四千多噸重量級的鋼體長龍。

它集"高、精、尖、大、重、細"於一體,

它聽任著建設者指揮縱橫馳騁行程的方向;

三拐又四彎;盤旋忽高低;變徑大到小;

收口粗致細;形似臥長龍;高空伸地下。

鋼鐵洞體對接、大型吊裝合攏、主體封頂;

2.4 米風洞乖乖地馴服在建設者們的腳下,

國防軍工航空航天的浩瀚工程大功告捷;

特殊特異特型的建築物已在建設者手中托起。

四化大業、國防大業、航空航天大業的標誌,

已在這裡崛起、矗立、試驗、展翅、騰飛!

壯哉!亞洲最大的三十餘座風洞群體,

壯哉!世界一流風洞群體的建設者們,

敬禮!獻給建設風洞群三十餘年的川建人!


壯哉!風洞的建設者們

這是華西集團四川六建與四川安裝承建的中國風洞群工程之一16米X12米試驗風洞(已在央視向全世界公開播出)







————————————————————————————————————————————

作者簡介:楊得富 1952年1月生,四川德陽人,大學文化。工程師、經濟師、高級政工師。 曾當過知青、民辦教師、公社民師主任、公社廣播站廣播員、華西集團四川六建一工程公司工人、團支書、勞資員、成都公司總部秘書、副主任科員、海南公司辦公室主任、党支書、綿陽分公司勞資科長、物業公司党支書、副經理、勞務公司經理書記、工程公司黨總支書記、副總經理兼工會主席、四川六建公司工會主管、黨委工作部主管、華西集團總部志辦副主任、副總編輯、綿陽市建委志辦副主編、《綿陽市城鄉建設志》、《綿陽市建築志》、《綿陽市建設黨史》常務副主編、《華西集團志》常務副主編、《中國建設者》《四川工人日報》《四川建設報》(華西建築報)特約通訊員、綿陽市作家協會會員、 作協第四屆理事等。先後在企業、國家級各類報刊雜誌發表詩歌、散文、論文等500餘篇。獲各類獎項160餘項,其中獲省市及國家級各類獎項50餘項,獲國際級獎項2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