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哉!中海油口罩順利下線,自此三桶油全員跨界,為了祖國拼了

壯哉!中海油口罩順利下線,自此三桶油全員跨界,為了祖國拼了

3月5日凌晨,從中海油傳來好消息。

2月16日,中國海油的防護口罩生產企業“中海油(重慶)安全裝備有限公司”完成工商註冊登記,2月19日獲得營業執照。

經過日夜奮戰,中國海油所屬中海油安全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第二條全自動口罩生產線正式建成投產,這是繼3月4日凌晨首條口罩生產線調試成功投產後的又一突破。預計兩條生產線將形成日產口罩20萬隻的生產能力。

壯哉!中海油口罩順利下線,自此三桶油全員跨界,為了祖國拼了

下一步,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中國海油將最大限度提升產能,預計3月10日左右還有2條生產線投產,3月20日左右還有4條生產線投產,屆時8條生產線日產口罩可達60萬隻。

自中石化、中石油後,三桶油最後一家中海油也跨界生產口罩了。

口罩缺口有多大?

截止到2019年底,中國國內的口罩產能是每天2000萬隻,這已經佔全球產能的50%。

而隨著各地逐步復工復產,口罩的需求進一步激增。中國二三產業就業人口總計5.3億人,如果全面復工,每天至少需要5.3億隻口罩;若只按第二產業、醫療以及交通工作人員復工,每天也需要2.38億隻口罩。

這個是成量級的缺口。

在此之前,作為中國最大醫衛原材料供應商的中石化率先跨界生產口罩。

“我有熔噴布,誰有口罩機?”中石化2月6日宣佈,受國務院國資委委託,中石化要發揮生產原材料的優勢,建立口罩生產線。不到3小時,中國石化就確定了11臺口罩機的購置事宜。

到3月份,中國石化至少每天能產口罩100萬隻。

壯哉!中海油口罩順利下線,自此三桶油全員跨界,為了祖國拼了

3月3日起,中國石化北京石油分公司已在北京50座加油站銷售一次性防護口罩。目前,每日口罩供應量在3萬隻。

壯哉!中海油口罩順利下線,自此三桶油全員跨界,為了祖國拼了

由於口罩資源有限,每人每週限購一次,一次一盒(10只),按照政府指導意見,每隻售價3.5元。

中石化做的還遠不止如此。

由於春節停工停產加之需求激增,生產口罩的原材料熔噴無紡布極度緊缺,已由原先的2萬元/噸暴漲至38萬元/噸。

此情此景,石油化工行業開始默默拉緊弦全力增產。

2月24日,中國最大醫衛原材料供應商中石化宣佈將投資約2億元,在北京燕山石化和江蘇儀徵化纖兩家企業抓緊建設熔噴無紡布(即熔噴布)、紡粘布生產線,每天可生產12噸N95熔噴布或18噸醫用平面口罩熔噴布,這些原料可以生產360萬片N95口罩,或者1800萬片醫用平面口罩。

而同門兄弟,中石油也不甘落後。

2月29日,中國石油下屬4家企業新建的6條醫用口罩生產線全部建成,開始滿負荷加工生產,形成每天60萬隻的生產能力。

進入3月,隨著引進的21條口罩生產線陸續開工,全部投產後,中國石油日產口罩可達150萬隻。

而針對當下聚丙烯、熔噴料等緊缺的市場形勢,為確保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生產供應,中國石油第一時間調整生產計劃,安排獨山子石化、大連石化等6家企業立即轉產,滿負荷生產聚丙烯醫用料。

祖國需要什麼,我們造什麼。

為了祖國抗疫,作為國內能源壓艙石,必須拼盡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