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敵秦軍千里奔襲,竟被一販牛商人機智退敵,救鄭國於水火

無敵秦軍千里奔襲,竟被一販牛商人機智退敵,救鄭國於水火

話說,春秋時期,大國爭霸,小國只能左右逢源,當個牆頭草,誰強依附誰,尤其是中原小國,比如鄭國。它典型的牆頭草風格,楚成王稱霸中原,它就與楚結盟,晉文公成就霸業,它就與晉結盟,還又擔心楚國發難,所以同時暗地裡和楚也締結了盟約。可有時,它也會同時面臨兩大強國大軍壓境,比如著名的燭之武退秦師中晉秦聯軍攻打鄭國。

無敵秦軍千里奔襲,竟被一販牛商人機智退敵,救鄭國於水火

今天販牛商人的故事起源需要從燭之武退秦師說起。公元前630年,晉文公聯合秦穆公帶兵包圍了鄭國,起因是鄭國曾暗中通報楚國,違反聯盟規定,而晉文公聯秦制楚的大戰略下,於是邀請了秦穆公一起圍攻鄭國。當然,也有說是晉文公為了得到當年流亡鄭國時的恩人叔詹。

無敵秦軍千里奔襲,竟被一販牛商人機智退敵,救鄭國於水火

不管怎麼樣吧,鄭國面對兩大強敵,在即將亡國之時,有一個人站了出來,他便是燭之武,他以外交手段,解決了此次危難,他先找秦穆公述說利害關係,如果滅鄭,於晉有利,而有害於秦國。如果留鄭,反而可以給秦提供東進的基地踏板。秦穆公權衡之後私自撤兵,並且留下杞子、逢孫和楊孫三位大夫留守鄭國。而晉文公無意因滅鄭一事而破壞晉秦聯盟關係,所以也撤了兵。

無敵秦軍千里奔襲,竟被一販牛商人機智退敵,救鄭國於水火

但是,秦穆公東進中原之心不死,他隨時都在等待東進的時機。這不,僅僅兩年之後,也就是公元前628年,晉文公去世,晉襄公即位,在此新君初登大寳之際,考慮到晉國短時間內根本無暇顧及他人之事,如果秦軍千里奔襲鄭國的話,一定會取得成功,恰好留守鄭國的杞子送來消息,說鄭國北部已經完全由他們三人控制,如果秦穆公派兵來攻,裡應外合之下,必能攻克鄭國。

無敵秦軍千里奔襲,竟被一販牛商人機智退敵,救鄭國於水火

秦穆公一心動,雖然老臣蹇叔和百里奚都不同意,怕路途遙遠,很容易走漏風聲,難免勞師動眾、無功而返。但百里奚之子孟明視,蹇叔之子西乞術和白乙丙卻是熱情高漲、躍躍欲試。

無敵秦軍千里奔襲,竟被一販牛商人機智退敵,救鄭國於水火

於是三名小將率領無敵秦軍一路長驅直入,千里奔襲鄭國。但是當他們剛剛過了滑國的時候,卻遇到了一個自稱是鄭國使者的人,此人名叫弦高,他帶來上等牛皮4張,還有12頭牛,獻給秦軍做犒賞之用。正值三位小將密謀商議如何處理這位犒賞使者的時候,弦高已經秘密派人返回鄭國向鄭穆公稟告此事。

無敵秦軍千里奔襲,竟被一販牛商人機智退敵,救鄭國於水火

原來弦高根本不是什麼鄭國的犒師使者,他只是一介販牛的商人,本來是要去周都洛邑做買賣的,不料途中看到了浩浩蕩蕩的秦國軍隊,仔細分析之後,他判斷出這隊秦軍的行軍路線是要偷襲鄭國而去的。既然是偷襲,不如自己假扮使者,戳破他們的偷襲陰謀。同時也迅速派人彙報鄭穆公,讓秦軍的偷襲計劃徹底告吹。

無敵秦軍千里奔襲,竟被一販牛商人機智退敵,救鄭國於水火

三小將經過一番商量之後,自覺千里奔襲計劃算是泡湯了,況且如果進行圍攻鄭國,則屬於孤軍深入,缺少後援,根本難以持久。所以他們便放棄了此次偷襲計劃,而為了不至於無功而返,他們回軍途中順手將滑國滅了。但是,正因如此,消息走漏,傳到了晉襄公和先軫耳中,他們三人迎來了滅頂之災。因為先軫在秦軍回軍的必經之地崤山谷地重兵埋伏,打了一場漂亮的、徹底的伏擊殲滅戰。

無敵秦軍千里奔襲,竟被一販牛商人機智退敵,救鄭國於水火

同時,鄭穆公得到弦高密報之後,禮貌地向留鄭的三大夫杞子、逢孫和楊孫提出離開鄭國的請求。三大夫自覺偷襲鄭國的計劃失敗,而又擔心回到秦國被怪罪,於是杞子逃奔向了齊國,逢孫和楊孫則逃奔到了宋國。這樣一場轟轟烈烈的救國計劃,便是販牛商人弦高一人之功,他機智退敵,成功解救鄭國於水火之中,因此史上便留下了“弦高犒師”這句成語!

你如何看待弦高犒師

評論區交流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