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姑娘穿“戰衣”成隔離區“第一人”

1991年出生的水琴是蕪湖市第二人民醫院隔離病房的護士,她在這次防控疫情中有了三個“第一”,二院第一個報名進隔離區的護士、第一個真正走入隔離區的護士、第一個接觸疑似患者的護士。

水琴剪著一頭短髮,說話語速快,愛笑。她告訴記者,自己2013年4月來到二院工作,是心內一科的護士。在醫院建起隔離病房後,她毫不猶豫地報了名。在隔離區裡,所有的護士都要穿著三層防護服,戴上兩層口罩。“我之前在網上看到奮戰一線的醫護人員穿那身衣服的時候,就感覺很敬畏,覺得那就是我們的‘戰衣’!我當時是第一個穿的,在所有人的‘見證’下,一共穿了近20分鐘。全部完成的那一刻,一種神聖感從心底湧起!”

當然,同時感覺到的還有“悶”,水琴說,“最多的時候臉上有N95口罩、外科口罩、護目鏡、面罩,三四層,確實覺得呼吸都沒那麼順暢。”嚴密裝備下,護士們與患者近距離接觸,詢問病情、操作治療等等,其中的風險與艱苦顯而易見。

不過,這些困難水琴都克服了。她說,自己最近苦惱的其實是鏡片的問題。“在病區會很忙很熱,背上全是汗,一熱就會用力呼吸,護目鏡的鏡片就容易糊。”水琴說,有時糊得厲害了,也會讓輕症的病人搭把手,拿個東西擰個瓶蓋什麼的,大家也都樂於幫忙。

記者問她害不害怕,姑娘搖搖頭。“真的沒有擔憂和害怕。因為我們所有關注點都在病人身上,沒時間思考其他問題。離患者最近的就是護士,我們一定要給他們信心和鼓勵。”水琴清楚地記得她接觸的第一例疑似患者是一位年輕女性,“她見到我第一句話就問,‘我會不會死?’,我能感受到她的無助,就一直安慰她,告訴她要科學看待,要有信心。”

在隔離區裡,護士就是患者最親的人。“心理護理本身也是我們工作的一部分。我們只要有時間,就會陪患者聊天,聊些積極的、開心的事情,引導他們樹立正面疾病的信心,儘量讓他們保持一個好的狀態。”

水琴和同事兩人負責一層樓的患者。在隔離區工作一次要6小時,手機等任何個人物品不得帶入。“我昨天的班次是上午8點到下午2點,今天下午班,下午2點到晚上8點。”值班期間,護士們除了患者的治療和護理外,還要承擔病區的消毒、生活垃圾和醫療垃圾的處理、病人的出入院辦理等工作,相比較平時的工作,身心壓力都要重不少。

穿上隔離服,其間不飲不食,甚至不能如廁。為了少上廁所,護士們想了很多辦法。水琴笑著分享道:“值班前2個小時我就不喝水了,平時也不吃稀飯,吃一些士力架、壓縮餅乾,水分少、能量大。”

(蕪湖日報記者 程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