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西方古建築用石頭,而中國古建多用木頭?

古建說


如果問什麼是主要的原因,大概只能說是因為“就地取材”了。

西方古建築,追根溯源,應該說,是從古希臘開始的,具體到公元前5世紀。其傳統和風格,影響了後來的整個歐洲。身後的羅馬式風格、哥特式風格、文藝復興風格、巴洛克風格,皆有自己的特點,尤其是哥特式建築,但總揮抹不去古希臘建築影響的影子。

現在能見到的古希臘的建築遺蹟,都是用石材。

問題是,經歷幾千年,兵荒馬亂,災害頻仍,木質建築有可能留存下來嗎?顯然不可能。

不過,還是要說,古希臘確實以石材建築為主,比如,雅典衛城。

有意思的是,古希臘留給後世的建築遺產,最最主要的,是“柱式”,即石質樑柱結構體系各部件的樣式和它們之間組合搭接方式。然而,這種“柱式”的最初來源,卻是木結構構想圖。下圖,是歐洲講授古希臘建築史時,幾乎都會用到的一個“範例”——

古希臘建築的“柱式”結構,然後發展稱為藝術形式,皆來自於木質建築。

現在保存下來的歐洲古建築,或為神殿、教堂,或為貴族城堡,這兩類為主。這些建築的要求,一是堅固二是宏偉。唯有石材能滿足要求。而恰恰,歐洲最不缺的,就是石頭。

所以,走遍歐洲古城,皇宮、教堂、古堡、城牆、街道、水塘,包括雕塑,幾乎無例外是石質,用磚的都極少。

木質建築肯定有過。

古希臘是城邦國家,數量曾超過千個,一個國家沒多少人,著名的,留下遺蹟的沒幾個。大概除了雅典和斯巴達等少數強盛的城邦,很難說其他城邦的建築都是使用石材。這要看是取石還是取木方便了。

公元前5世紀,到公元11世紀,歐洲的城市並不多。城市裡的建築用石材。其他的也難說。

朱迪斯.M.本內特等人寫的《歐洲中世紀史》說,12世紀前領主的城堡,實際上就是山頭上的木質碉樓,山下建木柵。按照書中的描述,那個時候即便貴族,居住條件也很侷促,男主人很難有自己單獨的寢室。

書中說,12、13世紀以後,“無數的教堂、修道院、城堡、醫院和市鎮大廳都是用石頭建造的。僅在法國一地,當時開採的石頭就比3000年前古埃及人花在金字塔和神殿上的石頭還要多”。

就是說,變化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逐漸發揚光大了古希臘的傳統和風格。

建築仿古,是文藝復興的重要內容。

說到歐洲,其實是不包括斯拉夫語系族群居住的地區的。

這些地區的建築,後來更多地受到東羅馬帝國的影響。

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君士坦丁堡,,這裡原來是古希臘的殖民地拜占庭。所以,從君士坦丁大帝開始,城市的建築,延續了古希臘的另一種傳統。

下面是君士坦丁堡著名的索菲亞大教堂建造步驟圖——

此類建築的意義,在於創造了以帆拱上的穹頂為中心的複雜拱券結構平衡體系。

俄羅斯和東歐,以及伊朗和中亞的禮拜堂,都有君士坦丁堡時期建築的痕跡。但同時,穹頂的外廓越來越飽滿;穹頂下造了圓柱形鼓座以便把穹頂高高托起。

這樣的建築風格和藝術形式,不依靠石材是不可能實現的。

這是西歐和東歐普遍遇到的問題。因此也成為建築多使用石材的原因之一。

古希臘是次生文明。它的石質建築,是否受到了其他原生文明的影響呢?很可能。

古埃及,留存下來的古建築都是石材所造。尼羅河流域,適用於建築的高大喬木始終稀少。巨大的金字塔和附屬建築,皆為石築。太陽神廟裡,密排著134根石柱,中央兩排高達21米,上面架著9米多長的石樑,石樑重60噸以上。

不少歷史學家認為,古埃及的石頭建築極其對柱子的巧妙應用,以愛琴海為跳板,影響了對岸的古希臘建築,比如,古埃及十六邊形的柱子,是多立克柱式的原型。古希臘有三種柱式——多立克、愛奧尼和科林斯。

處於幼發拉底和底格里斯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也是古老的原生文明發源地。這一地區,既無優質石材也無可用木材,於是,自古開始,就靠打土坯蓋房,房頂用蘆葦束平頂。所以,牆厚、開間狹窄;為避免土坯牆被氾濫的河水浸泡,房屋多建於高臺之上。宮殿和廟宇,則在外牆間隔建造凸堡起防護和支撐作用。高塔型建築,亦逐漸由此形成。

古印度,從未形成統一的國家。不重要的建築遺蹟,已很難尋覓。留下來的,大多和宗教有關。保存最多的,是僧侶們使用的石窟。由此可知,佛教傳入中國後,為何會出現如此多的石窟和雕像。在印度北部,就發現了從公元前3世紀到9世紀開鑿的1200個以上的石窟,比較大的,可居住700名僧侶。9世紀以後,印度逐漸出現了石才為建築材料的大型建築,主要還是宗教場所。

中國並非沒有用石材建造的建築。

距今4000年的陝西石峁遺址,就是一座用石頭砌成的大城。全城由皇城臺、內城和外城組成,面積達400萬平米,堪稱歎為觀止,距今4000年呀。

這是因為,那個地區,取石材遠比取木材方便。

後來,中國的大多數時間,是大一統的王國或帝國。都城,多在中原和平原地區。因此,除去衛邊的長城,以及城市的城牆,會是石或磚砌,裡面填土。其他的宮殿、廟宇、居舍,一般是磚木混用的建築了——取土燒磚,木柱木頂,覆瓦,但基座,一般都是石材。當然;也有隻是木質和泥草搭建而成的。

中國的建築理念,對東北亞和南亞的建築產生了巨大影響。受影響最大的,是日本。


一老沈一


為什麼西方古建築用石頭,而中國古建多用木頭?

建築不是天然形成的,人為的構建決定了建築的人文性,分析中外建築首先應分析及建築的時代背景和文化。其次再分析該民族的生活方式和審美情趣。後再分析建築的建造技術、建造傳統、變革精神。

每個區域的建築都有著獨特的藝術表現力,而這種藝術表現力和這個區域民族的文化有著緊密的關係,而不同地域不同文化所對應的建築風格也截然不同,不同地域的建築也體現著不同的民族文化觀念。

觀點一:中國古代已掌握磚石結構技術,中國古建築多用木頭不是自然環境和地理因素。

建築材料的選用是中外建築極大的差異之一。中國傳統建築通常使用木質或夯土材料,而西方地中海地區則使用石質材料。世界上所有已經發展成熟的建築形式或者建築體系,包括屬於東方建築的印度建築和回教建築在內,在現代建築為產生之前,基本上是屬於磚石結構為主的建築系統的。只有包括日本、朝鮮等鄰近地區在內的中國系建築才以沐骨架構為主。

在這裡需要說明,中國古代是同時掌握磚石結構技術的,正如其他的建築體系同樣懂得用木頭蓋房屋一樣。世界上到處都有石頭,同樣也到處都有樹木,自然,有些地方石頭多一些,有些地方樹木多一些,木結構的採用問題的產生肯定不是起因於自然環境和地理因素。

李約瑟認為:“肯定不能說中國沒有石頭適合建造類似歐洲和西亞那樣子的巨大建築物,而只不過是將它們用之於陵墓結構、華表和紀念碑(在這些石作中經常模仿典型的木作大樣),並且用來修築道路中的行人道、院子和小徑”

觀點二:中國採用木骨結構的首要原因是中國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支配。

中國的傳統思想中“禮制”和“玄學”是影響中國古代建築的兩種很特殊的因素。它們支配著中國建築的計劃和內容、形狀和團案。

中國的“陰陽五行風水”觀,對於建築的選材上有巨大的影響,中國人認為“木、土”是“生髮”的,對於生命的發育、成長有正向的作用。而“金、火”是消融的、銳利的,與生命是相沖的,所以房屋的材料肯定是用木、土,不會去用金屬、岩石。木土建築更容易讓人承接“地氣”,感受自然,會非常舒服。這個觀念現在中國特別是農村還在延續著,其他文明的建築體系中,沒有完善的天人觀、陰陽五行觀,更沒有風水觀,也就不會出現這種建築樣式。

中國傳統建築將木材和夯土選作基本建築材料,形成了具有流線美的建築風格,給人一種親切、溫暖、自然的感受,體現了中國追求人與自然合二為一的理想 ;西方地中海地區建築將大理石和石灰岩選作基本建築材料,形成了具有體積美直至蒼天的建築風格,給人一種冷峻、敬畏、硬朗的感受。 建築佈局迥異也是中外建築極大的差異之一,平面鋪開的組群和挺拔高聳的個體這兩種中外完全不同的建築成型了極其鮮明的對比,反映了中西方制度文化與性格特徵的區別。

觀點三:木框架構為主的中國建築在古代是最經濟的技術方案。

中國古代高度發達的文明程度,特別是科學技術,建築上的一個體現就是“框架結構”和“榫卯結構”,這種到現代社會依然不過時的建築方式,讓中國的建築科技領先了幾千年。

純粹從建築技術觀點而論,中國式的木框架結構為主的混合構造比磚石構造所取得的效果更為突出,無論是節約材料、勞動力還是施工時間等方面,比起石頭建築的優越性更加明顯。在達到同一要求和效果的前提下,中國建築是世界上最節省的建築,換句話說,也是最經濟的技術方案。尤其在施工時間上,同時代的,同規模的中國建築比西方建築不知快了多少倍。

在儒家文化統治中國的狀況下,儒家崇尚節儉的價值觀念直接影響著建築的規模和時間,中國古代沒有任何一個儒家政權是鼓勵進行大規模建築的,包括對皇權建築的限制。更不允許長達五十年、百年的時間來完成一個建築,這就導致木框架構的建築技術在中國的主導和發展。

觀點四:中國對建築的作用和定位“以人為本”有別於西方的神權世界

中國的歷史和西方的歷史有一個顯著不同的地方是中國任何時候都沒有發生過“神權”凌駕於一切的時代。一本西方的建築史就是一本神廟和教堂的建築史,這是顯而易見的事實。

中國的建築是“以人為本”,西方建築是“以神為本”。“神”和“物”都是永恆的,“人”確是“暫時”的,在不同的價值觀念下自然產生不同的選擇態度和方法。

自古以來,中國人一直都沒有把建築看成是一件永久性的紀念物,沒有號召過人民為一個永恆的世界工作。無論房屋或者整個城市,古舊了,破壞了,或者已經不再適合當時要求的時候,便索性全部拋棄從新建造。在歷史上,除了唐代和清代之外,差不多所有的開國之君都是重新建設自己的宮殿以及新的都城。

西方古典建築則與中國傳統建築截然相反,西方古典建築空間佈局採用的是個體向高空垂直髮展路線,以挺拔巍峨的形式展現在世人面前。體現出了西方人對神靈的狂熱信仰,建築設計師希望人們通過對建築物的仰視與敬畏,突顯神靈或房主的地位。建築了120年的聖彼得大教堂在中國是絕不會出現的。

建築的發展基本上是文化史的一種發展。近幾個世紀,西方在建築上的發展很快,對待中國建築的態度一直是不予重視或一無可取的言論和偏見。這種現象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文化話語權的提升,以及對傳統建築思想和文化的認知,在不斷改變。我相信中國建築思想中“以人為本”的觀念和歷史經驗必將在未來產生更大的貢獻,迴歸得其應有的地位。


雲隱


西方的文明起源於古希臘,而希臘半島上土地貧瘠,少有樹木,卻多山石,尤其是大理石。古希臘藝術發達,科學倡盛。其建築美輪美奐,雕刻逼真細膩。這一切都為後來西方的建築和藝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成為文化的點範。

歐洲大陸上盛產木材的地方是德國,人們將日爾曼人稱為來自森林的民族。因此我們在格林童話中看到的故事,大多以森林為背景。但是在古希臘甚至古羅馬時期,日爾曼民族還處於原始的部落時期,被稱為北方蠻族。正是他們的不斷南下入侵,最後終結了羅馬帝國。但是武裝勝利的同時,文化上又完全被基督教所征服,成了文化上的追隨者。

而古代的中國,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都盛產木材。取材方便,加工容易,當然就成為了建築物的用材首選。當然木質建築有其缺點,怕火易腐朽,所以古建築需要經常翻新加固,因此完全原樣保留下來的不多。已知最早的古建築是山西應縣的釋迦塔,遼代建築,得以保留下來的原因,除了設計施工結構精巧外,與木質經過了特殊有效的防腐處理有關。有些古建築經過歷代維修,但樣式沒有改變的,年代最早的是山西五臺山的佛光寺,唐代建築,全國只此一例,30年代,經梁思成林徽因夫婦發現,轟動全國。

其他古建築,僅以北京故宮的太和殿為例,明朝朱棣時剛剛建成幾年就毀於大火。後來幾次翻建。現在我們看到的太和殿,是清朝康熙時重建的。

所以中國古建築翻建是經常的,而且各時期的工匠,技術水平施工習慣都不同,所以完全改變原來的樣式重建也是常有的。比如湖北武漢的黃鶴樓,從古代遺留的圖畫中我們看到,唐宋時期、明清時期的黃鶴樓都有不同的樣式,這是很正常的。今天的旅遊者對於現在的黃鶴樓有很多不滿,說它不是古建築,是安裝了電梯的現代建築。其實這種批評是沒有道理的,從建築設計上講,今天的黃鶴樓是相當成功的,甚至可以說是範例。在武漢人的心目中,它是當之無愧的城市地標。在全國旅遊者的心目中,他是當之無愧的中國四大名樓之首。

建築的材料與樣式,都是各地區各民族根據自身的條件所選擇的,沒有高下之分。


三維看歷史


任何時代的建築,從本質上來講都是以物質材料為載體的,材料在構成建築物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們要知道,建築材料的選取離不開周圍的自然環境,而且中西方在社會文化與審美心理上都有著天壤之別,這也勢必會影響到中西方的人們對於建築材料的選擇。至於,為什麼西方古建築常用石頭,而中國古建多用木頭這一問題,我們可以追溯中西方的傳統,具體來分析一下。

01、西方建築領域中崇尚的“石頭史書”

其實,據考古學者研究發現,無論是中西方,最原始的建築材料的選取均是以木材為主。中國古人一直延續與保持了對於木材的情有獨鍾,保持了長期的一貫性與連續性,運用木材譜寫了一曲曲華麗的建築樂章。但是,西方建築文明卻開始嘗試運用堅固的石材,書寫了一部部“石頭史書”!

(1)原因一:受限於自然環境

在西方文明早期,為什麼會出現由木材向石材建築形制的轉變呢?最主要原因,是受限於自然環境的因素。原來,早在古埃及時期,石材雖是豐富的自然資源,但多被用來製造一些簡單的生產工具和日常的生活器皿,有時還用於製作裝飾品,而一般不用於進行建築活動。但是,由於兩河流域氣候溼潤,降雨較多,木構建築易被風剝雨蝕而易於腐朽的特點也就越來越不能滿足建築物長久存在的需要。因此,對選用何種材料來代替蘆葦及草木也就成為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在長期的生產勞作過程中,古代的西方人們從河水氾濫所帶來的遍地淤泥中受到啟發,開始用太陽曬乾的泥磚作為建築材料。據相關考古發現,泥磚曾是古代兩河流域和埃及使用時間相當長的建築材料,他們用泥磚建造住宅和宮殿。

伴隨著生產力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時間的不斷推移,古埃及人發展了幾何學、測量學,創造了起重運輸機械,學會了繪製建築物圖紙,能夠組織大量的勞動力參加集體勞動……這一切都使大規模的採石活動成為可能。

石材堅硬的質地和不易被雨水侵蝕而腐朽的特點,也使得它成為建造大型、堅固建築物的理想材料。到公元前三千紀時,人們就已經開始了用石材來建造皇帝的宮殿和陵墓。這一傳統在以後兩千多年的建築中持久不衰,並日趨完善,成為西方古代建築舞臺上的主旋律。

(2)原因二:祈求於巨石的一種原始宗教幻想

西方觀念與中國觀念大相徑庭,中國古人眼中石頭房子是陵墓,是地下生活的一種象徵表現。而在西方先民眼中,強大的巨石是一種力量的象徵與外化。

尤其,在落後的生產力水平條件之下,西方先民生活在一種對盲目自然力的恐懼之中,因而對一切自然現象產生了一種敬畏和膜拜之情。正如馬克思所說的那樣:

巨大的形象震撼人心,使人吃驚……這些龐然大物以宛若天然生成的實體物質地影響人的精神。精神在物質的重量下感到壓抑,而壓抑之感正是崇拜的起點。

在西方,人們尤其崇尚巨石,巨石自身所體現出的龐大的形體、超人的尺度、堅硬的質地以及自身所具有的神秘性,使得西方人幻想著巨石擁有著一種鎮壓妖孽的無比的威懾力,這也正是西方先民祈求於巨石的一種原始宗教幻想。

西方人們這種對巨石的崇拜熱忱,必然產生對宗教的迷狂。因為任何宗教,都是以追求靈魂的不朽與精神的超越為主要特徵的。石材自身所具有的堅固質地和對人的神秘感,正好滿足了這種要求。古印度人把祖先視為不死的、永恆的神靈,相信他們會在彼岸世界裡永生,因而用石材建造了廟宇和墓塔,以供祭祀。因為石質的僵硬和不易被腐蝕,正好象徵了神靈的永生不滅。原始先民還認為,要得到神靈的保佑和庇護,就得獻媚於神靈,以使自己免受傷害,石構建築恰恰滿足了這雙重功能。因此,石構建築為西方人提供了由崇拜走向審美的歷史契機。而埃及金字塔的建造,正是這一歷史契機中的輝煌傑作,深刻而持久地影響了西方人的審美觀。

尤其,古埃及人迷信人死之後,靈魂不滅,只要保住身體,三千年後就可以在極樂世界裡復活永生,因此他們對屍體的防腐保護就特別重視,建造了大量的陵墓。法老和貴族的陵墓都建造得十分精美考究。起初的陵墓用土坯來建造,其造型大多模仿活人居住的宮殿和住宅,但由於土坯不夠堅固,而堅硬的石頭更適合靈魂永久地居住,於是就改用石材建造地下墓室,地上部分也改用磚造,後來又不斷探索,最後形成了金字塔。

(3)以“神”為尺度的西方世界

發展到後來,為什麼石頭建築在西方依舊流行,很大原因是由於已經形成一種心理基礎。不過,還得益於後來西方神學系統的強力支持。從公元四世紀起,西方歐洲便進入神學統治長達一千餘年的中世紀。神是至善至美的化身,人惟其按神的尺度來建造,才能達到“十全十美”的神的彼岸。石頭的強大特性,可以很好地用來襯托表現神的完美,於是一大批石頭雕塑、石頭教堂建築拔地而起,成為了歐洲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總結來說,人與神的調和與衝突,構成了西方古代建築的文化主題。

02、中國建築領域中嚮往的“木建樂章”

西方最早的建築,也是由木材建造完成的,只不過後來西方人們的審美趣味發生了轉變。有考古研究發現,初期構造埃及神廟的材料是木、蘆葦等。黑格爾從古希臘神廟素樸美觀的結構造型中推論出古希臘神廟是由木構演化而來的事實:

就真正的建築藝術來說,由於它要按照目的性原則而且要把房屋這個基本類型建造得美,木料建築可以看作更為原始的……但是在廟宇建築裡,關鍵並不在圍繞遮蔽而在支撐物和被支撐物之間的比例關係。為著把這種力學的比例關係調整好,木料結構顯得是最輕便也是最自然的。

(1)原因一:中國木構建築傳統悠久,技術先進,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

而在中國,中國建築的木構傳統更是源遠流長,一脈相承。在原始時期,中國南方便開始流行由巢居發展而來的“幹闌式”建築,幾乎全部是用木頭建造而成。有專家學者專門指出:

沼澤地帶源於巢居的建築發展,是穿鬥結構的主要淵源……黃土地帶源於穴居的建築發展,是土木混合結構的主要淵源。

中西方都有著豐富的木材資源,但是為什麼中國一直延續了對於木材的熱愛呢?我們可以另闢蹊徑,從建築技術發展層面來尋找一下原因。比如,李允穌從建築技術的觀點考證了中國傳統建築發展木結構體系的主要原因就是,在技術上突破了木結構不足以構成重大建築物要求的侷限,在設計思想上確認這種建築結構形式是最合理和最完善的形式,這是一種經過選擇和考驗而建立起來的技術標準。畢竟,中國古代木建中的榫卯結構,凝結了中國匠人們勤勞的智慧。對於中國古人而言,木構建築可比石頭建築在節省材料、勞動力以及施工時間等方面優越得多!

(2)原因二:與中國封建社會輿情相匹配,利於構建等級制度

木構建築更加符合中國古代的傳統倫理規範與道德,適應建設封建等級社會制度的需要。伴隨著“禮”的規範對建築活動的介入,建築又成為規定社會地位、等級名分的物化形式。尤其,在宋代成書的《營造法式》中,便規定品材分八等,這就是所謂的“材挈制”。

材挈制,材凡構屋之制,皆以材為主;材有八等,度屋之大小,因而用之。

建築木材分為了八等,建築制度上的等級在一定程度上對應了社會方面的等級制度。木材建築既一方面滿足了人們生活起居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與中國古代社會輿情相匹配,構建起了一套主從有序、內外有別的空間制度,同時也滿足了長幼有別等級倫理綱常。

03、總結:中西方建材的差異,既受限於自然環境方面的因素,又源於兩方在社會思想方面的巨大差異與不同

中西方建材的差異,既受限於自然環境方面的因素,又源於兩方在社會思想方面的巨大差異與不同。中西方在自然環境、社會文化和審美心理上的強烈差異,勢必會影響到對建築不同材料的偏愛和取捨。材料是建築及其文化的基本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不同的建築材料也正是產生中西建築巨大反差的基本原因。


書畫客棧


  之前我也這樣認為的,覺得石頭建築,幾千年不壞,多好!後來發現,是我想多了。歐洲古代,也有大量使用木頭,只是能夠流傳到現在的,就只有那些堅挺的石頭建築。中國也有大量石頭建築,跨越千年,挺立至。

  美國、加拿大的獨棟別墅,很多都是木板木樑建起來的。感覺一把火,就沒了!建築都是就地取材。尤其是在古代。附近石頭多,咱就用石頭建房子。泥巴多,就用泥巴造紅磚。木頭多,就用木頭造房子。

  我們熟悉的“歐洲古代建築”,其實是一個非常“侷限”的概念。更準確的說,應該是:古希臘古羅馬那個時代的建築。地中海地區乾燥,沒有大片大片的森林給你伐木造房子。最多的就是石頭。要不就是泥土。

 上圖是西班牙伊塔利卡的古羅馬遺蹟。從這張圖可以看出,居住區附近會栽種一些樹木,但方圓幾里,並沒有茂密的森林,多以低矮灌木為主。這種環境,除了用泥巴造紅磚,就是就近開採石頭,想要使用木頭,還得從遙遠的地方運過來,成本太高。

  既然這個地區是以石頭為主要原料,那工匠建築師,就會一直和石頭打交道。用石頭紅磚的經驗更豐富。逐漸就成為這個地區的主要建築用料。

 比如西班牙的塞哥維亞古羅馬高架引水橋,全部由石頭建成,完全靠石頭之間的自然咬合,沒有使用任何粘和劑。這種建築學上的經驗,就是歐洲古代建築師積累出來的,因為他們更善於和石頭打交道。

  中國同樣如此。中國的木匠會炫耀:整個構架,沒有使用一根釘子,全是木楔子互相咬合而成。這就是中國建築師大量應用木頭建造所積累的經驗。

  雖然中國宮殿以木製結構為主,但中國用石頭建造的城牆也不在少數。

中北歐雨水充沛,植被繁茂,這些地區的房屋,就會大量木材的應用。比如上圖的荷蘭,因為雨天多,為了更好的排水,這些地區的屋頂就多采用斜三角型。

希臘的聖托里尼,因為雨水少,他們的屋頂不需要尖頂排水,更多是把屋頂弄成平的,作為頂樓的露臺使用。

 為什們遊牧民族不建造磚瓦房子?一方面是由於生活習慣,另一方面也是他們更擅長搭建蒙古包。

西班牙北部茂林地區,房屋對木頭的使用比重也非常大。

所以,表面上看歐洲古建築都以石頭為主,但也只是堅挺的石頭建築才一直保存到現在。大部分的石頭建築,還是坍塌毀壞了。上圖就是一個古羅馬教堂,就只剩兩面牆。故歐洲的木製建築在各種天災人禍中都遭毀壞了,保存下來的很少。

上圖為西班牙13世紀的教堂,天花板都是木製結構。

  用石頭,還是用木頭,真的取決於當地的原材料。如果魯班出生在地中海地區,可能就不會想著用鋸子鋸木頭,而是想著用錐子錘石頭。


弘建教育


西方宗教觀念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他們以追求靈魂不朽和超越為主要特徵,石構建築正好滿足了這一要求。古代西方人有著難以想象的耐心與毅力,數百年建一座教堂,科隆大教堂建造時間長達632年又兩個月。他們這種石構建築是為“神”而建的。為了神,西方建築出現了最輝煌的成就,這種成就是以相當漫長的時間為前提的。

當然,西方的城堡也是石材的,因為城堡要有軍事防禦功能,必須堅固。

而我們國人從古至今都有點急功近利,我們的建築是為人建造的,大部分在很短時間內就建完,趕快建完好儘早享用。中國歷史上每一次改朝換代宮殿一轉眼就建起來了,主要就是因為木結構施工便利。建造的太慢,皇帝怕是死了也住不進宮裡。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耗時14年。

最後,東西方對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上面的認識不同,石頭和木頭的材料選擇上,木頭屬“陽”是生命的象徵,住在木頭的房子裡面能讓人更加感觸到自然的氣息,不會像石頭一樣冰冷和生硬。而石頭屬“陰”,一般被用於墓葬之中,顯然石頭不適合中國人的審美需求。




晚上睡眠不好


你好,我正好是學建築的。

西方的藝術,來源於古希臘古羅馬古埃及等等。

建築是一門半工半藝的學科。

為什麼西方人建築用石頭,而東方人用木頭呢?

最主要是環境因素影響,古埃及等地石料非常多。而且,西方人喜歡把宗教建築建的很大,很穩固。這時候,就選擇了石頭,可以造的很高,而且可以保留百年千年而不倒。

中國人,有一個思想就是,木頭房子是人住的,而石頭房子,就是冢,不是活人住的。所以中國基本沒有石頭房子。



我愛吃蘭州牛肉麵


再說一遍——

中國古代建築不是木製建築,是磚木建築。

有區別嗎?

有,因為磚很關鍵,磚就是人造石頭。

我們不是沒有石頭,我們做了另外的選擇。

在古代社會,什麼最重要?

效率最重要。

以長城為例,長城用什麼造的?要分地段,看當地用什麼方便。用石頭方便就用石頭,用土方便就用土,用磚方便就用磚。

我們那些城牆,基本都是夯土加磚,足夠堅固。要不是我們自己拆,都能保存下來,並不比石頭建築差。

我們現在保留下來的磚塔,也是這個意思。

在古代,蓋一座建築,就是看怎麼方便。

用木頭和磚可以解決的問題,為什麼要用石頭?石頭是最堅固,但是也最耗勞力的事。有什麼必要?

我們用石頭,一般用在最關鍵的部位,比如地基,比如柱礎,其他部位,木質和磚材完全可以取代。

這樣足夠保證它的堅固和耐用。長城不就這樣保留下來了嗎?山西大院不就這樣保存下來的嗎?

在不能靠磚木的地方,就只有靠石材了,比如皇帝陵寢的地宮,全石質。乾隆的地宮,其石材建築及裝飾之奢華,不遜於世界任何著名石質建築。

不是我們沒有石材建築,我們啥都有。只不過,我們的建築,講求實用與合理,也兼顧效率,該怎麼建就怎麼建。

至於建築材質和是否保存下來的關係,應該說,有關係,但關係有限,很多取決於人的因素。人要毀壞,啥材質也沒用。


真相很簡單


中國與歐洲建築材料的選用問題可以大多由於中國人於外國人關於死亡的概念問題

關於信仰問題

中國人都是無神論者,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中國從來都是一個沒有信仰的民族。這裡的沒有信仰不是說沒有信仰的方式。中國人信仰的有很多相信神鬼論、信佛教現在有有很多人信仰基督教,但是最終在心裡卻什麼也不相信。也就是說在中國人的心中沒有永恆的神,沒有什麼可以凌駕在自己之上。所以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過國教,也從來沒有過神權凌駕在皇權之上。

有的國外媒體可能會危言聳聽的說:“一個沒有信仰民族註定會走向滅亡的道路”。我想說的是中國人相信“人”的力量,相信自己註定可以憑藉自己的力量戰勝一切困難,自古就有“人定勝天”“窮則變,變則通,通則達,達則久”。中國人追求自我價值,自我能力,追求變通。所以這種文化價值觀就研究中國建築屆的以木材為主建築,因為木材擁有很大的變通性並且木材的建築成本也很小由於古代的生產力很低下,木材他不像石頭那樣很費人力物力財力,它可以很好的體現出中國人變通力、創造力。木材可以很好的體現出建築靈巧型,可以體現出中華民族的豐富創造力就比如蘇州園林。



中國人認為人只不過是世間的過客,死亡才是永久的去處。

所以相較於人們日常居住的房屋中國人在陵墓的原則上追求著永恆性 ,因為那是中國人認為人死後的居住場所。所以它要採取可以長久保存的材料“石材”。因為石頭可以永久的保存,所以那些皇帝的陵墓採用石料,墓碑這些都可以永久的保存下去。

國外的宗教信仰

國外差不多每個人都是一個有著宗教信仰的,他們相信著上帝。世界上很多國家差不多都是宗教和一的國家,他們有著國家承認的國教基督教。他們相信這個世界上有著神的存在,並且在古代很多時候都是神權凌駕在皇權至上,皇帝作為世俗界的權利者是需要收到最高宗教首腦的承認才可以被廣大的子民承認的。並且他們信仰上帝會監督自己的一言一行,所以自己要做到謹言慎行不要去做違法亂紀的事情。作為世界上最發達,教育程度最高的國家,上到白宮的主人,下到平民百姓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一位上帝在監督著自己。這種神話主義就造就國外的建築風格以石料為主,因為他們相信永恆。


就像埃及的獅身人面像,國外的大教堂都是為了給神用的,所以就要強調他們的永恆性就更加要用石頭建築。

感謝大家的觀看,歡迎大家在下方批評指正。如果喜歡就會關注我。


雜書筆記


感謝作者的提問,西方古建築多石頭,而中國古建多木頭,個人認為原因如下:

一.信仰的不同

西方一直主流的信仰是基督教,而基督教崇拜上帝,人們認為上帝是高大及不朽的。因此,不管是教堂還是其它一般建築都是追求其永恆性,故石頭材質最佳。

而我國處於東方,過去很多人是信佛教或道教。佛教和道教宣揚生死輪迴,注重現世意義。而且在中國古代五行學說甚是流行。在五行裡,木代表著生氣。而石頭甚至都不在五行之內,基本上都是給死人所用。因此我國選用木頭作為建築的結構也不稀奇了。

二.就地取材的因素

在古代,人們臨河而居。孕育華夏文明的母親河黃河以及世界第三大河流長江兩岸樹木旺盛,這就給當時人們用木材建房子取得便利。

而孕育西方文明的古希臘文明的發源地古希臘則沒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土地貧瘠,這也為選擇石頭作為建築材料提供了有利條件。

三.園林藝術的不同

西方自古以來大都重視建築單體本身,而不重視與周圍院落的關係。古代的中國很重視建築與園林的關係,古代造園,講究“雖由人作,宛如天開”,而顯然造型輕盈,飛翹的木頭建築跟這種追求曲徑通幽的園林更協調。而西方建築跟這種園林顯然是不搭的。

怪不得會有西方學者感嘆:我們佔據了天空的一角,而他們卻佔據了廣闊的天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