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回家、掃“碼”乘車、掃“碼”買菜——貴陽市用大數據築牢防控牆

核心提示:繼足不出戶,掃 " 碼 " 買菜;坐公交、坐地鐵 " 一站一碼、一車一碼 " 之後,出門回家、掃 " 碼 " 登記,正成為貴陽很多老百姓疫情防控期間最新的日常。隨著各地陸續復工復產,守好社區疫情防控 " 第一關 " 的重要性更加凸顯。全面發揮大數據優勢,攜手群眾聯防聯控,補齊社會治理短板,一張 " 數鬥 " 疫情的防控大網正在貴陽逐步建成和完善。

扫“码”回家、扫“码”乘车、扫“码”买菜——贵阳市用大数据筑牢防控墙

2 月 12 日早上 9 時許,大營坡一帶的街道上交通稀疏,行人寥寥,中大國際商場、星巴克等大門關閉。800 米開外,是住有 1000 多戶居民的銀佳花園小區,25 棟單元樓裡,既有商住戶、又有拆遷戶和在周邊菜場做生意的大量流動人員,是典型的雜居型小區。

貴陽市加強小區疫情管控的通告出臺後,為強化阻擊疫情,該小區 5 個大門,關閉了 4 個,僅開放位於新添大道南段 145 號的一個出入口。在小區的出入口前,疫情防控卡點的紅色告示牌提示:" 外來車輛以及人員一律不許入內 ",旁邊一個巨大的二維碼,標示 " 雲巖區疫情防控信息收集平臺 "。

雖然早上 10 點不到,卡點上留出的一米多寬的人行通道,已有不少市民拖著小車、大包小袋的日用品,開始進出。對進出人員的管控,銀佳居委會已形成了一整套流程——第一類,非小區居民,原則上一律不得進入;第二類,本小區居民,出行需要出示 " 二維碼進出憑證 "。這張憑證主要用於居家的居民出行,每戶只有一張,倡導每兩天 1 人出行 1 次。憑證左上角,一個小小的二維碼,是卡點門口告示牌上二維碼的縮小版。

記者用手機掃碼登陸,就進入了雲巖區疫情防控信息收集平臺,按要求依次錄入姓名、戶籍所在地、手機號、居住地址等個人基本信息後,還需勾選 " 是否去過湖北或省外、返築時間 ",以及個人身體狀況,對社區的意見反饋等。完成初次錄入後,第二次掃碼,就會彈出個人信息頁面,一眼便知,出入人員的具體情況。

上午 9 時 50 分,銀佳花園的住戶司恩,剛從超市買菜返回。拖著裝滿蔬菜的小車,來到卡點時,他打開手機微信,掃描二維碼後,向社區工作人員出示個人信息頁面,接受體溫測量,前後大約 10 秒鐘,完成卡點防控。

" 之前小區還沒用上二維碼,進進出出,社區要問、要登記,前前後後要花幾分鐘,引得很多住戶一起排隊,不僅麻煩,而且相互接觸也多,現在二維碼掃一下,大數據幫忙監管,大家都覺得更方便、更安心。" 司恩說。

扫“码”回家、扫“码”乘车、扫“码”买菜——贵阳市用大数据筑牢防控墙

群眾的 " 金點子 "

居民小區是城市的基本單元,小區的大門,是老百姓聯防聯控、切斷病毒傳播的 " 第一道防線 "。

2 月 1 日,貴陽全面實行城市小區封閉管理,2 月 7 日,貴陽小區疫情防控封閉式管理 " 升級 ",對居民聯防聯控有了更明確的規定,如進出小區人員必須正確佩戴口罩;快遞、外賣人員一律不得進入片區等。

從最開始居委會上門,一家一戶敲門問,到運用電話微信 QQ 等,從一個本本一支筆,到一個二維碼一個截屏,短短一週多時間,細心的市民會發現,貴陽各個小區的人員進出 " 規定 ",每一兩天,就有更新升級。

銀佳居委會書記包正琴告訴記者,該居委會工作人員一共只有 13 人,將轄區分為 7 個網格來開展疫情防控," 如果每家每戶,我們都上門去手寫登記,難以想象何時才能完成全部居民的信息採集,而且我們每天接觸數以百計的人,口罩也緊張,有的居委會工作者,口罩反覆要用幾天,看到小區有個把孤老殘疾,不忍心,還把自己的口罩貢獻出來。"

以 " 二維碼 " 等大數據手段的運用,正解決了基層防控工作量大、難統計、耗時長等短板。事實上,銀佳花園小區,並不是第一個推行掃 " 碼 " 回家的地方。

在雲巖區,最先想到用 " 二維碼 " 幫忙收集信息的想法,其實來自家住未來方舟小區的一位秦姓熱心市民。電話採訪中,這位市民介紹,疫情發生後,社區居委會開始通過微信群、QQ 群等方式,採集人員流動信息。 " 時間非常緊張,社區人手也不夠,大家報名字、報地址,有的就直接就發在上百人群裡,我覺得可以試試別的辦法,既保護個人信息,又彼此都方便。" 秦先生說,1 月 30 日,他就根據社區要求填報的表單,用軟件製作了第一版的信息收集 " 二維碼 " ,後來辦事處、區政府收到市民提議後,高度重視,反覆在第一版基礎上調整優化,繼而推出了第二版 " 二維碼 ","2 月 1 日貴陽開始實施小區封閉管理第一天,我們小區的二維碼就同步上線了。"

現在,未來方舟、漁安新城等居民小區,已通過該 " 二維碼 " 平臺,收集了萬餘名人員流動信息,每天包括秦先生在內熱心市民、志願者,以及轄區辦事處、雲巖區政府共同攜手,一起完成信息的梳理和彙總,為疫情群防群控提供了數據支撐。

全民 " 數鬥 " 疫情

隨著貴陽市陸續復工復產,強化社區防控網格化管理重要性更加凸顯。

2 月 10 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透露,疫情發生以來,近 400 萬名城鄉社區工作者奮戰在 65 萬個城鄉社區的疫情防控一線,平均 6 個社區工作者守護著一個社區,每名社區工作者面對 350 名群眾,任務異常繁重,工作十分辛苦。 貴州作為中國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在阻擊疫情過程中,省會城市貴陽,發揮大數據優勢,利用大數據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加強人員出行管控,雲巖區依靠人民群眾,集思廣益設計的 " 二維碼進出憑證 ",只是一個縮影。

記者瞭解到,雲巖區的 " 二維碼 " 信息採集平臺在該區推廣應用以來,截至 2 月 11 日 9 時,共採集數據 113949 條,日均增長登記數據上萬條。通過該平臺,自主申報自己曾去過湖北的已有 280 人,自報發熱情況 933 人,並收集有價值的意見、建議、線索 1079 條,進一步強化了城市小區封控工作。" 這為全面掌握全區實有人口信息、人員流動情況,集聚了一大筆寶貴數據財富,有力地補充和完善了在城市治理,特別是人房管理方面的差距和短板。" 採訪中,雲巖區政府有關負責人說。

扫“码”回家、扫“码”乘车、扫“码”买菜——贵阳市用大数据筑牢防控墙

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必須有群眾的參與和支持,切實打通與人民群眾緊密聯繫的最後 " 一公里 ",築牢群防群治防線。

為減少人員流動,更好地防控疫情,貴陽市暢通數據通道,全面啟動政府服務事項 " 線上辦 ",事務處理 " 不見面 ";盒馬生鮮、合力超市、星力超市、永輝超市、沃爾瑪超市等 150 餘家門店,提供手機 APP、微信小程序網上下單服務;貴陽市教育局利用率先在全國開發運用的教育教學專項管理督導現場視導 APP 對工作進行檢查督導,將全市高校、普通高中、中職學校、初中、小學、幼兒園(公、民辦)共 1935 所(園)納入疫情防控督查範圍;各大數據企業,開發 " 疫情實時播報 " 等小程序、App,通過數據地圖、報表呈現防控一線形勢,發揮大數據 " 科學、精準 " 的防疫價值 ……

全力阻擊," 智鬥 " 病毒,一個 " 數 " 戰 " 數 " 決的全民疫情防控的網絡已在形成。

進入專題 # 眾志成城抗疫情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