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到處偷拍,被監視的國家能不能用導彈將其打下來?為什麼?

丗堺兂瞳話


首先有個《外層空間條約》作為保障,外層空間全人類所有,有能力發射衛星算你本事,沒能力發射那就埋頭苦幹努力提高科技術水平。關鍵無論是商業還是軍用偵察衛星對地拍攝,其實人家都是光明正大的拍,不存在偷拍。

在上世紀5-70年代,衛星還不是很發達的時期,大國之間用的最多的就是高空偵察機。對於這種還得在大氣層中飛行的飛機,只要侵入領空可以放心大膽的擊落,比如美國對中蘇等國的空中偵察。

主要是這種危險係數太高,所以在衛星橫行的時代,光明正大的在太空中拍就好了。拍的清晰度如何還得看本國科研水平,玩衛星就是燒錢費腦。言歸正傳,現代衛星拍攝清晰度很高,相當於給地球安了個監控探頭,任誰天天被監控著都不開心。

類似於這種清晰度的商業衛星拍攝水平,看著都頭疼。

目前擁有反衛星手段的國家基本就是中美俄三國,早期美蘇比較暴力直接通過太空核爆方式來個同歸於盡。後來比較實用型就是美國F-15戰鬥機配備的ASM-135反衛星導彈(作戰距離為648千米),於1985年首次進行太空試射。而蘇聯時代則使用衛星殲擊機、激光進行太空反衛星作戰。我國相對較遲,於2007年,首次在進行反衛星測試,,擊落一枚報廢氣象衛星“風雲一號”。

因此,對於偵察衛星幾個主要大國都可以擊落,但是首先和平時期只能通過記錄衛星運行軌道來避開偵察。其次真正到戰時衛星肯定是對方爭相攻擊的對象,只不過在攻擊程度上要考慮本國臨時衛星發射能力,要不然大家都報復完一輪,就等著瞎子摸象。

比如說前些天的海上發射多枚衛星,完全可以做到應急發射,時時補充。


河東三叔


打個比方。

隔壁老王站在自家陽臺偷看你老婆洗澡,你家裡有一把菜刀,你會怎麼幹?


做法一:你拿刀去砍老王,不管能不能成功砍死他,從技術層面來講都是可行的!

做法二:你明明知道隔壁老王的做法很無恥,但並不犯法,你又很清楚去砍他絕對是犯法的。於是,只能把窗簾拉下來防範隔壁老王。或者也無恥如老王,到陽臺看老王媳婦洗澡,甚至比老王更絕——用望遠鏡!


所以,衛星偷拍的道理跟隔壁老王偷窺是一樣一樣的。


如果你按【做法一】把人家的衛星打下來,等同於向該國宣戰!而且在道義方面,你是受國際社會譴責的!因為按照《外層空間條約》規定,大氣層外的外層空間屬於人類共有,他可利用,你可利用,至於你無法派衛星上去那是你的能力問題了。

至於你譴責他偷窺我太無恥,人家可以有101個理由來反駁你。因為人家會說是研究地球地理地形之科研目的。或者人家懶得反駁直接明目張膽地說,你可以拉起窗簾啊!


所以,明整理的人只能按【做法二】去做!即動手砍人是最後的底線,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去冒這個風險!因為戰爭打起來,結果如何走向是誰也無法準確預料的!


投筆從戎君


下圖1985年9月13日,美國使用F-15戰鬥機在12公里高空發射1枚ASM-135反衛星導彈成功將軌道高度接近600公里的"P78-1"衛星擊毀,衛星裂解成1000多塊碎片。而ASM-135反衛星導彈標稱最大射高560公里,但是據推測他的控制高度可能達到1000公里以上,最大攻擊速度每秒6.6公里。

還有2007年1月11日,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一枚攜帶動能彈頭的運載火箭,以8公里每秒的速度成功命中1顆高度863公里的報廢衛星“風雲1號”。

而蘇聯的辦法更極端,直接發射帶有自爆裝置的衛星接近對方衛星進行撞擊爆炸,比如蘇聯宇宙462號,他在1971年12月成功以自爆的方式將宇宙459號擊毀,這種攻擊方式稱為“共軌方式”。以衛星摧毀衛星的方式可以打擊各個高度的衛星,包括3.6萬公里同步地球軌道的GPS衛星,要知道普通的反衛星導彈是達不到這個高度的。此後6年間蘇聯發射了27顆採用“共軌方式”的反衛星衛星, 其中有7次實驗成功,成功率大概在25%。

從技術上講,航天強國監控並攻擊1500公里以內的中低軌道運行的衛星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上面這幾個例子也說得很明白。下面這張圖是一個能查到公開級衛星的TLE數據的網站,當然很多機密等級較高的衛星雖然我們不能從公開渠道找到詳細資料,但是這些衛星也都在各國情報和監控之內。

比如我們熟悉的谷歌地球這個軟件,下圖他所使用的worldview-1衛星拍攝的照片和實時位置(2019年5月26日18點00分),他於2007年9月發射升空,軌道高度496公里,分辨率為0.5米,是世界上水平最高的商業衛星,每天能夠拍攝50萬平方公里的範圍。他的軌道其實完全處在反衛星導彈的攻擊範圍內。

還有下圖為美國“鎖眼”系列軍用偵查衛星,1990年發現伊拉克的向科威特的軍事行動,1999年“鎖眼-11”為美軍提供空基情報指引。圖上雖然只到“鎖眼-9”,但是實際已經發展到“鎖眼-12”,而“鎖眼-12”的分辨率已經達到0.1米級別,他們的軌道高度基本都在350公里以下。其實也是處於反衛星導彈的攻擊範圍之內。

技術上我們證明了擊落衛星的可能性,那麼為什麼我們不把我們認為有威脅的衛星直接打掉呢?

1.關於衛星很難對其鑑別真正的用途。就比如我們上面提到的谷歌地球,他所使用的衛星全部為商業衛星,雖然他的分辨率很高,但是並沒有指向他是軍用偵查衛星並進行軍事目標照射偵查。而包括其他的通訊、定位、氣象衛星也都是有民用和商用領域,就比如GPS,他可以引導“戰斧”導彈攻擊目標,但是我們平時拿他來導航和定位。下圖為帶有GPS制導能力的M982制導炮彈

2.關於1966年12月所簽訂的《關於各國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體的外層空間活動所應遵守原則的條約》(簡稱《和平利用外層空間條約》)中第3和第4原則有過明確規定:

(3)不得據為己有原則:不得通過提出主權要求,使用、佔領或以其他任何方式把外層空間據為己有;
(4)限制軍事化原則:不在繞地球軌道及天體外放置或部署核武器或任何其他大規模毀滅性武器;

從這一點可以看到,外太空正常情況下屬於全人類,並不屬於某個國家或者組織。如果在太空部署毀滅性武器對其他國家衛星發起攻擊那麼屬於將外太空軍事化,也就是違反《和平利用外層空間條約》,到時候不管有理沒理都屬於沒理。

3.即便繞過所謂的各種條約,主動攻擊對方民用和軍事設施屬於主動挑起戰爭,世界上有能力進行反衛星的國家只有美俄中,也就是說一旦打了對方衛星就被視為戰爭行為,從而引起全面戰爭,這種事情對任何一方來說只有壞處沒有好處。下圖為目前在軌的衛星

當然上述僅限於和平時期,戰爭時期基本可以視為條約“失效”,包括衛星在內的任何軍用化裝置都將成為攻擊目標。而衛星又作為現代戰爭重要的一環,可以說誰能搶佔空間信息權誰就能掌握很大一部分主動權,所以雖然和平時期各國都比較“老實”,但是都在發展屬於彼此的反衛星系統。


雛菊西瓜Peterpan


當然可以!只不過非戰時各國都會選擇剋制,不會直接選擇擊落對方衛星這種關鍵設備,導致國家關係交惡。衛星是現代戰爭中的關鍵設備,擁有導彈制導,戰場監視等眾多軍事用途。但是到今天,美俄中已經掌握反衛星技術,可以利用反衛星導彈和激光等手段攻擊衛星。在我看來,未來戰爭只要全面開打,衛星絕對是大國的首要目標。雙方全面戰爭一開,第一件事就是破壞敵方衛星系統。


1957年10月4日,由前蘇聯火箭專家科羅廖夫利用導彈改制而成的運載火箭,將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號送上太空。斯普特尼克衛星是人類航天啟蒙時代的產物,發射升空之後在太空呆了3個月,繞著地球運轉了1400圈,最後墜入大氣層消失。前蘇聯人造衛星的成功在當時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給前蘇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國際聲望和認可。美國當時其實已經意識到了人造衛星的重要性,於是也緊跟其後,在1958年發射了探險者一號衛星,美俄就次展開太空博弈。

現代人造衛星的用途非常多,可以分為電視廣播衛星,導航衛星,氣象衛星,通訊衛星和偵察衛星等數個大類。其中導航衛星和偵察衛星是徹徹底底的軍事衛星,導航衛星首先服務於軍隊,後來因為民用市場需求巨大才解密進入民用領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不僅可以給飛機和軍艦提供導航服務,還可以為制導武器提供製導,當年海灣戰爭中GPS大顯身手,讓全世界大跌眼鏡。

激光打衛星

衛星通常運行在大氣層之外的高空,其中軌道最低的就是盯著地面看的偵察衛星,或者也可以稱之為間諜衛星。偵察衛星攜帶有大量高清攝像頭,可以清晰的觀察地面活動,無論飛機還是軍艦,又或者是軍事基地,都很難逃過偵察衛星的眼睛。▼這張照片是以色列公佈的美國間諜衛星拍下的沙特東風-3彈道導彈發射陣地的照片,圖中可以清晰看到其經過偽裝的發射陣地和周邊軍事設施。因為衛星的視力實在是太好,作用太大,敵方衛星一旦到了戰時就是絕對的威脅。所以世界主要軍事強國都不同程度地開發了打擊衛星的武器,而且已經取得一定成績。▼這是美國的F-15A戰鬥機,它發射的這枚導彈是ASM-135反衛星導彈。1985年9月13日,這架F-15A戰鬥機拉起機頭,發射了一枚“ASM-135”實驗性反衛星導彈。導彈發射之後,擊落了太平洋上空約552千米處的一顆報廢軍用衛星。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擊落太空目標。

在美國成功擊落衛星之後,前蘇聯和我國緊跟其後。根據解密資料顯示,冷戰時期,前蘇聯曾經利用激光“照瞎”過兩顆美國衛星,將其報廢。不過在那之後再沒有任何有關前蘇聯繼任者俄羅斯反衛星技術的消息,想必俄羅斯擁有相關技術儲備,但礙於經費,並未將其實戰化。而我國則在21世紀才掌握反衛星技術。2007年1月11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了一枚攜帶動能彈頭的開拓者一號火箭,擊落了一枚軌道高度863公里的報廢氣象衛星“風雲一號”。F-15擊落衛星

除了中美俄之外,號稱世界第四軍事強國的印度在反衛星領域也不甘落後。今年3月27日,印度總理莫迪興沖沖地在全國直播中宣佈,印度已經成功進行了反衛星試驗,印度已經成功躋身太空強國之列。印度的這次反衛星試驗如果屬實,那印度將成為繼美俄中之後世界第四個擁有反衛星能力的國家。印度的加入,讓我一下子覺得衛星好慘!本來還想再說一段,但是連印度阿三都能把衛星擊落,我還是不說了好了。


赤焰噠噠噠


圖為外層空間條約簽署場景


不可以,這裡涉及到的一個根本,那就是《外層空間條約》。外層空間條約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所有國家都可以自由進入太空,大氣層外的外層空間屬於人類共有,不得劃分區域宣佈具體歸屬。這個條約就是國際法律,如果和平時期擊落的話就是戰爭了,當然如果本身就是戰爭狀態就另當別論。


60年代美國間諜衛星拍攝的畫面


空間條約還有一條也說的很清楚,不得在軌道上部署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言外之意就是,除了大規模殺傷性或者是攻擊性武器以外,不管你部署什麼衛星,都沒有人去管你。


實際上現在的偵查衛星和商業衛星定位已經非常模糊,像GOOGLE提供的衛星街景地圖,他是屬於商業衛星的範疇,但是獲得的圖像質量卻比80年代以前的間諜衛星獲得的圖像分辨率還要高的多,根本沒有辦法去判定它是間諜衛星。而且各國發射的各類遙感衛星,也和一些間諜衛星有相似的地方,都是遙測地面數據的。而且從某方面來說遙測衛星反而更好一點。


Google商業衛星拍攝的美國航母


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後運營衛星的公司會越來越多,像GOOGLE這樣的商業光學衛星也會越來越多,地面數據獲得比吃飯喝水還容易,監視將會變成無縫化。各個國家的地面將會變得毫無秘密可言,這是時代發展必然會出現的結果。如果僅僅是因為被監視就要將偷拍的衛星打下來的話,是非常不理智的行為。還有一點,衛星是肆無忌憚偵查他國領土唯一的辦法,這是一個潛規則,大國之間為了自身利益不會去破壞這個潛規則。

軍情繫悟空問答簽約作者,各位讀者大大點波訂閱關注吖~


區域拒止


按照《外層空間條約》規定,大氣層外的外層空間屬於人類共有,知道科技和軍力發達國家為什麼要發射軍用衛星了吧,只要技術過硬偵察手段足夠強,發射幾十上百顆衛星,天天在全球各國的頭頂飛來飛去,如入無人之境,地面的情況都瞭如指掌。

現代戰爭,打的就是空地一體戰,沒有太空中的衛星提供精確的導航和制導,各種各樣的導彈和精確制導炸彈,就將成為沒頭蒼蠅一般亂竄,所以衛星在軍事上意義重大。

也只有發達國家軍力夠強的國家才能玩得起空地一體戰,看看強人薩達姆、卡扎菲的下場,就非常好理解許多中小國家要跑碼頭拜大哥了。

當然,拜大哥是要收取保護費的,但保護費也不能明的收,都進入5G時代文明社會了,收保護費這和江湖黑道沒什麼區別,所以小弟就以採購軍火的形式,向大哥納了投名狀,大哥也就將真金白銀笑納了,好說有事自有大哥罩著,只是小弟得隔三差五地從大哥這裡拿點軍火,美元或黃金自然是少不了的。

現階段,也就是有能力發射軍用衛星的國家,具備反衛星能力,一般反衛星打的是動能攔截彈,當然,要打掉空中高速飛行的衛星,是異常艱難的,如同地面上甲乙雙方對峙時,甲方用槍械發射了一粒子彈,乙方出於防衛,不直接向甲方開槍,而是發射子彈,攔截甲方向乙方射來的子彈。

不妨設想一下,甲乙雙方在數十米內用手槍,或上百米內用步槍,各自乒乒乓乓地亂射一起,都不一樣能打中對方,所謂“一發子彈消滅一個敵人”,純屬宣傳需要,實戰中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用子彈攔截對方發射的子彈該有多難,用導彈攔截導彈,或用導彈攔截高速飛行的衛星,如同用子彈攔截對方發射的子彈,一樣的非常不容易,這世界上大概也就美俄中三強,具備了反衛星能力,但僅限於試驗而已,實戰中,由於有對方各種各樣的干擾,以及衛星提前採取規避行動,導彈反衛星的效果事實上存疑。

中小國家根本無力將飛臨其頭頂的他國偵察衛星打下來,即便全球軍力三強,也輕易不敢打對方的軍用衛星,一旦打軍用衛星,那就是核大戰的節奏,要準備好雙方同歸於盡。

目前,各國政府首腦,對此腦瓜都是清醒的,尤其是美俄能夠確保相互之間對等打擊和摧毀,事實上是一個恐怖的核平衡,美俄的核平衡,保證了全球的安全,儘管局部戰爭難以避免,但至少第三次世界大戰打不起來。

綜上,既然《外層空間條約》(全稱為《關於各國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體的外層空間活動所應遵守原則的條約》,1966年12月19日,由聯合國大會通過,該條約是國際空間法的基礎,號稱“空間憲法”)規定,大氣層外的外層空間屬於人類共有,那麼有本事自身也發射衛星,去窺探他國的隱私,沒有本事的話,只能聽之任之,習慣就好了。

將偵察他國的衛星打下來,除非發生大規模的戰爭,雙方都不惜動用動能攔截彈,將對手的偵察衛星,乃至通訊衛星打下來,嚴重依賴太空衛星的高精尖武器,就都將成為擺設,出現這種情況的可能性非常低,幾乎不會發生。


國平軍史


未來戰爭從某種意義上也可以稱之為太空戰爭,因為太空中的衛星通信和導航以及偵查在戰爭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無可取代!1991年發生的海灣戰爭,美軍為了滿足海陸空三軍通信導航偵查需求,一共調動了72顆軍民用衛星對中東戰區進行太空支援,在整個戰爭期間,美軍各兵種和上下級聯繫有80%依靠衛星傳輸完成,伊拉克軍隊每一步的動靜都被美軍衛星嚴密監視,而美軍使用的每一艘艦艇、每一架飛機甚至每一枚精確制導武器都少不了GPS衛星定位系統的支持!這就是美軍信息化部隊完全碾壓伊拉克機械化軍團的代差戰爭!


(美軍士兵架設衛星通信天線)

如若當時的伊軍擁有有效的反衛星作戰武器,那麼薩達姆可能不會敗的這麼慘,至少可以讓美軍多付出一些血的代價!那世界上有沒有反衛星作戰武器呢?當然有!自蘇聯在1957年將人類第一顆衛星送上太空後,由於航天技術擁有巨大的軍事潛力,美蘇雙方就展開了激烈的太空軍備競賽!
(人類第一顆衛星斯普特尼克號)

最先被開發的一種反衛星武器叫做反衛星衛星武器,1971年,蘇聯發射了一顆“宇宙-462號”衛星,發射至太空後可以通過自身的紅外和雷達制導系統自動捕捉識別目標,當發現攻擊目標後,它自身裝備的5臺太空變軌機動發動機就會將其推送至目標附近軌道,然後引爆自己,將目標衛星炸燬!在蘇聯的反衛星試驗中,這一武器成功將宇宙459號衛星炸燬!截止1977年,蘇聯一共發射了27枚同類衛星,攔截成功率達到了30%左右。
(反衛星衛星武器)

不過反衛星衛星需要單獨發射衛星上太空,成本太高,而且時效性太差,速度太快的衛星也無法進行攻擊,因此美蘇將重點都轉入了反衛星導彈的研究!1964年,蘇聯研製並實戰部署了世界上第一套彈道導彈攔截系統——A-35/A-35M反小羚羊反彈道導彈系統(北約綽號橡皮套鞋),這一系統除了攔截導彈外,還具備攻擊1000公里以下軌道衛星的能力。然而很杯具的是,由於精度低,該系統採用的是100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攔截彈,屬於玉石俱焚的極端攔截手段,實戰意義並不大。


(蘇聯A35系統核彈頭攔截彈)

目前全世界反衛星彈道通常採用的是直升式彈道,直接從發射場地直升至太空,然後利用彈頭上的火箭助推發動機進行攻擊,比如俄羅斯的“努多利”和我國DN2型反衛星導彈都屬於這一類武器。2003年,美國海軍使用類似的標準3攔截彈將失控的US-193衛星摧毀,證明了自己在這一領域的世界最高水平!
(俄羅斯努多利直升式反衛星導彈試驗)

在新興的反衛星武器中,定向能裝備成為了新寵,目前最火的明星莫過於激光武器。激光武器具備30萬千米/秒的光速,能夠做到即發現即摧毀,時效性非常強,也不用考慮衛星的移動變化,只要瞄準就能瞬間攻擊,準頭非常不錯。現在各大國普遍研製兩種反衛星激光武器,一種是小功率激光致盲武器,攻擊偵查導航衛星的光學設備使其成為瞎子,另一種則是大功率激光毀傷性武器,直接利用激光束將衛星燒燬甚至引爆,徹底摧毀衛星!
(反衛星激光武器)

未來如果世界幾大軍事強國之間爆發激烈的軍事衝突,那麼日漸成熟的反衛星武器肯定會被運用至戰場,屆時太空也會成為人類軍事力量角逐的又一新戰場!但是根據1967年1月簽訂的《和平利用外層空間條約》,所有國家都不能以任何方式在太空佈置核武器以及其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從法理上來看,其實反衛星武器是違反國際公約的,然而由於人類瘋狂的軍備競賽,《外空條約》早在冷戰期間就被美蘇當成了一張廢紙,時至今日,更是無人談起還有《外空條約》的存在!
(外空條約簽訂)


軍武吐槽君


衛星所處的各國領空以上的外層空間被稱作太空,在國際上並沒有進行權益的歸屬,也就是說太空的歸屬最終還是要靠實力來說話。當今在太空領域擁有超強實力的國家與組織是有限的,無非就是美國、俄羅斯、中國、歐盟、日本以及印度,除此之外的國家也就只能是望天興嘆了。

真正能夠在太空擁有話語權的也就是美俄中三國,這三個國家都進行過各個層面的太空反衛星實驗,因此他們有能力來制定新的太空規則。如果說發現偵察衛星就把它揍下來,那麼全球能夠使用的衛星軌道將會變成垃圾場,這是大家都不願看到的情況,因此在目前的和平狀態下,對於各國偵察衛星在各國上空的飛躍大家都採取了默許的態度。

如果各太空強國處在彼此敵對的戰爭狀態,那麼和平時期的默契必然會被打破,為了戰爭的最終勝利即使把地球上的衛星軌道打成垃圾場,也是必須付出的代價。不過以現今人類的協調能力再次爆發大規模戰爭的概率還是極小的,因為在核武條件下的戰爭就是人類毀滅自己的戰爭。

不論如何當今世界核大國的政府還至於會開啟核大戰,只要不出現核大國之間的戰爭就不會有太空大戰的危機,也就不會有衛星被擊落的可能,因為核大國就是前面提到的太空強國。只要這些強國不出手,其他的國家面對太空中的衛星也就只能數星星玩了。


異域邊緣


現代的戰爭遠遠不是以前兵器時代所能比的,不是以前那樣的真刀真槍的戰鬥,但現代戰爭可能更殘酷,殺人與無形,信息戰看不見摸不到,更令人恐懼。現代更重要的是對於信息的掌控,對於空中的主宰,衛星在其中發揮了令人不可忽視的作用。導彈的威力是巨大的,但衛星可能讓導彈無法發揮作用。衛星到處偷拍,被監視的國家能不能用導彈打下來?理論上來說是可以的,但國與國之間一般不會實現。

衛星,一個隱形的超級"殺手",有了它,我們的很多秘密可能無法成為秘密;如果衛星連接導彈,其中的破壞力不可想象。所以除了在反衛星、反導彈方面加強外,各個國家也在嘗試能不能用導彈把衛星打下來,以此起到一個震懾的作用。導彈理論上是可以打下衛星的,它可以達到衛星的高度,確定好位置就行。目前只有三個國家公開把衛星成功打下來過,美國、中國、前蘇聯,不過衛星都是已經無用的。而我國曾經用東風導彈把正在高速運動中的北斗衛星成功打下,據說前蘇聯用激光使美國的衛星失去過作用,美國也成功實現過。

不過,現實中是很難發生的。我們曾經實驗成功過的都是已經無法使用的衛星,位置已經暴露,而現在的反衛能力個個國家都很重視,各種隱身、干擾、預警都是很厲害的。再說再說國與國之間的相互關係也是不允許的。


諸葛小徹


目前,從和平年代角度講是不可以的!衛星在太空運行,擊落的成本與代價太大。就算低空運行衛星,也不可以。你想想,擊落一顆正常運行的衛星,后里有多嚴重嗎?這樣你擊落的不只是一顆衛星。你會挑起全世界的擔憂與圍攻!誰知道下一個被擊落的,會不會是他們國家的衛星呢?再說被擊落衛星的殘骸碎片,會對周邊其它的衛星,造成嚴重的威脅!也對大氣層造成汙染,以及破壞生態環境!上次,印度實驗導彈,擊落自家衛星,還遭到多國指責或警告!你想這要是擊落他國衛星的話,他還能獨善其身嗎?除非兩國交戰,已經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