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給自己的放縱找任何藉口,別讓所謂的安逸成為未來的包袱

導讀:別拿年輕解釋自己的窮困,有些路,你現在不走就會永遠困於當下。有些苦,你現在不吃,就得吃一輩子的苦。

週末許曼去朋友開的火鍋城吃飯,聊天過程中她突然情緒失控,雙手捂著眼睛泣不成聲。原因是一件小事:她突然收到了家人發給來的微信,媽媽問她累不累,還說,他們想她了。

晚上八九點鐘,繃緊了一天的神經線開始犯懶,一張四方小桌子,兩瓶啤酒,幾位知心好友陪在身邊,很容易勾起了一個成年人對遙遠故鄉的回憶。

有時候,成年人的崩潰,總是發生得如此不經意。

許曼哽咽地說她也想多一點時間陪家人,可是以前機票很貴,想回家卻沒錢;後來有錢了,她卻沒有了時間。最初努力工作,拼命賺錢,就是為了給家人更好的生活。

可是現在卻特別害怕,怕拼命工作的自己終於有能力給家人好一點生活時,家人卻等不及。

許曼和生活在北京裡的大部分年輕人一樣,出身平凡卻又懷抱夢想。大學畢業後義無反顧留在了這座城市,當起了別人朋友圈裡那些凌晨三點不回家的人。

她和千千萬萬一心追夢的年輕人一樣,離家千里,來到大城市拼搏。最初的時候因為生活辛苦,想過回老家過那種安逸的生活,最後卻一次次吃著泡麵安慰自己,再堅持一陣子。住在十幾平米的房子裡,面對父母的關心,強忍淚說自己很好。

她懷揣夢想從小鎮來到北京,用青春和天真對抗現實。最初的時候,每個月的工資剛夠上房租三餐,過的日子並不光鮮。

身邊沒有父母的陪伴,她用最快的速度學會懂事、照顧自己。她不敢生病,因為沒錢去醫院。不敢請假,因為捨不得每月幾百元的全勤獎。

別給自己的放縱找任何藉口,別讓所謂的安逸成為未來的包袱

那時候,她根本不在乎自己發條說說會有多少人點贊,也沒力氣去想各種熱血句子感動自己。累過頭的她,難得有半天休假也只想宅在出租房裡睡過去。因為工資低,中午一定要在食堂買多買兩個饅頭,晚上吃一個,明天早上再吃一個。週末的時候待在家裡只吃一餐,安慰自己說排毒減肥。

那段時光很苦,她卻從未跟別人提起過。後來在一次採訪中,有人問許曼這幾年最驕傲的事情是什麼?

她說:“大概是在母親生病時,自己已經有了足夠的經濟能力,為她提供最好的醫療。我其實沒那麼喜歡錢,但如果錢能給我的家人帶去更好的生活,我願意為錢拼命。”

大學群裡曾有人問:“撐起一個家到底需要多少錢?”

許曼悄悄計算後發現,即便是二線城市裡最普通的一個家庭,從30歲為起點,65歲退休截止,35年的奮鬥時間中,房子、車子、育兒、養老、休閒娛樂等花費,竟然需要數百萬,而這還是在沒災沒病的前提下。

現實是,絕大多數家庭都必須面臨上有老需要贍養,下有小需要撫育的現狀。稍有不慎,就可能讓一個原本衣食無憂的家庭深陷谷底。

為人父為人子,為人母為人女。有時不是不想回家,是害怕戰鬥時間不長,不足以撐起一方晴空。

許曼說:“誰都想過安逸日子,住著三居室的房子,每天不必為三餐憂愁,不必憂慮下個月的房貸、車貸,不必焦慮孩子的教育費,父母的養老費。每天工作八個小時,下班後躺在沙發上享受平凡的幸福。但這樣的平平淡淡是需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為前提的,別太早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年輕,好像並不是可以貧窮的藉口。我們想要更好的生活,就要承受更多的壓力,面對最難的挑戰。選擇安逸固然可以輕鬆許多,但世事無常,若遇到父母生病就要承受更多的無助。

別給自己的放縱找任何藉口,別讓所謂的安逸成為未來的包袱

趙歡女朋友和他分手了,他在網上大聲抱怨,女朋友是因為窮才離開他。有幾位姑娘反駁他:“要是真的是嫌棄你窮,當初就不會選擇和你在一起。”

結果趙歡挨個反唇相譏:“可是她確實是因為我窮才離開的我。”

趙歡和女友戀愛兩年,本來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結果女友父母提出趙歡家需要在市中心買房結婚,哪怕只是交個首付,也代表兩人有為未來奮鬥的決心。

趙歡很不理解,說:“現在的女人怎麼都那麼物質,租房就不能結婚嗎?”

於是一段感情不歡而散。

身邊有姑娘為趙歡女友打抱不平,說:“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哪個姑娘是因為虛榮和愛錢才離開你的,如果圖錢,當初就不會跟你。當愛你的時候,姑娘從來不擔心你一時的窮,她最怕明明是兩個人的生活,卻只剩自己在拼命努力。”

愛情可以很純粹,但生活卻很現實。你可以站在一邊袖手旁觀甚至冷嘲熱諷,質疑別人明明可以活得安逸卻偏偏要自找苦頭,但也要做好承受貧賤夫妻百事哀的準備。

別給自己的放縱找任何藉口,別讓所謂的安逸成為未來的包袱

小曲是一位90後的男生,今年不過二十四五歲,但他的想法卻完全不像是個90後。

他來自北方的一個小鎮,四年前到上海求學,畢業後在上海到一傢俬營企業做銷售,每個月只有1500的底薪,為了生活他必須拼盡全力。

他每天早出晚歸,忍受各種奇葩客戶的刁難,即便如此,每月的薪水除去吃住,所剩無幾。後來遇到了一個機會,他義無反顧地投入了創業的大軍。如今,他擁有自己的公司,事業做得風生水起。

在一次雜誌社採訪中,他說了句話令人印象深刻:“這個世界正在逐漸拉大窮人和富人的差距,但除了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誰年輕的時候,沒有窮過一陣子?重要的是不要讓這種日子持續太久。我有想愛的人,那麼我就加倍努力,讓她以後不必陪我過苦日子;我有想做的事,我就去追求;我不希望自己因為金錢去愛誰,但也不想因為錢而放棄誰。我可以窮一陣子,但我決不能窮一輩子。”

也許正是因為小曲在農村長大,才能更明白貧窮的感受。

小時候,他曾和姐姐妹妹,擠在一張小床上,於是總羨慕那些有自己房間的人。他總是穿著親戚送來的舊衣服,新年最大的願望就是買上一件新衣服。他的童年沒有炸雞薯條,也沒有飛機模型、汽車機器人。

高中時,為了減輕家庭負擔,他申請了貧困助學金。有一次當他終於忍不住在食堂買了一隻雞腿後,身邊有個同學很輕蔑地對他說:“你有錢吃雞腿,為什麼還要申請助學金?”

那一刻,他心中突然有種無法言狀的痛苦、委屈,還有憤懣,只是忍住沒有讓眼淚掉下來。上了大學,因為窮,他做過各種各樣的兼職,發傳單、擺地攤、做家教……他不敢談戀愛,不敢買衣服,不敢參加各種社團聚會,他把錢包捂得死死的。

他也曾悄悄在心裡埋怨,為什麼自己的父母這麼窮?但更多的是在心裡發誓,以後一定要掙很多的錢,買各種美食,去全國各地旅遊,不是為了炫耀,只是為了彌補曾經自己被命運怠慢的時光。

別給自己的放縱找任何藉口,別讓所謂的安逸成為未來的包袱

如今,他在上海開了自己的工作室,雖然沒有賺很多的錢,但是他能買得起以前不敢買的商品。而每隔一段時間,他都會抽空去旅遊,給自己的心放個假。

幼年的貧窮,讓他更加上進。在一片“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不努力一定很舒服”、“你所有的努力只是讓自己輸的不那麼難看”的毒雞湯裡,他把更多的精力投注到工作上。現在想來,倒也不算是件壞事。

事實上,人都是被逼出來的。窮不可怕,最怕的其實就是碌碌無為和按部就班,你不知道哪一天你就被淘汰了。看到一個機遇,不要害怕失敗,有些東西,看起來觸不可及,然而當你努力嘗試,你會發現,你離它越來越近。誰的人生沒有低潮,找到路,走下去了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