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為爭奪老公的愛,如此對待親生女兒“這個丫頭毀了我的一生”

(文丨波帝)

前兩天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件事,說是一個小女生,15歲的樣子,瘦得可怕,花一樣的年紀患上了厭食症。

她說她曾經有過減肥的經歷,即使後來已經瘦得不成人樣了,也無法提起對食物的興趣,心理師解析,因為女孩的父親給了她太多的愛,導致她無法消化,所以她吃不進去任何東西。

而她的母親,一直獨自承受著沒有丈夫關愛的痛苦,因為她的丈夫太忙,忙著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女兒的身上。

這令我想到一位育兒專家曾經說過,親子關係是建立在良好的夫妻關係基礎上的,也就是說在一個家庭裡只有夫妻關係融洽了,才能收穫一份良好的親子關係。

父親或母親過度偏袒任何一個兒女,都會造成對伴侶的情感缺失,而孩子卻根本承受不了那麼多的愛,就像上面的小女孩一樣,會延伸出各種各樣的問題。

女人為爭奪老公的愛,如此對待親生女兒“這個丫頭毀了我的一生”

無論什麼事情都要有個度,或者說在我們理智地權衡利弊後去保持一種相對平衡的狀態。

中國的父母總是會將大部分的愛都給予家裡的孩子,愛子心切,無可厚非。

可是,大多數父母都沒有意識到一個問題,正是這對孩子過多的愛,才會佔有了我們對於自我生活嚮往的時間與空間,本該屬於伴侶的關愛被全部轉移到了子女身上,可悲多數父母看不清。

其實父母沒有必要為了子女而活,父母只是子女的領路人,並不是他們一生的保護傘。

大量的事例向我們說明了一個道理,過度的溺愛真的會害了孩子,也不利於父母自身的婚姻成長。

孩子是父母由愛而生的產物,不能因為有了孩子就完全捨棄同樣重要的伴侶,正常的家庭應該是這樣的:大家各司其職,要公平公正的對待所有家庭成員,有問題一起上,對待家庭中的弱小要給予尊重,而不是聽之任之。

女人為爭奪老公的愛,如此對待親生女兒“這個丫頭毀了我的一生”

小敏今年十一歲了,她的父親是位醫生,母親是位小學老師,按理說,她的父母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而且家裡條件優越,這一家三口的生活應該很幸福才是。

可是實際上,小敏卻過的並不開心。

每次小敏的爸爸外出回來總會給她買許多好吃的,而這待遇以前是屬於小敏媽媽的。

現在媽媽會把這些吃的藏起來,自己慢慢享用,這裡也包括一些營養品,和一些對身體好的吃的,是爸爸為了小敏長身體而買的。

但是媽媽不會像別的父母一樣把好吃的都留給自己的孩子,她一點也不會分給小敏吃,還警告小敏不許告訴爸爸,不然連飯都沒得吃,媽媽覺得只有在獨自享用這些丈夫買的吃的時,心裡才會有從前被丈夫疼愛的感覺。

女人為爭奪老公的愛,如此對待親生女兒“這個丫頭毀了我的一生”

丈夫工作忙,對於家裡幾乎幫不上忙,這些小事他也不會在意,每次媽媽總是說小敏吃得快,丈夫也就沒說什麼還是照常給女兒買更多的吃的。

後來小敏身體變差,醫生說是營養不良造成的,小敏的媽媽竟然謊稱小敏學習太累,營養跟不上,在這時爸爸便有些疑惑了,但他沒往壞處想,反而是對小敏更好了,早晚餐要親自下廚做給女兒吃。但是他這樣的做法惹的妻子心生怨恨。

其實早在小敏沒出生時,爸爸是把這所有的寵愛都給了小敏媽媽的,小敏媽媽從小便是孤兒,父母出車禍雙雙去世了,所以她比別人更渴望得到一份疼愛。

與小敏的爸爸結婚後,她過得很開心,也得到了夢寐以求的關心與疼愛,丈夫把她當成公主一樣寵愛,生活上對她言聽計從,而且家務活從來不許她做,丈夫說女人的手是不能被那些化學洗劑糟蹋的。

對於她來說,丈夫不僅是她的丈夫,還是她的父親母親,也是她的朋友戀人,她把自己對愛的所有幻想都實施在了丈夫身上,她會給丈夫餵飯穿衣,所有小事都會親手為丈夫去做,即使丈夫心疼她,不讓她這麼辛苦,但是她把這當作樂趣,當然了,新婚夫妻激情未減,怎麼樣恩愛都不為過。

女人為爭奪老公的愛,如此對待親生女兒“這個丫頭毀了我的一生”

可是這一切隨著小敏的出生有了不小的變化,都說女兒是爸爸前世的情人,爸爸對小敏這樣一個可愛的女兒簡直沒有抵抗力,硬生生將自己活成了一個女兒奴。妻子在他眼裡,忽然就成了空氣。

就像小敏媽媽從前對小敏爸爸一樣,爸爸的眼神裡也是同樣充滿寵愛的喂小敏吃飯,直到現在小敏十一歲了,還在喂。

而小敏媽媽對於丈夫這樣的行為有點忍無可忍,便經常和丈夫吵架,責怪丈夫太過寵愛女兒,以至於忘了她這個妻子的存在。

小敏爸爸卻總說她無理取鬧,覺得自己寵愛女兒沒什麼不對,她作為媽媽應該和他一起寵愛這個家裡唯一的小公主。

丈夫越是對自己不好,小敏的媽媽就越想把氣都撒到小敏身上,每當她心情不好時,就會拿小敏出氣,丈夫看到小敏腿上的淤青時,她就說是小敏和班裡的男同學打架受的傷,這個女人把女兒塑造成一個淘氣的女孩子,就是想讓丈夫因此,心疼心疼自己對於孩子日常教育的辛苦付出。

女人為爭奪老公的愛,如此對待親生女兒“這個丫頭毀了我的一生”

但是丈夫對她越來越失望,把女兒的一切遭遇都賴到她頭上,小敏的媽媽心灰意冷,覺得女兒的出生毀了她的一輩子。

後來丈夫無意間看到了女兒的日記,裡面全是對媽媽的怨恨,小敏說自己也想要一個幸福的家庭,也想讓爸爸去疼愛媽媽,這樣媽媽就不會這樣對她了,可是她卻不知道應該怎麼去做,這個十一歲的小女孩內心充滿了恐懼。

得知妻子竟然如此對待女兒,小敏的爸爸直接提出了離婚,任憑小敏的媽媽如何挽留,都無濟於事。

終於,兩個人分開了,小敏被判給了爸爸,真的不知道爸爸對她的過分寵愛會持續到哪一年,可能到她成人,可能是一輩子。

女人為爭奪老公的愛,如此對待親生女兒“這個丫頭毀了我的一生”

也許有人會說,這個媽媽明顯有心理問題,這個說法我舉雙手贊成。

但是作為一個情感領域人,我不是為了抨擊人而去寫文章,有時候更多的是出於對一類人的理解與關心。

像小敏的媽媽,如果她沒有一個從小就缺少關愛的家庭,她也不會把丈夫當作全部,當女兒出生後,也就不會有丈夫被人搶了的想法。

所以,在此真心的想說一句,每個心理有問題的人都應該被理解,我們沒有理由去諷刺或者刺激他們,這隻會讓他們的心理變得更加扭曲。

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通過小敏爸爸折射出來的對立面,前面我們講過,一個家庭裡,要公平公正,而小敏的爸爸卻總是過分的寵愛著女兒,這是一種滿溢的愛。

女人為爭奪老公的愛,如此對待親生女兒“這個丫頭毀了我的一生”

我們要談的這個對立面,就是缺失的愛,這同樣是危險的,一個家庭裡,如果父親或母親總是不願付出自己的時間與精力來陪伴孩子,那麼付出多的一方必定會有怨言,這樣來看,缺失的愛也是極不利於家庭和諧的。

雖然我知道很多家庭很難做到一碗水端平,畢竟人都是喜歡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做事情的,覺得喜歡就多疼愛一些,不喜歡就可以找理由不管,這樣的人有比比皆是。

可是,我希望大家能做到的是,儘量去發現家庭中最應該受關愛的那一個人,可能他總是默默承受,可能他對你歇斯底里,可能他讓你感到厭煩,但是最終,他都是想要得到更多的關注,更多的愛。

記住,一定要拿捏好不滿不溢的愛,這樣的家庭才會和諧。(文丨波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