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這次疫情傳染,你覺得高樓大廈還是否適合人類居住?

中國房產那些事


感覺不好!不如農村的大院子好。收拾的乾乾淨淨的,種點花草,種棵果樹的。空氣好啊,太陽足曬。把大門一插,悠閒自在!就是得一家子人住好。若是一個人住會害怕,會沒有安寧之日。


賢惠151688966


受疫情的影響,高樓大廈還能不能適合人類居住,這個問題要分開講分開說,首先要問,這次疫情是不是由高樓大廈引起的,要是由高樓大廈引起的,那麼!高樓大廈就不適合人類居住,要是不是由高樓大廈引起的,那麼!高樓大廈適合人類居住,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高樓大廈能不能適合人類居住與疫情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人和萬事成


隨著時代的發展,高樓大廈拔地而起,高層住宅也變得越來越常見。那麼,在高層住宅居住真的健康嗎?住在幾樓最合適呢?下面就告訴大家。

高層住宅優缺點

高層住宅的優點是可以節約土地,增加住房和居住人口,如同樣的地基建六層住宅與建12層住宅,土地利用率、住房和居住人口可以提高一倍。

尤其是在我國人口密度和建築密度較高的地區,拆遷的費用很高,動員人口外遷的工作難度很大,但通過建設高層住宅就能較好地處理各方面的矛盾。

但是,高層住宅也有許多不足之處。

比如,高層建築的鋼材和混凝土消耗量都高於多層建築,加上要配置電梯、高壓水泵,增加公共走道和門窗,一次性投入很大,另外使用後,還要為電梯、泵站修繕養護付出一筆經常性費用;

上下不便,電梯服務雖很方便,但遇到停電、修理就很麻煩;

安全性差,高層住宅留置多個互相連通的疏散口和樓梯,往往為入戶偷盜和其他犯罪提供作案條件;

高層住宅還應注意防火,因為一旦發生火災很難撲救;

在高層生活的家庭有一種孤獨和封閉感,老人和孩子因上下不便,雙職工要日日上班,很難建立和發展良好的人際交往和鄰里關係;

多幢點式高層住宅建在一起,會產生不規則的高空風,影響居住區的生態環境質量。

高層住宅幾層好?

1.高層住宅弊大於利

有研究表明,大量的有毒氣體和可吸入顆粒物主要集中在離地表層20米以上的空中。人類佳的居住空間是離地面20米(好為10米)以內,低層住宅是人類佳的住宅選擇。

2.觀景樓的佳樓層

若買的是觀景樓,那麼還要注意下你所在小區的的園林光景佈局,絕大部分觀景樓的佳樓層是4層到6層,因為這幾層的高度剛好俯瞰一片鬱鬱蔥蔥的樹頂映襯遠處的美景。

3.高層住宅佳樓層

一般的高層樓層的佳樓層是該樓的1/3到2/3之間,如果是33層的大樓,那麼佳的樓層是14層到22層,因為這裡的空氣和採光都會不錯,而且不在空氣中浮沉髒物集中的範圍。

4.身體健康

從人體健康的方面考慮,30米以上的空氣會變差,而且高度越高空氣越稀薄,所以某些疾病患者不能住的太高,不然會身體不舒服。尤其是慢性支氣管炎、心臟病、心絞痛、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選擇高層樓房時更要謹慎


益顆營養


這個問題只能是相比較而言。就疫情的防控而言,高樓層不如低樓層,低樓層不如別墅小洋房或平房。理由之一是人口集中度,高樓層人口密集,人口越密集,病毒越容易傳播,這也是小湯山,火神山,雷神山都是兩層一層的原因。理由之二是空間的封閉性。高樓層的共用電梯,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人流量大,空氣流通差,在飛沫傳播,氣溶膠傳播存在時,共同電梯極可能成為傳染源。因此,大城市,過多過密的高樓大廈,對疫情的防控來說是一個劣勢。


跑出人生第二春


就算沒有這次疫情我也不喜歡太高的樓和住太高,如果土地的面積夠人們分配和居住,我真的希望樓房都不要建太高,以前小時候沒有這麼多高樓房的時候,隨便站在那裡一眼就可以望見天空,望見月亮和星星,到處都有陽光,隨時可以曬太陽曬被子,現在真的太難了,還有看那些電梯出故障出意外的新聞真的太可怕了,所以我真的不喜歡高樓,為安全著想,覺得人類更適合居住接近地面一點。這只是我的個人見解哈,勿噴。



潮汕芝芝的生活vlog


弊端初見!凡事都有兩面性。既有優點,就有缺點。一分為二。在天災人禍面前缺點多,平常猶點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