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軟件投資者交流會成功召開 充分發揮“互聯網+醫療”方面優勢

日前,根據當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東華軟件股份公司(以下簡稱“東華軟件” 或“公司”)於 2020 年 2 月 10 日以電話方式進行了投資者交流,公司董事會秘書楊健先生及公司全資子公司東華醫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華醫為”)董事長韓士斌先生出席了會議,並與投資者進行了互動交流。

據悉,東華軟件作為國家重點軟件企業、國家安全可靠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重點企業,緊貼國家政策指導和公司戰略發展需求,2020 年 1 月 9 日,在寧波市推出首批基於鯤鵬處理器的鵬霄服務器,並在寧波市政務雲上首次應用;2020 年 2 月 7 日,公司與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嶗山區人民政府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推進公司嶗山鵬霄服務器的落地和市場佈局。

疫情爆發後,東華醫為採用雲部署(基於 iMedical Cloud)的模式,先後如期完成火神山、雷神山項目建設,同時還承接了北京地壇醫院、小湯山醫院新建院區以及外地兩家醫院的建設,實現了項目快速的搭建、快速的落地。東華醫為未來將推進醫院的業務系統上雲,用服務的模式向醫院來提供交付,走年服務費的方式,打通醫院的全流程和全業務。

基於上述事項,東華軟件管理層對醫療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和鵬霄服務器落地情況進行了詳細的解讀。

此次交流會投資者提出的主要問題及公司的回覆情況

(一)問題:展望未來的醫療業務,增量來自於哪裡?

醫療業務裡,50%來自客戶數量的增量,50%來自業務模式的創新。我們憑藉著 20 年在醫院 HIT 的精耕細作,擁有對醫院業務系統全覆蓋的技術與能力,因此將採取軟件及服務的模式,醫院需要什麼我就上什麼,按照年服務費的模式來推醫療相關的業務,並且在銷售端也採取這樣的方式。

公司醫療行業未來發展方向如下:

1、持續建設推廣 iMedical Cloud 生態系統,並加快部署;

2、推進互聯網醫院的建設,圍繞醫院和市場需求來建設互聯網模式,通過互聯網擴大醫院的服務半徑,豐富醫院的服務手段和方式;

3、持續推動區塊鏈技術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深入應用,幫助用戶建立全生命週期的健康檔案,實現健康數據的記錄和安全共享;

4、推進醫院的信息系統上雲、融入 iMedical Cloud 生態系統,用服務的模式向醫院交付,走年服務費的方式,打通醫院的全流程和全業務;

5、整合公司醫院、區域醫療、基層醫療、公共衛生、醫保等產品線,全力打造智慧醫共體解決方案,支撐緊密型醫共體、醫療集團、醫聯體信息化建設,為國家醫改落地提供信息化支撐。

(二)問題:疫情期間,各地應急醫院的建設是否會對公司業務產生影響?

抗疫當前,東華醫為依託 iMedical Cloud 生態架構,充分發揮 20 年來在醫療健康信息化行業積累和經驗,全力抗擊疫情。

1、疫情期間,公司利用雲計算資源快速部署醫療機構的業務系統,在 10 天內圓滿完成了武漢火神山醫院信息化系統的建設。15 天內 2 月 5 日開診的雷神山醫院的信息化系統也是東華醫為用同樣的方式快速完成建設的。另外,東華醫為還承建了 2 月 15 日即將同時開診的北京小湯山醫院、北京地壇等 6 家涉及疫情醫院的疫情專區的信息化系統建設工作。

2、東華醫為充分發揮其在“互聯網+醫療”方面的優勢,快速升級互聯網醫療的服務能力,推出三個互聯網平臺業務:

(1)搭建健康樂新型肺炎服務平臺,接入北京市的新型肺炎服務平臺,與醫生、醫療機構共築互聯網防疫網絡;

(2)面向醫療機構(及第二名稱的互聯網醫院)構建互聯網醫院生態系統,幫助醫院提供圖文諮詢、視頻問診、藥品配送等線上服務;

(3)迅速搭建起“抗疫物資供需平臺”,為全國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廣大的醫療物資生產和銷售企業搭建起一座信息溝通的橋樑。以上各個項目在疫情的背景下,需求種類多、產品要求高、工期要求短,選擇了我們是對公司產品化程度和綜合服務能力的認可。隨著項目的順利實施,有很多醫院也希望我們來做。相信在這次疫情過後,未來在公共衛生事件預警、互聯網大健康領域建設的投入肯定會加大,各地應急醫院的建設進程也會加快。

(三)問題:健康樂互聯網醫院這次疫情中的數據表現,疫情中互聯網醫院的建設需求,嶗山項目對公司互聯網醫療業務會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國家衛健委以及各級醫療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積極倡導大力開展互聯網診療服務,要求充分發揮互聯網醫療服務的優勢。疫情緊迫和政策引導促使醫療機構、互聯網醫院建設需求井噴式增長。健康樂具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和互聯網醫院牌照,充分發揮其在“互聯網+醫療”方面的優勢,快速升級互聯網醫療的服務能力,疫情至今,已為幾十家醫院建設了互聯網醫院生態系統,目前達到了每天 5,000 以上甚至上萬的諮詢量,總體來說數據增長還是很快的。根據已經披露的公告內容,我們也會在青島嶗山地區承建一個大健康的生態系統,通過我們的技術中臺、業務中臺,放上我們的核心業務。未來也希望能在其他地區進行推廣,建設一套大健康的生態系統,把互聯網的服務、機構的服務、健康物聯網服務廠商都納入進來,服務政府和當地居民。

(四)問題:以省為主導的互聯網醫院平臺和醫院自建的互聯網醫院,公司認為未來哪種模式會成為主流?

互聯網醫院的模式目前有三種主流模式:以省市為主導的互聯網醫院平臺、醫院自建的互聯網醫院、企業主導的互聯網醫院平臺,三種模式會長期共存並共同發展,大型醫療機構會以自建互聯網醫院模式主,以互聯網醫院為第二名稱。對於公司來說,健康樂擁有《醫療執業許可》和互聯網醫院牌照,健康樂互聯網醫院平臺是東華醫為投資建設、運營的企業互聯網醫院平臺;同時我們依託 iMedical Cloud 生態架構,為大型醫療機構、省市級平臺提供互聯網醫院生態解決方案。

互聯網醫院無論是哪種模式,都是一種持續的生態建設的過程,要持續建設,長期運營。企業互聯網醫院平臺靈活性強,省市互聯網醫院平臺公益性強,醫院自建互聯網醫院權威性強和醫療服務鏈完整。

(五)問題:根據電子病歷建設的政策性要求,在電子病歷建設完成後,公司的訂單是否會受到影響?

電子病歷一次性的建設費用會不會大幅的下滑?電子病歷標準的制定脫離不開整個醫院的管理,而管理是無止境的,管理的訴求是一直存在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多,每一年都會有新的需求,新的場景。公司是以軟件及服務的業務模式,我們將會和醫院簽署服務性的合同,以收取年服務費的方式來提供產品和服務。我們有能力覆蓋醫院需求的所有的服務,醫院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來選擇產品。

(六)問題:轉成 SaaS 模式後,毛利率上會不會有提升?

客戶對年費模式、醫療軟件系統上雲的接受度怎麼樣?我們會整體測算人員成本和醫院收入,整體來看是會拉昇我們的收益的,並且也會有利於公司的資金週轉和現金流。轉成 SaaS 服務模式之後,對公司來說第一是穩定現金流,第二收益肯定是比較可觀的。對於公司以三甲醫院為主的客戶群體,按年來支出的負擔不大。對客戶來說,採購成本、系統之間銜接的成本少了,而且也便利了客戶和廠商的溝通,因此客戶對於我們這種服務的接受度還是較高的。

(七)問題:青島嶗山項目未來能夠帶來多少收入?和華為合作的推進進度如何?

目前來說,雙方合作的推進速度是比較快的,之後是落實到一些細節上。華為目前在大力推進生態的建設,對於合作伙伴的支持力度很大,公司與其有 20 年的合作歷史,有良好的合作基礎。公司在 2B、2G 端有非常強的落地能力,客戶集中於國內大型知名企業,符合其鯤鵬生態體系建設的訴求。今年在軟件集成這一塊業務量會比大家預計的要好一些,我們對於鵬霄服務器的落地很有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