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門弟子——卜商(上)


掌故知魯 | 孔門弟子——卜商(上)


孔子不僅是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同時也是一名教育家,其門下弟子有三千之眾,其中有七十二弟子尤為出眾,被後人稱作“七十二賢”。他們都追隨孔子的腳步,踐行儒家思想。孔子之後,歷朝歷代都會在孔廟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孔廟祭祀以孔子弟子配享始於東漢永平十五年(72年),漢明帝劉莊到曲阜祭孔並祭七十二弟子。唐貞觀二十一年(647年),唐太宗李世民以左丘明、公羊高等22人配享,這是先儒從祀的開始。其後,歷代帝王根據不同的需要進行增添,將賢、儒分為“四配”、“十二哲”、“先賢”和“先儒”。孔廟有“四配”始於元延祐三年(1316年),“哲”始於唐開元八年(720年),當時為“十哲”,是命以聖門四科弟子(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祭,至清乾隆三年(1738年)定為“十二哲”,將朱熹和有若二人加入。“四配”、“十二哲”在大成殿內從祀。在“十二哲”中以文學著稱的子夏便是我們今天要了解的人物。

在《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中有關於卜商的記載:

卜商,字子夏。少孔子四十四歲。

子夏問:“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孔子曰:“商始可與言詩已矣。”

子貢問:“師與商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 “然則師愈與?”曰:“過猶不及。”

子謂子夏曰:“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子夏向孔子提問關於《詩經》中的一個句子,孔子回答說:繪畫的要旨在於一個“素”字。子夏立刻深刻認識到做人也應當以禮為先。後面“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一句在《論語》中也同樣出現了,意思是孔子教誨子夏你要做高尚的儒者,不要做以儒為職業的小人物。從這幾句話裡, 我們可以看到子夏和老師之間親切的互動交流,以及相互取長補短,互相學習。我們要想更加立體的瞭解子夏這個人物,還可以通過下面的兩個故事來看一看子夏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第一個故事是“卜商論勇”,出自《韓詩外傳·卷六》。

故事說的是衛靈公有一天派人徵召勇士公孫悁來見面,趕車的人在路上就遇到了外交官卜商。卜商詢問趕車的人:“你為什麼這麼急切的趕車?”趕車的人回答說是國君要求徵召勇士公孫悁,子夏說自己就是像公孫悁一樣勇敢的人,於是趕車的人把他帶了回去。

到了朝堂,國君疑惑的問:“派你去喚勇士來,為什麼找了個儒生來?”行人回答了剛剛的狀況,國君說再叫公孫悁來。

一會兒公孫悁到了,他進門就手持利劍大呼:“卜商下來,我要你的人頭。”子夏回過頭呵斥說:“咳!把你的劍收起來。我要和你討論什麼是勇士。”於是國君命令公孫悁收起劍到堂上來。此時,子夏講了三個事來說明自己的勇。

子夏首先說:“我曾經和你一起隨主上到西方去見趙簡子。趙簡子披頭散髮、手持長矛來見我們國君。我快步上去說:‘諸侯相見,不應該不穿朝服。您若不穿朝服,行人卜商就會把脖子裡的血濺到您的衣服上。’讓他回去換上朝服來見我們國君的,是您呢還是我呢?”公孫悁說:“是您。”

子夏又說:“我又曾和您一起跟隨國君向東到東阿,遇到齊國國君墊著兩層車褥坐著,而我們國君卻只墊一層車褥坐著。我快步跑上前說:‘諸侯相見,不應該以富者的姿態居高臨下。’拉出他一個坐褥的,是您呢還是我呢?”公孫悁說:“是您。”

子夏說:“我又曾和您一起隨國君去園囿,兩個野獸追逐我們國君,拔出長矛格鬥、打退它們的,是您呢還是我呢?”公孫悁說:“是您。”

子夏說:“您的勇敢比不上我,這裡有三條。”說完這三條,子夏對著國君說道:“作為一個士人,可貴的地方是:上可以不怕帝王的權勢,下不對一個平民百姓傲慢。對外樹立氣節和威嚴,使敵人不敢侵犯。對內禁止殘害,使君王不受危險。這是士人所肯定的,也是君子認可的。如果依仗身材高大欺壓身材矮小的,依仗人多勢強欺負人少勢弱的,折磨無罪的人們,在民間大逞威風,這是士人所痛恨的,君子所厭惡的,也是大家都要除掉的。《詩經》說:‘人而無儀,不死何為!’那還憑什麼在國君面前談論勇敢呢!”

衛靈公離開座位,垂著手說:“我雖然不聰明,但請允許我贊成先生對於勇的看法,先生就是這樣的人啊。”

這個故事通過卜商和公孫悁的爭辯,從另一個角度更加深刻地解讀了“忠”和“勇”的內涵,這也讓我們知道了卜商在年輕的時候就很有自己的看法和主張,對於一些事物有著自己獨到的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