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如何養肝?

我忘思戀


我國,可以說是肝癌大國,全球約一半新發肝癌,都發生在我國。

肝癌發病,十分隱匿,大多數發現時,已是中晚期,失去了救治時機。

那麼,為何肝癌高發呢?

一提起肝癌,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喝酒、乙肝。

喝酒,確實會誘發肝癌,尤其是長期大量喝酒,肝損傷十分嚴重,癌變幾率更大。

而乙肝,也是導致肝癌的一個誘因,乙肝患者有33.33%的幾率,會發展成肝部硬化。患有肝部硬化疾病,又有33.33%的概率會患肝癌。

而除了這兩點,肝癌的幫兇,還有一個——黃麴黴毒素。

臨床發現,有很大一部分肝癌,是由於感染了黃麴黴毒素所致。

黃麴黴毒素的毒性,要比砒霜大68倍,主要是損害肝臟。

研究顯示,黃麴黴毒素的食用,與肝細胞癌變成正相關,長期食用,會破壞肝臟組織,嚴重可致肝癌。

而黃麴黴毒素,大多“藏身”在下面這些食物中。

肝癌的“幫兇”找到了,這4種食物,扔掉別吃

1、發苦的堅果

一旦,進過出現發苦、變味,甚至出現哈喇味。

此時,十分容易遭受到黃麴黴毒素的汙染,如核桃、杏仁、花生等。

因此,變質的堅果,最好扔掉,切莫捨不得。

第二種:久泡的木耳

木耳,營養好吃,很多人都喜歡。

然而,在泡發木耳的時候,一定要提高警惕,注意浸泡時間。

如果,浸泡時間太長,木耳上面就會大量滋生細菌,其中,就包括黃麴黴毒素。

所以,浸泡木耳,一定要注意時間,切莫久泡。

第三種:發黴的大米

家裡的大米,如果,保存不當,易發黴變質。

這類大米,也容易受到黃麴黴毒素的汙染。

因此,對於有“黴味”的大米,最好直接扔掉。

第四種:過期的酸奶

黴變的酸奶,疙瘩等奶製品,可感染黃麴黴毒素,誘發肝癌、食管癌等多種癌症。

酸奶雖好,一旦過了保質期,最好直接扔掉,切莫捨不得。

此外,廚房中,這3種東西,要定期更換

1、木質菜板

木質菜板,在使用一年以後,最好就換一塊。

每天,在菜板中切菜、剁菜,菜板會出現很多的縫隙。

在菜板沖洗後,會有一些水漬,再加上廚房潮溼的環境,十分容易滋生黃麴黴毒素。

而一旦生成黃麴黴毒素,及時開水煮湯,也無法殺死它。

尤其是,發黑的菜板,要及時更換。

2、木質筷子

廚房中的木質筷子,也是容易滋生黃麴黴。

尤其是,在長期使用的筷子,出現一些毛細劃痕的時候,在潮溼環境中,十分容易受到黃麴黴毒素的汙染。

一旦筷子發黴,即使100℃的消毒櫃也束手無策。

半年以上的木質筷子,最好也更換一批。

3、洗碗布

洗碗布,在刷碗後,比較潮溼,如果長期如此,十分容易感染黴菌。

因此,洗碗布,一般建議三個月就更換一次。

保護肝臟,預防癌變,做好這幾點:

1、多補硒,少喝酒

硒,是人體必需元素,需要從食物中攝取。

我國衛生部2017年指出,成年人推薦硒每日攝取量60微克,最高可攝入400微克。

硒是肝臟的“天敵”,有抵禦肝炎,預防肝臟疾病的作用。

研究發現,肝病患者普遍缺硒。

硒進入體內,可保護肝細胞健康完整、加速脂質過氧化物分解、提高肝臟自身抗病能力,被稱為“強效免疫調節劑”。

有效的調節脂質代謝,打擊肝炎病毒,降低肝癌、纖維化等發生率。

主要來源,元芙菊、秋麻籽等天然植物,其中,元芙菊為藥用菊,硒含量可達67%左右,常喝可養護肝臟,減少肝病。

2、多食綠,少油膩

食物,對於肝臟健康,也尤為重要。

中醫講,五色入五臟,綠色入肝。

多吃綠色食物,對肝臟健康,十分有益。

吃綠色蔬菜,有助於肝氣的循環和代謝,促進肝臟排毒,還能夠消除疲勞、舒緩肝鬱。

茼蒿、西蘭花、空心菜、菠菜、蘆筍等,都是不錯的護肝食物。

此外,要少吃油膩食物。

肝臟,參與人體的脂質代謝,如果,吃太多油膩的食物,會增加肝臟負擔,容易導致脂肪肝,損害肝臟健康。

葷素搭配,不要吃的過於油膩,才是保護肝臟的飲食方式。

3、多歡笑,少生氣

肝臟,主疏洩,人體的情緒,與肝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氣大傷肝,長期生氣,人體會分泌一種叫“兒茶酚胺”的物質,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使血糖升高,脂肪酸分解加強,血液和肝細胞內的毒素相應增加。

而生悶氣,還會導致肝氣鬱結,久而久之,增加肝臟病變幾率。

所以,生活中,要注意,少生氣,保持愉快的心情。

多歡笑,心情舒暢,有利於肝氣抒發,保護肝臟健康。

4、多休息,少熬夜

人臥血歸肝,睡眠,對於肝臟健康,格外重要。

長期熬夜,睡眠不足,不但會消耗大量的肝血,損害肝臟健康。

還會導致肝臟無法休息,無法自我修復,增加肝臟負擔,影響身體健康。

子時熟睡,養肝血的同時,還有助於肝臟休息,促進肝臟的自我恢復。

並且,夜晚充足的睡眠,還可清肝瀉火,預防肝氣升發太過,導致肝火旺,危害健康。

5、多運動,少懶惰

適量運動,有助於強健肝臟,促進肝臟的健康,還能減少脂肪肝。

運動,還可提高機體免疫力,減少疾病的發生,進而減少藥物的使用。

散步也能"散心",可疏解心理壓力,消除不良情緒,減輕肝臟的負擔。


醫學每天看


養肝護肝的方法

一:喝奶製品。

奶製品主要是補充人體蛋白質,以酸奶為佳,因酸奶可調整腸道菌群促進毒素排出。此外,酸奶可促進干擾素生成,可提高機體免疫體力,達到養肝護肝的目的。

二:精神愉悅,心胸豁達。

肝對全身氣血的運行具有疏洩的作用,肝能正常疏洩,則全身氣機調達、血流順暢。反之,就會出現兩個極端,一種是肝氣鬱結,疏洩不力,則容易出現鬱鬱寡歡、憂鬱多思、唉聲嘆氣、身體局部有脹悶感等。

三:適當運動。

每天保持適量運動,並根據個人的肝功能的不同情況逐漸控制運動量。運動初期,可在不影響身體舒適度的情形下慢跑,以疲勞度控制慢跑時間。

養肝絕非一日之功,任何事情都貴在堅持,養肝也是如此。健康食品藏在大自然中,我們應該在大自然中尋找養生保健的食物,改善日常飲食習慣,合理膳食,最終護理好自己的肝臟。

四:吃草莓。

對於肝火旺盛的人來說,草莓既能養肝,又是去肝火的高手。從中醫角度講,草莓性涼、偏酸甜,能養肝護肝,又因紅色入心,可去心火。

此外草莓是典型的漿果,維生素C的含量豐富,有助於人體吸收鐵質,使細胞獲得滋養;其含有的天然的抗炎成分可以減少自由基的產生數量,以保持腦細胞的活躍。在這個春困的季節,還能幫助提神醒腦。

不過,草莓性涼,不要一次吃太多,尤其是脾胃虛寒、容易腹瀉、胃酸過多的人更要控制量。

五:按時睡覺,不能熬夜。

這段時間,樹葉變綠,新芽吐綠,一地枯葉。這就是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同樣,人身上也會產生很多廢物,肝臟有解毒之功效。所以晚睡早起,晚上要在十一點前睡覺,否則影響整個人白天的精氣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