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專業考研需要怎麼準備?

戴筱諳


如果你已經確定了跨專業考研的話,那你肯定要提前做準備,我一般會建議至少有一年的備考週期,至於具體建議的話,給你幾個吧:

首先,選擇跨的專業。很多考生跨考是為了跨而跨,並不是多喜歡某個專業,只是對自己的專業比較厭惡又或者是聽說某個專業就業比較好,就毅然決然的去選擇。實際上這種做法是有待商榷的,如果你真的要跨考,你應該根據自己的個人基礎、專業特性、備考難度、興趣愛好、職業規劃,綜合的考量到底選擇什麼專業。

其次,瞭解意向專業。一般分為幾步,第一步,學習目標院校參考書目。當你對某個專業感興趣的時候,一定要去學,只有學了一段時間後才知道自己到底適不適合。舉些比較有代表性的書籍吧,週三多老師的管理學、高鴻業老師的《西方經濟學》、邱關源老師的《電路》、彭聃齡老師的《普通心理學》等。第二步,瞭解目標院校專業招生情況和考試內容。一般大部分的同學都考的是非統考專業課,所以在備考前一定要充分的瞭解目標學校的招生情況(招生人數、錄取人數、錄取分數等)、考試科目(尤其是專業課考試內容)、考試模式(尤其是複試的考試方式和內容)等;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再次,公共課的複習。院校專業的選擇由很多因素決定,公共課的學習情況算是比較重要的一點。打個比方,如果數學不好且沒有信心學好,那就踏踏實實的選擇不帶數學的專業;英語如果不是太好的話,就不要選擇那些對英語要求比較高的專業,比如文學專業。英語和數學的學習和複習狀況直接決定你能考什麼專業,能考到什麼級別的學校。

最後說下,既然跨專業,那就證明你選擇了一條相對艱難的路,那就堅持住,只有堅持,才不會半途而廢;只有堅持,才能看見曙光;只有堅持,才能最終成功。

如果大家覺得對你有幫助,請點個贊,也歡迎評論區提問

點擊頭像關注我,查看更多專業考研回答,總有跟你情況相近的

你的轉發,我的10w+

我是張雪峰,一個讓學習變得更快樂的考研老師


張雪峰老師


來自一個不算跨度很大的跨考的學長的經驗,我本科電子信息工程,學校是安徽普通一本(省外還是二本招收的那種)。

先說說我為什麼選擇計算機,而沒有選擇我的本科繼續走下去:

本科電子的我對於電子並不是很感冒,再決定考研後,也經歷很長時間的思考,到底是考本專業還是選擇計算機,其實我很早就買了西電推薦嚴奶奶的數據結構,emm 大概大三寒假就買了,原本想著寒假回家看,回家之前都想的好好的,然而結局大家都知道,回家根本不可能靜下來看書,再加上在春節期間。所以寒假書一直在家放著。後來和一個高中同學聊天時,竟然意外發現他也要跨考計算機,emm關於他嘛,西安某985高校,真的是大佬,聽說也考計算機,我倆就成了一個戰壕裡的兄弟,之前關係就一直不錯,因為考研,關係進一步加深。對於計算機我想對於他還好,至少我本科學了數據結構,雖然學的是數據結構B,但是多多少少了解一點,上手應該比他快,作為理科的通識教育,自然而然c語言都是學過的,所以對於學過一點c的來說看數據結構還算行。其次就是大多數學校初試都會涉及數據結構,所以不管後面選擇哪個學校考研都還行,由於基礎也不算太好,就買了天勤四件套,用過之後,說實話啊,對於零基礎的同學,天勤更容易上手,輝哥寫的真的通俗易懂。就這樣慢慢悠悠吧,大概在五月前數據結構算粗略看了一遍吧(沒有看嚴奶奶的數據結構),個人推薦看武大李春葆老師的那本,相對好理解,其實只看天勤足矣。

說實話,第一遍看完後其實很多東西都沒消化,再看第二遍時數,大概快七月底了,大多數人都確定好學校和專業了,我又再一次迷茫了,真的是數據結構看到崩潰,不知道還是否繼續跨考下去還是考回自己本專業,又和我上面提到的那位同學聊了很久,他說他是打算一條路走到底了,他本來的專業在全國排名第一,但是就業很一般吧,他不想去做本科的那種工作,所以才跨考計算機,而我呢,說實話,對於本科那些數電模電以及畫什麼pcb不是很敢興趣,最後毅然決定考計算機,其實關於我跨考,一大部分原因要感謝python這門語言,大二接觸的這門語言,自己找視頻學,然而一直感覺自己沒有學到什麼,一直到18年9月報名參加了國二考試,那也是第一次python加入國家計算機二級考試,我算是第一批考生吧,我感覺python讓我感覺到了編程的樂趣所在,也不是那枯燥乏味,特別是你完成一個小項目後很有成就感。關於西電專業課,初試考數據和計組,計組的推薦用書還是西電自己出的書,之前一直聽說對於自主命題專業課,考的不僅僅是努力,更是考的信息量,如果你能搞到一手資料,其實事半功倍。

下面我說一下我專業課的複習情況:

3-5月慢慢悠悠的看完了數據第一遍,當時大三下學期,還有課,平時主要看數學和英語,5-6月中旬第二遍吧,第二遍過的很仔細,

7月中旬才拿到西電的計組的課本(這個要根據自己情況安排複習時間,如果真的0基礎,建議七月中旬就開始看計組),第一遍看計組真的很慢,最好邊看邊做筆記,也就是把課本讀薄,我是一個從來堅持不下去做筆記的人,然而對於計組,我居然堅持下來做筆記了,說實話真的很有用,後期如果沒有時間去翻課本,直接看筆也行的,我自己全程自己看自己理解,把自己不是很清楚的或者沒有完全搞懂的標記下,方便後面加強鞏固,每看完一章就做一個簡單的回憶,這個回憶你可以在晚上睡覺前,早晨起床前都可以,不要小看這簡單回憶,對於跨考生來說真的很重要,看完第一遍大概花了一個多月吧,第一遍看完後自己對計組的大致框架有了,我第二遍是根據西電的ppt看的,第二遍看時就會速度快很多,其實在第二遍時可以邊看知識點邊做課後習題,課後系統也不是全做,有選擇性的做。著重強調!!!在考試之前書至少過三遍!!!三遍是最低!!!因為對於跨考來說,你一段時間不看很快就忘記了,畢竟自己學習和平時老師帶著學習是不一樣的,知識體系各方面可能不是太完整,導致時間一久就容易忘,所以要及時做題鞏固。前期,對於數據結構主要做自己買的資料(王道或者天勤,二者擇一即可),計算機組成原理主要是課後習題,因為西電多真題來自計算機組成原來課後習題的改編題,課後習題至少兩遍以上。這些工作完成後基本暑假就結束了,九月份開學後,大四課程大多數人都很少或者說沒有課,每天看書的時間更加多,這個時候你可以把數據和計算機組成原理的知識點再過一遍,做一個鞏固和加強,然後著手做西電的期末試題和模擬題,進度可以自己安排,最好在11月前結束,進入11月基本就可以衝刺了,可以刷真題了,因為真題大概就幾年了,你可以按照考試的時間來做,百分百還原考場現場,這樣對於後面進入考場也是有一定的幫助的,做完以後一定要對答案,這些真題完成後,基本也就11月中旬左右,距離考試還有一個多月,這一個多月可以幫你鞏固你的知識體系,如果有時間的同學可以把數據與計組的課本拿出來在快速翻閱,如果時間緊張,就直接看錯題集。

基本按照這個步驟走下來專業課 100以上沒什麼問題,不過這個具體還是要看個人,關於一些資料我們在慢慢整理當中,計算機組成原理的課後習題答案我們會把一些側重點題目給你們寫出來答案,便於你們參考,真題我們也會整理出來,給你們百分百還原考研現場,西電的期末試題我們儘量給你們搞到最近幾年的,十年前的參考價值也不大,模擬題我們也會精心選取,儘量跟西電近幾年難度一樣。

1.關於數學:

市面上最流行莫過於張宇、李永樂還有湯家風這幾位老師的題目和視頻,然而我都沒有選擇跟他們,我選擇了一個不是很出名的一個老師,也是滬江網校的數學老師,他叫楊超,可能你們大多數人都不認識他,下面說說我自己的感覺吧,對於張宇嗎,個人不是很喜歡,我大一學高數期間就看過楊超的課,他上課很有趣味,把枯燥的數學問題講的很有趣,所以就挺喜歡他的,後來考研的時候看到很多人買張宇幾件套之類的,我也去聽了一下他的視頻,個人感覺不是很喜歡,講課的風格,跟講的知識點,都不是很滿意(個人觀點,可能每個人的看法不一樣),但是我雖然沒看他的視頻,不過我買了張宇的高數18講(僅僅只買了他的18講和真題),永樂大帝大家都知道,線代王,講的確實不錯,不過就年紀大了點,水平還是很高的,個人建議你們跟著永樂大帝。湯家鳳也是挺有名的,特別是那個什麼1800題,也看見n多人買,其實當你去自習室時你會發現數學資料最多的就是張宇的1000題和湯家風的1800,emm我買的楊超的986,關於湯,瞭解不多,看過一點視頻,不是很習慣老師的講課聲音,也果斷放棄了,最終我選擇了楊超,我數學買的資料不多(一本2018年的986,大二和室友一起買的,一本高數18講(沒看完),線代就買了一本永樂大帝的線代講義(這本書做了兩遍吧),概率論買的也是李永樂團隊的(做了一遍),一本張宇的真題和楊超的真題解讀,最後考前一個月買了楊超的考前100題),數學可能真的需要多做題!!!

數學複習計劃:在暑假前把數學第一輪過一遍,根據個人時間安排,第一輪一定不能求快,慢慢來就行,後面強化也會相對輕鬆,暑假期間可以做強化複習,一般你買的資料都會分基礎和強化,分開做。真題暑假結束後,9月中旬開始寫真題(個人建議87-09年可以按照章節做,後面的嚴格按照開始時間來寫或者你從87年開始就一天一套做完對照答案),基本一個半月可以完成,這個時候大概11左右,接下來就是翻錯題(真題和之前做過的題目),一個內完成,12月初可以看看市面上的衝刺卷之類的(買來有時間就寫,沒有就看看題型,然後看看答案,最近幾年李林聽說壓中很多,也可以買來看看,其實就是圖個心安),考前一定要把知識點在翻翻!!!

2. 關於政治:

作為通識教育,本科階段一些政治課程都是學過的,但是大多數都是沒有認真學習過的,基本都是0基礎,我的政治是跟的徐濤,也是滬江網校的,個人覺得他把政治講的很有趣,我大概八月份買了徐濤的《核心考案》,然後b站找視頻看,一天不多,大概三四個視頻,直接看強化班就行了,其實看完一遍記不住多少東西,多多少少做個瞭解吧,後面徐濤還會有一本核心考案的縮減版,上面有標註哪些需要背誦,整理的很齊全,分類很清楚,哪些是選擇題考點,哪些是分析題考點,這本書我來來回回翻了兩邊吧(小小的一本),接著就是刷題了,政治主要是刷選擇題,肖大爺的1000題我也買了(說實話,我一遍過去沒有什麼太大收穫,可能我做的比較隨意,這個根據個人需求,我覺得直接做肖四肖八選擇題就行了,徐濤的八套卷我也買了,基本到後期就是狂刷選擇題,有時間可以把所有機構的模擬題拿來刷(不用都買,網上會有對應的pdf之類的),知識點大同小異,就那些考點,)我大題直接擼的徐濤的《考前必備20題》,其他機構也有,有些人背肖四肖八的大題也是可以的,還有腿姐,石磊等,這麼短選一個跟就行了(個人建議跟徐濤),好好刷選擇題的,基本政治都有60分以上,好點的70+都是很容易的,政治不是拉分項。

3.關於英語嘛:

我也是一個英語渣渣,六級考了4、5次了,大家也可以知道我英語有多渣了,西電的學碩和專碩都是英語一,我就是怕英語過不了學碩的線,所以我報的是專碩,關於英語複習,我只想說你們一定要在單詞和長難句下足功夫,最好是暑假前把大綱詞彙過兩遍(推薦新東方紅皮大綱詞彙),如果英語想考高分的同學,前期就可以刷題了,只刷閱讀部分(40分,可以說得閱讀著的天下),關於閱讀推薦看新東方唐遲的閱讀技巧,他還有關於真題的一些講解,確實管用,我是看的時間太晚了,沒有領會到精髓,所以建議你們要早(針對閱讀),長難句也可以跟著唐遲,其次就是新題型和完型,這個可以跟著新東方的老師:宋逸軒老師,個人感覺她講的很不錯,她的視頻大概9月多方會出也可能10月記不清了,作文的話,我是暑假結束開始背誦的,用的資料是《王江濤老師的作文》,大小作文各背十篇,當然只背誦也是不夠的,一定要平時自己多默寫,多模仿,不然背的跟沒被沒什麼區別,也可以結合王江濤老師的視頻看。

大致就這麼多跟你們分享的,考研不易堅持到底!

下面是考研期間用的筆芯和草稿紙


研路有我


我是一個機械專業的研究生,明年畢業,本專業考研,我結合自己的情況和經歷談談吧。

題主想要跨專業考研,以後想做數學老師。個人看法,想要跨專業就要提前準備。我覺得題主可以按一下幾點準備。

  1. 題主是微電子專業,本身也有數學背景,所以總體來說跨專業不是太難。現在要保證不掛科,過英語六級(過可忽略),開始著手蒐集有關數學專業的課程和學校,目標適當老師,學校的話首選師範類大學。
  2. 至於如何院校選擇的話,如果題主的本身的學習能力很好,本科院校有是重點,我建議可以選擇一些重點師範類院校,如,北京師範,東北師範,華東師範等,或者重點大學數學比較強的大學,比如,北大,武大,南開,南大等。如果水平一般,或者本科學校普通,可以選擇一些綜合類大學,如,山西大學,或者雙非,知名的師範類大學。
  3. 現在處於大三,可以開始先看看普通數學專業必修的課程,這對於後期真正開始備考和後期複試大有用處!

  4. 對於備考專業課科目,到明年6~7月份目標院校定了之後,查看學校往年的指定科目,提前蒐集準備好相關書籍和資料即可。
  5. 至於如何選導師,因為目前時間還早,而且一般選導師都會在初試成績出來之後才找,到時候到目標院校找個師兄師姐推薦推薦就行。現在的話,有時間找找你們學校數學系的資深老師,聊聊你的想法,讓老師給你提提建議即可。
以上是我的個人看法,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謝謝。


一個考研過來人


我遇見不少跨專業考研的學生。跨專業考研確實不容易,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與心血,要做更多的準備。

準備時間要提早。因為跨專業意味著考試的專業知識都需要你自學,所以得提早準備開始內容。如果學校裡有你所跨的專業,建議跨專業考試者去旁聽下專業課,有不懂的地方積極向老師請教。有次上課我發現後排一個男同學,臉孔比較陌生,一問才知道是想跨專業考我們專業的學生,後來他每節課都來,而且不懂的地方還問我。每個老師都喜歡積極上進的學生,所以跨專業者勇敢的去聽課去請教。

備考時複習要更加努力。因為跨專業,所以花在專業知識複習上的時間更多,也就意味著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把專業知識整理清晰,理出頭緒。

備考時心態要淡定平和。很多跨專業考研者經常找我訴苦,擔心自己的專業課,特別糾結痛苦。其實之所以跨專業考喜歡這門專業的心態佔了上風,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選擇了就勇敢地堅持下去。

筆試過線後,面試時跨專業考研者要加試一些專業課,一旦接到複試通知就要好好準備,最好和專業的同學老師多交流。


黃黃66336




emmmm我今年九月順利進入我省師範大學中文系,成為一名在讀研究生啦~😌😌

本科背景:一本某綜合大學理學院地理系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一口氣讀下來忒順暢,四年還有更多年都會依靠這個方法練肺活量我跟你講🤗😶)

大三首定目標廈大中文系研究生(學碩)。(是不是有點小困惑呢?等等細說!)高中讀理科啊本科高數物理化學實驗又忙不停的,想跨考中文系真的是全!憑!熱!愛!一部《紅樓夢》支撐著我的文學夢,當然還有迅哥兒的深刻。

接下來進入正題啦~

some tips:

1.首先確定你想去的目標院校目標專業是不是在本科學校,如果是想去本科學校的其他專業深造,那就是天時地利人和了,注意!所有跨專業的考生都需要至少兩年時間準備專業課!考本校就經常去蹭課呀,課後和老師交流,最好能拿到老師的聯繫方式,最好是扣扣微信之類的,當然這也看老師能接受哪種方式,也別第一次見面就急衝衝地要聯繫方式哈,穩重穩重。

2.如果你很幸運地和我一樣是一名三跨考生……也沒事,我們就多花一點時間在淘取經驗上唄。去目標院校周邊的二手書店!!!那裡有他們本科甚至研究生的課本習題期末複習資料!!!一定要善於利用物質資料資源,畢竟找關係聯繫學長學姐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你有學長學姐那就錦上添花啦。還有,如果大三大四沒有太多課,要去旁聽啊!!雖然可行性不高吧但是真的很有用我室友親測有效!

3.app推薦:考研幫(這應該是人手一軟件吧),扇貝單詞或者不背單詞(後者我用得很爽)

4.真題的蒐集 查找“某年某校某院研究生”的扣扣群,有很良心的群啊裡面都是往年真題,還附贈學長學姐😏😏我就還呆在群裡,已經有十幾個學弟學妹加我問經驗問問題,其實考上的學長學姐都挺熱心的,別怕,大膽問。

5.專業課就別報班了,多花時間自己啃書本更有效果。其實無論什麼專業,在準備考研的那一刻都要做好從頭學的心理準備。

6.對啦,選擇比你目標院校更難考的院校考研標準進行統籌學習,這會讓你學習更加遊刃有餘,考試成績更加高。

7.堅持就是勝利!考研前三個月是黃金時期!把握住!我們能贏!

p.s.如果後面還有再想到的,我會陸續發上來~


好玩的來了


說實話我家好像只有我沒有考研。就身邊親戚朋友的經驗:

第一要至少提前半年以上,每天抱著高三那會兒學習的心態除了吃飯晚上基本都是12點以後睡覺。因為就算再跨專業,文科的還是文科,理科生還是理科,很多專業的還是有想通的地方。

第二一定要做好定位,當然也有非常猛的半年複習時間,從東北師範大學跨專業考的復旦大學,但是那兄臺半年好像都沒怎麼脫衣服睡覺。真的拼命。如果沒有這個決心跟勇氣,請慎重考慮學校跟專業。

第三可以看看張雪峰的考研,可以排解下壓力,看看學校。理工科其實昆明理工分不是很高(相對而言但是學風很好)


壹璍壹璞瑅


首先,你需要知道你能考哪些專業,社會學科可以跨考人文學科,但是人文學科不能跨考社會學科,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其次,你要你要確定你要學的專業,跨考,要麼是重新選擇專業,要麼是為了學歷以後考公務員,如果說是為了換專業,這時候更需要謹慎,因為很可能這次的專業選擇就是你以後要從事的職業,出於某些原因,家裡安排也好,就業好也罷,自己一定要謹慎,如果說只是為了個文憑考公務員,這時候專業選擇可能沒那麼高要求。對於前一點,換專業,自己要看看自己的理想方向。不想考數學,教育學,法碩,這都是可以選擇的,數學還OK的,可以考慮管理學,不過管理學的國家線很高,招生人數也少,也謹慎選擇,會計專碩,這個難度不大,招生人數多,也是比較熱門的。

專業說完就是學校,學校的選擇也比較重要,有些同學有名校情結,就是想去好的學校,不在乎專業,這樣可以選擇好學校的次專業,個人認為,好學校的次專業要比次學校的好專業有優勢,畢竟讀研不單單是再學習,還有其他的一些利益。考本校是最簡單的,有些學校還只要本校的本科生,我知道的一所985院校就是,這裡也不方便多說,這個都要提前問好考上的學姐學長。

最後就是地區的選擇,這裡相信也不用我多說,大城市肯定要比二三線的難考,還有壓分現象,分壓下去了,要是給壓到國家線以下,調劑都沒法調。

有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考研過程很辛苦,成功的都是堅持下去的人,祝考研順利,加油!


正能量的王優秀


有質疑跨專業進行考研,使自己專業興趣的一個轉向,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挑選自己喜歡的專業進行學習,也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但是一定要考慮到自己的基礎,要分析具體的的問題,然後在作出決定,提出以下意見,僅供參考。

第一,公共課程的準備。這個跟跨不跨專業沒有必然的關係,起碼你要將英語、政治這兩個公共課一定要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二,要了解跨專業所要考試的基本內容。每個專業的研究生考試,他都會列出一些基本的參考目錄,首先你要參考看這些目錄的一些課程,你學習起來會不會有很大的問題。同時最好能夠找到相關學校的研究生的人才培養方案,看看這些人的培養方案都要學習哪些課程,這節課雖然當時不考試,但是在入學之後也需要進行學習,看你能不能把這些課程學習下來,同時有些課程的知識在面試的時候也會用到,所以要提前學習。

第三,在校期間學習相關專業的課程。在校期間除了完成本專業的學習之後,如果你要想跨專業考試,如果在你所在的學校有這個專業,你可以儘量的到這個專業去聽課。聽課的方式有兩種。第1種直接去選擇要考試的科目進行聽課,這個可以與任課老師取得聯繫,如果有可能的話可以辦一個旁聽證。第2種方式就是選修或者說輔修第二學位,選擇相關專業作為你的輔修專業,這樣的話你就能夠比較全面的學習該專業的知識,這樣你的知識會比較系統,考起來可能會比較好一點。

總之,跨專業考研相對來講是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但是隻要你感興趣,你努力,我覺得應該會有取得好的成績,祝好。


義哥說教育


首先,你要考慮清楚,在為期一年的考研複習道路上,如果你去跨專業,而且是從冷門到熱門或毫無相關的專業領域,那你面臨的難度會很大很大,你必須考慮清楚,你所要學習的公共基礎課還有專業課能不能在這段時間裡熟練的掌握,不能僅憑一腔熱血,心血來潮。


建議:(專業課)

1:制定學習計劃

在瞭解你所跨專業的基礎上,考試基本資料一定要搞清楚,因為畢竟是陌生領域,所以專業課方面一定要先了解,往年都考什麼書,內容大概是哪些,這些一般在所考學校的官網上都會掛出來。考本專業的,一般專業課複習比較晚,幾本都在八月份之後開始。跨專業的,你就要早一點複習了。根據內容和難度,指定合理的學習計劃,認真完成,並且不斷的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還有就是要多找相關的學長學姐諮詢相關信息,尤其是所考學校所考專業的學長學姐,那樣會對你幫助很大。

2:堅持到底

考研最怕的就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間斷性的複習會大大降低你的學習效率,所以每天堅持學習,忙的時候可以分配少一點的時間,但是不能斷掉。相信你自己,堅持到最後一般都會有個好結果。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相信自己,堅持下去,你會發現,考研的過程中積累到了一定程度,會越來越容易。

以上就是本人拙見,有什麼瑕疵和不足,歡迎大家批評和討論。讓我們一起為考研學子加油,點贊。


逝者如斯20215692


<strong>

跨專業考研成功的比例,低於十分之一,慎重!

<strong>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準備:


1、先看成功率。

很多學校都接收跨專業考研的學生,但是要的人數很少。你可以去它們學校的官網,查詢每年招生的人數,及各個學生原來是哪個專業的,進而計算跨專業的比率。比較不同學校的比率,就可以知道各個學校對待跨專業考研學生的態度。


2、再看個人努力(初試)。

跨專業考研,要想成功,初試分數一定要高。並不是讓你非拿第一名不可,而是至少前50%。而且最最最重要的,英語能力一定要過關,這是一個很大的加分項,例如考過80分。


3、最後看你的情商(複試)。

複試前,一定要先聯繫導師,向他表明你的科研志向,以及最好表明讀博士的打算。 面試時,聲音不用洪亮,但一定要有自信,沉穩堅定,不要被面試老師嚇到(南大的複試,都是十幾個老師,圍城半圈,考生坐在中間)。


手上有糧,心中不慌。

說一千,道一萬,

還是要看自己的努力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