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愛"與"少女",勇於追求愛情,獨立的生活"不平凡"

談起英國文學,"勃朗特三姐妹"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1846年,在夏洛蒂·勃朗特30歲之時,寫下《教室》這部作品,同時妹妹艾米莉和安妮分別寫下《呼嘯山莊》和《艾格尼斯·格雷》,她們把作品一起寄給出版社,遺憾的是兩個妹妹的作品都被收錄出版。唯獨夏洛蒂的作品被拒。

夏洛蒂面對失望的痛苦,決定重新再作,1年之後寫下《簡·愛》,作品一經問世,就得到廣泛好評,直到現在100多年過去了,《簡·愛》依舊暢銷無比,幾乎每個的書架上,都會有一部《簡·愛》,作為人生的勵志書籍。

《簡·愛》這部作品,以自己的書名命名,講述她從小變成孤兒,歷經磨難,受盡欺負,但她堅持維護自己,追求愛和和平,擁有獨立的尊嚴、人格,在通過不斷地努力之下,最終獲得幸福。

01

故事的主人公簡愛從小被舅父母收養,但舅母並不喜歡她,從小視她為眼中釘,與自己的孩子區別對待,由此簡愛對舅母產生敵對,無奈之下,舅母只好把簡愛送進孤兒院。

簡愛的童年身世可以說很悲慘,從小出生在窮牧師家裡,父母相繼離去,好心被舅父母收養,卻又遭受暴力,最後被舅母送進孤兒院,從此一人生活。

雖然簡愛的家庭非常悲慘,但是面對生活,簡愛並不孤單,她一面痛苦成長,一面直路前行,在孤兒院裡,並不會因為別人的刁鑽言行,影響自己的獨立的見解,獨道的思考模式,一直與生活作權衡,與之後來,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簡愛在孤兒院待了10年,後被聘為桑菲爾德莊園的家庭教師,遇見了主人羅切斯特,並且深深地愛上了他。

起初簡愛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撞見了羅切斯特,並且幫他渡過了一個小難關,之後發現他是自己真正的上司。通過不斷地瞭解和相處,簡愛發現羅切斯特是個性格陰鬱,且喜怒無常,開始教訓他,反對他。

在個人看來,簡愛非常勇敢的人,面對自己的上司,莊園園主,一個有頭有臉的人,直言不諱地指出他的錯誤和觀點。如果換成別人,面對自己的上司,恐怕躲躲藏藏的,全然照顧上司的性格,聽從他的意見,深怕得罪了上司。但是簡愛不,簡愛個性爽朗直接,她認為,每個人都有相等的權利,無論大小,高低,從不分等級權貴。所以她勇敢指出羅切斯特的觀點。

簡愛個性獨立,且勇敢,不受階級歧視,做自由的人,且追求平等,也敢於追求幸福。羅切斯特看到簡愛平時對他,不懈的態度,反而更加珍惜簡愛。面對愛情的喜悲劇,"越容易得到的,反而越不足已珍惜,越不容易得到的,越獨特的,反而更令人追求",不知道對是錯,是好是壞。但羅切斯特就是這樣的人,面對越獨特,越不容易得到的人,越追求。他喜歡簡愛,開始追求獨特的簡愛。

愛情,是偉大而神聖的,因為愛,羅切斯特改變了自己的性格,讓自己變得有血有肉,富有感情的人。簡愛看到了羅切斯特的改變,開始接受他,並答應了他的求婚。

02

愛情使於之初,誠與絕望。簡愛和羅切斯特在教堂宣誓時,突然有人冒出來證實羅切斯特在15年前已經結了婚。聽到此消息的簡愛,絕望至極,傷心的離開了桑菲爾德莊園。

離開莊園的簡愛被聖·約翰收留。不久後,簡愛得知去世的叔父曾留著一筆遺產給她,同時發現聖·約翰是她的表兄。於是,善良的簡愛決定把財產平分,並拒絕了聖·約翰同去印度的請求。

本得了一部分財產,能做富足主人的簡愛,由於放不下"愛情",放不下羅切斯特,她決定重回莊園,重新找回消失的愛。

簡愛性格獨立且堅強,她從不放棄正義,並且簡單、明瞭。面對愛情,她也看的非常簡單,"我愛你僅僅是因為我愛你,與其他無關",簡愛深知羅切斯特已經結了婚,也要找回自己堅守的那份愛,無論其他。

這一次,簡愛成功了。她回到莊園後,發現莊園已落魄不堪,原由是為了救,被大火圍捆的妻子,最後妻子沒救成,但最後自己卻變成了傷殘,生活仍需別人照顧。

看到傷殘至極的羅切斯特,簡愛心生憐憫,面對自己愛的人,如今有難,她的善良和決心告訴她,留下來陪羅切斯特。所以,簡愛義無反顧地留下來,和羅切斯特結了婚,照顧他的終生。

簡愛從一開始,看到強健體魄的羅切斯特,變成生活難以自理的羅切斯特,看到自己愛的人,從人生的最高端跌入人生的最低端,在她心裡,愛,不分高低,不分貴賤,平凡與否,只要深愛就行。

簡愛愛的極其簡單,極其平凡,剛好應證了那句話,"如果愛,請深愛"。她的故事,猶如《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裡的少女,少女從一而終的愛著R先生,直到生命結束,她不管R先生是否愛她,是否對她好。少女和簡愛一樣,"我愛你,與其他事情無關",僅僅是因為愛。

03

"簡愛"的人生,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她的"幸福"值得被"被定義"。那如果換成別人,勇敢追愛,"沒有得到完美的結局",你還會不會勇敢追愛?就拿《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的主人公"少女"作比較,"少女"勇敢追愛,但她並沒有得到幸福與完美的結局。

簡愛和少女有許多相同之處,她們來自落魄的家庭,"性格獨立,觀點相同,勇敢追愛"。當別人一致的認為,少女不應與作家在一起,她則勇敢去愛。相同,當所有人認為簡愛,不應於羅切斯特在一起,他比她大20歲,簡愛卻敢於跟羅切斯特在一起。

"簡愛"與"少女"兩種不同的人生,但有相同獨立的觀點,兩者敢於追愛。只是結局不同。簡愛成功與羅切斯特在一起,獲得了她想要的人生,少女卻依舊單身一人,直到生命末端。

總得來說,面對人生,雖然我們無法勉強一個人對愛的追求,也無法勉強一個不愛你的人終將負責到底。但起碼來說,你付出過、勇敢過,便足已談人生。就像"少女"一樣,她從沒後悔追求過R先生,從沒後悔過"她始終愛著他",勇敢而自慰。

少女與R先生有過三個晚上的情感糾葛,每一次的見面,R先生都不記得少女是誰,對他來說,少女每一次都是新的人,不同的人。結局是少女看穿但從來不說穿。因為對少女來說,R先生風流成性,晃盪成自然,沒辦法對一個全權的人負責到底,所以,少女從來不說他們曾相識,並且永遠愛著另一方。少女是勇敢的,她追求愛情,但不追求結果。"我愛你"僅僅是因為"愛著你那顆心",不受其他影響。

總的來說,簡愛獲得了自己的另一半,人們覺得她很幸福。反而,少女的人生不值得"被定義",她付出很多,但並沒有好的結局。

少女的結果很悲,但是在我看來,卻是另一種人生。少女的結局就像張愛玲筆下的那句話,愛一個人,愛他的全部,包括他的離開。少女很勇敢,也看的很透徹,面對人生,愛了便足已。

結語:

《簡愛》和《一個陌生女人的信》,兩部偉大的作品,兩個"獨立"的女主人公,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在她們看來,愛與被愛,都只是一個過程,但有些人覺得結局很重要,有些人覺得過程尤為重要,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定義。

但無論結局,只要勇敢愛了,付出了,便不留遺憾,至少活在這個世界上,讓別人知道,"我曾用心愛過你",已對人生跨出重要的一步,不論結局的重要性。

在文學作品中,你們喜歡"簡愛"和"少女"兩個偉大的人物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