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語和河南信陽有什麼淵源?

亮行無疆


這裡的河南信陽主要說的是信陽的固始縣,固始縣的固始方言是一種很特別的方言,為什麼與閩南語有淵源呢,主要是古代戰爭年代中原漢人南遷棲息有著很大的關聯,公元669年福建泉州和廣東潮州發生叛亂,朝廷派固始縣人陳政,陳元光父子南下平叛,平亂過後屯兵於漳州一帶,唐朝末年黃巢起義,朝廷派固始縣人王潮,王審邽,王審知三兄弟南下平叛,平亂過後王潮被封為福建威武軍節度使。由於固始方言在與當地的閩南語言想融合,形成了現在閩南語,而現在的閩南語也保留了固始方言的一些特色,eg:大大~父親爸爸的意思,日頭~太陽,起來~起床,丸子~圓子……



三炮sanpao


閩南人是生活在福建的漢族的一個民系,他們說著閩南語,外地人一般很難聽懂閩南語。而河南人一般認為就是生活著中原大地上的漢族,隨著民族大融合的發展,如今河南已經有很多民族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如果硬要說來自福建的閩南人和生活在中原大地上的河南人有什麼聯繫的話,估計就是都是中國人了。如今竟然有研究表明閩南人都是古代的河南人,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最早在晉朝的時候就已經有中原人為了躲避戰禍,拖家攜口來到福建定居,在無名江邊居住下來,為了表明自己是晉人,將無名江命名為晉江,這也是晉江的由來了。後來到了唐末及五代十國時期,福建正式迎來了移民的另一高潮,大量的中原人南下為閩南話帶來了新的古漢語口音,這次移民浪潮也促使了閩南話的分化。

到了宋朝年間,南宋衰微,皇室偏安一隅,原來的都城汴梁都已經盡皆淪陷。而原來的中原大地就成為了金朝的領土。原來生活在中原大地上的漢人很多都被金人擄掠去了北邊,有一部分就南下避戰亂,到達了福建。

隨著近代姓氏研究的興起,發現閩南地區百分之八十的姓氏都是來源於中原大地,而在閩南地區,很多閩南人客家人都還有著郡望堂號,潁川衍派、延陵衍派等,這些都是古代中原的郡望堂號,而現在中國絕大部分地區沒有郡望堂號,這也是表明了閩南人是古代的中原人。

閩南話又被稱為“河洛話”,原來是為了紀念這種方言是誕生在黃河和洛水一帶,這一簡稱也暗示了閩南話其實可能來自於中原地區。卻不曾料到,隨著歲月變遷,千百年後的河洛地區卻早已不再說“河洛話”了。閩南話又被稱為“河洛話”,原來是為了紀念這種方言是誕生在黃河和洛水一帶,這一簡稱也暗示了閩南話其實可能來自於中原地區。卻不曾料到,隨著歲月變遷,千百年後的河洛地區卻早已不再說“河洛話”了。


無聊老楊


移民到福建酷中原人和周邊省的居多,幹嘛就非得是信陽人,還固始人呢?只能說中原周邊的人移民躲戰亂,好像古時歷次中原戰亂時信陽並非是主要爭鬥戰區,主要區主要是東漢時:許昌,古鄭州,古洛陽,安陽,河北邯鄲,邢臺,唐朝五代十國主要是河南洛陽周邊大部,北宋主要是河南開封周邊大部分省市,包括今安徽,山東,河北,


1諾言


固始號稱“唐人故里,閩臺祖地”。開漳聖王陳元光,開閩聖王王審之一家三口,都是固始的開臺聖王鄭成功祖籍也是固始的,臺,閩兩地很多人的族譜,祖墳上寫著光州固始。


香菸已半


經過幾百年的文化洗理,確實淵源少些,但可以肯定福建人大多數是從中原(河南)遷來的!


姍姍來遲145547718


唐人故里就是信陽固始,陳元光幫助國家開疆擴土,其親兵隨其在福建一帶墾荒拓業,後來福建一帶又闖南洋


Song139530


我是信陽人,聽閩南話一句也聽不懂!兩者關聯不大!到是四川話很多俗語俚語相同,應該是同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