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罕見機制銀元來襲,涵蓋大清銀幣、光緒元寶、袁大頭、孫小頭

中國近代機制幣因各省自主鑄幣而豐富多彩。相較中央鑄幣的整齊劃一,地方鑄幣面貌多樣,各具特色,在街閭巷陌、千家萬戶的流傳過程中,承載著一方地域與一方人的傳奇故事,深受藏家喜愛。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批罕少試鑄樣幣與高等級、高評分流通幣重磅來襲,它們將在浩瀚夜空的點點繁星中,大放異彩。

宣統三年大清銀幣壹圓“GIORGI”簽字版試鑄樣幣

一波罕見機制銀元來襲,涵蓋大清銀幣、光緒元寶、袁大頭、孫小頭


宣統三年大清銀幣簽字版樣幣,即“曲須龍”版銀幣正式鑄造之前的試打樣幣,龍面左側八點鐘位置鑄有雕刻師英文名“GIORGI”,版式細微處也與正式流通幣略有所不同,是存世唯一帶有喬治簽字的清代銀幣,也是喬治簽字版鑄造年份最早的中國錢幣,目前所知,存世僅三枚,國內公私立博物館均無收藏紀錄。此樣幣以鏡面版底精鑄,鑄模深峻,字口勁拔,工藝精美絕倫,一直以來在藏界深受矚目,國內外多種機制幣權威目錄均有收錄,收藏脈絡清晰,具有寶貴的貨幣文物收藏價值和鑄幣史史料價值。PCGS公司評級SP61,於該公司評級榜單一枝獨秀。

1890年廣東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三錢六分銀幣樣幣

一波罕見機制銀元來襲,涵蓋大清銀幣、光緒元寶、袁大頭、孫小頭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1890年廣東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三錢六分銀幣樣幣(PCGS SP63),系“廣東七三反版”停鑄後改版,廣東錢局在“七三反版”的基礎上修改制模,亦因英文置於字面,俗稱“廣東七二反版”,是第一套在中國製模鑄造的銀幣。由於設計上仍將洋文與漢字同置一面,與後續各省鑄幣均不相同,僅壓印少量樣幣並未發行,即改版為後來量產的英文置於龍面之廣東省造七錢二分銀幣系列。“廣東七二反版”每個面額的樣幣均存世極罕。此枚為馬定祥舊藏,堪稱中國近代機制銀幣殿堂級珍品。

1901年辛丑江南省造光緒元寶無英文“HAH”版庫平七錢二分銀幣

一波罕見機制銀元來襲,涵蓋大清銀幣、光緒元寶、袁大頭、孫小頭


江南地區雖然富庶,但造幣廠的經營並不順暢。庚子年(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因銷路遲滯,大小銀圓先後停產。次年復工後又因早先所造七錢二分主幣成色不足,遭商民詬病。為挽回信譽,當局特委託匯豐銀行“延請頭等化學洋員到廠,銀圓皆加戳記,以為取信中外之計”。此洋技師名H. A. Holmes(文獻記載稱“霍教習”),即辛丑年江南銀圓上“HAH”版與無“HAH”版之由來。早期無英文“HAH”版,與“江南戌戊錯版”、“辛丑五點花”、“癸卯無花”版,同屬江南龍銀最珍罕的品種,品相上乘者,夙為藏家夢寐以求。目前,在獲PCGS公司評級入盒此版別銀幣之中,僅二枚達到MS級,此枚為最高分。

民國十九年廣東省造孫中山像貳毫銀幣樣幣


一波罕見機制銀元來襲,涵蓋大清銀幣、光緒元寶、袁大頭、孫小頭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民國十九年廣東省造孫中山像貳毫銀幣樣幣(PCGS AU58),廣州造幣廠試鑄,未發行。1928年至1929年底,廣州造幣廠將紀年民國十三年的舊幣,改鑄成十七年、十八年版新幣,無暇鑄造新紀年幣。至1931年廣州造幣廠關閉前,紀年十九年的毫銀始終未投入生產,僅鑄有少量樣幣,是廣東銀輔幣最珍罕的品種之一。耿愛德在《中國幣圖說匯考》中記述:“紀年民國十九年的貳毫是樣幣,至少直到1952年年中,筆者只遇到過僅有的一枚。該幣是獨一無二的,現在在筆者的收藏品中。”

民國十八年孫中山像背地球雙旗圖壹圓銀幣試鑄樣幣

一波罕見機制銀元來襲,涵蓋大清銀幣、光緒元寶、袁大頭、孫小頭


此枚銀幣為天津造幣廠試鑄,圖案設計立意高遠。正面鑄有孫中山先生胸像及紀年文字,背面中部地球、雙旗之構圖,充分象徵了中國對擺脫貧弱、民族崛起、屹立於世界強國的期盼,氣勢恢宏,寓意不凡。同時,雕刻技藝極盡精湛,製作精細規整,鑄工為中國錢幣首屈一指。

由於當時的新國幣最終選定為俗稱“船洋”的孫中山像帆船銀幣,故十八年孫像地球版銀幣未發行,僅鑄有少量試樣,留存至今者寥寥無幾。舊時藏界公推此幣為“中國錢幣最美一品”,夙為泉界耆宿汲汲追尋。時至今日,新一代藏家亦不改老一輩對此樣幣的鐘愛之情,將其列入中國近代機制銀幣十大珍品。此枚品相完美無瑕,目前為NGC公司唯一評級入盒紀錄,至為尊貴。

民國三年袁世凱像壹圓“L.GIORGI”簽字版銀幣試鑄樣幣

一波罕見機制銀元來襲,涵蓋大清銀幣、光緒元寶、袁大頭、孫小頭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民國三年袁世凱像壹圓“L.GIORGI”簽字版銀幣試鑄樣幣(PCGS SP58)天津造幣廠試鑄,鋼模初鑄,高邊深打,馬齒鋒利,肩章五星尖聳,鬚髮絲絲分明,製作精美之極,存世罕見,PCGS SP58

1916年袁世凱像中華帝國洪憲紀元飛龍紀念銀幣


一波罕見機制銀元來襲,涵蓋大清銀幣、光緒元寶、袁大頭、孫小頭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此枚飛龍銀幣,出身名門,為民國時期著名收藏家李祖夔舊藏,李氏以收藏緙絲、田黃及錢幣而聞名滬上。其父李微莊曾任晚清江蘇官錢局總辦,其兄李祖恩乃北洋政府財政部庫藏司司長、幣制局董事,李氏所藏錢幣多來自其父兄。此枚銀幣難能可貴在於打模深峻,全粉光,絲綢狀版底潔淨無瑕,是為天津造幣廠人像幣最頂級狀態,舍此其誰。

光緒十年吉林機器官局監製廠平半兩銀幣

一波罕見機制銀元來襲,涵蓋大清銀幣、光緒元寶、袁大頭、孫小頭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光緒十年(1884年)十二月,吉林將軍希元向朝廷報告已試製銀錢行用,從軍餉中提取白銀二千兩,交機器局製造面額為一兩、七錢、半兩、三錢、一錢以“兩”為單位的銀兩幣五種。滿語中“吉林”即“船廠”之意,當地平碼習用廠平,故此套銀兩幣俗稱“吉林廠平銀幣”,圖案與文字皆出自金石名家吳大澂的手筆。論製作時間,“廠平”系列銀兩幣堪稱中國機制銀幣之濫觴,但因吉林地處偏遠,且生產數量不多,因此在泉界影響面較小。即便如此,“吉林廠平銀幣”在中國機制幣鑄造史上依然有著極為重要的歷史地位,素被藏家所珍視。此枚為目前PCGS公司唯一入盒紀錄,品相殊為難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