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線故事」“鐵書記”的“軟”心腸

蔡鐵彥,靳堂鄉南朱莊村黨支部書記,對穿戴不講究的他是一個十足的黃河灘區漢子,但外貌粗礦的他有一顆“軟”心腸,因為名字裡有個“鐵”字,群眾都喜歡叫他“鐵書記”。

「“疫”線故事」“鐵書記”的“軟”心腸

蔡鐵彥在村內的群眾基礎好,群眾都擁護支持他,所以一連三任都是支書、村長“一肩挑”。別人都說蔡鐵彥長的像個粗人,但實際上他是最細心的人,他能把全村的群眾一個不漏全寫下來,他還知道誰家種了多少地收了多少糧,他有個最大的毛病是“護短”,只要誰說他村群眾不好就跟你“瞪眼”。

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後,蔡鐵彥就像變了樣,鬍子不刮頭發也不剪,外人都說“咋看咋不像是支書村長”,但南朱莊村的群眾都清楚,這都是為了全村群眾的疫情防控變的“樣”。他既要守路口防止群眾亂竄,還要在村內消毒防病毒傳染。他們村有一個年前從武漢返鄉的青年,為了防止意外傳染,在家緊鎖大門待了十幾天,還有幾戶群眾家中有病人,蔡書記就主動當起了“送貨員”,不管是吃的、喝的還是藥的,每天定時就送到了家門前,他自己還風趣地說“走一圈路不僅強身健體還可以預防感染”。

「“疫”線故事」“鐵書記”的“軟”心腸

蔡鐵彥的“軟”心腸在這次疫情防控期間尤為明顯,群眾因為疫情防控不能出門,他怕群眾沒吃的就主動送貨上門,有群眾提出要替他在村口夜間值班,他說自己是黨員就應該走在前,有個群眾從武漢返鄉在家自行隔離,別人擔心都不敢,他堅持每天上門消毒防傳染。

分包該村的靳堂鄉副鄉長王娟說:“蔡書記這人雖然平時是個大老粗,但在關鍵時候‘鐵’面無私講原則,對群眾是個‘軟’心腸”。


撰稿人:李國棟

通訊員:張龍泉


「“疫”線故事」“鐵書記”的“軟”心腸

原陽融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