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疫難原是魚水情,63年前7萬河南人馳援武漢,我們本是一家親

新型冠狀病毒肆虐期間,從馳援武漢的醫療隊,到社會各界的捐款捐物;從向武漢輸送大量的醫用物資,到數萬箱的愛心速凍方便食品。河南“硬核”馳援武漢,共赴疫難!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硬核”的背後,河南與湖北武漢有著“一衣帶水”,血濃於水的魚水情!更不知道63年前河南省兩專區11縣7萬農民馳援武漢,把東西湖沼澤地變成了良田,我們本是一家親!

東西湖區彷彿也就是河南老家

很多武漢本地人可能從老一輩人那裡偶爾聽到那麼幾嘴:“其實咱們老家是河南的,是57年隨著將近數萬墾荒民工來到這裡的。”

也許你對這一段歷史缺少了解,但是這個城市,已經深深的烙印下河南的印記,漫步在東西湖區,特別在走馬嶺街,幾乎所有的居民都會說河南話,小區裡的大爺,嘴裡可能時不時來一段豫劇橋段,形色匆匆的馬路上,可能經常聽到一口一個“中啊”的河南腔,包子鋪也能買到河南味十足的大饅頭,街頭兩邊還有河南味的胡辣湯。而這樣的情況不僅出現在走馬嶺,東山、柏泉、新安渡也是如此,這些都會讓第一次到武漢的河南人恍如置身河南老家。

63年前,河南民工風雪千里支援圍墾工程,從此河南是他鄉,餘生我在東西湖長!

時光倒流63年,武漢東西湖區,在1957年以前還是一片蘆葦叢生、渺無人煙的沼澤地。東西湖圍墾區位於長江、漢水左岸,漢口西北角的張公堤外,有451平方公里、66萬多畝,有5個漢口大。

圍墾前由於地勢低,三面環水,湖內可耕地極少,加之每到汛期或雨季,雨水聚漬,除較高地區以外,均遭洪水淹沒。好的年景也只能收一季糧食,產量也不高,人民生活十分困難。同時,湖內釘螺滋生,血吸蟲肆虐,嚴重危害人民的身體健康。

1957年春,經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准,成立“湖北省東西湖圍墾工程指揮部”,由省長張體學任總指揮長兼政委。同年9月,開始動員組織義務勞動者1萬餘人,調動孝感、黃岡兩專區18縣農民3萬餘人,及河南開封和商丘兩區的汝南、蘭考、民權、寧陵、柘城、商丘、虞城、夏邑、鹿邑、永城等11縣7萬多民工直接參加了東西湖圍墾工程建設。於1957年11月正式動工。來自河南的數萬農工,參與了這裡的圍湖造堤,開墾農場工程。


共赴疫難原是魚水情,63年前7萬河南人馳援武漢,我們本是一家親

武漢東西湖圍墾規劃示意圖

東西湖圍墾工程計劃需要9萬多民工。湖北孝感、黃岡兩地區的民工已上堤參加東西湖圍墾工程的有6.2萬多人。河南民工的陸續到來彌補了空白,使得一部分原有湖北籍民工能夠退場,回到各縣集中力量完成本縣的興修農田水利任務,這樣一來,河南民工就成為了施工的主力軍。

經過4個多月的軍民奮戰,一條長達60公里,標高29.85至30.98公尺,頂寬5公尺的東西湖防洪圍(包括排水閘、排水總乾渠、攔河壩、防浪林等)及其附屬工程(李姑運輸公路)建成。


共赴疫難原是魚水情,63年前7萬河南人馳援武漢,我們本是一家親


共赴疫難原是魚水情,63年前7萬河南人馳援武漢,我們本是一家親


趕在春汛洪水到來之前順利竣工的圍墾工程,終結了洪水肆虐的時代,創造了數十萬畝良田,而且徹底根治了血吸蟲病。建成了武漢市農副產品基地,很大程度上為武漢市民解決了副食品供應不足的問題。

當年造堤完成後,由於墾荒也需要大量勞動力,除了留下大部分民工,同時為了招收擴充墾荒隊伍,又從河南移民1萬多人!63年來,往昔為東西湖區開墾的大部分河南人已在這裡落戶安家。63年前的圍墾精神,一直激勵著這裡的人們在這個城市為了更好的將來而拼搏!

武漢東西湖區也成為最有特色的區,南腔北調在這裡匯聚,多種文化在這裡交相輝映,相互融合。


如今的東西湖

  如今的武漢東西湖,也在以河南人為主的建設者的建設下,實現飛躍發展。區內聚集了雙匯、達能、周黑鴨、良品鋪子、皇冠等50多家國內外知名食品企業,是全國食品工業強區、國家新型工業化(食品)產業示範基地

共赴疫難原是魚水情,63年前7萬河南人馳援武漢,我們本是一家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