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最聰明的學生是什麼樣?

歐林


喜歡問問題,說明他是思考了的,而且是主動學習。記憶力好,說一遍就記住了。會舉一反三。


皮膚科熊芬教授


說實話,我的學生時代堪稱傳奇。我被所有老師公認智商第一。上課基本睡覺、聊天、吃零食、看偵探小說;課餘時間早戀、唱歌、跳舞……可是處在一線重點中學的我總是能在一個500多人的年級段中考入全校前三(有時第一),補充一下,我是理科生。除了語文,門門都是全校第一的水平,各種學科競賽都不落下,並且得獎。看到考試我就興奮!我在家從來不看課外書不學習,而是看電視玩電腦。從沒上過輔導班,也沒請過家教,父母沒什麼文化,從不過問我的學習。小學前沒上過幼兒園也沒上過學前班。但從小任何知識無師自通、過目不忘、舉一反三,我沒見過比我聰明的[紅臉]也沒見過比我懶的。我曾經的同學都說我是流落的愛因斯坦[捂臉]



毓小熙


針對你這個問題,我談四點看法。

首先是對聰明的認知。

這世上恐怕沒有人不想聰明的,哪個願意別人說他是傻子呢?但是上天造人,似乎也是講究公平原則,遵循能量守恆定理。人們常常發現,一個人在某一方面有過人的長處,必然在另一方面存在不足。

比如說,霍金,他是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霍金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獲得英國榮譽勳爵、大英帝國司令勳章、英國皇家學會會員、英國皇家藝術協會會員等榮譽。

霍金絕對是天生聰明的,17歲就入讀牛津大學攻讀自然科學,用了很短的時間就得到一等榮譽學位。後來又獲劍橋大學博士學位。

然而不幸得很,21歲時霍金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當時,醫生曾診斷身患絕症的他只能活兩年,可他一直堅強地活到了76歲。

華裔物理學家馮奚喬也是一位天才,他17歲上北大,20歲以北大第一名、全國第四名的成績考上了哈佛大學並獲得年度優秀研究生獎這一最高榮譽。馮奚喬從小聰明好學,對世界上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心,兩歲半就開始跟爺爺學水彩畫,七歲開始學小提琴。

正當人們感嘆我國又出現一位天才物理學家之時,1996年9月16日,從法國傳來噩耗,年僅34歲的馮奚喬在巴黎突然跳樓身亡,令世界物理學界震動,眾多世界知名物理學家包括李政道教授對其表示深深的惋惜,加州大學為他降半旗一天。

據普遍認為,聰明的馮奚喬為情所困,不可自拔。

可見,高智商的人不一定是幸福的人,一生平安才是福。我們大多數人,不過是芸芸眾生,不要想超人的天賦,知足常樂。

其次,成功的人不一定聰明,成功在於後天的努力。

大家都知道《傷仲永》的故事,這麼聰明的神童最後“泯然眾人矣”,就是因為他的父親帶著他到處遊蕩,沒有受到後天的教育。

看了著名勵志電影《阿甘正轉》的人一定會深受感動。阿甘是個智商只有75的低能兒,小時候連話都說不清楚,在學校裡常受同學欺侮和捉弄,然而他用他的善良和誠實在戰場上以及生活中影響著周圍的人,使他們樂觀向上。

弱智的阿甘通過努力最終成了橄欖球巨星,受到了肯尼迪總統的接見。

曾國藩是中國晚清時期的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和書法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諡號“文正”,後世稱“曾文正”。

曾國藩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天資並不聰慧,但是他知道用下苦功夫的笨方法。關於他的笨,有一則著名的故事:

曾國藩小時候天賦不高,學習起來非常吃力。一天晚上,他在家裡讀書,有一篇文章他讀了很多遍,可還是背不下來。他就一遍一追地讀……夜已經很深了,他仍然沒有背下來。這可急壞了潛伏在他書房樑上的一個賊。後來,賊人實在等不下去了,就十分生氣地跳下來,對曾國藩說:“就你這麼笨還讀什麼書?我聽幾遍就會背了!”於是賊人將那篇文章從頭到尾地背誦了一遍,然後揚長而去。

呵呵,原來聰明並非人生的必備,一個人即使笨只要努力也可成功啊!

第三,聰明在於後天的勤奮。

愛迪生的名言:天才就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

2015年高考,蘄春縣第一中學2015屆高三(5)班的張博同學考了674分,名列整個學校第三名,從普通班裡考上了清華!

須知,湖北省在華師一附中和黃岡中學優錄的前提下,一個縣級高中的學生能夠考上北大清華,簡直是比蜀道還難!

沒有被優錄,連一中的實驗班都沒進,可見張博同學天資不高。雖然讀的是平行班,但張博同學並沒有因此而妄自菲薄,而是發憤圖強,留下了“三個七”的傳奇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一晚上做完7套數學模擬試卷。

在高三的時候,他曾經和同學打了一個賭,一個晚上做完7套數學高考模擬試卷。這在一般的同學看來,完全是不可能的。

然而當第二天,他把試卷擺在大家面前的時候,同學們都驚呆了。同學們好奇地問張博是怎麼做到的,他回答說:“我心無雜念,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不知不覺地就完成了。沒有大量的訓練,是不能學好數學的。”

第二故事是,為了保持旺盛的精力,昂揚的鬥志,張博每天從早到晚喝7杯咖啡。

第三個故事是,高三春節放寒假的時候,張博竟然比在學校還要忙碌和充實,七天寒假都呆在家裡學習。

通過不懈的努力,加上高度的自律精神,他的學習成績突飛猛進,不斷超越他人。2015年的高考,張博同學格外耀眼,從普通班考取了清華,創造了母校的傳奇。

世界上原來沒有天才,天才都是努力出來的。人生沒有奇蹟,奇蹟都是靠汗水澆灌出來的。所謂的傳奇,不過都是努力奮鬥的故事。

第四,聰明在於自信。

一般的學生,特別是來自於農村的學生,是比較害羞的。他們不敢在公眾場合大膽露臉,即使是上課的時候,也不愛大聲回答問題。

但我的一個學生李斌卻不是這樣的人,儘管他也來自於農村,而且是單親家庭,父親不幸早逝。

老師上課從來不用擔心沒人回答問題,李斌總是率先舉手要回答老師的提問,儘管有時候由於搶著答,引來各種各樣的笑聲。

2005年,清華大學的招生主任到我學校做講演,李斌全神貫注地傾聽,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演講者,他的拳頭緊握著放在胸前——他是那樣信心百倍,拳頭由於握得太緊而青筋暴漲,不停抖動。

在互動階段,所有的學生問題都被他包辦了。面對老師和同學們成百上千的凝視的目光,他不僅毫無怯色,還滿面笑容。其實他的成績並不是特別突出,但所有學生當中,他表現出來的信心和勇氣最足!

2007年,他考取了中國科技大學。2011年,他又考上了中科院計算機研究所的研究生。

總而言之,一個人不要認為聰明最重要,最重要的是後天的勤奮加上自信。


個人看法,謝謝支持。


小希談教育


大家好!我是一線老師。最聰明的學生是什麼樣的呢?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思維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從思維能力來看,聰明的孩子有以下特徵:

1.思維靈活,愛動腦筋。即面對需要解決的問題時,能夠在短時間內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法。比如地上放一西瓜,一個3歲孩子想吃,可週圍沒有人、也沒有任何切西瓜的工具,怎麼辦呢?這時孩子拿起身邊的板凳砸開了西瓜!

2.發散思維,想象豐富。能從不同的思路找出解決問題的不同辦法,能由此及彼、一題多解。

3.思維積極,好奇心和求知慾強烈。遇到新奇的事物,總想去了解、去探索、去求知。有次上課時,教材上有個詞叫“媒介素養”,有個學生立馬就問:老師,什麼是媒介素養啊?它的評價標準是什麼?我聽說過文化素養、道德素養,還真是第一次聽說媒介素養呢?

當然,以上只是從智力的角度來分析的,也有人認為最聰明的學生應該是情商最高的學生,這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評判標準不一樣罷了。


三尺一線


在這裡我想反駁一下聰明這個說法。

愛因斯坦從來沒有說過自己聰明,史蒂芬霍金也從來沒有說過自己聰明,聰明只是世界對他們的評價,而他們並不在意這個評價。

拋開一些真的是智商超人的學生的情況,其實大多數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並不是靠聰明來拉開的,也不是靠老生常談的勤奮拉開。

我認為差距其實是靠動力拉開的。

愛因斯坦是物理天才,數學天才,但是如果讓他去跳拉丁舞,讓他去唱歌,那他絕對會讓人覺得是個大笨蛋,而他在人際交往方面也是不行。他曾對自己的愛人說,不要指望從我這裡體會到溫柔感。

錢鍾書從小嬌生慣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是個標準的貴少爺,是不是可以說他是生活方面的笨蛋,但他在文學方面的造詣卻登峰造極,讓人欽佩。

為什麼?

因為愛因斯坦在物理研究方面有持續不斷的動力,錢鍾書在文學創作方面有持續不斷的動力,所謂天才,其實是動力一點一點累積出來的結果,而並不是一個瞬間的爆發。

過分強調孩子的聰明,其實是對孩子的一個誤導。

為什麼一些孩子看上去很聰明,學習不努力就能考到高分,因為他們喜歡外界對他聰明這個評價,聰明這個評價使他們有了無限的動力,去維持聰明這個評價,於是他們就表現出上課睡覺,不聽話的樣子,來使自己看上去很聰明。

還有一些一直很努力學習又名列前茅的孩子。並不比那些看上去很聰明的孩子差,他們建立的是內在評價體系,並不在意外界對他們的評價,他們看到的是學習本身的樂趣。這樣的人也更能成就一番事業。

人生是一場長途的馬拉松。比的是誰跑的更遠。而不是比在某一階段誰跑得更快。

而對學習本身擁有持續動力的孩子,一定比那些只想對別人評價他聰明才有動力的孩子跑得更遠。

那麼如何去獲得動力呢?動力來源於我們大腦的一種叫做多巴胺的分泌物。具體可以看我的一篇文章《讓我們興奮快樂的多巴胺,如何成為長期主義的驅動力?》


趙仲鳴


最聰明的學生應該是在思維方式上體現的最明顯

這裡不光是說成績好,可以把課內的知識熟練掌握就可以的

最常見的表現就是可以舉一反三

不知能做題,而是對知識有遷移運用的能力

其次

聰明的學生另一種常見的思維方式是

接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

他們不會覺得別的同學都這樣我也要這樣

老師要求所有孩子都這樣我就要這樣

聰明的孩子會有自己的判斷

允許並敢於和其他人不一樣

當然這裡不是說叛逆

而是敢於打破常規有創造力

我覺得這才是人類進步的基礎

同樣具有這種特質的孩子才是真正聰明的學生


沙漠夕陽


孩子聰明六大表現如下:

1.比同齡的孩子起步早。寶寶比別人更早學會對著人微笑或自己坐起來。當大多數9個月大的寶寶還只會滿地亂爬的時候,寶寶已經開始扶著傢俱站起來甚至顫巍巍地想邁動胖嘟嘟的小腿了。他是否比別人更早開始咿呀學語或揀了東西就往嘴裡塞。儘管也有一些人小時候“開竅”得較晚,日後卻成了知名的科學家或語言學家。但是不可否認,孩子早期的這些表現預示著孩子在某些方面很特別、很不尋常,具備某方面的天賦和潛質。

2.懂事而敏感。天賦特別聰明的孩子通常比較敏感,例如,媽媽現在不高興了,爸爸在發怒呢等,他都能敏感地感覺到並會想法安慰。一家人一起爬樓梯的時候,如果是媽媽抱著,走著走著,他就會對爸爸說:“爸爸抱寶寶,媽媽累了。”

3.驚人的記憶力和觀察力。在許多同齡的寶寶還“混沌未開”,沒有任何記憶的表現的時候,寶寶居然記得他見過的一些人和事物。例如,媽媽今天的穿著和平時的不太一樣或換了新的髮型,平時鬍子拉碴的爸爸今天下巴看起來光溜溜的等,都被他捕捉到了並且有或驚訝或歡喜的表現。

4.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儘管所有的孩子都具有極強的好奇心,但大多數寶寶的注意力是極容易分散的,只要大人一打岔,他們馬上就會把剛才自己堅持想要得到的東西拋在腦後。但是,一個具有強烈好奇心和探索欲的孩子則不然。當他們想要弄清楚那東西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的時候,他會傾注全力的。例如,當他看到爸爸媽媽玩電腦的時候,他會堅持要玩,大人只是哄一下讓他象徵性地玩玩是沒有用的,一定要學著爸爸媽媽的樣子抱著鍵盤敲打。

5.豐富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儘管大多數一歲左右的孩子並不具備很好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一個有超常天賦的孩子卻常會有些讓父母大跌眼鏡的驚人表現。

6.幽默感和開心果。爸爸今天戴了副太陽眼鏡扮酷,或媽媽早上起床時匆忙間給寶寶穿了兩隻不同的襪子,都會令他笑得手舞足蹈,這跡象表明孩子有很好的幽默感,他會注意到身邊一些不太協調的東西並感到好玩、好笑。


額屋老二


象這種學生一般都智商高;情商也不低、調皮搗蛋、記憶力好、有獨立性、有想法善思考、興趣廣泛都能做的不錯、並且很懂禮貌、看不到加班加點學習,但成績都不錯;決不是讀死書,死讀書的學生,學習對他們來說好像比較輕鬆,成績也不是問題。我認為他們不僅聰明,而是掌握了學習方法,把學習當作一種興趣。並且一定是目標明確,都有自己的夢想,而且不隨便改變!


心靈天使之海星寶貝


宣佈承認,埃及9歲的小男孩穆罕默德·瓦伊利是世界上最聰明的小神童,他擁有同齡人最高的IQ數值和數學天賦。

美6所頂尖大學爭相錄取武漢男孩鄧菲斯

同時被普林斯頓大學、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芝加哥大學和弗吉尼亞大學等六所美國頂尖大學錄取,並獲得全額獎學金。參加“美國高考(論壇)”,成為全美85個滿分考生之一,是弗吉尼亞州惟一滿分得主。17歲的鄧菲斯不僅是辯論好手,還是小提琴和游泳高手。

美華裔神童被譽為“世界上最聰明孩子”

八歲已出版了十二萬字的小說、被媒體譽為“世界上最聰明的孩子”的美國八歲華裔女童鄒奇奇(英文名Adora

Svitak),從4歲起寫下了400多篇故事和詩歌,去年出版的故事集《飛揚的手指》包含的300多篇故事大多以中世紀為背景,從古埃及寫到了文藝復興,文中透露的政治、宗教和教育見解,思想深刻,文思嚴謹。她在英國接受採訪時,大談英美政治格局。


AA日哥


聰明學生幾乎是天生的,天賦這種東西不得不承認。

聰明學生一般具有過目不忘的本領,有很好的記憶力。

聰明學生,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幫助理清各種複雜關係,具備一定的推理能力。能夠推理和演繹事情的走向。具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具備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