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日本人用中國傳統《金木水火土》五行作為日期和時間標識和表達,而咱們自己卻沒有?

曹孟德青梅煮酒論英雄


先回答你的第一個問題!

為什麼日本人用中國傳統的五行文化來紀周?

對日本有些瞭解的人會發現日本人不採用“星期一”、“星期二”等等這樣的數字來表明今天到底是“星期幾”,而會採用“金木水火土”來表示。

最開始接觸這個說法,感覺不好記,還特別繞口!說到“金木水火土”來表示星期,據說韓國也是這樣的,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星期”和“七曜”

“星期”的起源和“月亮的週期”的週期緊密相連,因為7天大概是月亮一週的四分之一,所以月亮的一週就是一個月了,這很容易理解。

在中國,早在夏商周時期,就將日、月與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放在一起被稱為“七曜”,有時文言文也通“七耀”。東晉範寧的《榖梁傳序》中就有“七曜為之盈宿”的記載。

雖然中國的“七曜”的概念很早被髮明出來,但並未作為“時間的單位”,只是作為星宿研究和占卜的基礎的“七大星體”。

五行

“五行”指的就是“金木水火土”,這個是樸素的唯物主義論,也是中國古代道教哲學的一種系統觀,被廣泛應用於中醫、命理、相術和占卜等方面。

“五行”其實闡述了陰陽演變過程的五種動態:水潤、火炎、金收、木伸、土和,它們都是可以相相剋的。

說到這裡,大家肯定一頭霧水,日本的“曜日”和“金木水火土”有什麼關係呢?

其實有關係,但是關係還真沒有那麼密切,中國只是起到了接力的作用。

日本“七曜日”的源頭

日本“七曜日”的說法,與西方世界關係很大。

現在世界各國基本上都採用一星期七天的制度,這個已經成為世界人民的共識了,而這個制度最早是君士坦丁大帝所制定的。

君士坦丁大帝在公元321年3月7日正式宣佈7天為一週,七天的英文名稱分別是Sunday, 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和Saturday。

而這七天的英文名稱又起源於古巴比倫。

“七曜日”如何傳入日本?

在文章的前半部分提到了,早在夏商周時期,中國就有“七曜”的概念了,但是沒有用來作為“時間的記錄單位”。

在公元7世紀,不空和尚和楊景風所譯《文殊師利菩薩及諸仙所說吉凶時日善惡宿曜經》傳入了中國,讓中國首先接觸到了西方的“星耀”和“占卜”知識,但由於此時中國的“占星術”達到了頂峰,這本書只是成為了西方的“譯作”存在於中國。

而《宿耀經》通過了日本平安時代的遣唐僧空海傳入了日本,《宿耀經》傳入日本朝廷不久,立馬得到高層的賞識,將其迅速納作為日本的知識體系範疇,一舉成為“日本宿耀占星術”的最重要的著作,朝廷依據《宿耀經》推舉出了“曜日的歷法”甚至用該曆法判斷吉凶。

然而,“七曜日曆法”僅僅是皇室和貴族的專屬,而底層日本人民學習了以後,自己也覺得相當麻煩,比如在江戶時代,民間需要存在大量的借債還錢事宜,因為底層人民的受教育水平不高,覺得“七曜日曆法”很浪費時間,還不如明確在“第幾個月的第幾天”這樣的計算方式來的更直接明瞭,這就是這種曆法沒有在民間普及的原因。

之後,明治維新規定要強制採用“西方曆法”,這才將“七曜日曆法”以“基礎知識”的形式,徹底普及於全日本。

再來回答你的第二個問題,就是為什麼我們自己不用了?

可以看到,很多的傳統文化已經丟失,但是我們的鄰國日本,卻把很多屬於我們的傳統文化給流傳了下來。

所以,這是一件很尷尬的事情,比如我們的占卜術,一些佛教茶禮儀式,都是被我們視為糟粕的東西,卻是被其他一些國家視為瑰寶。這是為什麼?也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吧!


吳聊透鼎


中國的陰曆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癸亥和十二生肖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裡面就包含五行的信息,而且還是陰陽五行。少年好好學習吧


常春藤海參


要知道。日本乃是中國人的後代。他們的保護神。是徐福和鬼谷子老前輩。可能徐福,鬼谷子和老子是一師之徒。日本的刃者和中國的道派。本是一系。所以中國祖傳的金木水火土,日本比咱中國運用的好的多。謬論多多。敬請網友們批駁。


艾淑華33


星期本就是星體週期的意思,但是什麼水曜日火曜日太難記,改成一二三四五就好記了。星期一等等等的叫法可能是我們的發明創造,你看英語裡那個真翻譯過來都是某某神日。


西凪


咋沒有,算卦看風水的人就知道,他會給你說的很明白。


姑蘇潤東


金木水火土不是日本人喜用的記事記時標準,而是大自然運行的規律法則,全人類都值得去讀懂它


問道悟濟


中國怎麼不帶五行?自己在看看六十甲子是不是五行流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