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扶企業要多些“雪中送炭”

凌 波

為幫助中小企業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我市制定出臺《關於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幫扶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十八條意見》,在社保、金融、財稅、外貿、房租減免等方面給予中小企業優惠政策。

企業是經濟活動的細胞,企業穩則經濟穩,穩發展的核心就是穩企業。寧波民營經濟發達,市場活躍度比較高,擁有超過27萬家中小企業。中小企業是推動技術創新、促進轉型升級的重要擔當者,在擴大就業和改善民生上發揮著重要作用。

許多中小企業有著創業、轉型、擴產的需求,抗風險能力較弱,屬於典型的“草根企業”。疫情衝擊下,許多中小企業的生存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每停工一天,就意味著企業要承擔包括房租、工資、各種費用攤銷等在內的多種經濟損失。如果企業出現倒閉,就會傳導到就業,而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所以,越是在非常時期,越要保護好中小企業。某種程度上說,幫扶企業,就是穩就業、穩民生。目前,除了企業利用自身的力量自救外,需要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扶持、幫助,讓企業走出困境,爭取早日回到正軌。

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是階段性、暫時性的,不會改變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但是,很多企業復工時間延遲,閉門歇業,短期給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帶來了較大壓力也是事實。在關鍵時刻,我市精準施策,及時出臺“十八條”意見,幫助抗風險能力較弱的廣大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算是雪中送炭,展現了城市的“溫度”。這既體現了寧波較好的營商環境,又傳達了市委、市政府支持中小企業渡過難關的信心和希望。

我市出臺的“十八條”意見很全面,涵蓋了社保、金融、財稅、外貿、房租等方面,涉及企業經營的多個層面,不僅全面、詳細,而且抓住了企業經營的重點環節、關鍵節點,針對性較強。

中小企業成本中,人工成本和房租成本佔相當大的比例。受這次疫情影響,今年春節後企業復工較往年推遲,企業更增加了不少成本。為減少企業人工成本負擔,我市在全國率先出臺了相應政策,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因為政府已提前看到疫情後企業所面臨的問題,所以出臺的政策很實在,切中要害。比如在房租減免政策上,規定對承租國有資產類經營用房的中小企業,免收2個月房租。同時,積極鼓勵民營業主主動減輕中小微企業房租負擔,共度時艱。目前,已經有民營業主積極響應,比如,民營的匯聚產業園對入駐的中小微企業實施房租減免1個月。這些政策措施不僅讓企業在這個困難時期得以喘息,也給予了企業更多調整空間。

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大概率是短期現象,不會改變經濟發展的長期趨勢。從這個角度看,短期採取嚴格防控措施非常有必要,不存在控制疫情和經濟發展之間的取捨。事實上,幫扶企業共渡難關,也是疫情防控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政府相關部門應未雨綢繆,防疫和發展並重,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疫情結束後,考驗各級政府的將是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治理的能力。幫扶企業是件精細活,政府職能部門應深入企業知曉真實情況,掌握第一手材料,弄清楚制約企業發展的不利因素和痛點在哪裡,進而對症施策,幫扶幫到點子上、扶到關鍵處,為企業解決燃眉之急,多些“雪中送炭”,不搞“錦上添花”,切實讓企業感受到精準幫扶帶來的益處和實惠。這樣的幫扶,含金量才高,企業才歡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