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在如今社會怎麼樣?

李東東0


自媒體在如今社會怎麼樣,很簡單,在此次疫情之下,全國唯一不受影響的就是在家副業或主業做自媒體的,在所有人都發愁不能上班沒有生活來源的時候,他們只需要一部電腦,一個手機就能有收入,不但如此,不久之後的5G時代到來,自媒體又是一個黃金時期。

還不止如此,在此次疫情過後,全國不知道要倒閉多少創業公司和線下門店,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許多人都會把目光紛紛轉移到線上來,而線上發展我們能想到的除了電商就是自媒體,不管是哪個,有很重要的一點:電商和自媒體是掛鉤的!電商需要宣傳啊,宣傳是自媒體的強項啊,自媒體的帶貨能力相信不用我多說了吧。

最最最關鍵的是,它沒什麼門檻,不管你是什麼行業,什麼學歷,什麼地區的人都可去嘗試,最終能夠長久堅持下來的才是王道。就像公眾號剛火的那段時候,一個小號擁有幾十個粉絲就能隨隨便便爆出來10萬+的文章,後來自媒體行業火了之後我認識的許多朋友將自己開的小店鋪帶入到自媒體當中,也有全職運營自媒體賬號的,早已月入過萬,即便是現在最慘淡也能保持每個月稅後8000+的水平,好的時候能到稅後50000+,實在讓我羨慕。

最為關鍵的是,自媒體的投入可以說是零成本,這才是他的最大優勢,而隨著5G時代的到來以及疫情的影響,自媒體很大可能上會再次進入一個黃金時期,尤其是短視頻已然成了一眾大眾趨勢,所以現在進入還不晚。


趣論社會萬象


我將從下面幾點作答

1.透過表面看本質

如今社會是個信息化的社會,手機也是人們接收數字信息的主要工具之一,很多自媒體軟件也是深受大家喜愛。比如說像抖音、快手、頭條、百度、uc、天天快報等等,但是大多數人都只是在這些平臺上瀏覽一些自己喜歡的信息,可是有些人就不一樣,他們卻是幕後寫的人。

2.所以自媒體這個行業到底掙不掙錢?上手容易不容易?其實粉絲量的多少與收入不能直接劃等號。公眾號,頭條號,抖音等等不同平臺粉絲量收入也不一樣,甚至沒收入,原因有3點:

①如果自己只懂生產內容不懂變現賺錢,僅僅靠平臺補貼,還是要看你的閱讀量、播放量的,收入會忽高忽低,如果懂得變現,有個大家都熟悉的凱文凱利的1000鐵桿粉絲理論,你收社群費可能也能賺十幾萬甚至更多。

②跟你所涉及的圈子有關,比如你做一些大品牌的企業牌子和小企業牌子相比較,你覺得的哪個更容易賺錢,所以選擇圈子很重要

③有沒有基本功,你如果是你們這個領域寫的,拍的最好的作者那你的可能也會是最多的。如果專業不夠紮實,肯定也沒什麼人找你合作,僅靠平臺分成收入有限。

希望對您有用


hello古韻


自媒體和自媒體將廣泛融入人類的生活

新媒體和自媒體在當今社會已經影響著人們的方方面面,使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水平都有了一定的提高。所以,在今後,自媒體和新媒體也將更廣泛地融入我們的生活中

人群

任何人,只要有表達想表達觀點的能力,找到適合的平臺,就可以成為自媒體人,尤其抖音快手的出現,自媒體群體進一下下沉到三四線區域,更多人成為了自媒體人

終端(手機、pc、平板、電腦等)

科技的發展,打破了終端的限制,在今天是一個全終端的內容呈現時代。當然在這其中手機居於主導地位,平板和PC正在衰落。日薄西山的廣播,又因為汽車的普及,以及喜馬拉雅、蜻蜓FM的發力,重新回到大眾的視野

形式(文章、視頻、音頻等)

自媒體的形式也呈現多元化,文字和視頻是目前的主流發展方向,文字由一開始的強勢到今天有逐漸衰弱的趨勢

視頻也經歷過不同的發展階段,但在今天因為各類直播平臺以及抖音。快手等短視頻的出現,視頻自媒體已經呈現愈演愈烈之勢

平臺

自媒體能夠被稱之為生態,首先要感謝的是VX,沒有公眾號、朋友圈等服務,就沒有今日的自媒體局面

今日頭條,百度貼吧、企鵝號等為代表平臺,給了自媒體更多的可能,尤其是不少自媒體通過這些平臺,實現“名”“利”雙收

視頻、音頻的渠道也是越來越多,成為新媒體尤其是年輕人的新舞臺

盈利

從一開始的寫文方面,通過廣告軟文盈利,到如今短視頻、音頻的飛速發展,盈利收入已經變得更直觀,除了平臺分成,銷售產品也變成主流的盈利模式



小生科普


自媒體是一個好東西,因為它可以連接屏幕前的你和我。那麼在如今的社會自媒體怎樣呢?我想說以下幾點。

一、自媒體紅利期已過。自媒體最初可以追溯到2016年,但很多人那時候都搞不懂。經過2017年和2018年的發展,2019年自媒體徹底火了。有VLOG形式的,有段子形式的,有知識分享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很多大咖都是在2019年前後開始做的自媒體,如今很成功。另一方面,由於現在自媒體人太多,各大自媒體平臺也在篩選。從以前的只要平臺投放了廣告就有分成,到現在的根據互動、播放時長來算分成,可以說自媒體的紅利期已經過去。

二、自媒體固然好,但是不建議剛開始就全職做。一開始的話,可以將他當作一個愛好,當作一種兼職,去努力做好。但如果一開始就全職做,很可能沒有做好,連自己也養不活。

三、做自媒體一定要放下包袱。說白了,就是不能怕出鏡。我們可以看到,做得好的自媒體本人都是要出鏡,因為出鏡了你才能將賬號做成你的個人品牌。

四、現在做自媒體並不晚。很多自媒體平臺仍然在努力招新,因為自媒體人群越大他們越能去選擇更好的自媒體人。所以只要你真的有能力,現在做自媒體不晚。

以上是我對自媒體的一些淺見,歡迎大家交流互動。想要做自媒體的朋友,一定要行動。只有做了,才能知道其中的規則,才能走向成功。


少東家的Vlog


首先要肯定的一點就是做自媒體確實可以賺錢,只不過有的人賺得多有的人賺得少而已,這就看你在上面花費了多少精力,這就與個人創業是一個概念,你沒有在這個項目上面投入那麼多時間,你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收穫。

自媒體已經成為了這個時代的潮流,最早看懂自媒體的那一批人基本上都賺到了錢,那時候不用你有多少才華,文筆有多好,基本上靠搬運視頻,文章就可以賺到錢,有的人嚐到了甜頭,他們直接辭掉自己的工作全職做自媒體。

可是一個自媒體平臺只靠搬運根本走不長遠,隨著自媒體屏太小要求越來越嚴,那些靠搬運發財的那一批人有的放棄了自媒體,有的老老實實開始做原創,如果你有才華,不管平臺怎麼改革,你都能夠賺到錢。改革淘汰的只不過是那些投機取巧者。


融媒體


自媒體在如今社會怎麼樣,很簡單,在此次疫情之下,全國唯一不受影響的就是在家副業或主業做自媒體的,在所有人都發愁不能上班沒有生活來源的時候,他們只需要一部電腦,一個手機就能有收入,不但如此,不久之後的5G時代到來,自媒體又是一個黃金時期。

還不止如此,在此次疫情過後,全國不知道要倒閉多少創業公司和線下門店,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許多人都會把目光紛紛轉移到線上來,而線上發展我們能想到的除了電商就是自媒體,不管是哪個,有很重要的一點:電商和自媒體是掛鉤的!電商需要宣傳啊,宣傳是自媒體的強項啊,自媒體的帶貨能力相信不用我多說了吧。

最最最關鍵的是,它沒什麼門檻,不管你是什麼行業,什麼學歷,什麼地區的人都可去嘗試,最終能夠長久堅持下來的才是王道。就像公眾號剛火的那段時候,一個小號擁有幾十個粉絲就能隨隨便便爆出來10萬+的文章,後來自媒體行業火了之後我認識的許多朋友將自己開的小店鋪帶入到自媒體當中,也有全職運營自媒體賬號的,早已月入過萬,即便是現在最慘淡也能保持每個月稅後8000+的水平,好的時候能到稅後50000+,實在讓我羨慕。

最為關鍵的是,自媒體的投入可以說是零成本,這才是他的最大優勢,而隨著5G時代的到來以及疫情的影響,自媒體很大可能上會再次進入一個黃金時期,尤其是短視頻已然成了一眾大眾


汪暘66666


個人認為,自媒體是一種發展趨勢,創新風口,特別是短視頻!短視頻帶貨,直播帶貨,頭條付費專欄,將來一定是內容為王,那麼,這些大平臺就是個人能力,文藝,技能展示的最好舞臺!通過定位,特別規劃,整理,打造成具有一定特色,並讓人都感覺非常有價值的個人ip,不斷通過內容輸出,價值輸出,引流 爆粉,然後,想辦法變現





軍臨天下A


基本上任何行業,真正賺錢的都是頭部那20%的人,自媒體也是,可能有大多數勤勞的自媒體,每個月能賺點零花錢,三四千吧,但距離真正賺錢還是挺遠的,除非運氣,真的一夜之間火起來那種,但那種真的靠運氣了。

回到問題上,自媒體絕對是現在的主流行業,傳統的自媒體是一群搞公眾號的人,以圖文內容為主,後來的自媒體可以理解為一些玩視頻、短視頻的人,也包括搞直播的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網紅”,當然,我們基本上只看到行業的好處,日入上萬什麼的,但看不到背後的殘酷。


咔悠悠童品薈


自媒體在當今非常火,並且還要火很多年,並不高深,只要敢去做都有機會。自媒體顧名思義就是屬於自己傳播的窗口,將自己所見、所聞、所感通過此窗口發不出來,帶來流量獲得名氣或變現的一種方式,不需要如過去需要發佈消息和表達觀點必須通過官媒或一些公信力機構的媒體來發聲。特點是即時性強、傳播速度快、互動性強,如果能容受歡迎,風格有特點,可以迅速獲得自己的粉絲。其表現形式很多,如以圖文為代表的微信公眾號、短圖文的今日頭條,以短視頻為主打的抖音、快手等,以電商為主的淘寶直播,以及其它直播平臺等,都屬於自媒體範疇。在這個時代,自媒體是帶貨的重要渠道,超越了過去互聯網用到的搜索引擎。源於它的實時、及時性、互動性,因為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媒體,參與的人多了,挖掘出了更多民間高人,有意思的內容輸出也多了,觀看的用戶選擇性更多,粘性更強,加上自媒體本身具備的裂變屬性,所以傳播起來非常快。當今要做自媒體,如果自己有正當營生很出色,可以打造自己的IP,成為行業達人,如果自己沒有正當職業或者有了也不出色,那麼可以自己策劃擅長的領域來組織傳播,從中受益。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2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2c0000d9e33c48770ed\

小紅櫃24h自助購物店


首先來談一下自媒體的發展歷程:圖文形式是自媒體的基礎,不管是PC時代的論壇、貼吧、博客,還是到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微博、微信、頭條,從1998年到2018年,20年時間,圖文始終沒有被淘汰,反而延伸出了更多的玩法形態。只是,到了我國進入4G時代,網絡基礎環境得到提升,短視頻成為一種很好的傳播形式,它符合讀者的碎片化時間需求,通常一個短視頻的時間控制在1-5分鐘,所以,在2014年-2016年,短視頻成為自媒體創業的一個風口,緊接著,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豎版視頻成為一種越來越主流的視頻形式,所以,抖音和快手地出現,改變了人們觀看視頻的方式,人們越來越喜歡看豎屏,而且時間控制在15秒左右,於是內容豐富有趣的抖音小視頻,佔據了我們越來越多的碎片化時間,經常深夜刷抖音,一個小時就過去了。

短視頻行業競爭分析:

在過去的2019年,短視頻平臺雨後春筍般的崛起,騰訊推出了微視、投資了YOO,百度有全民小視頻、有夥拍,阿里也投資了幾款短視頻,但是從用戶體驗來看,抖音依然是龍頭老大,而且佔據了小視頻領域的絕對話語權。

自媒體行業在社會的發展:

2019年,我國最大內容分發平臺,今日頭條的母公司字節跳動,推出了一款基於年輕人的短視頻社交平臺-多閃,拉開了內容創業領域的新發展歷程:

為什麼說是一個全新的發展歷程,因為過去的5年,是各大平臺搶奪用戶和用戶時間的5年,而未來的5年,是各大平臺開始做在線支付、流量轉化、內容變現的五年,字節跳動公司推出多閃,等於為自己打通了社交和支付功能,在內容生態領域率先形成了閉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