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盤李嘉誠,27歲坐牢,43歲創業失敗,觸底反彈終成江湖大佬

何謂成功人生?看法因人而異。現實中的大多數人覺得考上一個理想大學,得到一份高薪工作,再組建一個美滿的家庭,待到老年,兒孫繞膝、安享天倫,便是人生圓滿。而依筆者之見,“不畏失敗”、“理想”、“做自己”、“堅韌”才是一組成功關鍵詞。

古人云:“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

一個人若一生順風順水,那麼他可以過得很安心,卻不一定會甘心,沒有領略過大風大浪的壯闊,便會在自己的一葉小舟中或迷失航向,或停滯不前,生活猶如一灘死水,不會感受到刻骨銘心的痛苦,也不會品嚐到力挽狂瀾的喜悅,這或許是芸芸眾生的宿命。

而今天的主人公卻將“堅韌”、“大起大落”、“成功人士”等關鍵詞體現得淋漓盡致。

接盤李嘉誠,27歲坐牢,43歲創業失敗,觸底反彈終成江湖大佬

投資界的“白衣騎士”

經常瀏覽經濟專欄的人一定會非常熟悉李嘉誠這個名字。在他旗下投資的地產幾乎“彈無虛發”。可就在2019年,李嘉誠旗下的公司卻被曝要將某項目出讓,原來由於經濟運作的原因,幾年前他在北京投資的某項目已“奄奄一息”,而這個項目的“接盤者”正是孫宏斌

這已經不是孫宏斌第一次擔任“接盤俠”的角色了。2008年,地產行業處於寒冬,銷售十分不景氣,許多企業都在想辦法彌補損失。而這時的孫宏斌卻掏出20億,拿下北京“地王”項目。常人無法理解為何孫宏斌要反其道而行之,做出如此愚蠢的決定。

可其實這只是冰山一角。讓我們把視線轉移到2003年,當時孫宏斌就曾高價收購了位於北京的一塊兒地皮,被業內冠上“地王”的稱號。不過在最近幾年,大家更熟知的是他“接盤俠”的身份。

接盤李嘉誠,27歲坐牢,43歲創業失敗,觸底反彈終成江湖大佬

每當大小企業遭遇危機,需要變賣資產時,老闆們第一個想到的總是孫宏斌。素有“為夢想發聲者”之稱的賈躍亭也找到了他,在賈躍亭慷慨激昂的演說下,孫宏斌同意投資樂視。可天有不測風雲,隨著賈躍亭入逃、樂視崩盤,孫宏斌的錢也打了水漂,這件事對於孫宏斌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

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孫宏斌卻在發佈會上泣不成聲,孫宏斌表示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生活處處充滿了遺憾,只能盡力做到不留遺憾。

事後孫宏斌也曾解釋為何自己甘當“接盤俠”,他說:“可能因為我也曾經歷過這種時刻,我清楚他們遇到了怎樣的難處,我屬於遇強則強的人,我不畏懼那些強大的企業,但如果有企業需要我的幫助,這就碰到了我的軟肋。”那麼孫宏斌又經歷過什麼困難呢?又是什麼原因催生了他這種悲天憫人的情懷呢?

接盤李嘉誠,27歲坐牢,43歲創業失敗,觸底反彈終成江湖大佬

商界的“一代梟雄”

雖然現在孫宏斌常常被冠以“商界段子手”的稱號,但在十幾年前,他卻是另一副模樣。

1990年,孫宏斌因挪用公款被刑事拘留。當時的孫宏斌年僅27歲,正是意氣風發之際,作為柳傳志一手栽培的得力干將,在聯想已作出了一番驕人的成績。

但一張報紙卻成為了他和柳傳志關係惡化的導火索。

柳傳志聽人舉報,孫宏斌要另立山頭,將聯想作為墊腳石,在之後的一次內部會議中,柳傳志宣佈要將孫宏斌調崗,誰知孫宏斌的下屬卻突然激動,質問高層,成為了孫宏斌勾結黨羽的有力證據,引起了柳傳志的不滿,悲憤交加之下,柳傳志使用手段把孫宏斌送進了牢房。

接盤李嘉誠,27歲坐牢,43歲創業失敗,觸底反彈終成江湖大佬

不過獄中的孫宏斌並未自暴自棄,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了減刑。出獄之後,孫宏斌主動向柳傳志承認錯誤,並表示自己有進軍房地產的想法。柳傳志看到了孫宏斌身上的堅韌與魄力,就冰釋前嫌,表示願意贊助他50萬元。孫宏斌靠著這筆錢一路北上,創辦了名震一時的順馳

在十幾年的時間中,孫宏斌將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經營成全國地產商黑馬,他本人也名列胡潤百富榜。當時的地產界將孫宏斌稱為“一匹北方的狼”,顯然,他野心勃勃。

接盤李嘉誠,27歲坐牢,43歲創業失敗,觸底反彈終成江湖大佬

但是商界的風浪總是悄無聲息地降臨。2004年之後由於房地產的宏觀調控,順馳資金鍊斷裂,又因為當初的張揚,沒有人願意拉他一把,最終43歲的孫宏斌創業失敗,又變成了孤家寡人。不過孫宏斌深諳逆週期擴張之道,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蟄伏之後,他便帶著融創捲土重來。

有人說他是英雄,也有人說他是梟雄,在商海中浮沉,兩起兩落,大開大合......他的人生不可謂不精彩,而他卻認為自己只能算個性情中人,如同動物一般,勝利了慶祝,失敗了舔傷。在筆者看來,正是他這種不計較得失卻又拼命追求得失的韌勁兒成就了孫宏斌的傳奇人生。

接盤李嘉誠,27歲坐牢,43歲創業失敗,觸底反彈終成江湖大佬

坐看雲起時

成功的道路絕非一帆風順,總要面對人生的各種起起伏伏,這需要我們具備迎難而上、背水一戰的勇氣。“運海摶扶,必借垂天之羽;承流擊汰,必佇飛雲之楫。”在筆者看來,如孫宏斌一樣的成功人士都曾經歷過失意,而支撐他們度過難關的,不僅有時勢的推動,更重要的是他們內心的堅定。

七堇年曾言:“心之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守得住初心,耐得住寂寞,我們離成功就會更近一步。

當然一千個人眼中,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對於成功的解讀也會不盡相同。“中庸之道是中華文明綿延五千年至今而未曾斷絕的秘訣”,在筆者心中,成功人生不是一場場的衝刺,而是一場沒有固定排名的馬拉松。沿途有美不勝收的風景,有深藏於心的真情。

“成”只是結果,“功”才是意義。每個人腳下的路都有千萬條,選擇了哪一條,就選擇了怎樣的風景。孫宏斌、柳傳志、李嘉誠,無人不說他們是成功人士,但他們見過的風景也未必相同。“你若看挫折如蟻小,便能邁步跨過去;你若視痛苦如山大,則只能裹足不前。”

願你過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