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要養成過度消費的習慣,信用卡少辦些”,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超前消費又稱為消費早熟,是指居民的消費水平超過本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一種消費行為。具體來講,超前消費是指居民脫離自己收入水平和收入能力的盲目消費行為,它以追求享樂為目的,以消費高品牌、高檔次的商品為特點,是一種不顧生產發展的可能和家庭收人的多少而盲目攀比、不計後果的消費方式。


超前消費是挺爽,但是還款的時候看著銀行卡的餘額,才是傻眼的時候。

人,千萬不能過度的超前消費,一旦上癮,和吸毒,賭博沒什麼區別,最後有可能會把自己給毀了。

這個社會,處處是誘惑,有人會為了買個蘋果手機去賣腎,有人會為貸幾千元拍裸照,有人會為被討債而自殺。

大部分人辦信用卡的初衷其實是為了萬一有個應急的時候可以用,可是辦下來以後90%的人是管不住自己的手,因為太方便了,想買啥買啥,想怎麼用怎麼用,可到了還款的時候,就傻眼了。


信用卡,網貸千萬別碰,一旦還不上的時候,危害非常非常大。

所以超前消費非常恐怖,美國的次貸危機是怎麼產生的?

就是因為大量的超前消費導致百姓還不上貸款,從而引起的連鎖反應。


比如一個人月薪一萬,有幾張信用卡,但是當月消費了1.5萬,那麼這5000窟窿怎麼來補呢?只能是這個卡倒那個卡,不但有利息,還有準確記住還款的時間,金額,一旦逾期還會上徵信,會影響以後自己的房貸,車貸等。但是窟窿越來越大,欠的錢越來越多怎麼辦?這就導致很多人辦更多的卡,這時候,陷阱才剛剛開始。當信用卡辦不下來的時候,又會去借網貸,網貸借不到了,再去借714高炮,等有一天還不上了一看,幾十萬的欠款,這時候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只能找父母親戚幫忙還貸。


老舍說:“高估自己是我們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這個陷阱是我們自己親手挖的。”


無腦的超前消費

幾乎每個人的朋友圈裡,都充斥著各種迎合女人消費心理的毒雞湯:“高貴的女人都自帶燒錢屬性”“女人要會花錢才會掙錢”“你不逼自己一把你永遠不知道自己多優秀”。

不少女性看得怦然心動,血脈僨張,原來我活了這麼多年都白活了,接下來我一定要對自己好一點,當然她們自己好一點得方式是這樣的:一支口紅幾百塊,一個包幾千塊,隨便一件裙子便是上千塊,住的是高檔小區,連去上個班都要坐滴滴。

擺闊炫富跟風

越窮的人越愛擺闊。越是窮,越是沒錢,就越不能讓人看出你沒錢,怎麼辦?擺闊、炫耀、攀比。出了iphone7,一定不會買iphone6s,那不足以彰顯你的高貴。

各種珠寶,化妝品都買高端的,出入高檔場所,高檔飯店,做美容,理個髮都要好幾百,請問你真的有這麼強大的賺錢能力嗎?


自制力差

每到雙十一,購物節,可一看到打折,兩眼立馬發光,手就按捺不住了,殊不知自己收入遠不能支撐這麼大的開銷,連自己都管不住的人,怎麼管得好自己的人生呢?


所以,人,除了房子,千萬不要超前消費,信用卡能少辦就少辦,有一兩張應急的時候用足矣,真當有一天突然發現消費了十幾幾十萬的時候,後悔都來不及。


慎記慎記。


一清流聊創業


信用卡💳還是少用為好,我說一下我的經歷,我最早的一張是招商銀行信用卡,下卡額度是10000元,用到現在漲到6萬,因為19年生意不好做賠了,無法償還最後還了最低,到最後最低都還不起了,銀行不管我們還不上還是怎麼著。這就是有了透支額度自己把不住光想花,老人有句話說得好,吃不窮喝不窮算計不到就受窮!終於明白這個道理了,原來看到什麼東西都想買,現在想想那真的太幼稚了,其實買的東西大多都是無用的,希望不要透支額度太多了。一定要理性消費。


盜夢先森


我非常贊成這樣的觀點。

我記得我剛畢業租房子的時候,我的房東告訴我,她說,她老公攢不住錢,有錢就花,她非常苦惱,後來,就自己想辦法,偷偷攢錢,每天精打細算的過日子,那時候,家裡也窮,孩子還小,還有老人,常常想到錢就夜不能寐,慢慢日子好過點,看到別人把房子蓋房子可以出租,她就把自己偷偷攢下的6萬元交給老公,說是借的,讓他蓋房子。她說,要不是自己那幾年省吃儉用攢錢,房子都蓋不起來。

我大姨,家庭婦女,沒有工作,就是在家帶孩子,我姨夫買了運輸車給別人送貨,我姨夫就屬於有今天沒明天的那種,下雨不去,貨主說話不好聽不去,我大姨沒辦法,僱司機自己跑,掙的錢也不給我姨夫,她都拿著,短短五六年就在當地買了兩套房,還換了一輛大點的新貨車🚚。

這都是我身邊真實的例子。

如果家中的女主人也像男人一樣過度消費,她們的生活也不會像現在過的那樣好。

平時節儉一點,手裡有錢,關鍵時候不會發愁。



扣禾



開心柚子果


這句話是極其正確的。

  身邊有朋友在收入可觀的情況下,還繼續辦理了兩張信用卡,一邊工資消費,一邊信用卡消費,在收入尚可的基礎上,可以承受信用卡還款。

  結果由於朋友行業在近一兩年間陷入低迷的狀態,收入不如從前,因而欠下的信用卡賬單,越來越難以維持。這邊收入大幅下降,那邊又要還的信用卡欠款,朋友天天發愁。

  這位朋友現在後悔了:早知道不辦那麼多信用卡了,早知道不超前消費了。人一定要在自己收入範圍內進行合理消費,千萬不要過度消費。一旦某天辭職了或收入沒有以前的高或者遇上突發的狀況,沒有自己一點的備用金,教訓是很慘痛的。

因此,“過度消費”一時爽,到了真正需要還信用卡債務時候是很難受的,不可取。

此外,所有問題都有兩面性,例如經常出差的我,有時身上現金不夠需要個別應用卡應急,可以辦理1-2張。但一定不要像例子中先過度消費再拿工資去償還。

加油少年,天空依然美麗。





不懂文章的大叔


“人,不要養成過度消費的習慣,信用卡少辦些”,你怎麼看?

不知大家有沒有這樣一種體會;以前沒有移動支付,隨身帶現金時,花起錢來縮手縮腳的,很節約。

特別是去一次菜市場或超市回來,帶去的幾百元,回來後沒有了,很是心疼,經常聽到街坊鄰居在一起聊天時,埋怨錢不經花,去下菜市場,兜裡的錢就沒了,盤算著下次花錢要注意點。

後來有了移動支付,先是刷卡,後來是微信、支付寶,把想要的東西裝到購物車裡,掏出手機,“滴——”的一聲,就付了錢,特別是支付寶推出“花唄”,付了錢,卡里的錢還不減少,所以花起來,大手大腳,急需的和不太想要的,只要心一動,都統統帶走,那叫一個字“爽”!

可到了“花唄”還款時間了,一看提示,我的媽呀,一個月的工資差不多全部用來還款。那一刻,心裡有點難受。可沒過幾天就忘了,手機拿著,這裡掃一下,那裡掃一下,繼續著“花唄”的爽快感覺。

信用卡,其實和上面的“花唄”一個道理,只是叫法不一樣而已,如果辦得越多,消費的激情就越高,這張額度到了,再換一張,很容易養成消費過度的習慣。

要知道,所有借給你的錢,都是要償還的,逾期要承擔比較高的利息,而自己的收入是有限的,過度消費很可能造成償還不起的後果。

所以,我的看法是信用卡少辦些,千萬不要養成過度消費的習慣,與己、與家庭及社會都是極為不利!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提出不同意見和看法,謝謝!——@王洵785.


王洵785


錢,本來就是流轉開來的,流動起來的錢才可以稱之為錢。

作為我們做小生意的人,最怕的就是資金資金鍊斷了,所以偶爾進貨會用信用卡,當時刷卡的時候一點兒感覺都沒有,但是等到還款的時候,尤其是幾個信用卡需要一同還款的時候,還是會炸毛的,會不知所措,但是也不會過度消費,以自己能達到的消費水平來實現自己的生活品質。

過度消費是一個最坑害的自己的行為。開始,你會為之而竊喜,虛榮心使自己對金錢的依賴處於無法自拔的地步,如果不急時收手,就會想方設法去找諸多的理由,找不用的機構或個人借錢來消費,但是,資金總會有一天斷掉,雖然開始就會知曉,但是被金錢和用金錢虛構來的紙醉金迷生活會崩塌不再,往往,到了無法償還的時候,或許心裡才會後悔不迭,從下一刻開始告誡自己不應該如此消費,或許這就是人生,追逐大起大落的生活,不甘平庸的生活,如果能逆襲,就是涅槃,如果不能翻身,破罐子破摔,生活一塌糊塗。所以,要控制自己對金錢的渴望,不要變成金錢的奴隸。


向日葵印務


作為一個在招商銀行多年的從業人員,

回答這個問題要看清楚信用卡的商業本質,另外看一個問題需要辯證地看,不單要談信用卡的好處也要談信用卡的問題。

我在後面會重點聊下信用卡對個人金融信用的作用,以及如何最大化的利用個人金融信用利用好你的金融槓桿來加速自己的財富獲取速度。

信用卡的商業本質+功能

信用卡的本質是"支付工具+個人信貸工具"。

先來看信用卡的支付功能:

各家銀行的信用卡基本都支持快捷支付,掃碼支付,銀聯閃付,銀聯雲閃付(Apple Pay,小米Pay,華為Pay等各種Pay)。

但是在支付寶和微信的移動支付在國內已如此發達的今天,一個掃碼支付基本覆蓋了大多數支付場景,所以大家在使用信用卡支付的時候基本上綁定微信和支付寶使用,信用卡的支付功能其實是藏在了微信和支付寶後面的。

但是在國外移動支付沒有這麼發達,所以信用卡在國外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支付工具,帶有VISA、萬事達、JCB、美國運通等標識的國際信用卡可在境外消費,也可在國外網站上便利購物

2. 再來信用卡的信貸功能:

信用卡不需要擔保和抵押,可先消費後還款。持卡人使用銀行的資金刷卡消費,只要在到期還款日前全額還款,即可享受免息期。

信用卡具有強大的分期功能,不僅可以分期買家電、買汽車。招商銀行信用卡還能申請現金分期,即申請一大筆現金,並分期還款。

3. 信用卡的其他功能:

信用卡消費可按規則累積積分,持卡人可用積分兌換各類積分好禮。

招商銀行信用卡優惠商戶遍及全國,還經常舉辦各種打折、抽獎等促銷活動

以上是信用卡的商業本質+功能拆解,下面重點聊下:

如何使用信用卡構建個人金融信用體系,成為個人資金的放大器

2014年6月國務院頒發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要求要在2020年之前建立並完善一個統一的信用體系。屆時,每個公民和企業都會得到一個獨立的信用評估得分。中國現在越發地在向美國的信用社會體系在靠攏。

一般而言,個人信用體系分兩部分,社交信用和金融信用。

前者是一個人財富積累的前提,後者 決定著一個人財富積累的高度。

我們先來談什麼是金融信用:

金融信用是一個人在金融機構那裡值多少錢。

再通俗易懂點解釋,就是金融機構如果願意借給你10萬元,你在金融機構那裡就值10萬元,金融機構如果願意借給你1億元,你在金融機構那裡就值1億元。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2018年的數據,全國成年人在銀行有貸款的比例為39.78%,農村地區為35.86%;

對於中國的成年人而言,超過6成的成年人是根本沒有獲得過銀行的貸款服務的。

可能你要問:我為什麼要獲取銀行的貸款呢?我完全不需要。

這裡有兩個概念:

第一:你當前不需要,並不意味著你這一生都不需要,人這一生總有現金流緊張的時候,比如剛畢業時需要租房的錢,工作幾年後需要買房買車結婚的錢,家庭遇到重大變故時需要用的錢(比如疾病,大多數中產 家庭和貧困的距離就只有一場大病而已),你總需要這一生都有可以應急借到錢的時候。

第二:一個人能支配的資金量決定一個人財富的天花板。

很明顯的一個邏輯,銀行願意借1萬元的客戶和銀行願意借100萬元的客戶,他們的能量是完全不同的,他們的獲取財富的速度是完全不同的。

在銀行業有句很有名的段子:只要萬科的祝總在,衝著祝總(萬科前CFO,現CEO),隨時授信一個億。這就是祝總本人的金融信用。

看一個上市公司的財務經營狀況,分析師一般會看三張財務報表:

資產負債表:總資產=淨資產+負債;

2、利潤表:淨利潤=總收入-總成本;

3. 現金流量表:現金資產=現金流入-現金流出。

其實個人財富的經營也要看這三張表,但是現實中大多數人一般就只看利潤表,

看利潤表的思維其實就是我們中國傳統的,在大多數人腦海裡根深蒂固的勤勞致富的思想。

就是個人付出了多少勞動力,就賺多少錢,這其實是一個巨大的思維陷阱。

因為對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標的經營才是財富能力的體現,才是加速財富增長的能力。

以現金流舉例:

公司經營當中同樣離不開現金,如果沒有這些現金,可想而知,公司的經營將是多麼糟糕,流動資金為什麼重要,因為它在每週轉一次都能產生營業收入和利潤,所以本質上說流動資金就是公司利益的創造者。

一些小公司,比如個體戶的個人創業,一開始的創業資金本來就天然不足,為了生存,虎口奪食,展開低價競爭,貨物發出去以後,賬款被客戶拖欠,公司房租都已經一次性支付,員工薪資及各項固定費用都無法拖欠,幾個資金不流動的合同做下來以後,這些公司就面臨關門倒閉了,他們沒有輸給對手,輸給了“錢”。

普通人如何構建自己的金融信用:

轉變觀念,放大的你的金融格局

掌握金融資金運轉和盈利的基本概念和知識,需要有正確的積極主動的負債觀念,明確個人和金融機構的雙贏才是正確的合作方式(用利息換取資金使用權),金融負債只能用於正規的、 有較大把握的投資(如房產等)。

培養自己個人的徵信,不斷放大銀行對你的授信

正確使用信用卡,在銀行那裡留下個人的信用記錄是構建個人金融信用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甚至說是唯一的一個渠道。

徵信的重要性:

普通人借錢,除了親朋好友外,一般只能通過銀行或者小額貸款公司(現在的很多網貸)。如果銀行不接,選擇民間或者不正規平臺,一般都會把你拖入無法自拔的泥淖中。

而你從銀行的每一筆借錢記錄,都會體現在你的徵信報告上。

簡單來說,一個人的徵信報告就是一個人的金融簡歷。

好的簡歷就是敲門磚,銀行風控嚴格,鄙視風控鬆懈的小貸。所以,不要輕易使用網貸。

同時,在培養授信的過程中,杜絕過高負債率和負債金額,負債率 20%以內為佳,負債金額 5w以內為佳。

授信順序很重要:

普通人優先考慮中信,招行、浦發,廣發、花旗等容易提額且具備提額規律的行,在你達到5W額度後,再考慮拿下工,建,中,交等介意持卡數量的銀行,最後拿下其他上市商業行和地方性行。 在一二線城市或省會城市,一般都有二十多家bank 可供選擇 。

一般而言,優質的工作人員是可以在銀行拿到50W的授信額度,有房有車的優質工作人員一般可以到70W額度,70一般就是一個比較難以突破的門檻了。

信用卡常見的盈利渠道

信用卡的各類活動:日常生活優惠活動,航空里程兌換,五星酒店權益等

套-利活動:資金短期過橋(比如創業資金的早期來源等),不過風險較大,需要自行考慮斟酌

其他:我認識的不少朋友的購買投資型房產的差額資金都是通過信用卡來湊齊的,房子租金可以相當程度覆蓋信用卡週轉的成本。此處不建議槓桿過大,對於地段時機都有要求。

最後還是要辯證地說下信用卡不好的地方

其實我一般認為,工具無好壞,是使用的人的好壞決定了工具的用途。

信用卡作為支付+信貸工具,對於我們而言,也只是銀行提供的一種工具而已。

但是在此處還是要提醒一下各位:

信用卡分期的真實年化利率在12%—15%左右,

信用卡循環(也就是如果你每期還最低,千萬記得還最低有不少隱形收費的,包括利息的複利等),真實年化利率在18%左右。

在使用銀行的信貸工具時一定要記得量入為出,根據自己的實際的現金流情況來使用。


正義陽光小青年


大部分人提起信用卡,總是過度恐慌,什麼透支消費,利滾利還不清等等。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是信用卡,信用卡是銀行根據每個人的資質不同,而發行的一種可以提前消費,次月按照賬單金額還款產品,這區間是免利息的(當然要提前全額還清,不然利息嚇死人),信用卡確實會讓人有不理智的消費行為,因為消費的時候會覺得沒有花自己的錢,所以不會感覺‘肉疼’。信用卡作為一種提前透支未來的收入的工具,包括花唄,白條都是一樣的,很多人會因此管不住自己的手,這是銀行和各大平臺為了刺激消費而推出的。

其次,我們要想明白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會用信用卡,或者用信用卡給我們帶來的好處

第一、緩解目前的經濟壓力

信用卡專治各種手頭緊,找親戚朋友借錢又礙於面子的人群

第二、消費按時還款給銀行留下好記錄

每個人總會不可避免的和銀行打交道,良好的用卡記錄銀行也願意提更高的額度。分期買車、買房的時候,銀行會看你的徵信報告,看看你這個人有沒有信用卡,還款怎麼樣?貸款給你有沒有風險?

第三、各種優惠打折活動

每家銀行為了刺激消費,聯合很多商家推出每週幾折扣,優惠券等活動(如交行每週五沃爾瑪優惠等)

第四、消費產生積分

每筆正常消費,銀行會給我們1-5倍的積分(按銀行卡的等級),積分可以兌換成各種生活用品。

第五、以備不時之需

你確定未來什麼時候會缺錢?缺錢的時候能不能借到足夠的錢?

(優點還有很多,就不一一舉例了)

不是有信用卡就會過度消費,不如說信用卡只是激發了你過度消費的因子。我覺得人與其畏懼信用卡,不如好好研究一下信用卡,凡事總有好的一面。


當然,如果人實在管不住自己的消費習慣,不辦信用卡確實可以限制一部分行為,同時也不要用花唄、白條等透支消費。


奮鬥的老路


最近看到一條新聞,說之前很多人都喜歡用支付寶裡的“花唄”,“借唄”,可以先花後還,方便;現在已有不少人在陸續的關掉這個功能。以為是支付寶支付出現什麼問題,好奇心往下看,原來這些人群,尤其年輕人,喜歡追逐時尚,跟風,獵奇,每月拿著三四千的工資,卻沒有節制地透支,月底帳單一看,傻眼了,七八千過萬,不關不行啊!

中國曆來是崇尚節儉的國度,勤儉是美德,公益廣告隨處可見啊!是什麼改變了現代人的消費觀念,愛慕虛榮,徒有其表,丟失了節儉?是家庭教育的言傳身教麼,還是老師的諄諄教導?應該都不是吧,如果有,那是少數家長和老師的失敗呵!

那風氣從何而來?現在有種說法叫“平臺”,有人說: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其實平臺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也說得通吧,這些信用卡從什麼地方來,又怎麼取得收益,大家都知道的,髮卡的目的為了贏利無可厚非,但這裡面是否存在一種引導消費,引導過度消費在裡面?或許對方會說客戶應該有自制力啊,合理使用信用卡啊!至少我遇到的推銷員沒有這樣告知過,因為這與辦卡的利益相背呀!

合理消費,給自己,也給家人一份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