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門密集出臺措施 為企業復工復產送來“及時雨”

當前,企業復工復產進入關鍵階段。記者注意到,多部門積極行動,密集出臺一攬子舉措,加強對疫情防控保障力度,支持企業有序恢復生產,為企業在特殊時期渡過難關送來“及時雨”。

稅務總局於11日發佈通知,推出多項具體措施,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通知明確,在延長2月份申報納稅期限的基礎上,對受疫情影響辦理申報仍有困難的納稅人,可依法申請進一步延期。對受疫情影響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稅務機關要依法及時核准其延期繳納稅款申請,積極幫助企業緩解資金壓力。

同時,各地稅務部門要切實保障企業發票供應,對生產和銷售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以及對此類物資提供運輸服務的納稅人,可暫按需調整其發票領用數量和最高開票限額,不需事前實地查驗。

同日(1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也召開了企業復工復產電視電話會議。會議指出,用好用足各項政策,加大對中小企業的幫扶力度。

會議要求,研究制定春節返鄉人員特別是熟練工人返崗復工的實施方案,採取分時上班、錯峰上下班、在線辦公、員工包車通勤等多種措施,指導做好員工防護。組織企業制定防疫方案,保證企業復工所需的防疫物資,細化防疫措施,確保員工身心健康。

此外,近期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也紛紛出臺了多項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惠企舉措。比如在金融方面,人民銀行等五部門聯合出臺30條措施,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受疫情影響較大地區、行業和企業等的信貸支持力度;在復工相關的交通出行方面,交通運輸部要求保障農民工輸入輸出地的相關客運線路順暢運營;國家發展改革委也明確,在疫情防控期間採取支持性電價政策,降低企業用電成本。

“這一系列舉措猶如‘及時雨’,有利於緩解企業在特殊時期的發展困境。”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表示,尤其是對於應對風險能力較弱的中小微企業來講,在緩解資金壓力、提供復工復產便利等方面,將起到積極作用。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11日透露,目前從全國情況來看,除湖北以外的省(區、市)正在逐步復工復產,特別是關鍵醫療物資、能源、糧食、物流等重點領域企業均已陸續開工。

最新數據顯示,口罩企業復工率已經超過76%,防控服企業的復工率也達到77%,全國重點監測的糧食生產加工企業復工率為94.6%,煤礦企業的復產率為57.8%。電力、天然氣和成品油供應充足、民航、鐵路、水運網絡正常運行。

下一步,如何進一步促進企業復工復產?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秘書長叢亮表示,要有序進行相關工作。指導各地結合實際,分類施策。對於疫情嚴重的地區,應該繼續採取最為嚴格的防控措施,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後,再考慮有序復工復產。對於疫情總量比較大但是集中在個別城市的地區,要在這些重點城市加強重點疫情防控,有針對性組織低風險人群返崗。對於疫情較輕的地區,要在鞏固好防疫有利形勢前提下,合理設置防護標準,儘快實現全面復工。

“我們將按照科學、合理、適度、管用的原則,制定分類復工復產方案,做好交通運輸組織保障,推進全產業鏈協調運行。提高公共服務的保障能力,讓企業能夠心無旁鶩地復工復產,促進經濟社會平穩運行。”叢亮說。

多部门密集出台措施 为企业复工复产送来“及时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