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要懂:送孩子去各種興趣班,真的沒什麼用”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昨晚上還在跟愛人討論這個話題,我的意見是:看孩子自己想法,作為家長鼓勵就行,但不強求。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只是為了扎堆玩兒,興趣什麼的都無所謂!

小孩兒喜歡什麼?作為家長不要去限制,同時也不能一味嬌慣孩子,因為身邊有很多同事的孩子,每週週六週日基本上是各種忙亂,進行興趣培訓與學習,基本上就是“趕場子”!我們都看著心疼,孩子好不易有一個休息的日子,結果是各種忙亂!

當時就跟閨蜜說過很多,認為不應該這樣讓孩子太苦了。但時間久了,我們也不好說。

我寶寶基本上除了玩兒,就是帶著到戶外玩兒,沒有給他報任何興趣班。

昨晚上跟愛人達成共識:只要孩子陽光、樂觀、向上、身體健康就可以,其他都無所謂!

就在去年暑假有一段時間,閨蜜的孩子生病了,各種看病,還到市兒童醫院看病,各種折騰......後來,閨蜜老公就將孩子所有的興趣班都放棄了,說:身體好才是王道!

每個孩子都是優秀的,所以我們家長不能任何時候都拿自己的價值觀去跟孩子說,甚至強迫孩子去學鋼琴什麼的!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我們大人如果幹預孩子了,就真的不是興趣了,反而讓孩子沒有了學習的機會,成才也就少了!


alebang


我還是覺得興趣很重要,而且小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會有自己的興趣點了,作為家長,可以善於發現並培養。拿自己舉例,一年級放學早就去我媽單位,正好旁邊是大學留學生教學樓,我就跑進去拿粉筆畫畫,後來就成了留學生們的吉祥物,有些中年人也來學中文,他們的孩子就跟我一起玩,那時一年級還沒有英語課,結果沒出半年,我就能用英語蹦詞兒表達了,孩子們中文全比他們的父母流利,真事。由於韓國孩子也不少,後來居然還能講一點韓語……只是後來都忘差不多了

後來我媽就說,那你英語得好好學呀,將來得跟他們講話。我覺得很有道理,加上後來喜歡上了一些外國歌手,很想在沒字幕的情況下聽懂,英語課一直學的很認真。

然而,至今沒弄明白主謂賓……

反正不影響高考136吧……

回想起來,省了好多錢??

如果將來有孩子,在沒發現他or她興趣的情況下,只想給報個學做飯的班

因為他or她的媽做飯實在太難吃了……我完全沒有做飯天賦,學不會……也不指望將來那麼幸運,能找個會做飯的老公了……

我覺得我孩子應該會想學,畢竟不學會餓……不然我們就一起堅持一下白水煮菜……也很健康……

回到主題,我覺得我會在興趣班上這樣考慮:

發現/培養興趣-興趣班-在過程中不斷鼓勵-監控結果並問孩子的意見-考慮要不要堅持下去

總之,課外班對於孩子就像加班對於大人,不鼓勵盲目加班,也不鼓勵盲目補課

總之開心最重要,


月瞳文案and壁紙頭像


中年人要懂:送孩子去各種興趣班,真的沒什麼用。守一瓣心香不以為然,興趣班可以培養孩子的興趣,中年人應該結合孩子自身的條件,培養和發展孩子的興趣和愛好,但切記要適度。

興趣班可以培養孩子的興趣

社會上,各種興趣班林林總總,五花八門。雖說大多數興趣班靠營銷造聲勢,以牟利為目的,但不可否認,興趣班可以培養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在某一專業領域接受訓練,使得孩子有一技之長。

中年人應該理解專業和興趣的區別,送孩子去培訓班的目的,是培養和發展孩子的興趣和愛好,而不是認死理讓孩子必須靠此專業吃飯,除非孩子在某一方面天資異稟,是難得的可造人才。

結合孩子自身的條件,培養和發展孩子的興趣和愛好

每一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有著自己擅長的方面 ,有著自己獨特的條件,父母應該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觀察孩子的優勢體現在哪些方面,結合孩子自身的條件,把孩子送到相應的興趣班接受正規訓練。

比如,骨骼柔軟、喜歡舞蹈的孩子,可以送到正規的培訓學校學習舞蹈,練習一段時間,身邊的人就會發現,孩子的形體和氣質都有一定程度的變化。

有的父母送孩子去興趣班目的,是補短板。比如說,父母都五音不全,為了孩子在音樂方面的表現不是最差,也會選擇把孩子送到音樂興趣班,彌補音樂細胞的先天不足。

送孩子去興趣班,切記要適度

很多家長把孩子的課程安排的滿滿的,急匆匆像趕場一樣,從一個興趣班到另一個興趣班。過多的興趣班會使孩子喪失本來具有的愛好,不但不利於培養和發展興趣和愛好,反而對孩子的身心造成負面影響。

眾所周知,興趣班的學費雜費都不菲,是家庭一筆不小的開支,過多的興趣班會造成家庭的經濟負擔過重。同時,孩子的精力有限,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有限,過多的興趣班會讓孩子厭倦。

綜上所述,興趣班可以培養孩子的興趣和愛好,中年人應結合孩子自身的條件,培養和發展孩子的興趣和愛好,但切記要適度。


守一瓣心香


送孩子上興趣班也無不可,但不能太多太濫,那樣得不償失!孩子再聰明,也不可能那麼多才多藝,俗話說貪多嚼不爛!有的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孩子小小年紀上幾個興趣班,孩子能受得了嗎?不僅受不了,還會影響學習和身心健康。


香山紅葉汪邦年


不要去完全否定任何一件事情。

送孩子去補習班,真的沒什麼用,這一句話,顯然是有失偏頗的一個定論。

如今的社會教育,送孩子去補習班似乎已經成為了一個正常現象,層出不窮的培訓班,讓家長看的眼花繚亂,不知所措。

“別人家的孩子”在這個時候,成為了壓迫所有家長內心的一塊石頭。

所以有人提出來:要給孩子真正的自由,不要去興趣班,沒有用。

是的,不否認孩子需要自由,快樂的童年,需要屬於自己娛樂的時間,過於強烈的壓迫的確也不好。

但是,我依然覺得在合理時間內,孩子是有必要培養興趣的,哪怕只是一種球類,一種樂器。

試想,當同齡的女孩子長大後一襲白裙優雅的坐在鋼琴前,當同齡的男孩子長大後在校隊籃球賽上揮汗如雨,而你的孩子缺什麼都不會或者說不精通。

如果連獻醜都不配,這是可能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的。

當步入工作的時候,連愛好都可能填寫的是某些手遊的時候,這並不是很搞笑的段子,是赤裸裸的尷尬。

所以,孩子培養興趣愛好,還是有必要的,這不僅僅是興趣愛好,也是有關孩子完善的人格培養,氣質培養的。不然德智體美勞同時發展也沒被提出的必要的。

當然,說到最後還是把握一個度的問題,成年人都知道自己怕壓力太大,對於自己的孩子在興趣班這個問題上,家長心裡有一杆平衡秤就行。




瓜說


不能完全否定興趣班的作用。

社會在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精神生活越來越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內在需要,教育也不再僅僅侷限於學校、課本,而且一個學校的師資配備有限。新時代的家長們將眼光投向了社會上的各種興趣班,努力將孩子培養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初衷是對的,現實也證明不少孩子從中受惠,成長為人人羨慕的全方位人才,甚至藝術家。從就業角度來講,技多不壓身,多學一門藝術,為以後的就業也提供了許多方便。

那麼飽受爭議的問題來了:許多家長盲目跟風,強迫孩子學這學那,自己又不能幫孩子堅持練習鞏固,以至於半途而廢,最後形成:花了不菲冤枉錢,又沒達到預想中的結果。所以就會發出上興趣班沒用的感慨。

其實,想給孩子上興趣班的家長們不必灰心,只要你做到如下三點,孩子想不優秀都難。

一、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先給孩子報幾門興趣班試試,選擇孩子比較喜歡的堅持下去,不喜歡的直接放棄。

二、根據孩子的學習情況,指定學習計劃。

三、堅持練習。

尤其第三點,四個字。很多家長和孩子都是在這一關敗下陣來!家長一定要堅持,孩子做的好,應該給與小小的獎勵,做的不好,父母要剛柔並濟,不能一味斥責逼迫,這樣容易適得其反,“度”的問題家長們自己去摸索把握。

希望能幫到您!





白茶lhy


我也認為沒有用,課堂上認真學習就好了,如果學會了根本沒必要上,課堂上不認真沒學會指望課後上補習會讓孩子更厭學,孩子又痛苦又浪費錢!


星雨馨悅


有沒有用取決於家長的心態,簡單的舉例,如果你讓孩子去打乒乓球,如果學了將來就一定要拿世界冠軍的心態,那你肯定會認為孩子學乒乓球沒有出路,所以沒有用。如果你讓孩子去學打籃球,出發點是為了長高,那就肯定有用。如果為了讓孩子參加集體活動變得開朗活潑,讓孩子去學習現在最火的輪滑運動,那也肯定有用。所謂的有沒有用,取決於家長心態的出發點,能解決你內心所需求的就有用,不能解決你內心需求的,那你就覺得沒用。個人愚見,謝謝。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7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dc000ead350e543aac\

不折騰枉青春


這完全是錯誤的,學習班可以不上,但是興趣班是一定要上的,(一個興趣會認識一幫朋友)如果有條件的話。孩子的興趣是隨時變化的,家長要引導孩子,如果決定做一件事一定要堅持下來,不能半途而廢,不管什麼情況,這時候就要靠家長的監督和堅持了,因為很多孩子會半途而廢,很多家長這時候也是隨孩子的意願,這就是導致上興趣班沒有用的原因!我們都知道,如果我們堅持做一件事,很多年不動搖,那麼那麼到時候不是專家,也可以當作一門手藝了,可以靠這門手藝養活自己了,你說怎麼會沒有用呢?


一念之間84209


在課堂上認真學,課後拿來鍛鍊鍛鍊身體不好嘛,如果孩子很熱愛學習知識,那可以送,如果是強迫性進行那就沒有必要,因為這會扼殺掉孩子的創造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