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我們的精心救治換淮南人民的安心

“去年8月開始,我一直在曹庵鎮陳巷村衛生室參加健康脫貧‘百醫駐村’專項活動,年三十放假回家,原打算陪陪父母和妻兒,但疫情形勢嚴峻,下午接到院領導通知後,簡單收拾了一下,就趕到救治一線來了。”日前,記者採訪了剛剛從我市新冠肺炎救治一線輪換下來休整的安徽理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市第一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醫師、首批救治團隊組長朱永兵,聽他講述在市第一人民醫院(市傳染病院區)奮戰的十多個日日夜夜。

作為第一批治療小組的組長,一進駐病區,就緊張忙碌起來,帶領小組成員迅速完成物品準備,明確規範的操作流程,一遍遍防護流程推演,各項救治活動準備工作全部展開,嚴陣以待。

1月24日0時18分,我市首例新冠肺炎患者馬某入院,救治新冠肺炎病人的戰鬥隨即打響。馬某年齡大,入院時情緒低落、恐慌,給治療帶來很大難度。針對這一情況,朱永兵精心制定治療方案,每天為馬某做心理輔導,開解情緒,穩定了病情。“好情緒對於病情恢復往往會事半功倍,現在大家都成了心理治療師。”朱永兵說。

作為這次擔任救治團隊組長的朱永兵,曾經歷過抗擊“非典”,在感染性疾病科領域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他告訴記者,目前雖沒有針對新冠肺炎患者特效藥,但救治組會根據每一位病人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抗病毒治療,並對患者相關併發症、合併症進行干預,提升病人自身免疫力,阻止病情進展。

兩次查房、三次報表、隨時處理突發情況、接收新的病人……每天,朱永兵的工作都排的滿滿當當,一天工作10多個小時也成為常態。“雖每次查房都費時耗力,但我們還是堅持一天兩次查房,這有利於及時掌握病人病情變化,做到精準對症處置。”朱永兵說。

咽拭子核酸檢測結果,是確診新冠肺炎的一個重要指標。採集咽拭子標本是一件高危險的工作,病人呼出的氣溶膠和噴濺出的飛沫,很可能攜帶大量病毒。面對風險,朱永兵做了一個硬性規定:標本一律由他採集。“我是一名共產黨員,經驗也更豐富,這個工作就得我上。”朱永兵說。

2月5日,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患者楊某和李某達到解除隔離和出院標準,成為我市首批康復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剛開始我非常焦躁,也很害怕,但是醫護人員的治療和鼓勵,讓我充滿信心,感謝全體醫護人員!”兩位患者在離開醫院的那一刻,朱永兵和全組成員倍感欣慰,首戰告捷,讓市民能夠感覺到在我們身邊發生的這場疫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也讓全組成員更有信心。

首批入駐的只有2名醫生,隨著入住病人不斷增多,朱永兵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有些病人有基礎性疾病,還有病人出現合併症,這些都給救治帶來了更大的難度。”朱永兵介紹,1月3日凌晨3時,患者高某突然出現劇烈腹痛伴胸悶,他立即進入病房,體檢右上腹壓痛明顯伴墨菲徵可疑陽性,考慮突發急性膽囊炎,因為高度緊張而出現胸悶症狀。經過及時處理,患者症狀有了改善。一通忙活下來,天已微亮,新一天的工作馬上又開始了。

2月8日,我市第3例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出院。當天,朱永兵帶領的第一組醫療團隊也完成了和第二組醫療團隊的交接,結束了15天的抗擊疫情的戰鬥歷程,期間,共收治21例確診病例,1例疑似病例,零院內感染。

“一個病人到來,全隊準備;一個戰友上陣,全隊齊心協助;不漏掉一個細節,不忘記一個提醒……”就像朱永兵在救治一線寫下的一段話那樣,最讓朱永兵感到自豪的,還是自己帶領的這個團隊:“我們這個小組,雖然年輕,但凝聚力、戰鬥力極強,正是得益於團隊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這麼明顯的救治成效。”

“作為一名醫務人員,疫情就是命令,第一時間奔赴戰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朱永兵說,雖已輪換下來休息,但只要有需要,自己隨時準備重返戰鬥一線。(記者 李東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