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我們面對的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曾有人說:“趨勢就像一匹馬,如果在馬後面追,你永遠都追不上,你只有騎在馬上面,才能和馬一樣的快,這就叫馬上成功!

無獨有偶,德國商業銀行也宣佈,到 2020年他們將會將銀行中 80%的工作都數碼化、自動化,最終將會裁掉 9600名員工。

未來,我們面對的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斯坦福教授卡普蘭做了一項統計,美國註冊在案的720個職業中,將有47%被人工智能取代。在那些以低端技術、體力工作為主的國家,這個比例可能超過70%。

花旗預計,2015——2025這十年間歐美銀行將裁員30%,數量最多達到170萬人。36萬小時的人力工作,AI只需幾秒就能完成,一切人類在AI面前都是樹懶。

馬斯克說在未來20年,全球12%至15%的勞動力將因為人工智能而失業。

銀行櫃員這種工作,不要看不起眼,薪資也不高,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有很多人,為了這樣一份工作,甘願花上十幾萬甚至幾十萬元,去疏通關係,走後門來獲取這樣一個職位。

未來,我們面對的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你會發現,所有穩定的工作都有一個特點,缺乏高強度的競爭,那麼其另一面就是,市場也絕不會給你有競爭力的薪酬,你的薪資不與能力掛鉤。

但是20年過去了,這種穩定終於被打破了!

今天,你的競爭對手早已不是同事、你的同齡人,而是比你更快、比你更精準、還不會累的機器,誰比得過?

未來,我們面對的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這個世界的變化越來越快:

從第一臺計算機誕生到互聯網發明,不過44年;

從門戶網站到電子商務的崛起,不過5年;

從智能手機普及到微商遍地,不過1年!

從移動支付流行到手機消失,你認為會很久嗎?

15年前,有人說將來拿著手機,可以全球對話視頻是做夢;

5年前,有人說以後手機代替電腦可買火車票是做夢;

3年前,有人說手機可以代替取款機,可隨時隨地支付購物,這肯定是做夢;

但今天,這些都實現了。

未來,我們面對的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在這個高速發展的社會里,不去冒險就是最大的風險!

人類社會的每一次進步,總是伴隨著對舊產業和落後生產力的淘汰,這是無法違背的社會規律,面對科技、文明的每一次飛躍,我們更應該做的不是簡單地留戀過去,而是積極地擁抱未來。

未來,我們面對的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那是一個三無的世界:無生意可做、無工可打、無縫可鑽。

所謂無生意可做,舊世界的信息是不對稱的,這導致社會的“供給”和“需求”始終是錯位的,這就需要“生意人”去對接,並從中謀利。而在新世界裡,互聯網把信息變的對稱,使“供給”和“需求”精準連接。“中間環節”和“賺差價”都不存在了。

所謂無工可打,舊世界遵循的是大工業邏輯,有的人只需要執行命令並不需要承擔結果。這就是打工的本質。而在新世界裡,個體開始崛起、公司開始平臺化,你必須主動思考和去解決問題,併發揮特長為社會創造價值,否則你就沒有存在的價值。

所謂無縫可鑽,在舊世界裡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導致每個行業都有潛規則,這讓很多人可以通過不正當途徑獲得灰色收入。而在新世界裡,法律、法規變越來越完善,蒼蠅不叮無縫的蛋,每個人都應該適應在公開、透明的情況下展開活動。

未來,我們面對的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歸根結底,在舊世界裡,每個人只需要是一個“價值傳輸點”;而在新世界裡,每個人必須是一個“價值放大點”。

中國正在淘汰那些依靠壁壘、資源、投機並且思維還在僵化的人。轉型之痛,就好比一個新生兒即將呱呱落地,此時媽媽正在咬著牙挺過最後的疼痛。不要著急,這只是一場產前陣痛。

唯一不會背叛你的

是你的認知和能力

未來,我們面對的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固然,人工智能或許會讓一些行業永久消失,卻是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它解放了人類的創造力,但倘若你不去改變,就只能被社會淘汰,就只能失業。

真正的穩定不是來自外界的施捨,不是來自於體制的庇護,而是來自於自身,把命運把握在自己手裡才是穩定。

任何一個行業,任何一個職業與人一樣,都有他的生老病死。

真正的穩定是你在風暴之前就未雨綢繆,抓住機會學習,野蠻生長,而不是說燕雀處堂不知大廈之將傾,在你最好的年華,滿足於優越感和舒適區。

在這個時代,你的工作會背叛你,你的行業會背叛你,你的專業會背叛你,唯一不能背叛你的,是你的認知和你的能力!

過去的榮耀已經過去,將來的輝煌才屬於自己。如果你想把握未來,現在必須提升自己,趕上潮流的腳步!

不改變思路,就不會有出路,沒有出路就沒有出彩。偶然的機會,一條有關物聯網的信息讓我眼前一亮,物聯網的產值是互聯網產值的30-50倍。接下來,看資訊、查資料,錯過了互聯網一定不要錯過物聯網,很有幸認識合其家,走進合其家,走進物聯網研究中心,通過深入瞭解被合其家企業文化和時間三分化的生活方式所吸引,特別是“讓一群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業”,終將實現偉大的中國夢。這是一份愛心事業,也是一份傳遞愛心的事業,這是一份讓全球消費者都能獲得財富的平臺,是成就平凡人夢想的平臺,快速實現心中夢想,穩健跨越式智慧成長,找回生命中幸福真我的平臺,我依然放下手中生意,全力以赴參與到【物物地圖】,併成為我終生的志業。


【物物地圖】國家物聯網重點領域高新技術企業,以自主核心技術和物聯網高科技,成功搭建了物聯網【物物地圖】生態架構。實現線上線下全網鏈接,自由連鎖,無界融合。幫助消費者生態消費,服務企業商家智能化。打造全球廠家、商家、消費者的“命運共同體”,構建全球生態消費第一管理服務平臺。


未來,我們面對的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18年【物物地圖】與華為、阿里同登中國十大影響力品牌榜單,19年與騰訊並列成為中國創新影響力品牌。目前【物物地圖】在國內組建東(上海)南(福州)西(重慶)北(北京)中(鄭州)五大運營中心,目前東部,南部,西部,北部四大運營中心已經全面展開工作,中部正在籌劃當中。


因此每一次趨勢的來臨,能夠把握趨勢變化的人有5%~10%,但能夠把握趨勢變化拐點的人只有萬分之一。我們錯過了互聯網阿里巴巴,還想錯過物聯網的【物物地圖】嗎?


過去的一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在這一年裡,合其家事業進入了衝刺爆發的階段,我們共同見證了許多新的成績:合其家獲得“2019中國好公司十大創新力品牌”稱號;與國家物聯網標識管理公共服務平臺合作的“國物標識平臺福州市應用推廣中心”正式掛牌運營,併成立了我們自己的孵化平臺:上海文達合其家孵化有限公司,為合作商企提供專業化的服務和資金支持;承辦第十六屆中國科學家論壇活動周啟幕式暨九·三物聯網論壇,可謂碩果累累。特別是2019年我們全面啟動了“命運共同體”的推進工作,依託創新的【物物地圖】生態架構,通過組建3D打印子公司、【物物地圖】生態上市配置會等多種形式,成功幫助一大批企業走出了轉型升級的發展瓶頸,這些都讓【物物地圖】生態架構的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讓我們的合其家“朋友圈”人數與日俱增。

未來,我們面對的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這是一個成就夢想的黃金時代,這是一個迴歸商業本質的競合時代。面對機遇與挑戰,唯有以創新構築起核心競爭力,才能讓中國企業的品牌之路行穩致遠,讓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得償夙願。秉承中華文明“世界大同”發展夢想的合其家將“【物物地圖】世界一家”作為自己孜孜以求的歷史使命,並正在為早日實現這一目標不斷努力著!

物聯網是面向實體世界,是對傳統行業的核心、模式的深刻變革,是虛實交融的實體經濟,對傳統行業的影響遠超過互聯網,物聯網將推動

"互聯網+" 時代到 "物聯網×" 時代。物聯網已成為現實趨勢,物聯網的產值是互聯網的30到50倍,當前已迎來了又一次的社會重大變革……

大家同時站在新機遇的起跑線上,誰會成為新的主導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