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行業的寒冬真的來了嗎,你知道正在裁員的互聯網公司有哪些?

猿猿小生活


導語:線上流量越來越精貴,那些無法自帶流量的平臺都開始走下坡路或者增速放緩。之前互聯網公司有融資、有高速增長,但隨著關注重心向利潤轉變,很多公司都會感受到自身的臃腫。很多公司用架構調整、組織優化、績效考核增強的方式,掩蓋裁員實質,各位看到即可自辯。

1、其實說IT行業寒冬,不如說整個行業寒冬。但是這個事情還是要一分為二地來分析了。裁員是每年都會進行的,只是規模的大小問題。現在炒得很熱說互聯網行業裁員,一是因為互聯網公司不少沒有明顯的盈利方向,容易縮減規模,二是互聯網企業現在處於風口,關注度也高,有一點風吹草動就會被放大很多倍。

2、關於裁員,其實都是邊緣性的員工,核心員工和不可或缺的一般不會再裁員之列,如果整個部門砍掉的話,就是大家一起被裁掉了。

3、關於哪些公司在裁員,簡單的找了找資源,相關公司如下:

4、關於怎麼裁員,這個怎麼說呢,每個企業方法不一樣,規模大的就是直接面談,談話OK和集體的補償給了,大家就各奔東西了。也有很多公司是把你們外包給其他公司的,單方的轉換了協議,也有不少是業務線切,自己離職的也比較多。或者是減工資、降福利,逼著你不得不離職。

5、裁員並不可怕,也不能說什麼裁員風暴。職場中要有危機意識,隨時準備著被裁也就可以的,多提升自己的技能,發展第二職業,這樣的話才能夠在寒冬中有自己的立身之地啊。

6、任何時候,當你發現公司盈利水平不行,或者轉型困難,裁員肯定是縮減成本的一項措施,都要仔細的甄別公司即將遇到的危機,做好準備啦!

——本回答為西安鼎昂數字貨幣智能量化全自動炒幣機器人(歷時收益,數據核對,實況直播)公司整理。


鼎昂全自動炒幣機器人


互聯網各個公司技術部門中被裁的大多數都是“碼農”。

碼農定義:俗稱搬磚的,對於編程這個隊伍來說沒什麼技術含量,任何人都可替代你,每天就知道寫業務代碼。這類人過30歲或35歲基本被開或跳槽時因為年齡被刷下(我們公司碼農只招90年以後的)。

大家可以觀察下自己的公司,基本核心技術人員沒有被開的,我同事在幾年前就是典型的碼農,這個人危機感爆棚,所以後來向架構方面發展,聽說最近在研究K8S Serverless,作為技術應該每天不斷的在學習中,並且應用到生產環境,這樣在技術圈才不會被淘汰。

最後說一句,碼農只是技術崗最初級的職位,想讓技術職業生涯邊長,就需要不斷的學習當下最新的技術,有可能的情況下還可以參與修改或開發,只有這樣在跳槽的過程用才有競爭力。因為能寫業務的人太多了…


閱盡天下貼


我是過完年被裁的,記得那天剛好是正月十五,晚上懷著複雜的心情去看花燈。裁員是給部門名額,每個部門幾個,然後由部門領導決定裁誰,一般是入職時間短的,工作不重要的,給補償少的。

關於哪些裁員,著名的甲骨文眾所周知了,最近的思科,年前就有風聲的滴滴,京東,美團,以及現在被傳的網易考拉,等等。還有好多不知名的小公司,今年的互聯網很難過,沒有新的增長點,資本市場不景氣,泡沫就要破了。


北漂回家的80後


裁員的公司挺多的。

但是招聘的也不少。

不過從去年開始工資不漲,獎金也不發了。

今年前幾個月還說什麼要漲工資發獎金,這個月又沒動靜了。

每天加班加點,外派到其他城市工作,一週回家一次,工資不高全憑駐外補貼撐著,不過好歹還有五險一金聊以自慰,將來買房子可以公積金貸款。說來說去也就是這麼點兒好處了。

說是IT人士,其實我覺得就是碼農或者碼奴而已,搬搬磚填填空,沒啥技術含量。將來真正寒冬來臨,必將被裁!

別問我怎麼知道的,家有IT男一枚!


我的房子我做主


在北京待過六七年,今年剛回來,說說我看到的互聯網行業的現狀。

首先真正有能力有學歷的人不用擔心,因為大的企業對於真正有技術有能力的人才還是非常需要的,而且會水漲船高,待遇越來越好。

但是相對來說,如果你的職位可替代性比較強(比如初級的運營、產品、設計、技術等等),或者學歷一般的,也沒有什麼大公司背景,基本上今年如果離職的話,找工作會非常難。並不是說找不到,而是很難找到好公司,或者薪資待遇,也不會像前兩年那樣提升那麼多。

別的不說,單說大公司裁員的那幫子人,你就得去跟他們先去競爭。

像美團、滴滴、京東、優酷,這些企業之前都有過一批裁員,而且前一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甲骨文,也裁撤了一大批員工。說實話,這些人大多是學歷背景還不錯,並且還有大公司背書的,這些人在就業市場算是比較吃香的。如果這兩年,在北京,你從公司離職,就意味著你得去跟這幫人競爭為數不多的就業機會,可想而知有多難。

我一朋友,程序員,也是原來聯想的員工,我們公司安卓組組長,離職後至今,快3個月了,還沒有找到心儀的工作。要知道,前兩年的時候,挖他的人還是很多的,可惜都被他拒了。由此可見這兩年整個IT行業的形式確實不太好。

當然了,大公司還是相對旱澇保收的,我所知道的也有不少大公司情況還不錯的。像華為、OPPO、步步高、拼多多、阿里、頭條、騰訊等,總的來說還是比較穩定的,對於優秀人才的需求很大,而且待遇也很好。

當然了造成寒冬的另一個原因,就是資本更加謹慎,原來可能一個ppt,一份演講稿就能忽悠到投資,現在已經基本不現實了。而那些還沒有形成穩定營收,只能靠融資苦苦支撐的創業公司,自然是撐不下去了。

總的來說一句話,寒冬對於沒有盈利能力,或者本來也就只是盲目跟風的企業來說,永遠是寒冬。而對於那些真正的巨頭企業,相對來說影響不大。


Hi生活菌


1、其實說IT行業寒冬,不如說整個行業寒冬。但是這個事情還是要一分為二的來分析了。裁員是每年都會進行的,只是規模的大小問題。現在炒得很熱說互聯網行業裁員,一是因為互聯網公司不少沒有明顯的盈利方向,容易縮減規模,二是互聯網企業現在處於風口,關注度也高,有一點風吹草動就會被放大很多倍。

2、關於裁員,其實都是邊緣性的員工,核心員工和不可或缺的一般不會再裁員之列,如果整個部門砍掉的話,就是大家一起被裁掉了。

3、關於題主說哪些公司在裁員,簡單的找了找資源,相關公司如下:

4、關於怎麼裁員,這個怎麼說呢,每個企業方法不一樣,規模大的就是直接面談,談話OK和集體的補償給了,大家就各奔東西了。也有很多公司是把你們外包給其他公司的,單方的轉換了協議,也有不少是業務線切,自己離職的也比較多。或者是減工資、降福利,逼著你不得不離職。

5、裁員並不可怕,也不能說什麼裁員風暴。職場中要有危機意識,隨時準備著被裁也就可以的,多提升自己的技能,發展第二職業,這樣的話才能夠在寒冬中有自己的立身之地啊。

6、任何時候,當你發現公司盈利水平不行,或者轉型困難,裁員肯定是縮減成本的一項措施,都要仔細的甄別公司即將遇到的危機,做好準備啦。


沈理職談


2019正在裁員的公司:

京東裁員8%,滴滴裁員15%,科大訊飛裁員30%,騰訊裁員10%,華為裁員10%,美團點評裁員20%,知乎裁員20%,阿里末尾淘汰10%,還有各大中小公司在扣減年終獎變相裁員,2019真的是寒冬來了,裁員的公司越來越多,很多被裁掉的員工還在還房貸,生活壓力大,找工作又不容易,互聯網真的是越來越不好混了。


住杭房產


秉承一家之言,講述多方故事


每年都在說互聯網寒冬,但是似乎從去年年底開始到今年年初,這個呼聲特別大,好多大型公司都在裁員、減薪、沒發年終獎......個人生活在杭州,就根據個人情況來說一下知道的真實情況吧!

裁員的公司

個人知道的裁員公司有阿里巴巴、網易、滴滴、攜程、百度、京東;這是我知道裁員比較狠的情況,當然,公司的裁員情況是不一樣的。

阿里和網易的裁員屬於末尾淘汰,在公司項目業績不好或者個人能力不足的,阿里和網易會採取直接裁員的方式,所以這應該屬於被動裁員。

其他的公司例如京東和百度等,是公司發出的裁員通知,這個應該算主動裁員!

裁員方式不同

前邊說了,被動裁員和主動裁員的方式不同,導致了處理的方式不同。


跟一位阿里的高級經理聊過,他跟我說的,阿里會給裁員的員工直接3個月補償,然後終止勞動合同,這也是阿里最殘酷的一點,每年都會有大批人進入阿里,興高采烈;也有一部分人被阿里淘汰,心有遺憾吧~

主動裁員的方式就多了去了,有直接不給你發獎金和福利的,逼著你離職的;有直接通知你離職的,沒有什麼補償的;有公司給予補償,直接通知你離職的......主動裁員的公司,有員工感恩的公司,有鬧得不可開交的公司,全部都在公司的一念之間。

結局不同

其實在互聯網界,我說的這幾個公司基本都算大廠,從這些公司工作一定時間出來的員工是很受歡迎的,不論是哪個崗位,這也就是互聯網界的“鍍金”,不可避免的,這群人身上總有公司需要的東西,因為整個公司在發展的過程當中,耳濡目染的夜學會了很多東西;所以總結就是一句話,從大廠出來的人不愁出路!


互聯網領域,公司的生存和死亡可能就是一瞬間的事情,見識了“百團大戰”,“燒錢打車”,共享單車,領域興起之後會死亡一批企業,有的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歡迎討論!


壹見解


作為互聯網產品中的一員,我也來說說看吧,大家不喜勿噴哈。。

裁員原因如下:

1.互聯網行業發展近10年,進入下半場,行業頭部企業早已搶佔市場並穩定,例如:出行有滴滴,外賣有美團、餓了麼等,購物有淘寶、京東、拼多多等,各行各業都有一個龍頭,中小型型公司以創業為驅動,無法找到破局點或者在有一定量的用戶基礎上無法實現變現,即便有大公司也有壁壘機制,你很難在短時間內發展起來,可能在發展的過程中就被抄襲,被扼殺。

2.資本更為理性,不會因為一紙ppt,一個idea就投資。

3.線上獲客成本太高,這個階段你很難再去從0開始做用戶增長,大多數小型創業公司死在了萌芽裡。

4.小公司生存堪憂,大公司邊緣業務線,或者中長期無法盈利的業務線面臨被砍,對應人員被裁。技術也是跟著業務走的。

5.綜上,且今年經濟不景氣,行業坑位數減少,人才過剩且人才競爭加劇。公司以盈利為基礎,為了打贏下半場,必然裁員縮短成本,集中力量幹主營業務線……

6.最後一點,聽別人說的,以前互聯網不裁員,誰裁員證明誰不行,即便虧本也要面子,防止輿論危機哈,今年是開了個頭那就停不下來了,生死存亡更重要~

互聯網人員求職面臨的現狀:

1.行業寒冬,坑位數減少,人才過剩且人才競爭加劇,暫且不管剛剛培訓出來的人……

2.求職門檻更高,學歷、經驗、大廠背書……

對一些回答觀點的見解:

1.裁員都是裁的碼農,核心技術不會開;這不是說屁話嗎,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有幾個能做到管理層、技術核心成員?你以為你有能力就能上去嗎?這句話經歷過的定會懂!

2.ai會取代。。這應該是跨行領域的人說的……

我舉一個簡單例子,物流搬運機器人替代人工搬運、物品分類,目前好像就幾個大廠在用哈,比如亞馬遜。這東西出來了,投入市場還早的很,大部分企業只會講利潤,不會跟你多比比。智能機器人購買費用,系統維護費用,人工操作培訓費用等與人工相比,是直接相等還是n年後持恆?那還是個問題,暫且不說技術發展階段……

3.要學習,要學習,學習新技術。學並沒有錯,但是要能得到企業招聘的認可。不是說你會了,別人就會要你,很多東西你學會了目前工作用不到,而且招聘會嫌棄你沒有經驗,或者沒有對應的學歷等作為支撐。例如做後臺的想從事算法,這是很有難度的。

個人觀點較為偏激,不喜勿噴哈!

願每一個互聯網從事人員都有所依仗,獨善其身。


黃昏獨自哈


我是IT從業者,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我覺得IT行業並沒有迎來寒冬,迎來寒冬的是那些不求上進、墨守陳規的企業。

傳統業務向新興業務轉型

Oracle中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上個月,Oracle中國區研發中心共裁員約1600人,這個數字幾乎是Oracle中國區研發中心總人數的一半還要多。如此大規模的裁員,主要還是因為Oracle中國區研發中心主要負責的都是些比較邊緣的業務,而目前Oracle主攻的雲計算服務研發他們幾乎都沒有參與,由於受到財政數據的影響,Oracle不得不棄車保帥。

過度擴張後的疲軟期

另外還有一個企業,特殊原因就不提名字了。這個企業主要運營一個互聯網資源共享平臺,該企業自從前幾年獲得幾十億融資後,開始迅速擴張,從以前純粹的平臺公司,發展成了涉足金融、消費、財會服務、科技信息諮詢等行業的巨無霸,員工人數達7000多人。而在迅速擴張的同時,似乎企業的管理結構並沒有因此而作調整,曾經一人拍板的管理模式不再適用於現在如此大體量的企業。

過度擴張,消耗了投資方的資金不說,最後一個行業都沒有做的精,緊接著的就是被競爭對手或者市場淘汰。最終導致大幅裁員。

所以,我認為IT行業寒冬是不存在的,未來是人工智能的時代,IT行業不可能進入寒冬。作為IT從業人員,需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升自己、進化自己,如果隨著企業一起不求上進、墨守成規,那麼必將被時代所淘汰。

我是程序員愛編程,一個資深非專業碼農,科技領域段子手!如本回答能夠討得您的歡心,勞請點贊、轉發、關注我,如有不同看法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