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阮”是嵇康、阮籍的合稱,他們的詩歌體現了正始詩歌的面貌

“嵇阮”指三國魏後期詩人嵇康、阮籍的合稱。嵇阮是正始體大家,也是竹林七賢的首領,他們的詩歌典型地體現了正始詩歌的基本面貌。首先,嵇阮詩具有強烈的批判現實的精神。不同於同時代些“詩雜仙心”,一味以老莊思想文飾淺陋的作品,嵇阮之詩大都繼承了建安詩歌的優良傳統,譏切時政,思考人生,表達了他們對人生禍福的憂慮,有著強烈的批判現實的色彩。如嵇康的《悲憤詩》敘述自己的性格、志趣和招禍的因由:“欲寡其過,謗議沸騰。性不傷物,頻致怨憎。”從個人命運的角度顯示了當時黑暗勢力對正直之士的迫害,充溢著一股憤懣不平之氣。

“嵇阮”是嵇康、阮籍的合稱,他們的詩歌體現了正始詩歌的面貌

嵇康

阮籍的《詠懷詩》八十二首則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曲折地表達了詩人在黑暗政治下的痛苦、憤懣心情,隱晦地抨擊了統治者的殘暴。如“夜中不能寐”一詩表現了詩人內心的孤獨與苦悶。“嘉樹下成蹊”揭露了統治者的恐怖統治。“駕言發魏都”則借古諷今抨擊了上層社會的腐化享樂,而“洪生資制度”則對矯揉造作的虛偽之士作了無情的嘲諷。可見,嵇阮之詩雖然在具體的內容上與建安詩歌不盡相同,然而在基本精神上是與“建安風骨”一脈相承的。其次,具有濃厚的哲理色彩。由於受到玄學思潮的影響,嵇阮詩中的思意味比較強烈。康作品中常常表現出一種對悠遊容與、閒適自由的人生境界的追求,如:

“嵇阮”是嵇康、阮籍的合稱,他們的詩歌體現了正始詩歌的面貌

阮籍


息徒蘭圃,秣馬華山。流磻平皋,垂綸長川。目送歸鴻,手揮五絃。俯仰自得,遊心大玄。(《四言贈兄秀才入軍》之十四)

在心靈與自然的融合中,進入對道的領悟。他還有不少詩是以直接說理的方式來表達哲思的,如《知慧用有為》:

法令滋章寇生,紛然相召不停。大人玄寂無聲,鎮之以靜自正。

“嵇阮”是嵇康、阮籍的合稱,他們的詩歌體現了正始詩歌的面貌

阮籍

所表達的正是“知慧用,有大偽”,一切應歸於無為的思想,像這種以說理來代替形象與感情的詩與後世的玄言詩已經相當接近了。阮籍詩中的哲理意味也很濃厚,不過與嵇詩的直白不同,他的哲思多熔鑄於形象之中,因而詩的意蘊就要複雜、含蓄得多,如《詠懷詩》之四十八:

鳴鳩嬉庭樹,焦明遊浮雲。焉見孤翔鳥,翩翩無匹群。死生自然理,消散何繽紛。


“嵇阮”是嵇康、阮籍的合稱,他們的詩歌體現了正始詩歌的面貌

阮籍

用比興的手法寫出他無可奈何的選擇,既然無法翱翔長空,那就不妨遊戲庭園,貫注其間的正是老莊委運乘化的思想。在詩歌中引入哲思是嵇阮詩的一大特色,這對後來玄言詩的出現有一定的作用。再次,具有素樸平實的風格。由於一方面受到玄學思潮的影響,另一方面在審美情趣上對建安詩風一定程度的反撥,嵇阮的詩一般不尚雕琢,不刻意追求聲色、辭采之美,如上面所引詩歌無不顯示著這種平實厚重,簡淡質樸的特色。然而嵇阮詩歌又有著比較鮮明的個人特色。

“嵇阮”是嵇康、阮籍的合稱,他們的詩歌體現了正始詩歌的面貌

阮籍

從體式來看,嵇康長於四言,阮籍長於五言。阮籍是建安以來大力創作五言詩而卓有成就的作家,在五言詩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嵇康存世之作中絕大部分是四言詩。四言詩在秦漢以後少有佳作,特別是在五言繁興之後,一般詩人對四言更是較少屬意。嵇康則是少數在四言詩衰微時期成功運用這一體裁的詩人之一(包括在他之前的曹操和之後的陶淵明)。他的代表作《幽憤詩》、《贈秀才入軍》等都是四言體,具有雅潤簡樸的特色。

“嵇阮”是嵇康、阮籍的合稱,他們的詩歌體現了正始詩歌的面貌

嵇康

從風格上看,“嵇志清峻,阮旨遙深”(劉勰《文心雕龍·明詩》)。所謂清峻是指情感的激烈剛勁,鮮明爽朗。嵇康的詩抨擊時政,憤世嫉俗,表現出他剛直不阿,疾惡如仇的骨氣。“詳觀凌世務,屯險多憂虞。施報更相市,大道匿不舒。夷路值枳棘,安步將焉如”(嵇康《答二郭》之三)。然而儘管世道險惡,他仍然不變素志,獨立不遷,“身貴名賤,榮辱何在。貴得肆志,縱心無悔”《贈兄秀才入軍》之十八),“抗心希古,任其所尚”,“采薇山阿,散發巖岫”(《幽憤詩》),堅決不與司馬氏集團合作,表現了他峻切剛直的性格。

“嵇阮”是嵇康、阮籍的合稱,他們的詩歌體現了正始詩歌的面貌

嵇康

所謂遙深,是指阮詩多用比興、象徵手法,隱晦、曲折地表達詩意。阮籍的《詠懷詩》八十二首或用自然事物象徵,或用神話、遊仙暗示,言在此而意在彼,用筆曲折,如《詠懷詩》之一: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薄帷鑑明月,清風吹我襟。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全篇寫作者的憂思,卻沒有一句直接寫憂思的內容。詩人用明月、清風、孤鴻、翔鳥等一連串意象來暗示那令人窒息的現實環境,從而表達了他內心深處的孤獨感與憂慮感。阮籍的詩大都是這種“言在耳目之內,情寄八荒之表”,“厥旨淵放,歸趣難求”(鍾嶸《詩品》)的含蓄深永之作。

作者介紹:我是“夢想小鎮姑娘”,執筆走天涯,與大家一起分享、瞭解中國的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