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著洮北的第一書記

這是一支紮根基層,服務群眾的隊伍

這是一支政治過硬,敢打硬仗的隊伍

這是一支奮戰一線,不畏困難的隊伍

從脫貧攻堅主戰場到疫情防控第一線,作為黨組織選派的駐村第一書記們,主動請纓,衝鋒在前,與村“兩委”幹部和黨員攜手同心,當好群眾的“主心骨”和“守護者”。

堅守一線 共克時艱有擔當

1月25日晚,正值農曆正月初一,洮河鎮那尼哈村第一書記曲巖在新聞中看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越來越嚴重,她立即拿起電話給村支部書記於佔忱打電話,詢問村裡情況,又四處聯絡,自費購置口罩、消毒液、抗感冒中藥等村一線人員所需防護物資。

她雖然人在家裡,可心裡天天惦記著村裡老百姓的健康安全,和村書記打電話詢問村裡情況成了她每天早晨起來要做的第一件事。隨著疫情不斷蔓延,曲巖再也坐不住了,1月29日晚,她連夜開車趕回了村裡,與村兩委幹部對接防疫開展情況,對設卡排查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守望著洮北的第一書記

由於曲巖是白城市傳染病醫院的醫生,回村後,她第一時間在重點場所設置第一書記宣傳點,從專業角度宣傳居家防疫措施及出入行為規範,示範個人衛生、防護方法,對全村273戶村民發放防疫單、對每戶村民室內進行“消殺”,對疫情期間居住的650人進行逐一排查,對返鄉的138人開展監督居家隔離,並每天瞭解情況、監測體溫,確保他們安心在家隔離。

守望著洮北的第一書記

“走,去轉轉,再排查排查、宣傳宣傳。”這是曲書記這幾天的口頭禪。在防疫一線,她扮演著多種角色,拿起登記簿,她是摸排員,做好村民全面登記和對疫區返鄉人員摸排;戴起紅袖章,她是宣傳員,挨家挨戶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守起檢查點,她是邊防員,二十四小時和村幹部輪流值班,嚴防死守,做到“外防輸入”。沒有防護服、沒有隔離衣,只有一隻普通的口罩,曲巖在疫情面前沒有退縮,與村幹部一起做好百姓的守護者。

在疫情面前,還有許許多多和曲巖一樣的駐村第一書記,紛紛主動放棄假期,回到工作崗位。他們身先士卒守卡點,挨家挨戶做排查,他們與村黨員幹部一起站到了疫情防控“戰役”的最前線。

守望著洮北的第一書記

三合鄉夏家村第一書記郭傳利指導封路、在卡點執勤。

守望著洮北的第一書記

到保鎮一棵樹村第一書記王瑛在卡點執勤。

守望著洮北的第一書記

東勝鄉日升村第一書記趙永文走訪隔離期村民。

守望著洮北的第一書記

林海鎮大興村第一書記陳華為防控點人員送去餃子。

守望著洮北的第一書記

平臺鎮大嶺村第一書記劉雪松捐贈84消毒液6桶,噴霧器15個,防護手套200副,口罩200個。

……

情繫一線 同心同德有作為

守望著洮北的第一書記

2016年3月,作為省商務廳派駐的扶貧第一書記,劉光遠、王玉成分別被派駐到到保鎮雙龍村、太平村,他們每天行走在田間地頭,穿梭於貧困戶家,和村黨支部成員一起交流座談,一起慰問貧困戶和老黨員,瞭解民意、溝通民心、增進感情。他們早已把到保鎮當作了自己的第二個故鄉,大事小情格外上心,也成了老百姓最信任的人。疫情發生以後,他們第一時間聯繫各自所在的貧困村,請求回到一線,和大家一起抗擊疫情。當得知不能回到一線,他們又迅速協調省商務廳全體幹部職工為到保鎮捐贈消毒液10桶、口罩600副,以個人名義分別捐款1000元。同時,他們依然在省城積極協調各種物資,為洮北抗擊疫情貢獻力量。

守望著洮北的第一書記

許柏成、範國輝是省市場監督管理廳派駐到洮河鎮楚倫村、新發村的第一書記,他們身在省城卻心繫洮河,千方百計協調資源、籌措物資,從省城驅車往返 600 多公里,將78 桶消毒液、1200副口罩送到白城高速路口。2月5日,他們又為洮北區捐贈口罩3000副、消毒液20桶。

在疫情防控物資緊缺的關鍵時刻,第一書記們雪中送炭,為我們緩解了燃眉之急,又給一線工作人員帶來了溫暖,更堅定了我們戰勝疫情的決心。

扶貧路上,他們是堅定的守望者;疫情防控一線,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者。他們不畏險難,用忠誠熱血淬鍊黨性意志;他們組織得力,讓廣大群眾堅定抗“疫”信心。他們一直砥礪前行,以紮實的工作成效努力守護著一方群眾的健康安全。(來源:洮北微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