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醫大一院感染病科實驗室:築起疫情前線的“偵察堡壘”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肆虐,新冠疾病的確診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近日早上起來關注新增新冠病例成為很多人的習慣。隨著發熱門診病人數量的增加,太原市疾控中心統一新冠核酸檢測工作量增大。省衛健委決定在有能力的醫院開展新冠核酸檢測工作更有利於新冠疫情的防控救治,山醫大一院感染病科實驗室接受了此項任務。

山醫大一院院領導高度重視、全力支持,在科主任張繚雲數次現場考察、籌備下,在感染病科實驗室與住院部醫學檢驗科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感染病科實驗室迅速成立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核酸檢測小組。小組成員有:感染病科張玲榮、任姣龍,住院部醫學檢驗科主任哈斯朝魯、王永昌、胡敏、李軻、盧鴻、許文馨。從物資申領到儀器分析調試、人員調配、業務學習培訓……事無鉅細,全體小組成員從物資的搬運到醫療廢物的清理都是親力親為。

山醫大一院感染病科實驗室:築起疫情前線的“偵察堡壘”

感染病科張玲榮組織新冠核酸檢測小組成員按照衛健委規範要求提前開展檢測活動演練。大家嚴格按照生物安全要求,穿著防護服、戴口罩、帽子、護目鏡、鞋套。從接樣本到提取再到RT-PCR擴增檢測,進行了全過程演練,積極備戰。

感染病科實驗室的調整工作得到一院的全力支持。實驗室的水龍頭需要修理,水暖組馬上派人更換維修;實驗室新增的儀器需要增加電源,電工組張懷靜老師帶領工作人員加班加點安置儀器電源,保證儀器設備的正常運行。

山醫大一院感染病科實驗室:築起疫情前線的“偵察堡壘”

有著豐富工作經驗的住院部醫學檢驗科主任哈斯朝魯說我帶頭先來做檢測,在完成了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並上報已是深夜,他拖著疲憊的身體短暫休息後,次日又投入到緊張的戰鬥中。

山醫大一院感染病科實驗室:築起疫情前線的“偵察堡壘”

每做一批實驗檢測,從標本接收登記、實驗環境準備、個人防護裝備、實驗檢測及廢棄物無害化處理,整個過程大概需要6-7個小時。住院部檢驗科王永昌說:“穿上防護服操作,比在正常環境感覺要悶一些。通常一次檢測做下來渾身大汗,經常溼透。但是,這就是我們的工作,大家並不覺得辛苦,只是儘量把檢測工作做好”。為了減少汙染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小組成員需要全程穿防護服操作。“我們堅信能克服困難,因為我們是新冠疫情的‘偵察兵’。”任姣龍自信的說。

山醫大一院感染病科實驗室:築起疫情前線的“偵察堡壘”

感染病科實驗室新冠核酸檢測出的病毒核酸陽性患者上報後,醫務人員對隔離患者採取了轉運工作,使患者及時得到相關治療並防止疫情的進一步擴散。檢測標本是取的患者咽部分泌物,如果標本帶有新冠病毒,實驗室的工作人員檢測時被感染的風險會更大。儘管如此,全體檢測小組成員沒有一人退縮。

山醫大一院感染病科實驗室:築起疫情前線的“偵察堡壘”

“不冤枉一個‘好人’,也絕不會放過一個‘壞人’!”這是新冠核酸檢測小組工作人員臨危不懼的真實寫照。他們同肆虐的病毒賽跑,用絕對忠誠和專業的技術築起一道“偵察堡壘”,遏制疫情蔓延擴散,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融媒報道 白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