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民營中小微企業熱切企盼度過難關


疫情中的民營中小微企業熱切企盼度過難關

新冠肺炎疫情襲來,衝擊面之廣、損失之大、影響之深遠涉及經濟領域全行業、全產業,其傷害遠遠超過所有善良或樂觀的底線。疫情面前,廣大民營中小微企業幾多辛酸、幾多困難,抗風險能力總體脆弱,面臨的局面極其嚴峻。

如何度過難關、劫後餘生、鳳凰涅槃,是所有民營中小微企業的熱切企盼!

逆境找亮光 堅定信心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疫情還未按下停止鍵,初步根據統計的數據和疫情趨勢,就其直接影響而言,或將是非典時期的十倍級傷害,加之對公共衛生和政府財政造成了額外負擔,以及後續諸多後遺症的處理等等,將導致幾何級的天文數字損失。專家調查分析,僅是春節季旅遊市場的直接損失就超過5000億元(完全凍結),對旅遊業造成斷崖式的打擊;影視業也遭遇最嚴酷的“倒春寒”,春節檔和情人節檔均全軍覆沒,基本顆粒無收,損失將在60-70億元。一季度,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將損失9400億元,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將損失7600億元,批發和零售業損失達22000億元。餐飲、娛樂、旅遊、培訓、商業等第三產業首當其衝遭受重創,第一批扛不住的企業已經開始歇業關門。創辦13年的知名IT培訓機構——兄弟連教育,2月6日晚公告,停止北京校區招生,員工全部遣散。就是這個專門培訓應屆畢業生,並向知名企業輸送程序員的業界佼佼者,這樣做了之後,還要揹負千萬元以上的外債。也是2月6日,據稱有人一晚消費達250萬的北京“K歌之王”KTV宣佈,將與200多名員工解除勞動合同,如有30%的員工不同意,公司將進入破產清算。疫情襲來,上述兩家創辦時間不算短、員工數量不算少、體量不算太小的企業尚且如此,而面廣量多的中小微企業遭遇的衝擊只會更加強烈,有面臨“休克”的危險。難怪有人在網絡上說,長假醒來,復工的第一天,我失業了。

企業難,老闆苦,員工怨。怎麼辦?

冬天再長,終將過去;春天再慢,也終將到來。

◎要堅定信心。我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既有韌性足、潛力大的特點,又有制度優勢。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眾志成城,一定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疫情的影響是階段性的、暫時性的,短期內有嚴重困難,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對經濟高質量發展應當始終充滿信心。

◎要認清形勢。黨中央強調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要統籌做好“六穩”工作,儘可能降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任務。這就明確昭告,最高層將盡最大努力不讓疫情對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任務形成重大幹擾。疫情平穩後,國家一定會出臺相關政策,大幅度減輕企業負擔,千方百計扶持企業正常運轉,千方百計穩定就業,通過輸注“強心劑”,打出“組合拳”,促進經濟復甦。解除疫情警報後,經濟會有較快增長。

◎要增強動力。疫情之下,大家都在“一條船上”,這是所有企業家都要共同面對的極限情況。身向未來,要透過黑暗尋找亮光。經歷此次疫情,中國社會的整體文明程度將加速提升,與之相關的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也將同步加速。在這樣的窗口期,企業更應該練好內功,通過自己的努力和韌性走出陰影,化危為機。

竭力尋生機 擺脫困境

中小微企業在全國佔企業總數的90%以上,僱傭了近80%以上的勞動力。能否讓他們度過難關,既決定了抗擊疫情的成敗,也決定著經濟的快速復甦發展。據調查民營中小微企業反映較為強烈的困難和問題:一是營業收入減少,二是訂單預期下降,三是營運成本高企,四是租金稅收和償還貸款壓力增大,五是員工復工率低。疫情讓越來越多的民營中小微企業承受著巨大的生存壓力,如果疫情影響持續,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小微企業關門倒閉。

民營中小微企業如何熬下去、挺過來,擺脫困境,找到出路,死裡復生,已然是眼下最現實最迫切的問題。

管中窺豹,提出幾點不成熟的參考建議。

◎一是確保企業存續。現在很多知名企業決然砍掉了大部分新業務的拓展計劃,並實施了裁員。活下去,成為企業唯一目標。他們認為,這個時候主要是保證生存,只有企業生存了,才能把員工再召回來,業務才能更好地拓展。在當前困難下,中小微企業一定要想得更深更細更充分,為了保持著生存,一定要果斷地斷手斷腿,該砍就砍。

◎二是極度挖掘供應鏈韌性。熟人經濟是中小微企業的常態,其供應鏈大多不長,上下游企業相互尊重與理解極為重要。企業掌門人應當多管齊下,真誠地與上下游企業和終端客戶做好基於互讓利益的坦誠磋商。應該認識到壓縮利潤,甚至均分共擔虧損,是特殊時期的互利共贏行為。

◎三是全力尋找新的商機。經過一劫,健康產業包括大量的健康服務業,將成為未來發展的巨大機會,也將吸納巨量的勞動力,並催生出眾多新的商機。健康產業興旺不僅是此次疫情的出現,包括老齡化社會和大眾健康生活的需求,健康產業都依然有足夠的空間,是絕對的朝陽產業。諸如健康產業在內的一些新產業、新業態,將構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空間。疫情在給整個經濟帶來重大影響的同時,經濟格局也會重新洗牌,一些行業將迎來新的增長極。機遇稍縱即逝,相信更多、更新、更大的商機屬於寒冬中的倖存者。

◎四是積極對接各種政策支持。最近,各級政府與全社會都給予了中小微企業高度的關注,紛紛出臺了不少針對性的惠企利企政策。企業應該聞風而動,積極去對接各方面的政策支持,主動加持社會、政府、行業龍頭企業的力量,幫助企業恢復元氣、保持生機。

◎五是利用信息化手段變革工作方式。充分利用好移動互聯網平臺,加速把物流、生產、營銷,乃至財務、會計、人事、質量、研發等等管理工作全面上網,利用在線協同辦公軟件,實現全新的有效工作模式。這種運用各種網絡工具和平臺的工作模式,不僅可以通過手機就能隨時隨地處理工作,為溝通帶來極大便利,還可以實現群體的信息共享和互動,並及時獲得各種專業知識和專家的賦能。

◎六是大膽創新商業模式。疫情改變了許多人與人、人與企業,甚至人與機器的關係,線上與線下的交互方式呈現了更大範圍的多樣化互動,以“可視化電商”為代表的“平臺經濟”慢慢成為面向消費者的終端行業的主流。大數據、人工智能、雲服務、邊緣計算等高大上的前沿科技成為尋常中小微企業可用的“新式武器”。從疫情防控中可以看出,數字經濟、電子商務、現代物流、遠程辦公等新經濟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壓力。相信廣大中小微企業家定會行動起來,用心學習,超常發揮,創新更多的商業模式,通過互聯網化和數字化、智能化的升級,重塑中小微企業的競爭力。

使出洪荒力 真心幫扶

新冠肺炎疫情,對每個人、每個企業、整個國家都是一次考驗。艱難形勢下,更好地提高民營中小微企業發展的環境空間,更多地讓民營中小微企業更有活力,力爭在最短時間內將經濟拉回到中速增長軌道,需要政府和社會採取超常手段,拿出硬核措施,使出洪荒之力。

◎首先,要儘早控制疫情。從疫情最近的各項數據看,形勢越來越趨向於好。我國的舉國體制和力量對疫情隔離、消毒、防控等方面的能力是全世界最快最強的,受到了世衛組織的高度肯定。目前要再接再厲,以更堅定的信心、更頑強的意志、更果斷的措施,堅決把疫情遏制住,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疫情控制的越早,民營中小微企業的止損也就越早,“翻盤”的機會也會越早。

◎第二,要有序組織企業復工。沒有企業恢復生產,一切都無從談起。在確保安全和健康的前提下,有節奏、分批次儘快恢復企業生產。相關部門要對復工復產企業加強防控監測、強化工作指導、搞好工作幫扶,確保中小微企業的正常運轉。

◎第三,要力避出現大量失業問題。企業是民生之本,企業背後是千千萬萬個飯碗,是千千萬萬個家庭。企業倒閉潮如若出現,接下來就是失業潮,是經濟民生的凋敝,同時嚴重影響社會穩定,這樣的後果誰都承受不起。

◎第四,要出臺系列有用的減負和幫扶政策。據統計,疫情期間民營中小微企業面臨的主要支出壓力來自員工工資和五險一金,以及租金。對此,中央和地方近期密集出臺了一批政策,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給企業鬆了綁,但想要使企業走出困境,還需要進一步的減負、增資等刺激方案。期望各級政府理性考慮如何在短期內運用“看得見的手”來有效扶助廣大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特別對遭受創傷最嚴重的的行業、最集中的地域,區分企業類型,區分衝擊程度,因地制宜、分層分類地在補貼、稅收、信貸、融資、社保及養老、失業、就業保險等等方面出臺相應的實實在在的保障措施。同時,還要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擴大寬鬆的貨幣政策,並降息降利以減少企業的財務成本。政策措施的出臺越早越好,因為出臺與落實還需要一個時間過程。

◎第五,要加大職業培訓力度。十七年前的非典疫情期間,攜程受其嚴重影響,幾乎差點倒閉,創始人梁建章卻抓住這個機會進行內部培訓。疫情結束後旅遊業報復性反彈時,兵精將強的攜程大獲成功,把其他疫情期間乾著急的對手遠遠甩在身後。今年2月3日,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宣佈:疫情期間清華大學把負責的學堂在線上的1600餘門慕課課程免費向全社會開放。政府和企業要充分利用時間和資源,加大職業培訓資金投入,強化企業員工培訓,通過培訓學習,既緩衝企業分佈生產和員工中間的時差,緩解就業壓力,同時又把知識轉換成員工大腦,提高人才技能和人才素質。

疫情說來就來。開始時,很多人都是觀眾,但是慢慢地發現,其實無人獨善其身,大家都變成了受害者。不能出門,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尤其是企業不能賺錢,還得天天虧損。這樣的災難沒有一個人是看客,所有人都在災難之中。只有齊心協力戰勝災難,才是對自己和所有人的解脫。

祈盼 陰霾早日散盡

憧憬 山河永遠無恙

(作者系江蘇省工商聯黨組成員、秘書長 熊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