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存款存滿1個月利率4%、3個月4.3%、1年4.5%,能買嗎?

楓夏4


智能存款產品作為一種創新的現金管理產品,是民營銀行為了吸收存款需要而力推的一款攬儲利器,一經推出就受到了普通投資者的青睞! 

 

此類智能存款產品其實就是1至5年期的定期存款,支持隨存隨取,既有活期的靈活性又有定期的高收益。之所以提前支取還可以享受較高的收益,是因為將收益權轉讓給其他金融機構的緣故。  

由於目前為止,並沒有針對智能存款的相關法律法規,大家都是在摸索當中發行,為防止流動性風險的發生,監管機構已經開始進行窗口指導,除了微眾銀行的智能存款+業務下架外,其他產品也已經開始實施限購。 

一般都是需要存款期限滿一年以上才能獲取4%以上的高收益,像這種存期滿一個月就有4%、三個月期4.3%,一年期4.5%的還是非常划算的。你可以看一看目前很多銀行的一年期結構性存款預期年化收益率也不過4%左右吧。  

比如說,億聯銀行的“增益存”和藍海銀行的“藍寶寶”、富民銀行的“富民寶”、振興銀行的“振興存”等都是屬於智能存款產品,起存金額僅需要50元或者100元即可,利率普遍在4.8%附近甚至可以更高。  

因此,在監管機構還沒有明確要求此類智能存款產品下架之前,如果你有需要的話,請提前抓緊購買。至於安全性,智能存款產品完全是按照定期存款管理,同樣納入存款保險的保障範圍。


用戶102631064094


智能存款產品作為一種創新的現金管理產品,是民營銀行為了吸收存款需要而力推的一款攬儲利器,一經推出就受到了普通投資者的青睞!

此類智能存款產品其實就是1至5年期的定期存款,支持隨存隨取,既有活期的靈活性又有定期的高收益。之所以提前支取還可以享受較高的收益,是因為將收益權轉讓給其他金融機構的緣故。

由於目前為止,並沒有針對智能存款的相關法律法規,大家都是在摸索當中發行,為防止流動性風險的發生,監管機構已經開始進行窗口指導,除了微眾銀行的智能存款+業務下架外,其他產品也已經開始實施限購。

一般都是需要存款期限滿一年以上才能獲取4%以上的高收益,像這種存期滿一個月就有4%、三個月期4.3%,一年期4.5%的還是非常划算的。你可以看一看目前很多銀行的一年期結構性存款預期年化收益率也不過4%左右吧。

比如說,億聯銀行的“增益存”和藍海銀行的“藍寶寶”、富民銀行的“富民寶”、振興銀行的“振興存”等都是屬於智能存款產品,起存金額僅需要50元或者100元即可,利率普遍在4.8%附近甚至可以更高。

因此,在監管機構還沒有明確要求此類智能存款產品下架之前,如果你有需要的話,請提前抓緊購買。至於安全性,智能存款產品完全是按照定期存款管理,同樣納入存款保險的保障範圍。


東震木


智能存款當然是可以買的,它屬於存款系列類產品,受銀行剛性兌付,和存款保險基金上限50萬的雙重保障。

一、智能存款的特點

智能存款的特點是不提前設定存期,投資者想存多久就存多久,待支取時,由銀行根據投資者的實際存期與金額來為其確定利率。利率確定方式實行靠檔計息。一個月零一天到三個月之間採用一個月的利率,三個月零一天到一年之間採用三個月的利率,以此類推。

這種有活期存款體驗,但是有定期存款利率的產品,一般出現於攬儲壓力比較大的小型銀行,民營銀行的智能存款最具代表性。

二、購買智能存款的注意事項

智能存款以其高利率和高安全性,吸引了不少投資者將銀行體系外的資金迴流到銀行內部。投資者在購買智能存款時有一些注意事項。

第一、產品混淆

智能存款是一類產品的名稱,在不同銀行,產品的名稱都不一樣,一般以“**寶”、“**利”等來命名。這樣的名稱又很容易與銀行的理財混淆,尤其是一些包裝後的基金產品。那麼你購買的產品到底是智能存款還是基金理財呢?

我來介紹兩點防範小知識:

  1. 智能存款在描述利率時會用到:“存款利率”的字眼,基金理財在描述利率時通常會用到“預期利率”或“預期收益”的字眼。

  2. 查詢產品說明相關文字,智能存款的優勢是受存款保險基金保障,所以智能存款產品會在產品介紹的開頭處寫有存款保險的字樣。基金理財產品不會有存款保險字樣,而且會寫明投資標的。

第二、資金不要超過“兩個50”

建議智能存款不要超過50萬或者不要超過總資產的50%。因為智能存款多集中於小型銀行。現在來看,這些小銀行的經營都沒有問題,但是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智能存款的存期又是可以高達5年以上。沒有人能預測到5年以後小銀行的走勢。

一旦出現問題,至少存款保險基金能做保障。雖然有存款保險基金,我依然不建議存超過資產的50%。因為存款保險基金的賠付只聽過沒見過,我們並不清楚它的賠付週期是多久,萬一到期之後,存款保險基金一年以後才賠付,那對於投資者來說就是硬損了。

總結:

智能存款不是各家銀行都有,有智能存款的銀行也不會大肆宣傳,畢竟它的出現攤薄了銀行的利潤。我瞭解到除了民營銀行以外,其他銀行在宣傳智能存款時也是小心翼翼的。一方面它們不會宣傳給普通投資者,而是用作吸納大金額存款的方法。另一方面監管機構也暗示過要叫停這類存款產品。


銀行研究僧


隨著民營銀行的增加和利率市場化的推進,現在新的存款產品不斷推陳出新,就像題主說的智能存款,確實有這種情況。

比如前海微眾銀行的智能存款+,存不滿1個月利率為2.8%,滿1個月4%,滿3個月4.3%,滿6個月4.4%,滿1年之後都是4.5%。

再比如吉林億聯銀行的5年期儲蓄存款,1-7天利率1.12%,7天-1年利率1.89%,1年-2年利率2.1%,2年-3年利率2.94%,3年整利率3.85%,大於3年利率5.45%。



這類存款都是今年新出現的存款形式,和傳統銀行存款相比,可以隨時贖回,贖回時根據存款時間採取階梯利率,而不是國家規定的銀行活期利率,這一點非常人性化了。

根據銀行自己的說明,這類存款屬於國家規定的銀行存款,50萬之內受存款保險基金保護,但是究竟真偽如何,尚不好斷言。

我的觀點是:

這類存款和國家規定的標準存款還是有區別的,利率明顯帶有銀行自己的特色。其底層資產屬於銀行存款應該沒有問題,但是宣稱的利率應該不受存款保險基金全額保護。

也就是說,這類存款本金應該在50萬元保障範圍之內,利息是不在保障範圍內的。因為這種利率已經遠遠超過了央行規定的指導利率和服大範圍要求。

考慮到其本金有保障,收益率比較高,所以,這種存款還是非常值得投資的。


互金直通車


2019年,一定要珍惜市場上還有的智能存款,因為智能存款屬於創新性產品,很可能馬上迎來調整期。

產品不錯,但是很多人都比較擔心這個產品,如果購買之前,不明白賣出規則,就會覺得很坑。

1、什麼是智能存款

智能存款是民營銀行搞出來的一種新型銀行理財產品,國有銀行或者大銀行這類產品極少。

民營銀行使用普通利率的定期存款吸儲,不是國有銀行、大銀行的對手,於是想出這個法子來攬儲。

上面這份表是今年年初整理出來一些智能存款產品。

2、智能存款必須注意的坑

比如藍海銀行比較良心的藍貝貝,打著5%的收益率,並不是意味著你存款的收益率一定是5%。

存款年化收益率與你的存款時間有著極大關係,也就是說,存款時間越長存款利率越高。

比如:

存款時間低於3個月就取出,實際年化利率按照3.7%計算;

存款時間3到6個月,存款利率按照4.2計算;

要想存款利率達到5%,至少要存夠三年。

3、麻煩的地方

這些產品在很多理財平臺都可以看到,但是比較麻煩的是,需要開通對應的銀行賬戶才能投資。

這些銀行開通這類高利率的理財產品,一來是攬儲,二來也吸引了不少的新用戶,也給民營銀行提供了推出這類產品的動力。

當然,開戶這點麻煩是可以克服的,畢竟也就是註冊的問題。

4、智能存款被叫停,是因為違規了嗎?

智能存款被叫停,主要是因為不符合《儲蓄管理條例》,條例規定,定期就是定期,活期就是活期;這個產品用戶拿著定期的收益,風險卻是活期的風險。這個不符合條例規定。

目前監管並沒有明確叫停,說明問題不大。

5、風險大不大?

智能存款的風險很小,最大的風險就是監管緊盯,隨時存取變成確確實實的定期。

變成了真正意義的定期存款,必須持有到規定期限才能拿到本金和利息。畢竟利率比較高,變成定期問題也不大。

所以,智能存款完全可以買,如果能保證是正規銀行、正規平臺發售的,注意好以上說的問題,就可以投資。且投且珍惜吧!


各位,這個問題的回答就到這裡,如果你想學習更多的金融知識(股市、樓市、債市、匯市),可以關注小白老師的頭條號(小白讀財經),查看更多的原創文章和原創問答。


小白讀財經


這種智能存款一般都是民營銀行發行的,特徵是:50萬元起購,可以靠檔計息,或者說是階梯計息,存的期限越久,利率越高,存滿3年或5年能拿到比較高的利率,有些銀行在5%以上。


現在老百姓最大的問題是:民營銀行靠不靠譜?智能存款靠不靠譜?我們下面分別來說說。


民營銀行靠不靠譜?


什麼是民營銀行?從名字就可以看出,是民間資本控股的銀行,不是國家性質的銀行,也不是國有企業注資成立的銀行,簡單來說就是私企注資成立的銀行。


但不要以為什麼私企都可以成立民營銀行,民營銀行成立的標準還是比較嚴苛的,對股東的要求很高,比如微眾銀行的大股東騰訊、網商銀行的大股東阿里巴巴,是眾所周知的超級大型互聯網企業,在國內排名TOP1~2。


目前我國有17家民營銀行,其中微眾銀行是最早成立並開業的,2014年12月獲批開業,到現在也不過4年7個月的時間。所以,民營銀行都很年輕。


這17家銀行之間的背景和實力相差也很大,微眾銀行、網商銀行顯然實力很雄厚,但也有的民營銀行看起來就不怎麼了。我們從這17家銀行的註冊資本和成立時間看看。



當然,比較實力的話,註冊資本只能是一方面,成立時間也沒有太大意義,主要看民營銀行的營收和盈利狀況。2018年民營銀行營收佔據前五位的分別是微眾銀行、網商銀行、新網銀行、華瑞銀行、三湘銀行。


微眾銀行牢牢佔據“霸主”地位,截至2018年末,其資產總額達到2200億元,比第二名的網商銀行多出1200多億元。大部分民營銀行都實現了盈利,華通銀行是唯一虧損的一家。


可以看出,民營銀行的實力差距較大,其實不僅是民營銀行,實體銀行的差距也非常大,村鎮銀行和國有大行顯然不是一個量級的。但總體來看,這些民營銀行在短時期內能取得盈利,有些銀行的營收和盈利增長還非常迅速,發展還是不錯的。大家不用太擔心民營銀行會不會倒閉的問題。


民營銀行的智能存款靠譜嗎?


很多人認為民營銀行的這種智能存款不是標準的定期存款,萬一民營銀行經營不善,倒閉了,大家的錢就虧了。


其實大家多慮了。智能存款不是理財產品,也是存款,受《存款保險條例》保護,即使銀行倒閉了,50萬元以內的存款都可以得到100%保障。


民營銀行目前只能通過存款去吸收資金,還沒有發行理財產品的資格,所以這些產品都是存款,不是理財。


當然,監管層對於這種高利率的智能存款還是持觀望態度的,畢竟利率太高,會影響市場秩序,造成不公平競爭,會迫使其它銀行也抬高利率,從而推升這個社會的融資成本。


不過智能存款從去年到現在,監管層並沒有要求產品下架,看來還是持贊同態度的,畢竟這些民營銀行如果不提高存款利率,是吸收不到存款的。而且民營銀行的貸款利率也高,息差較大,還節省了網點和員工成本,所以能承受得起這麼高的存款利率。


我個人還是非常喜歡智能存款的,也存了一些,目前利率在4.2%左右,存的久的話,會到4.5%以上,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用到這筆錢,存的越久利率越高,還是比較適合我的。目前利率最高的是億聯銀行的智能存款,5年期利率是5.6%。


答案肯定是能買,但至於要不要買,還是得看你自己。


小斯筆記


什麼是智能存款?

智能型存款是2018年-2019年突然火起來的一個產品,它主要是各家民營企業在京東金融平臺上推廣的產品,智能型存款具體上來說細分為兩種:

(1)創新型現金管理類產品

這類產品又稱之為當日系列,也就是可以隨時存款,利率在3.9%-4%之間,其實這個相當於是活期利率4%,而同檔期的傳統銀行活期利率僅為0.35%。那傳統銀行有沒有能夠做到4%的活期產品,有,但是不屬於存款,而是T+0的銀行活期理財產品,收益率也可以達到4%,所以雖然在京東金融上這個產品的明細說明中指出其屬於存款受《存款保險條例》保障,我是帶有一定的懷疑性的。但別人敢寫,應該是願意承擔責任的,所以我們姑且信之了。

(2)分段計息的智能存款

其實這個產品就是傳統銀行具備靠檔計息的定期存款在升級版,從下圖這個產品的收益率來說,屬於存款的性質真實性還是比較高的,不過收益率遠遠沒有你題目中所說的存滿1個月利率4%、3個月4.3%、1年4.5%這麼高(確實有一年其的4.5%的,但是提前支取現在只有2.25%的收益率,沒有在細分1個月、3個月)。

可以買嗎?

以上兩款產品,在產品說明中,均標明瞭屬於標準銀行存款,可以受《存款保險條例》保障,安全性應該還是有的,當然由於沒有任何紙質的憑證資料,所以該截圖保留作為證據還是要截圖保留,畢竟民營銀行的整體抗風險能力比傳統銀行低太多了。

至於說為什麼民營銀行給出的利率遠高於傳統銀行,主要有以下三點因素:(1)成立時間短,名氣低,民營背景、攬儲困難,因此只能以高息吸引投資者;(2)民營銀行大部分屬於互聯網銀行,無實體網點,運營成本相對較低;(3)民營銀行主做的消費貸、信用貸等高利率的貸款產品,其平均貸款利率水平遠遠高於傳統銀行的貸款利率。所以只要不良貸款控制在一定的比例之內,那麼民營銀行是可以穩妥的盈利的。

總結

智能型存款可以適當投,畢竟利率擺在那裡,但是投資額度要有一定的限制,最好保持在自己可接受的損失範圍之內。


鯉行者


智能存款與傳統存款截然不同的地方,它是銀行存款在理財、互聯網金融產品的衝擊下,銀行主動求變、自助研發的新型存款產品。智能存款也叫結構性存款,它具有計息靈活和付息機動的特點 。


首先,智能存款計息靈活。普通存款定期五年利率最高5.5%,但是客戶如果提前支取,那隻能按照活期0.35%計息了,其實好多人存上定期五年根本撐不到五年就取了。智能存款為了減少客戶定期存款的損失,採用活期存款的靈活,最大限度的計息,比如定期五年存款客戶只存了三年就要支取,那就按三年定期利率計息。

其次,付息也是多元化。普通定期存款就是取本付息、利隨本清,而智能存款的利息可以按照約定按月付息或者按季度付息,特別是大額存款,本金可以一直存,利息每月取出來當做生活費,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最後,按照存款1個月是4%,3個月4.3%,1年4.5%,這個利率不像智能存款,更多的是理財產品才有這個年化收益率,智能存款一年期大約3.5%左右,不會高的離譜,五年的智能存款才5.2%,一年4.5%不太現實。


一定要考察好到底是智能存款還是理財產品,智能存款不會讓籤合同,不會出現“預期收益、年化收益率”這樣的字眼兒,只要確認不是理財產品,這麼高的利率當然買著划算,別忘了存款一個月才按0.3%的活期利率計算,這個是4%,利率高了13倍多。


財富公元


  風險與收益成正比,能不能買主要取決於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經驗。如果較為保守,比如以前只把錢存在銀行或者購買國債,那麼可以少量持有該產品,並不建議過多的資產配置該產品。而如果自己以前投資過中低風險理財產品,甚至更高風險的基金或者股票等,那麼可以大比例的配置該產品。

  智能存款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存款,而是有第三方參與的創新型現金管理類產品,更偏向於銀行的表內理財,與結構性存款類同,低層資產都是銀行存款,受《存款保險條例》最高50萬的保障。

  但是智能存款存款利率明顯高於對應期限的存款利率,實際操作是用戶購買該產品就是存了一筆三年或五年的定期存款,而提前支取是將該收益權轉讓給其他金融服務機構,即流動性由其他金融服務機構提供。

  也可以說,銀行定期存款的流動風險轉移給其他金融服務機構,風險主要不是存在於底層資產的銀行存款,而是第三方的其他金融服務機構自身的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

  而對銀行(基本都為民營銀行提供)來說,銀行就是變相的發行三年期或五年期金融債券,如此類產品過多銷售銀行未來負債過多,集中償還負擔較重,不利於銀行發展(可以說是透支未來信用風險)。

  目前雖然監管層只是窗口指導,比如如今的智能存款基本都進行限額,需要搶購(防止透支未來信用),而像微眾銀行的智能存款+直接被關停。但未來被整頓風險較大,比如像“某某寶”類的貨幣基金,當日即時到賬提現金額被限制1萬,該產品未來同樣被限制的可能性較大,畢竟其他金融服務機構提供的流動性非常有限,不能應對大資金的集體贖回。

  要說智能存款有什麼大風險也談不上,畢竟底層資產可以說無風險,如同貨幣基金。而其流動性應當不如貨幣基金,不能抵抗大資金集體贖回。如果以前買過中低風險理財產品或者貨幣基金,那麼可以較高比例的配置,否則並不建議配置過多。


三人聚眾


智能存款是值得存的,這是一款民營銀行創新型存款業務,也是成為民營銀行攬儲的重要方式,所以民營銀行的智能存款已經綜合了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的綜合體,存取自由,而且利息同比非常高。

銀行的智能存款綜合了活期與定期,吸收了活期與定期的兩大優點;活期就是存款沒有實質性的限制,存取自由,而智能存款也是有這個優勢;另外定期存款的最大優勢就是利息高,而智能存款也是吸收了這個優點,同樣跟定期存款一樣,存款利息也是非常高的,甚至有些超過定期存款利率;類似你這種存滿1個月利率4%、3個月4.3%、1年4.5%,這種利息已經在存款業務當中是非常高的了。

智能存款除了以上兩大優勢之外,還有一個優點就是智能存款同樣是受到《存款保險條例》,根據存款保險條例的保護明顯,假如銀行出現破產之時,儲戶連本帶息最高賠償50萬元,所以智能存款的50萬元以內都是屬於零風險,這種智能存款是值的大家存的。

其次智能存款還有一大優勢就是存款沒有門檻的,100元都是可以存,並非像定期存款這樣,有一定的存款門檻;門檻最高的就是銀行的大額存單,一般都是在需要20、30萬起才能辦理大額存單。而智能存款只需要100元起就可以了,這也是智能存款的優勢。

最後分析一下智能存款的利率方面,根據各家民營銀行的智能存款利率來看,智能存款的存期越長,存款利率越高;類似只要存期有1年以上的存款利率都在4%及以上,而你當前這家銀行1個月利率4%、3個月4.3%、1年4.5%,這麼高的利率幹嘛不能存呢?我認為你可以放心大膽的存,這是存款業務不是理財業務,50萬以內是沒有風險的。

綜合以上分析,智能存款有四大優勢,存取自由,存款門檻低,存款利息高,而且還能收到存款保險的條例的保護,所以這種智能存款截止當前銀行存款業務當中是最划算的一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