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特殊時期,裁員、降薪哪個更容易被接受?

太陽心——sun


疫情特殊時期。國難當頭,每一箇中國人都在面臨巨大的挑戰,國家也在擔負著巨大的使命和責任在這種情況下,企業面臨著經濟負擔,相較於裁員而言,我更傾向於降薪。因為每一個上班的人都有家庭,現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有貸款有外債,所以即使降薪也比沒有收入的好。所以降薪更容易被大家接受


183665051


在疫情的特殊時期,誰也不想被裁員或者降薪。這兩種情況對於員工來說都是無法接受的,在這特殊時期都不想呆在家裡無所事事,都想早點出去幹活賺錢養家。


梅東阿鋒


裁員代表的是失業,降薪代表還有最低的生活保障,疫情階段工作肯定不會很好找,所以我會選擇降薪,起碼不要為一日三餐發愁。




湖南妹在東莞


哈嘍,大家好,我是泉塘創客。很高興來回答網友提出疫情的特殊時期,裁員,降薪哪個更容易被接受這個問題。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2f800057f50babe31d2\

泉塘創客


當然是降薪了,畢竟特殊時期,員工也能理解公司的做法。裁員對員工很不公平,相信公司也不會的,特殊時期,工作並不好找,沒有收取來源,現在年輕人車貸房貸壓力比較大,真的很難,所以還是降薪更讓人接受點!


邁克Cao


疫情的特殊時期,很多企業為了自保,實行裁員或降薪的策略來度過難關。個人覺得相對於裁員,降薪更容易被接受,畢竟在這個特殊的時期,不好找工作。然而等疫情之後,在國家對企業實行降息、降稅等一系列促進經濟發展的政策下,企業很快會恢復良好的發展,為了避免人才流失,相信企業會實行加薪策略,即使到時仍然不能加到滿意的薪酬,跳槽也比現在容易。



東方俠客


降薪不可取,裁員更不可接受!其實也許有更好的辦法,請看視頻吧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21851525af014c57bb101a1581ec8818\

米老鼠愛唐老鴨吖


武漢的肺炎疫情,自公開以來,已經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年假期間,大家響應政府號召,閉門修煉不外出,躺在沙發上嗑瓜子刷屏幕,為武漢點贊為祖國加油。一晃年假結束了,可是,疫情的勢頭仍然有增無減,開工日期一推再推,於是,開始有企業挺不過去了。

2月6日,線下培訓機構兄弟連宣佈倒閉遣散員工;

2月9日,北京K歌之王宣佈與全體員工解除勞動合同。

很多人眼圈沉重,罵著該死病毒,為以上兩家企業抱之一同情。但我認為,優勝劣汰是社會自然規律,就算2020年的春節沒有這次疫情,仍然會有企業宣佈裁員、倒閉。那些打著受疫情影響的旗號,宣佈破產裁員的企業,其實早已經是有千瘡百孔的預兆。藉著疫情的名義裁員,整出一個合情合理的因果關係,不僅不會有負面影響,還能博得大眾的同情。

在這個特殊時期,裁員和降薪都不是明智之選,企業主們最應該思考的是怎麼樣聚攏團隊,共商大計分析公司的經營狀況、短板,籌劃短期內的業務開展計劃,思考如何籌集資金,如何儘快從客戶手中拿到訂單,如何同心協力,走出困境。而不應該思考今天降誰的薪水,明天趕哪個傻瓜滾蛋,這麼愚蠢的問題。

降薪和裁員都會引發團隊內部的波動,員工心態的變化,降低凝聚力,稍有不慎,甚至會引發勞務糾紛,給企業帶來負面影響。

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一個優秀的企業還是不要嘗試去冒裁人降薪的險如果企業確實到了不得不裁員或降薪才能有活路的情況下,那麼也要按照法律法規,穩妥的去實施,我建議按以下三個步驟去開展:

一、召開會議,坦白實情

首先,召開全體員工大會,把企業目前的困境實話實說的講解清楚,讓每一位員工都清楚明白。

然後,告訴大家,接下來為了企業的存活,將會採取壓縮編制、調整薪酬、調整崗位等一系列措施,希望大家理解,跟企業一道度過難關。

最後,留下一個反饋渠道,讓全體人員匿名為以上舉措提出意見和建議。

二、收集意見,確定方案

收集意見的時間建議5-10天,意見收集結束後,進行總結,然後根據員工反應的心聲,再組織核心班子商討,然後再確定裁員或降薪的方案。

確定的方案至少要說明是綜合考慮大家反饋的意見來定的,公示出來一個大概的思路,一定不要具體到人員姓名。

三、方案實施,風險把控

方案公示建議7—15天,這個期間需要起草方案的細節和風險評估,然後就是方案的實施,一一面談,一輪兩輪三輪都有可能,每一輪都要分析員工的態度反應,然後做下一步的計劃。對於個別非常難搞定的員工,一定要有耐心,要麼打持久戰,持續耐心的溝通,要麼改變主意,讓一步員工。

其實,經過開會,收集意見,到做方案,這個過程中,一些不珍惜這份工作,不真心為企業打拼的人員,已經自行選擇離開了,這個過程也是為方案的實施減少了不少阻力。


夏雨雪xyx


企業要自保肯定是傾向於裁員,但既然是特殊時期,我們的企業最好能夠跟員工一起共度時堅,這個時候用降薪的方法,顯然是更好一些。

我一個北京的朋友已經降薪在家待崗了,降的幅度連他自己也不敢相信,從兩三萬直接降到北京市最低工資標準。但這也比沒有強啊,能活下去,也說明公司是準備和員工一起來共度國難的,誰也沒有拋棄誰。

但是作為企業來說,考慮的角度又有所不同。有的企業真的是降薪也很難支撐下去啊!因為大部分中小企業的現金流有限,壓根就沒有想到,會有零現金流入還要支撐三五個月的情況出現。那這個時候他想活下去就必須要裁員,而且裁員之後相當於給了員工自由,他們可以尋找別的生活下去的辦法。雖然在這個時期找到這種辦法並不是很容易,但是也絕非不可能,畢竟現在是網絡時代了。

其實經過這次疫情之後,不管是全薪的、降薪的、還是被裁員的,都會更加看重第二職業的開闢啊,都會想辦法去發展一點副業了。只靠一個收入源實在是挺可怕的,一旦有突發事件發生,真的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感覺,需要比平常付出百倍的努力才能夠保持生活平穩。

不過我們中國人最擅長在不利的情況下,想辦法把壞事變成好事,希望這次也一樣。大家一定能夠開動腦筋,想出緩解自己生存壓力的辦法。一起加油吧!


獵旗飄


估計大家都會選擇降薪,因為相對辭職來說,一個是收入減半,一個是徹底沒有收入。但是還是有另外一種可能,那就是看你是不是真的喜歡這份工作,還有就是看你老闆的情況,如果僅僅是當下的不可抗力而造成的,那就理解一下老闆,如果是公司長期發展的結果。那就要重新考慮一下去和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