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幹了一輩子農活,按說是運動不少,怎麼就落下一身的病?

張之瀛大夫


這個問題存在非常嚴重的邏輯問題,運動和壽命或者疾病沒有必然的關係,只是其中的一個原因之一。而且,運動不少,落下一身疾病?那要看看是什麼疾病,很多疾病和運動也沒有關係。

如果是單純的來講運動與疾病,你會發現,生命在於運動這一句話,並不是100%的準確,很多專業的運動員,在退役之後,都留下了很多的疾病或者後遺症,有些需要終身服藥或者治療,甚至會影響的壽命。

適度的運動,對於身體是有好處的,但是運動要掌握兩個要素:

第一,運動要適度

運動不要過度,也不要久坐不動,應該適度的運動,你的父親幹了一輩子的農活,肯定是非常辛苦的,肯定有可能留下一些身體方面的疾病,例如慢性的肌肉勞損,關節損傷,韌帶拉傷等等。

第二,運動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和姿勢

運動或勞動,一定要掌握正確的方式和方法,儘可能減少受傷的機會,如果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發力錯誤,非常容易造成損傷。就連專業的運動員,做運動的時候,也有可能損傷,何況是普通的老百姓。

而且,幹農活和普通的運動是非常不同的,幹農活免不了飛吹日曬雨淋,長時間的勞作,難免會留下一下毛病。總的來說,農民的平均壽命是低於城市人口的。


普外科曾醫生


最近網上有朋友問:“張大夫,我的父親,幹了一輩子農活,按說是運動不少,怎麼就落下一身的病?”這個問題其實就引出了運動和健康之間的關係這個問題。今天張大夫就把這個問題給大家說一說。

人類認識到運動對身體有利,最早認識到這一點主要是來自於早期歐美的一些研究。當時的研究主要針對同一種工作環境的人進行,發現英國倫敦巴士上的售票員跟巴士司機相比,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低。而郵局的郵遞員與電話接線員相比,郵遞員的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也比較低。形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售票員比司機運動多,而郵遞員也比接線員有著明顯增多的運動。這些研究解開了人類對於運動和心腦血管疾病之間關係的認識。

後來的研究發現,通過運動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的機制有很多。比如說運動可以降低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運動可以提升高密度脂蛋白,運動可以改善糖代謝,增加胰島素敏感性,運動可以減輕體重等等。這些因素都可以隨之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

那是不是就能認為:運動越多越好,運動量越大越好?答案是否定的。人們對於運動認識的逐漸深入就發現,隨著運動量的增大,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並沒有進一步降低。但是對於運動帶來的運動傷害會隨之增加。

這樣一來,問題就來了:運動,多少算是最合適?

一般說來,現階段主流推薦的是美國體育運動指南的建議,也就是中等運動每天30分鐘,每週5次,也就是一週150分鐘。而對於高強度運動,建議每天25分鐘,每週3次,也就是一週75分鐘。說到這裡,就可以回答開篇網友提的問題了,為什麼你的父親一輩子幹農活還有很多病。因為下地幹活屬於高強度運動,過多的幹農活,很可能導致一系列的運動傷害類的疾病,比如說腰椎間盤突出、關節炎等等。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農民都會隨著年齡增長會出現很多疾病的原因所在。


張之瀛大夫


生命在於運動,但是不能過度運動。人體就像一臺汽車,你的經常開,一直放庫房裡面會停壞,但是如果超負荷運轉,不按操作手冊使用,不定期保養,那麼也會出現各種毛病。

所以,運動量大,並不一定就對身體好。你可以看看那些運動員,基本上身上都是傷,關節磨損的很厲害。您父親幹了一輩子農活,也是重體力活,農民是很苦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黃土背朝天,頂著太陽曬,彎著腰插秧,負重幾百斤擔糧食,踩著水插秧子。每天都在勞動,都在超負荷勞動,難以休息,對肌肉、關節的損傷是很大的。


環境也是一個問題,比如血吸蟲,曾經在我國南方的農村感染率很高,很多需要下水田幹活的農民都會感染上這種寄生蟲,從而身體虛弱無力,造成貧血等疾病。隨後,又是汙染問題,前些年,汙染問題非常嚴重,很多環保政策和設施都不行,所以農村的土壤、水源都出現了嚴重汙染。


另外,農村過去的生活條件是比較差的。營養也差,吃的也不好,有時候在地裡幹活,隨便扒拉幾口冷飯,吃的也是鹹菜,臘肉等現在看來是高鹽醃製不健康食品。醫療、經濟條件也很差,小病就拖,大病就熬,很容易小病變大病,大病變絕症,有的落下病根,一輩子受這個病煎熬。


因此啊,運動量不少並不代表身體就一定好,什麼都要講究適度。


人體探索者


這個題目對於農村人來說是具有強大的衝擊力的。不僅僅是因為這個題出的好,主要是它將揭示老一輩農民背後的艱辛與無奈。

  • 我的父親就是一個軍人變下的農民,他

由於有文化又有軍人氣質,能見多識廣,能說會道,又能寫會算,成了我們村裡的能人。先後任過村裡的會計,生產隊長,村主任,大躍進時任過管理區主任。有魄力,會謀劃,又肯實幹。由於我們弟妹多,沒人幫他,生活壓力很大。幹過很多類別的活,都是重苦力。農業學大寨那時候經常百時大戰,他搶戰三秋組織了好漢組,收割雜交高粱。這種高粱又叫支茭,一棵能支出十幾棵來。沒有氣力的根本割不動。可他們四個人一天早早出去,晚晚回來,人均收了四畝地,我記得回了家,連棉腰子都讓汗水浸透了。修防滲渠開山打釺掄八磅錘,打牆蓋房弄基礎,最後積勞成疾,得過肺結核,胸膜炎,碰壞過膝蓋。他和我說,你今後不敢受大重的苦(我們把勞動叫受苦),否則老了盡毛病了。你看你那幾個伯伯和那個叔叔,勞動不捨力,人家現在八十幾了能走能動,你再看村裡那些好受苦人們,不是早就死了就是腰彎腿顫手抖打,沒個人樣了。

  • 我一思謀也真是。看來運動與勞動有區別。勞動一般是長時間固定姿勢,強度又大,運動動作花樣多,沒什麼強度,勞動是痛苦的,是沒辦法的事,運動是愉悅的,自覺自願的。加上沒錢吃不上有營養的東西,耗費的體能恢復不了,所以農村人每天勞動,到頭來身體不見的好多少。

家鄉美143663827


說句實話,人的壽命不是靠運動延長的,你看看運動員的壽命能有多長?你看看樹懶,烏龜...。他們經常一動不動。壽命又多長?在人的壽命問題上,不要強迫自己非得做什麼,要隨心所欲,順其自然,我就是這樣。睡懶覺,睡眠時間隨心情,保持好心態。我鄰居天不亮就鍛鍊,武藝十八般,樣樣精通。結果怎麼樣,65歲就沒了。我二舅今年89了,耳不聾眼不花,平時打打麻將,喝喝茶,完全隨心情而去...。估計100開外了了吧...。上帝隨叫隨到,整裝待發,坦坦蕩蕩準備迎接下一個輪迴!我的一個重大發現,就是特別愛喝茶水的人,年齡都活的較大。希望路過的貴人們,把贊點起來,嗨起來!快樂每一天...來呀來...生死由他去...


不聽嘚瑟就看百姓生活


我在農村長大,在那個缺吃少穿年代,大家人口之家頂樑柱父親。

我父親只活了63歲,他會種田,拉臺鋸木板,織棉襪,做大廚,但是始終收入低微,無法養活大家人口,何況還有一個長年患病的母親。

農村人在五,六七,八十年代都是集體所有制,靠工分過日子,那時沒有新農合醫療,一般小病感冒發燒根本不會吃藥看醫生,無論多重的病絕對不會放棄一天勞動,因為一天工分也值幾角錢。

除非倒了床,是我們那土話,就是說病重在床上起不來了,也就意味著活著時日不多,要準備後事了。

農村人長年累月過度勞累,加上缺吃營養不良,他們不是鍛鍊身體,而是透支身體生命,活過六十歲算是不錯的了。

我們一個自然村人不太多,男性大多六七十歲大多去世了,只是現在有所變化,因為農村人種田很少,體力勞動和大集體大不相同,人的生命比過去提高十歲以上。

現在農村七八十歲老人很多,但是生活並不是很隨意,種田還是主力軍,因為農村沒有年輕人。


王老歪49681976


一群無知的小屁孩,在這裡有鼻子有眼的糊說六八道,都一邊玩去,俺剛從大棚裡回來,就趕上了這個熱鬧。

供你上了大學,你個禿羔子不知道自己屬嗎了?

我幹了一輩子農活,運動不少,怎麼就落下一身的病?

我種地那不叫運氣?那叫賣命,掙錢,供你讀書,讓你有個好前程,別象俺一樣落下一身的病!

我挑過溝挖過河,捱過餓,吃過樹皮,菜糰子香過今天的饃。

天一冷渾身骨頭節疼,現在吃涼飯胃疼。落下了一身的病,那不叫運氣,那是拿命去換錢,沒辦法,只能拼命活著。

快過年了,大棚裡活忙,為了掙個過年錢,剛澆完韭菜,過年賣個好價錢,你說吧?七十一的老漢我是運氣多,還是在賣命?

剛進屋上了頭條,被我逮個正著。沒種過地別瞎說,種地和運動不是一家子。

種地幹農活是賣命。

運動是珍惜生命。

你這書算是白讀了,俺辛苦一生,你說俺是運動不少,還落下一身的病?

運動能長出麥子來嗎?運動能一大棚韭菜賣一萬八嗎?你小子腦袋真的是被驢踢了,沒救啦。


一杯仙


我是醫者良言,是一名住院醫師,專為普及醫學知識造福人類健康,若想了解更多,請關注我,有疑問可留言,必回應!

父親幹了一輩子農活,按說是運動不少,怎麼就落下一身的病?

都說生命在於運動,這句話說的確實有道理,但是這裡說的運動和我們平時的勞作等同嗎?為何干一輩子農活,落下一身病?今天我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1.運動和勞作能等同嗎?

很顯然這不是一個概念,現實中有很多人在勞作的時候不注意一些細節,比如彎腰太厲害了,而且乾的活比較重,長期這樣的話自己的身體不僅沒有得到鍛鍊反而會積累一身的病 ,生活中有腰椎間盤突出的人很多;

2.為何干一輩子的農活卻落下一身病?

就拿我的父母來說吧,他們也是辛苦一輩子,並沒有掙到什麼錢,反而一身的病;之前的時候我去過他們工作的地方,工作環境很一般,而且工作的時間太久,我自己去親身體會過,壓根受不了這種強度,不要說讓我去幹活,就是讓我站一天我也受不了,關鍵他們做的都是重體力活,我這種沒有幹過活的人壓根是吃不消的;雖然運動對於身體有利,但是如果這種長期超負荷工作,誰又能受得了?而且長期的保持一種姿勢,這樣的運動其實沒有多少真正的運動效果;

不一個大家有沒有注意過,像那些職業的運動員,他們退役以後也是一身的毛病,這主要是因為他們運動的強度太大了,畢竟冠軍不是那樣好拿的;

3.衰老也是一個危險因素:

我們都知道人到了一定年齡以後,身體會慢慢地變差,而且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骨質疏鬆等疾病都來了這些都和年齡有很大的關係,哪怕是年輕鍛鍊的再好,人都逃脫不了歲月的痕跡,衰老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最後小結:幹一輩子活,運動不少卻落下一身病這主要和運動強度有關;因為他們長期的進行一些超負荷的工作,而且姿勢不對、年齡也大了。

以上是我對該問題的解答,純屬手打,實屬不易,若覺得寫的還可以就賞個讚唄,如有疑問可在下方留言……


醫者良言


運動和勞動是兩個概念,運動是閒著沒事,在外面跑步,或者作些休育活動什麼的,不出過度的力氣和勁兒,勞動就不一樣了,有些農活,是要付出很大的力氣和勁兒,才能完成,特別在農忙季節,幹完活,身體是要受到很大透支的,所以說,兩個不能相提並論的。


老邪57


其實,長期生活在農村的中老年人,雖然他們從小到老長期與土地打交道,經常風裡來雨裡去,汗一身水一身,在幹活時,衣服經常被汗水或露水打溼,為了趕季節搶天氣,就顧不得回家換溼衣服。於是,溼衣服穿幹又打溼,週而復始,風溼寒熱就在體內慢慢積累,年輕時身體抵抗力強,身體暫時並無大礙,一但到了老年,身體抵抗力減弱,於是,關節炎、腰腿疼、風溼性心臟病等一系列老年病便不請自來。究其原因,無非就是年輕時或平時不注意自我保護身體所帶來的後果。

總之,我們無論在幹啥活路,不管身體多熱,切忌立即就用冷水沖洗身體,不要塗一時痛快舒服,時間長了,日積月累便種下病根,到頭來自討苦吃,累死不討好。身體是自己的,平時要認真自我保護,不要掉以輕心自作自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