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5000元每月,民企15000元,你選擇哪一個?均上五險一金?

事後諸葛189


說說經歷吧,國有企業工資如果拿到手只有5千,哪麼你的工資有5800-6000,因為要扣五險一金這些,國有企業扣的五險一金要比私有企業的繳費基數要高很多,包括績效這些,每個國企不一樣,比如國企會每個月扣你的績效獎金,到了年底一起發放,讓後就是年終獎這些,一般國企的年終獎一般員工不會低於1萬左右,國企還包三餐,私有企業也許只包中午或者給你餐補,發展空間私有企業沒有國企的發展空間哪麼好,比如你是財務的部門的普通員工,哪麼你在國企乾的很不錯,也許國企領導會讓你到下面子公司去當一個財務部門的負責人或者副職,在私有企業就很懸了,私有企業雖然工資高,但是相對國企不是很穩定,想把你開了,就開了,而國有企業只是會讓你到下面子公司去幹活,所以奉勸各位,沒什麼文憑,情商,能力的時候在國企好好混吧,不要覺得自己是個本科生,不要覺得自己多牛逼,當你出來找工作的時候,你會覺得你啥也不是


耍個剷剷


選擇國企和私企,其實是一個關乎人生態度的問題。

你首先得問問自己,對於工作和生活,你是安穩型的,還是奮鬥型的?

這兩種類型的人格,決定著你入職某一個單位之後,能不能適應工作,在愉快的心情中做事。

下面針對國企和私企,談談這兩者區別最大的三點,僅供題主參考。

一,晉升空間的區別。

很多時候,【穩定】說明一個事實:人員流動不頻繁。

一般來說,人人都想升職加薪。

但是在國企,一個蘿蔔一個坑,你上面的蘿蔔不挪窩,作為下屬的你是很難跳進他的坑,或者越過他跳進更高的坑的……

除非你有非常強的工作能力和非常厲害的人脈背景,但話說回來,如果真的各方面都特別強的話,不論在國企私企,大概都能開拓出一番天地吧!也就無所謂場所的區別了。

而在私企呢,拿互聯網行業舉例,基本上一兩年跳槽一次就能漲個30%左右的工資,這種工資漲幅還是很可觀的。

而且私企的管理大多以結果為導向,只要有野心有能力,你的晉升幾乎是沒有上限的。

理論上,也沒有什麼領導、什麼上司能真正束縛到你(因為在公司裡除了老闆其實都是打工的),如果你覺得公司也擺不下你這條大魚了,還可以自己出去創業……等等,諸如此類比較“狂野”的職業規劃,在國企是很難實現的,但在私企卻有著無限可能。

二,人際關係的區別。

這還是因為國企的穩定性,職員輕易不會主動辭職和被辭職,所以你剛入職時的同事很可能要做一輩子同事,直到退休為止。

而私企,太多人會僅僅因為同事不好相處就甩手跳槽了,這種事非常常見,為什麼?

因為在私企,跳槽成本低,反正工作很多,在這家做的不爽了換一家便是。

但國企不好進,進去的人大多也都很珍惜這份工作,不會輕易離職,你的同事跟你也是差不多的想法。

那這種情況下,國企職員就需要培養自己與人相處的能力,培養自己的高情商。

所謂的高情商,其實就是“學會跟不喜歡的人也能好好相處”。

可是,很多人會想:我為啥一定要學會跟不喜歡的人相處呢?做人為什麼非要那樣油滑不可呢?為什麼不提升自己的能力,尋找到適合自己的環境,跟那些談得來的、有共同志向的人一起工作呢?

這就是兩種思維方式,帶來的不同的人生選擇吧。

三,選擇國企並不意味著一輩子高枕無憂,選擇私企也並不意味著要永遠疲於奔命。

直到現在很多人對國企啊公務員啊這種崗位有一種蜜汁誤讀,似乎跟外面私企相比,國企、事業單位等場所是養老的地方,養閒人的地方,實際上並不是這樣。

作為一個剛工作的新人,可能並不需要太突出的能力,只要能把領導分配到手頭的業務做好即可;

但是,人總不能一直甘心做一個小職員吧,上級崗位總有空缺的時候,總有新增崗位需求的時候,這種時刻,就要靠幾年來積攢的能力,人脈,競爭力去爭奪向上通道的入場券!

試想:

如果僅僅因為進入了國企等好單位就覺得一生無憂了,開始養老不上進了,那到後面出現升職的機會,也一樣輪不到你,沒有耕耘何來收穫呢?


結語:

在哪裡工作都不容易,國企和私企各有利弊,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工作才最重要,不論最終選擇哪個單位,提升工作能力永遠是第一位的。


吉姆妮成長日記


樓主你好,國有企業5000元每個月的工資,但是民營企業可以達到15,000元,你會選擇哪一個工作?這兩個工作都有五險一金的待遇。如果說一個國有企業單位僅僅只有5000元的工作,但是另外一個民營企業可以達到15,000元,這兩個之間的待遇差距實際上還是比較大的,我認為應該選擇工資收益比較高的這個單位去工作比較合適。

首先我們在民營企業工作一個月相當於國有企業工作三個月,那麼也就意味著,如果說你在這個民營企業待了10年,那麼也就相當於你幹了30年,30年對於一個人來說基本上都是可以完成自己的職業生涯了,尤其是對於女性來講,所以我認為通過10年的時間奮鬥出自己30年的工作,那麼我認為這種做法是值得的,那麼果斷的去選擇民營企業。

而且如果說你從一開始進入這家工作單位,你就可以獲得15,000元的高薪,那麼在未來的日子內增長自己的工資待遇是很有可能的一件事情,所以說我認為15,000元的起步實際上還是非常不錯的,那麼將來如果說在增長你的工資待遇,那麼實際上你的收入比起國有企業的收入確實是要高的不少,我認為選擇民營企業對自己來說是有好處的。


社保小達人


本人就從自己的經歷說一下吧。5000和15000我就暫且認為是月工資標準。首先,對比一下除了月工資之外其他工資收入,比如年終獎金,我現在在國有企業,普通職員,月工資標準六千,18年年終獎金稅後三萬多點,每年均有百分之四到百分之十的穩定增長。之前在民企,年終一般是一個月或者兩個月工資作為年終獎,即十三薪或者十四薪。

其次,是對比福利。現在國企監管也比較嚴格,福利什麼的也不會隨意發,但是凡有文件依據或者政策支持的一般都會發。問題說都有五險一金,具體的還要了解一下。比如公積金差異就比較大。繳費基數,繳費比例都會影響你的到賬金額,公司為你繳費的差異有可能過千。這個差異不可小覷,尤其是買房需要還房貸的童鞋。為什麼會有差異?有可能是民企為了節約成本採用比員工實際工資低的繳費基數和選用比較低的繳費比例(繳費比例範圍5%~12%,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經濟情況來選擇)。此外,比較大的福利還有補充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和補充醫療保險,企業年金因為是退休後才能拿到,所以很多童鞋沒有感覺。就我們公司來看,18年公司為員工繳費最少的,一年下來也有六七千,多的能到好幾萬(個人繳費就暫且忽略)。而補充醫療保險好處就不用多說了,絕對的大福利。無個人繳費,而且現在的補充醫療保險基本都是保險加基金模式,一年下來公司為你買了各種健康保險,此外你還有一筆基金可用來付門診,購藥或者其他健康方面的消費,基金少的也有兩三千,多的自行腦補。

其他有對比性的福利還有教育補貼,常見的升學歷和考證等。這些一項少的幾百元,多的幾萬元。比如,我們讀在職研究生差不多可報銷三萬元,當然我們過萬的也規定了需要籤服務協議,規定服務期。此外,還有購房優惠,集團有地產板塊,購買公司的項目房產,一般都有幾個點優惠。目前,我看到的比較大的福利差不多就這幾項吧。

最後,再對比一下工作本身。看了一下,很多人都認為國企的工作比較輕鬆。我只能說,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吧。我們同一個集團有的公司有的崗位比較忙,有的確實也比較輕鬆。但還是一個蘿蔔一個坑,都有各自的工作需要完成,國企也是企業,也需要效益,也不養閒人。總體來說,我覺得是國企工作比較規範,該上班上班,該下班下班,該加班加班,工作流程,行為規範等所有的這些都有制度來約束。從長遠來看,我覺得對個人成長是很好的。

以上都是我個人經歷的,可能公司與公司不一樣,以上涉及的方面也會有差異。但是,選擇國企還是民企,只對比月工資標準真的不靠譜,在選擇的時候,希望大家多多瞭解多多對比綜合收入,福利,發展空間等,再做決定。


人過江湖


國企和私企,這範圍太大,國企有央企,有省屬國企,私企也有大小之分,綜合情況不能以偏概全。行業不同,工作環境,待遇福利都不一樣。就說說石油化工行業中國企和私企吧。

個人觀點:總體國企5000好於私企15000。宗旨是:年輕在私企掙錢,老了到國企養老。

1.目前石油化工行業裡國企主要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化,延長石油。除了延長石油都是特大型央企。私企大的就是恆力,浙江石化,盛虹,恆逸,萬華這些,但這些都基本是從下游化工起家,雖然在積極建設煉化一體化,但沒有上游的勘探,採油。我們就煉化板塊比較說明一下。

以下數據來源可靠,基本可以說明問題。在不考慮置位晉升等情況,單純比較收入。

2.煉化板塊目前主流年收入都在16萬到20萬之間。以主內操為基準,我們算算國企和私企的賬。

私企:假設私企主內操稅前年薪談到19萬(20%為年終獎),月平均工資15833,和問題中15000接近。每月扣掉個稅800多,為方便計算就833吧,五險一金500,到手一月14500。

國企:我們按到手5000,年終獎4萬,到手10萬。社保一月1400,公積金1600,總共3.6萬。總共13.6萬。這麼看稅前收入比私企差5.7萬。

3.這5.7萬差在那,福利。

(1)國企養老保險,1400社保,養老1000,公司給交2000,私企和國企退休後,退休金國企定高於私企。

醫療就不算了,反正報銷比例都一樣。

(2)公積金國企交比例高,在同等條件下區別還是非常大,私企200多公積金,基本公積金貸無望。以貸款48萬,20年計算,應該在私企到手14500,減去3141的每月還款額,為計算方便取3100。相比私企實際到手11400(不買房和不給公積金貸另說)。

(3)年假,個人最不認同一點,私企一般不承認之前工齡,最長也就25天左右,國企嚴格按國家規定,休假休息比好。包括婚假,喪假等,國企好於私企。

(4)管理制度私企以考核為主,國企相對來說以教育和保護員工為主,能不考核就不考核。

以上是個人觀點,不代表行業觀點。


石化小生


感謝有機會回答問題,茉莉會說要根據個人情況來選擇。什麼企業性質都是一樣的。關鍵是我們個人更適合哪一種。

就拿茉莉中午一個事情說,茉莉一個同學大學畢業就在國企,她是理工類專業,實幹型,去年被提拔成為中層,今天中午和她吃飯,她反覆說了很多次,人事太複雜了。是的,沒錯,她是幹活的人,也可以說比較實在的人,在最近的幾次的人際關係溝通中,她又巨大的無力感,但是也只能被推動著走。

反之,茉莉另外一個同學也是在國企,文科專業,現在遊刃有餘。所以選擇什麼企業確實要和個人的情況相配合。有些人到了民企越戰越勇,一路高歌;有些人覺得民企累的不能動,寧願在國企煮青蛙。或者說也挺好,反正沒有壓力。

所以還是要看自己是什麼人,適合什麼地方,什麼地方才能讓你精神百倍,就可以了。


Molly小秘書


看你追求什麼了?說個例子,我大哥大學時學建築,畢業後直接進了民企,他的大學舍友考了公務員。當初他舍友邀請他一起加入公考隊伍時,我大哥就覺得:瘋了吧,公務員工資那麼低,去他幹啥?當時正趕上房地產上升階段,建築業隨之發展,我大哥也經歷了事業的高峰期。

但是現在15年過去了,如果我大哥和他的同學現在每年都賺15萬,那你要知道,賺錢的輕鬆程度是不一樣的。他同學工資可能沒他高,但是福利待遇補貼什麼的加在一起,一點不比我大哥辛辛苦苦奮鬥一年來的少。

所以他現在有時也感慨,當時看得不夠全面,並且現在還支持我進國企或者考公務員。


尋人企事


我在國企建築單位,2012年剛畢業時候實習工資到手1000,真的是低。在經歷過三個完整的工地磨練以後,現在每月扣除五險一金到手7700。在國企要熬得住,雖然說到手的比不上在坐各位多,雖然我的假期不多,經常性加班出差。但是我所有的假期都帶薪,每年還有固定的探親假,事假病假不扣工資。階段性忙完以後,可以先休假再寫假條。能夠讓我有足夠的時間陪父母陪爺爺奶奶,所以我知足。


Xiaopengyou01


聰明與傻子 哪個錢多哪個錢少 一個會數數一個不會數數 同樣上五險一金同樣吃穿住行 一個靠臉吃飯一個靠能力吃飯 給我來碗麵 我可是公務員或國企人員等 一提倍有面子 只是兜比臉還乾淨 吃麵也得給錢啊 你那面子換不來一碗麵 來給我也來碗麵 我是給人打工的或做小買賣的等 一提特別沒臉 但兜裡厚啊 從兜裡掏出一達錢拍到桌子上 想吃幾碗吃幾碗


路上趣事多


殊不知網易裁員事件,看年齡,看職位,看行業成長性,你的性格是不是適合折騰,我就是一個典型案例,剛畢業去國企拿北京戶口,一年後去私企學東西,掙錢,幹到部門經理,今年34了,中年危機,準備去國企,當前是穩定壓倒一切,我是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