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紅屁屁了,不敢隨便塗東西,用什麼紅屁屁好一點呢?

塞爾達傳說20


寶寶出現紅屁股的現象,是很常見的。寶爸寶媽不必太過擔心,相信跟著我這幾個建議走,不僅寶寶這次的紅屁屁症狀,能得到緩解並消失,今後也不會再出現紅屁屁的現象。下面直接給您上乾貨:


寶寶已經出現紅屁屁現象,家長該怎麼做?

1、白天先暫停給寶寶使用尿不溼和尿布。儘量讓寶寶的小屁屁多晾一晾,直至紅屁屁的現象消失。(防止尿不溼和尿布上的尿漬,繼續沾染寶寶的小屁屁,加重紅屁屁的現象。)

2、保持寶寶小屁屁的乾淨衛生。寶寶睡覺前、起床後、拉臭臭之後,一定要用清水給寶寶清洗屁屁。給寶寶清洗屁屁之前,大人一定要先把自己的手洗乾淨,先洗前面再洗後面。

3、保持寶寶的小屁屁乾爽。給寶寶清洗完屁屁後,最好用乾淨的棉柔巾將水漬擦拭乾淨,並晾一會,確保寶寶的小屁屁真正乾爽之後,再給寶寶使用尿不溼。(晚上如果寶寶尿的比較多的話,最好也幫寶寶更換下尿不溼。)

4、可使用嬰兒護臀霜或者香油,塗抹寶寶紅屁屁的地方。使用護臀霜霜或者香油,最根本的目的,還是為了隔絕寶寶紅屁屁處,再次沾染尿液,實現紅屁屁的快速好轉,直至最終消失。屁屁霜的話,我家使用過妙思樂和屁屁樂的,效果都還不錯,並且都是大品牌,安全性有保證。但是綜合我的整體使用感受,在寶寶的紅屁股比較嚴重時,尤其是出現紅屁眼時,用香油的效果卻是最好的。

小結:做到這幾條,相信小寶寶的紅屁屁症狀,很快就能緩解並消失了。

針對寶寶小屁屁的日常護理建議

1、選擇寶寶能適應良好的尿不溼品牌。

2、多給寶寶更換尿不溼,不要每次都等到寶寶將尿不溼尿滿才換。

3、若覺得寶寶尿不溼沒尿滿,就換掉太浪費的話。可以在寶寶室內活動時,每次剛尿完之後,都晾一段時間的小屁屁,感覺寶寶快尿時,給寶寶墊上尿布,或者讓寶寶直接尿地上(小寶寶特別小的時候,尿液並沒有異味,前提是要及時清理哦)。

4、重要的是,保持寶寶小屁屁的乾爽潔淨。每次換下尿不溼、尿布之後、及寶寶拉臭臭之後都要及時給寶寶清洗小屁屁。並擦拭晾乾之後,再換上新的尿不溼或紙尿褲。

5、寶寶拉臭臭後,應第一時間給寶寶處理,糞便和小屁屁的親密接觸,最容易引起寶寶紅屁屁現象的產生。

在寶寶小屁屁的日常護理中,如果家長能做到這幾條,相信寶寶就再也不會出現紅屁屁的現象了。我家寶寶有段時間連續拉了1個多月的肚子,都沒有出現紅屁屁的症狀,就是這麼護理的哦。

後話

養娃不易,任何一個忽略掉的小細節,都可能導致寶寶出現不適的症狀,讓家長憂心擔心!但是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家長才越來越瞭解孩子,越來越專業,最終實現和寶寶的共同成長哦。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有感悟了可以關注我,“皮皮媽育學園”將持續給你解答育兒相關問題,創作不易,請尊重原創;多分享,讓更多的人看得到!


皮皮媽育學園


我家二寶在滿月後也有過紅屁股,那時候是因為用了一款不合適的尿不溼引起的,而且天氣也比較悶熱,所以寶寶很容易紅屁股。而我家寶寶因為有蠶豆病,很多藥膏有些成分不適合寶寶用的,所以也是不敢隨便用藥膏。

當時我是這樣給做的,每天幫寶寶清洗乾淨屁股,白天我就不給他包尿不溼了,而且用尿布或者穿褲子。

每次洗乾淨屁股後一定要擦乾、然後晾乾才能包尿不溼或者穿褲子。

在洗乾淨後,嚴重那幾天,我給寶寶薄薄的塗上一層茶籽油,菜籽油是朋友家自己榨的送給我的。

如果到了晚上要包尿不溼,我再給寶寶洗澡後,給寶寶上一點點的爽身粉,買的是玉林粉的嬰兒爽身粉。買回來就是紅屁股的時候用了一下,挺乾爽的。

每次寶寶大便後一定要用溫水清洗乾淨,如果紅屁股期間就連換尿不溼也要用溫水清洗一遍。

最好的方法就是紅屁股期間白天暫時不要用尿不溼,這樣兩三天寶寶的紅屁股就好了。

寶寶紅屁股好後,我們要找出寶寶紅屁股的原因,不然寶寶還是會很容易出現紅屁股哦。

造成寶寶紅屁股的原因有:

  • 尿不溼不合適,有些尿不溼吸水性不好,寶寶屁股不幹爽就很容易紅屁股。或者不是棉的,容易摩擦寶寶屁股的皮膚,因為寶寶小皮膚都是很嫩的,所以不好的尿不溼容易損傷寶寶屁股造成紅屁股。所以在買尿不溼的時候一定要先給寶寶試用,看寶寶是否適合這一款尿不溼。
  • 寶寶屁股清潔不到位,有些寶媽嫌麻煩,每次寶寶拉了都只是用紙巾清理完了,就繼續包上尿不溼了,寶寶的糞便裡也是有細菌的,所以有些寶寶皮膚比較嬌嫩,很容易紅屁股就找上門了。所以寶寶拉完後,最好每次用清水清洗乾淨,再包上尿不溼。
  • 寶寶屁股不夠乾爽,有些家長為了節省尿不溼,一片尿不溼在包了很長時間,已經鼓得不能再鼓了,才幫孩子換,這樣寶寶的屁股浸泡在尿液裡不幹爽能不紅屁股嗎?所以我們要時刻關注寶寶尿不溼,如果發現尿不溼已經微鼓,也就是三泡尿這樣就要給寶寶換了。在給寶寶換尿不溼的時候要注意給寶寶把屁股晾一晾,等寶寶屁股乾爽後再包上乾淨的尿不溼。

全職寶媽小包


我家孩子從4個月開始就有溼疹!還有紅屁屁!我一開始聽別人說不能用激素的藥!就想著再大些慢慢就好了!可是依舊嚴重!我就去嬰兒店買溼疹膏,她們說(康嬰健)挺不錯,我就買回家用,沒想到半個月過去我家孩子的臉蛋還有屁股就好了!建議使用一下這些產品,孩子皮膚光滑細膩還不難受!平時就用溫水輕輕搽拭!屋內加溼!屁股勤換這點,別怕浪費尿不溼!一般都沒啥問題!我家孩子已經試過了滋潤好聞!真的很好用!😂




果果momo


寶寶紅屁屁是很常見的問題,尤其年齡越小,寶寶屁屁皮膚越嬌嫩,越容易紅屁屁,嚴重的甚至直接皮膚潰爛,這讓寶爸寶媽十分心疼,我寶寶如今一歲八個月,也有過紅屁屁的經歷,下面來說說我寶寶紅屁屁後我使用過效果比較好的東西:

1.皮膚問題的萬金油,紅黴素軟膏。

別小看它爛大街還便宜,紅黴素軟膏對付寶寶紅屁屁,尤其是屁屁直接爛了有奇效。去年夏天天氣太悶熱,我比較忙,沒顧得給拉了粑粑的寶寶換尿不溼,才一個下午的時間屁屁就爛了,當時走不開,身邊又沒有其他寶寶屁屁霜,可看著又心疼,就給寶寶應急的擦了紅黴素軟膏,沒想到兩個小時再看,屁屁爛的地方已經在開始癒合了,晚上睡覺前又擦了點,第二天直接好了。

2.紫草油或茶油

這兩種都屬於植物提取的,潤膚護膚作用比較大,如果屁屁只紅不爛,建議使用這兩種,價格不貴,以紫草油為例,我是直接在藥店買的,五塊錢一瓶,很實惠,效果也很好,隨便弄一點在手上就感覺油油的,我寶寶紅屁屁就給她塗一點,第二天就感覺她屁屁清清爽爽潤潤的。

3.寶寶護臀膏

市面上有各種品牌的寶寶護臀膏,就是專門為了應對寶寶紅屁屁問題的,你可以選擇口碑好點的品牌給寶寶備一點。

4.認真觀察,若寶寶與尋常紅屁屁不同,應該及時帶寶寶就醫,市面上這些藥膏護臀膏大多是潤膚護膚的,若是寶寶屁屁太嚴重或與平常不同,寶爸寶媽一定不能大意,應該及時帶寶寶就醫。

究其根本,還是寶寶皮膚太嬌嫩導致寶寶容易紅屁屁,所以寶爸寶媽在帶寶寶時一定要細心些,注意以下問題,能很大程度避免寶寶紅屁屁。

1.尿不溼不要讓寶寶穿太久,積累太多尿液才換,再好的尿不溼穿太久尿液太多終究會摩擦著寶寶的皮膚。

2.寶寶拉了粑粑也要及時換尿不溼,寶寶拉了粑粑不及時更換尿不溼,寶寶不舒服不說,屁屁也很容易磨爛。

3.選擇口碑好,適合寶寶的尿不溼。若發現寶寶使用某品牌尿不溼有紅屁屁現象,應該及時更換其他品牌尿不溼。

以上觀點望採納,謝謝!


去睡覺的蝸牛


我們老家這邊以前,像我小時候都是用沙土包孩子,那時候沒有尿不溼,小孩子的屁股也不會起溼疹,我孩子小的時候,也是用尿不溼的時候起了很多的溼疹,回老家住的時候就弄了些沙土,給小傢伙塗在屁股上,塗了兩天屁股上的溼疹了就下去了,就是普通的沙土,用鐵鍋把沙土炒一下,涼到溫熱,塗到屁股上,別太熱燙到孩子了。效果很好,還沒激素,市面上的藥很多都有激素,土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老陳雜談


我在生大寶的時候請的月嫂,月嫂告訴我了一個方法,用香油熬紫草,紫草在藥店裡一般都可以買到,用香油熬紫草,熬好了以後的那個油扔到小瓶裡頭,嗯等寶寶的屁屁變紅的時候就用棉籤,給他的小屁屁擦一擦,很快就會好的。安全有效,而且沒有副作用哦。



平凡之路well


教你個最好的辦法,用老家的茶籽油塗屁屁。塗幾次包好,不過還得勤換尿片,拉了粑粑一定及時清理。還有要保持小屁屁好爽。我家兩個寶寶很少紅屁屁,有點紅了趕緊塗茶油,過不了兩天好了。還有寶寶剛學走路經常摔跤,摔紅了趕緊塗茶油不會腫而且好得很快。希望幫到你!



雙胎媽媽的百味人生


我家寶寶今年5歲了,小時候我一手帶大的。關於寶寶紅屁屁 ,我來談談我的看法。寶寶紅屁屁主要是寶寶尿不溼用時間長了,給寶寶換尿不溼時沒有給寶寶屁屁處理好。我每次給寶寶換尿不溼,不管寶寶大便還是小便我都會給寶寶用溫開水洗乾淨小屁屁,擦乾水分(有時間可以多抱一會上小屁屁透透空氣),再抹上芝麻油。(我們這裡不管是寶寶紅屁屁還是預防寶寶紅屁屁都用芝麻油)寶寶的尿不溼也要換的勤一點。這樣紅屁屁就會好一些。


太湖霞姐


我是個一胎的寶媽,我們寶寶出生的時候正好是8月份,天氣有點炎熱,寶寶有淹脖子的情況的話,可以用蒙脫石撒用熱水衝開,然後用洗臉巾給寶寶擦拭,兩三天效果就出來了。還有一種外摸的,是愛嬰芭比,這是寶寶剛出生是在醫院那邊購買的,每天用熱水給寶寶擦拭以後,摸上就可以了。紅屁屁的話,用香油炸花椒效果特別好。放涼後使用。


皮皮球球的媽媽


寶貝紅屁屁,媽媽一定會很心疼的。我家寶貝小時候紅屁屁,剛開始用的是買來專門改善紅屁屁的,還是一隻進口的,大幾十塊錢一小罐,但用起來效果並不理想,改善效果比較慢。後來聽一位長輩的,用芝麻油,效果很好,頭天晚上塗上,第二天就不紅了。以後用的都是芝麻油。還有就是學走路期間很容易摔倒,萬一摔倒了碰著哪裡,很可能就會腫大包,所以碰了後馬上塗芝麻油,就不會腫包了。 芝麻油性涼,不用擔心有副作用。可以放心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