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城縣基層黨組織“三個+”模式為疫情防控加足馬力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場上,交城縣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團結帶領廣大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堅定站在第一線,採取“三個+”模式,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加足馬力,塗亮“革命老區黨旗紅”的鮮亮底色。

“支部+”模式,黨建引領聚合力。一個支部一座堡壘。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縣上下一聲號令,盡銳出戰,500多個基層黨組織扛起疫情防控大“旗”,組織動員5200餘名黨員積極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線,踐行初心使命,勇於擔當作為。組建臨時黨支部84個,發現擔當作為好乾部83名,接收入黨申請書50份,挖掘好典型、好做法36條。同步組建黨員先鋒隊137支、黨員勸導崗263個,築起疫情防控第一線“紅色屏障”。


交城縣基層黨組織“三個+”模式為疫情防控加足馬力


交城縣基層黨組織“三個+”模式為疫情防控加足馬力

“措施+”模式,精準施策添動力。發出倡議,齊心協力,縣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組發出《致武漢返(抵)交城群眾朋友的一封信》,縣委組織部發出《致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倡議書》,縣衛健局發出《致全縣人民的倡議書》,縣總工會、團縣委、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也相繼發出倡議,集聚全縣力量投身疫情防控。定出措施,重點發力,縣紀委監委明確嚴肅查處六種行為,派出10個組開展疫情防控監督檢查。縣委組織部明確各基層黨委、基層黨組織職責定位,列出五大領域黨組織工作措施32條,實行“部長+科長+科員”制度跟蹤指導服務。縣人社局開展服務事項“不見面、網上辦”,方便群眾辦事。縣教育局實行“包聯領導+包聯教師+黨員”措施,對湖北返鄉學生和外地返鄉教職工進行聯合監控管理。因地施策,逆風前行,天寧鎮組織黨員幹部採取“六個在前”措施,與群眾結對子、戰疫情;夏家營鎮、西營鎮、洪相鄉、西社鎮等大力倡導移風易俗,一切婚宴、喪事從簡辦理,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嶺底鄉、水峪貫鎮、會立鄉、東坡底鄉等加強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的疫情防控工作;龐泉溝鎮實施“五個一、三到位”辦法,築牢疫情防控銅牆鐵壁。

交城縣基層黨組織“三個+”模式為疫情防控加足馬力


交城縣基層黨組織“三個+”模式為疫情防控加足馬力


交城縣基層黨組織“三個+”模式為疫情防控加足馬力

“互聯網+”模式,線上線下提效力。及時倡議,匯聚正能量,縣委宣傳部、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等充分運用傳統媒體、新媒體等平臺,開設黨旗飄揚專欄,累計發送稿件600餘條,提供有力的輿論支持。鄉村大喇叭,“聲”入人心,村(社區)採取“官話+土話”“打油詩+順口溜”等方式,第一時間推送新型肺炎疫情防控決策部署、健康提示、新聞動態和通告等,進行及時講解和引導,“村村響”讓人民群眾安心和暖心。遠程服務,交心暖心,村(社區)黨組織班子成員、黨員幹部普遍包聯重點人員,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為他們購物購貨、體溫監測、排憂解悶,在平凡的崗位中彰顯組織功能、綻放黨員風采。


交城縣基層黨組織“三個+”模式為疫情防控加足馬力


交城縣基層黨組織“三個+”模式為疫情防控加足馬力


交城縣基層黨組織“三個+”模式為疫情防控加足馬力


交城縣基層黨組織“三個+”模式為疫情防控加足馬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