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發配雲南,走到長江邊上,寫下媲美蘇軾“大江東去”精彩詩詞

詩詞的頂峰當然是在唐宋時期。唐宋時代不光是中國古代經濟發展最鼎盛的時期,也是中國古代文化發展最興盛的時期。

此後的各個朝代,雖然在文學的其他方面、其他的藝術形式上也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在詩詞方面的成就遠遠不及唐詩宋詞。不過偶爾也會有精彩的亮眼之作,告訴我們,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詩詞依然有著倔強的生命力。

才子發配雲南,走到長江邊上,寫下媲美蘇軾“大江東去”精彩詩詞

​比如明朝的這一首詩詞,雖然只有60個字,但是卻超越了唐詩宋詞,成為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的開篇奠基之作。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這首詩詞就是明代楊慎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不光成為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的開篇之作,而且在央視版《三國演義》電視連續劇當中,更是被譜曲成為相當流行的歌曲。

才子發配雲南,走到長江邊上,寫下媲美蘇軾“大江東去”精彩詩詞

​這首詩詞的作者在,楊慎是明朝是非常有名的才子。和其他那些因為被貶而生出無限詩情的詩人們一樣,楊慎也是因為得罪了皇帝被充軍到今天的雲南。充軍途中感慨人生,寫下了這首千古傳誦的詩篇。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詩詞一開始,我們似乎看到了宋朝大詩人蘇軾的形象。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用江水來比喻歷史的進程,來比喻英雄叱吒風雲的豐功偉績。

大浪淘沙,多少英雄曾經在這裡建功立業,但如今伴隨著滔滔江水都已經消失在歷史的長河當中。留在詩人眼中的只有這一句“是非成敗轉頭空”。歷史上的成功或者失敗又有什麼重要的呢?要知道幾百年後大浪淘沙,一切都是一場空。

才子發配雲南,走到長江邊上,寫下媲美蘇軾“大江東去”精彩詩詞

​詩詞的一開始,我們已經看得到詩人曠達而又超遠的思想境界。從自己挫折的人生經歷之中,他似乎看透了人生,也參透了百年曆史的真諦。而與之相對應的則是自然界的青山和夕陽。“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人世蒼茫如水,只有自然界的青山和夕陽永存。

達觀的自然境界當中必然有詩人自己的形象。“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個樵夫,一個漁夫,這是古典詩詞當中經常出現的隱士的形象,在此也代表了詩人的追求。在以後的歲月當中,他決心就像這個樵夫和漁翁一樣,“慣看秋月春風”,冷眼看待世界上的一切。

才子發配雲南,走到長江邊上,寫下媲美蘇軾“大江東去”精彩詩詞

​“一壺濁酒喜相逢”,和朋友難得見了面,痛快暢飲一杯酒,這不就是人世間最快樂的追求嗎?至於往事紛飛,至於歷史上那些叱吒風雲的英雄,至於那些在歷史上建功立業的人物,他們如同江水一般逝去,而在今天也不過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這首詩詞非常的曠達無比,大有超越蘇軾宋詞創作的品格。一個人唯有有了滄桑的人生經歷,並且遭受到了人生的挫折之後,才會有如此曠達的心境。《三國演義》拿這首詩詞作為開篇奠基之作,顯然隱含著古代士大夫的一種精神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