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關16個“紅色村”賡續紅色精神,構建疫情嚴密防線

“各位村民,現在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請不要參加聚會、減少串門、推遲探親訪友,儘量在家活動,有發燒、咳嗽、乏力等症狀的村民請及時與我們聯繫!”在省級“紅色村”韶關南雄市珠璣鎮靈潭村,村黨群服務中心的大喇叭全天候循環宣傳疫情情況和防控的一些注意事項。這是韶關省市兩級“紅色村”加強疫情防控的一個生動縮影。

廣東省韶關市一共有省、市兩級“紅色村”16個,這些“紅色村”有著“敢於擔當,不怕犧牲”的光榮傳統,在革命戰爭年代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戰場上,“紅色村”賡續紅色精神,發揚優良傳統,村黨組織迅速行動,黨員幹部衝鋒在前,普通村民守望相助,共同抗疫,構建了嚴密的疫情防線。

韶关16个“红色村”赓续红色精神,构建疫情严密防线

“領頭雁”抗疫一線作表率

能不能打贏疫情防控這場硬戰,關鍵在末梢,成敗看基層。基層“領頭雁”作用發揮尤為重要。

大年三十晚上,始興縣隘子鎮風度村黨支部書記曾美鳳接到疫情防控通知後,火速通知在家的黨員幹部,連夜準備《風度村新冠肺炎聯防聯控倡議書》《致風度廣大村民的一封信》等宣傳材料,號召全體村民發揚“堅定信念,團結協作,敢於擔當,不怕犧牲”的風度革命傳統精神,合力抗疫。次日,曾美鳳便帶領村裡的黨員幹部組織成立黨員服務隊,進村入戶,摸排登記湖北返鄉、探親人員,並在村內的各個主要路口設置疫情防控檢查點。曾美鳳充分發揮了共產黨員“跟我上”的表率作用,帶頭參加24小時輪值,對進出的車輛、人員進行防疫宣傳和體溫檢測,嚴格防輸入、防輸出、防擴散。

“黃洞村傳承著‘敢為人先,不怕犧牲,勇於奉獻’的紅色精神,在疫情面前,支部一定會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打勝這一戰。”翁源縣江尾鎮黃洞村黨支部書記楊永強在村疫情防控工作會議上表態。疫情發生後,楊永強第一時間與村衛生站、鎮駐村工作隊和鎮相關職能部門溝通,率先組建成立了“衛生員、宣傳員、安全員”小分隊。楊永強每天都帶著小分隊,在村裡的主要交通點上,日夜值守,加強疫情排查。

在仁化縣董塘鎮安崗村,村黨支部書記葉金泉頂著巨大的壓力,關停了村內的黨員紅色教育館、居家養老中心、寺廟等人員密集場所。此外,他還堅持在疫情防控一線亮身份、做表率,從大年初一至今,每天都帶領村黨員幹部進村入戶走訪排查,張貼宣傳畫報、橫幅、標語、告知書,耐心向村民講解不串門、不聚會、少出門、戴口罩、講衛生等疫情防控科普知識。

黨員先鋒衝鋒在前

防控疫情,黨員先行。最關鍵的時候總有共產黨員衝在前面,“我是黨員,我先上”成為“紅色村”疫情防控工作中黨員幹部最響亮的口號。

疫情發生以來,皈塘村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在村內交通要道上建立卡點,設立黨員先鋒崗,安排黨員幹部24小時值守,對來往的人員、車輛做好體溫測量、登記和宣傳工作,嚴防死守確保疫情不進村。

在南雄市水口鎮水口村,村黨總支號召成立村黨員先鋒隊,4個黨支部60多名黨員幹部全員到崗、站位一線,分成多個先鋒小隊,開展“敲門行動”,走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為群眾量體溫檢測排查。同時,到村文化健身廣場、主幹道、公廁、衛生死角、下水道等地方開展消殺和衛生清潔工作。

同在南雄市的油山鎮上朔村,村裡的黨員先鋒隊採取移動小喇叭、一封信、微信、入戶、懸掛條幅、村黨群服務中心LED屏、廣播車等多渠道、高頻次宣傳,用群眾聽得懂、易明白的語言進行宣傳新冠肺炎防控措施,強化群眾動員。同時,黨員先鋒隊還第一時間走訪和慰問了村裡的困難戶、五保戶、獨居老人,為他們送上特別的關愛支援。

村民守望相助

疫情防控是一場“人民戰爭”,“紅色村”村民發揚優良的革命傳統,眾志成城、守望相助。

新豐縣遙田鎮江下村內臨遙田圩鎮、外近佛岡青洞,流動人口多,疫情防控任務艱鉅。面對這種情況,年過花甲的老黨員、返鄉大學生、退伍軍人,紛紛請戰到疫情一線。他們聽從村黨組織的統一指揮,分組分批次對全村進行地毯式排查,對外出返鄉人員和出租屋租住人員登記造冊,每天上門為村民測體溫,挨家挨戶派發宣傳材料,協助村黨組織築牢疫情防控堅強堡壘。

韶关16个“红色村”赓续红色精神,构建疫情严密防线

“這些口罩贈送給每日堅守在一線的工作人員,他們太辛苦了,我希望能為父老鄉親做點事,為目前的肺炎防控工作幫上忙,也希望每一位工作人員在堅守崗位的同時做好自身安全防護。”安崗村藍文通得知村裡缺乏應急物資,尤其是口罩緊缺的情況後,想方設法託朋友買了500個一次性口罩,全部贈給安崗村群防群治點。

為減少人員集聚,在風度村、在靈潭村、在湞江區犁市鎮犁市社區,幾十戶村民積極響應政府號召,自覺延後已定好日期的紅喜事。

疾風知勁草,危難顯本色。在這場無聲的戰“疫”中,“紅色村”黨組織正在發揮著堅強堡壘作用,與“紅色村”每一位賡續老革命先烈紅色基因的群眾勠力同心,一起築起一道道疫情紅色防線。

記者/唐音

通訊員/廖雲平

【作者】 唐音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