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疫情發生到現在,有些人呆不住都想工作了?

聊茶知趣


不是別人呆不住了想去工作。試問誰人不怕死可上有老下有小 每個月的生活開支 有房貸的 有車貸的 還有的公司裡催著去工作的。一邊健康乃至生命安全。一邊放棄薪水乃至失業危機。 你說這些人會有得選擇嗎


小鎮上的瑣事


昨天,我閨蜜給我打電話說:在家憋不住了,想去上班啊。

我聽了不大信,反問她:這麼快就待不住了,上班的時候一週休一天,好不容易國家給你放了個大長假,還不願意了?

她說:“你知道,我是被逼得啊,我們小企業,不上班就沒工資”

我安慰她:“不差這幾天了”

她:“我是怕因為疫情公司倒了,我就失業了,本來就沒啥積蓄的,唉”

一聲嘆息,代表的是內心的不安和焦慮。

講真,閨蜜代表了一批人的想法。

我先生這樣的人,以前每週末喜歡睡懶覺,現在,天天睡到9點多,早飯自然吃到10多,午飯晚飯都順延了,貌似每天是從上午開始的,一不小心天天成了熬夜的夜貓子,睡不著啊。這樣,日復一日。

在者,家裡兩個小娃,不去學校幼兒園,天天在家鬧騰的雞犬不寧。

所以,用我先生的話說:生活被顛覆了。

嚷嚷著想去上班。

據我觀察,我先生也代表了一大批人,原本規律的日子,變得無常。

我覺得,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講,之所以很多人想去工作,是因為假期不再“稀缺”。

物以稀為貴,現在的假期突然被拉長,又是疫情期間,有種被禁足的感覺,長假期就不再受歡迎了。

但是,疫情期間,我們普通能做的就是配合國家的安排,沒有國哪來的家。

看看奮鬥在前線的醫生們,他們夜以繼日的在和時間賽跑,治病救人,你不喜歡的假期他們渴望而不得。

所以,不妨利用這段時間,沉下心,好好享受假期,不然就自我充電,加滿燃料,等待疫情結束那天,把滿滿的能量投放但工作中。

現在,請安住當下。


職場教練如風


疫情發生到現在,為什麼有些人待不住想工作了!

也可以說有些企業待不住可能面臨倒閉了!

像我這樣的人直接說快要破產了!為什麼呢?本來3號發工資的,到現在都沒有發,打電話問領導,領導說沒有上班,該發出去的貨沒有發,公司現金流估計要斷了!意味著公司可能要垮了!

我勒天天啊!怎麼辦啊,我的現金流也斷了,

信用卡,花唄,房貸車貸全部逾期了!怎麼辦啊?

我不是待不住想工作,是我需要工作啊!這下怎麼辦。

這幾天像發瘋似的到處打電話問朋友熟人幫忙聯繫工作。

苦點累點都不要緊,只要有活幹!


貴陽安哥


看到這一問題,真不是我的真實體驗嗎!!!年前上班的時候只有週一可以休息,所以非常期待過年的時候,可以遇到了疫情,開工日期一拖再拖,本來想想能在家多玩玩多開心,沒想到才過了幾天,無聊感爆發,首先是疫情期間又不允許走東走西,只在在家裡躺著,不能找朋友玩那還有個什麼意思,第二,平常不經常回家,這次在家裡待那麼久和爸爸媽媽總是有生活上的不合,你在工作的地方可以一直躺,可以點外賣,在家裡,媽媽會說,怎麼還沒起來,怎麼還沒起來,吃早飯啦,吃飯啦,各種沒完沒了的,第三,生活的壓力,不上班,沒錢啊,房貸車貸怎麼弄,資金鍊這是要斷開的節奏啊,妥妥的破產啊,所以說上班的人為什麼這麼想去上班,還不是生活的壓力和實在是在家太無聊了。


笑亦淺


疫情從警報到現在差不多20多天了!很多人都按捺不住要出去上班的衝動了,尤其是2.10號復工潮,很多人藉機回到了大城市!

那為什麼明明還有確定的危險,有些人家裡待不住想工作了?我想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解讀!

  • 首當其衝是經濟壓力所致。1、很多年輕人是沒有積蓄的,並且有些人平時就已經開始提前消費,沒有工資作為支撐,只能通過借錢網貸度日,不上班沒有工資領對這些人來講簡直是種折磨!2、大部分成年人都是有小家庭的,孩子的奶粉錢一個月得一兩千塊,紙尿褲錢也得幾百上千吧,家庭的房租水電也是不小的開銷,關鍵大人還要吃飯啊,也要花錢,只有支出沒有收入,很多家庭難以支持吧 3、前面還沒說房貸車貸,現在的房價,一般的房貸一個月都在3-4千左右,如果有車貸的話,貸款1年的話,一個月也得3-4千吧,銀行不會管你有錢沒錢的,到期就會自動發短信提醒你,該還款了兄弟! 其他方面的壓力咱就不提了,方方面面的,自己腦補一下吧!


  • 然後是寂寞和無聊。對於老家在農村的朋友來講,用幾天時間回家適當的看下爸媽是可以的,順便調整一下自己,但是在老家呆20多天真的是要老命了,待久了就會感覺非常無聊。 出門不能直接到超市,鎮上的超市吧規模也不是很大。逛街吧,只能趕大集,沒有啥可逛的,並且這種疫情之下更是沒得說的!在家只能打打遊戲,看看小視頻,真的是非常無聊!

  • 上班帶來新鮮感,能和更多的人交流對話。回到之前的工作環境,除了重新迸發出工作激情外,還有可以和同事朋友客戶交流,生活更有新鮮感!

最後說一句,能儘量晚點出來上班就晚一點,安全第一位,希望疫情早點結束,大家都早日迴歸!


老可實驗室


防疫:響應鐘南山,再撐14天。

.

近日,鍾南山院士說,從1月23日封城開始到2月6日(正月十三)為第一個14天。

從2月7日(正月十四)開始再過14天,要到2月20日(正月二十七),如果沒新增上升,疫情才算是控制了。一個14天不能解決問題,請大家配合,做好第2個14天的防護,很重要。

看過今天確診病例破3萬、新增病例仍然3千以上的情況,我們還需要做好第二個14天的防疫工作。

對每個人來說,工作,生意都可以再來,但生命和家人只有一次,希望每個人配合國家的工作再堅持14天!

行百里者半九十。第二個14天很重要,很重要,讓我們再堅持14天。每一箇中國人,都是這場瘟疫狙擊戰的戰士。加油,每個人!



經濟信息速遞


這其實很正常,絕大多數人都有這種想法。不管我們是否實現財務獨立,是否需要上班維持生活,我們大多人也寧願工作辛苦,而不願在目前的疫情極端情況下呆在家裡內心恐懼。為什麼很多人待不住,主要原因有個人社交需求、個人經濟需求、組織需求和心理情緒紓解需求等原因。

01

社交需求是人的最重要的需求之一,人內心都有渴望與更多人交流的願望

心理學家認為,人都有與人真誠交流的渴望和與人溝通交流的內心願望。

馬斯洛的人類需求層次理論也提出,人的需求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人在滿足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之後,社交需求成為承上啟下的重要需求。被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都需要通過社交需求去實現。而社交需求必須通過外部條件才能滿足。

目前的疫情發展到現在,很多地方執行了管控措施,大家都在家裡自我隔離10-15天。不能打牌、不能聚餐、不能走親訪友,這對愛好熱鬧的中國人來說,的確是種煎熬。本應該實現的春節社交需求隨著自我隔離期的結束,對於更多人已經成為不可能。

對於職場人來說,職場社交需求就成為春節社交需求之外最期盼的事情,能夠在上班時與同事溝通交流疫情自我隔離期的故事,能夠制定2020年的內心夢想和目標,能夠見到更多的客戶和人,在現在疫情如此緊張的情況下,看來都是很幸福的事情了。

02

不是待不住,是錢包不允許,蔫了

對於很多人來說,理想就是可以靠財務自由而躺在家裡不上班。

疫情發展到現在,不是人待不住了,是很多小企業的現金流已經枯竭面臨破產,很多人的錢包在生活壓力下蔫了,不得不需要上班掙錢養家餬口。

很多在春節前辭工的,面臨找工作的現實問題,時間越往後,找工作的難度可能越大,所以這部分人待不住了。

很多人的信用卡、車貸、房貸甚至花唄借唄都逾期了,為什麼呢?沒存款啊,沒有物質基礎。

一邊是現實經濟需要,一年是企業復工需要,現實逼迫大家不得不工作,在家裡待不住了。

03

單位要求回去上班或者值班,服了

很多人待不住的重要原因,是很多單位為了生存經營繼續存續而要求員工回去值班或者上班,對很多人來說,又不可能放棄工作,同時又需要服從單位的組織安排,在單位的再三催促下,誰都不願被人看成膽小鬼,所以很多人在家就待不住,急迫想去上班。

04

個人心理紓解需求,在家裡前有逼婚後有父母填鴨式訓斥,煩了

對很多未婚青年來說,每年春節的花式逼婚都讓很多人崩潰。

記得我和老婆認識那年29歲,春節一回家,七大姑八大姨看見小夥都29了還沒結婚,都登門說親,從初二排到初八。

現在的年輕人在外見多識廣、眼界很高,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一套不怎麼感冒;而有的父母呢,卻放不得手,採用各種花式逼婚,讓很多年輕人不勝其煩,而又不能反對父母和親戚的好意,於是希望通過上班來逃避。

在春節疫情防控期間,很多人就懶散了,經常睡懶覺、玩手機,一天兩天沒事,久了就與父母的生活習慣產生了矛盾,每天聽著父母填鴨式教育而感到煩惱,很多人就希望通過上班來擺脫。

05

小結

疫情發展到現在,很多人待不住了其實原因很簡單。無非就是個人的社交需求、個人經濟需求、組織需要和被父母逼煩等原因。

在目前的情況下,重要的是保持內心淡定,即使外出上班,也要根據單位統一安排,同時注意科學防疫。


以上分享供參考,如果你還有什麼好的想法,歡迎下方留言,我們共同探討。

我是@之舟職讀,致力於職場有價值思維、知識、經驗分享,用理性穿越迷霧,用感悟陪你成長,歡迎點擊關注。


之舟職讀


為什麼好好休息在家,不愁吃不愁喝,還有親人的陪同,什麼都可以不用想,多舒服的日子還呆不住,想要去工作了?這些人是怎麼了?有這樣想法的人不佔少數。

我認為有幾點原因:

第一、作息改變,無法適應。頭幾天在家,對家的留戀,對家人的思念讓人忘了時間的流逝,彷彿和家人有說不完的話,吹不完的牛,觥籌交錯間日子過了幾天,慢慢新鮮感過了,就開始各自玩手機,追劇、刷抖音、玩遊戲等,開始變得百無聊賴,每天只有吃飯、睡覺、看手機,這樣黑白顛倒的生活與原本的緊張的工作狀態完全不同,開始極度不適應,擔心復工之後的作息無法調整,擔心自己變胖的身形、黯淡的皮膚,開始有焦慮情緒,變得想要逃離,想要恢復原來的工作狀態;

第二、疫情持續,負面情緒包圍,無法適應。疫情的消息滿屏,容易讓人內心恐慌,嚴重的話容易造成人的抑鬱,一直呆在家裡,雖然貌似舒服,但是卻無法和外界有過多的接觸,與同事、朋友隔離,讓人無聊,非常想念工作時的緊張狀態,包括工作後的放鬆時光如聚餐、K歌、逛街、購物等。家裡雖然好,但是枯燥乏味,畢竟不同於多姿多彩的工作生活。

第三、與家人的隱藏矛盾顯現,觀念及生活方式碰撞,無法適應。在家裡呆久了,父母之間的爭吵、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諸如婚戀、薪資、購房、深造等的分歧讓人想要逃離家,年齡的代溝讓每個人都無法接受對方的思維方式。開始讓人懷念工作後與朋友、同事之間的共同愛好及輕鬆生活方式的相處,感覺自己又一次經歷了青春期,想要逃離這個家。

第四、經濟壓力過大,各種開支迫使自己儘快工作。房貸、車貸、孩子教育、家庭開支等不得不讓所有的成年人無法休息太久,身上的責任迫使自己要每天想著怎麼多賺錢。

面對這種情況,我有幾點建議

1、對自己的作息進行重新規劃,如果無法改變外界環境,先從改造自己開始,讓自己的狀態調整到和工作一樣,可以通過健身、閱讀、新的遠程辦公工具等,開啟即將工作模式。

2、與家人充分溝通,俗話說的好,解鈴還需繫鈴人,家人都沒有隔夜的矛盾,只有設身處地為對方考慮,才能讓彼此的相處融洽。如果環境允許的話,可以與家人出門散散步,做一些有益的互動遊戲,增進親情。

3、開始嘗試與自己獨處,開始化解負面情緒,開始為自己減壓,多通過與親人的溝通,聊一些輕鬆的話題,多通過書籍、網絡等尋求解決方法,讓自己提高抗壓能力。不能工作只是暫時的,目前的狀態是厚積薄發的準備,黎明前的黑暗。

總之:想早點出去工作,證明自己是有上進心的,證明自己不甘平淡的生活,在乎自我價值的實現,想要在職場中大展拳腳。所以大家都不必焦慮,春天馬上到來,我們有信心戰勝短暫的困難。

以上分析,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若有興趣,歡迎關注【丁茵子】,職場領域創作者,每日分享更多職場新鮮事,與你一同成長。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發表你的觀點和看法!


丁茵子


這一點心情我是可以理解的,想必很多的職場小夥伴也能夠理解,就像我們放暑假放寒假一般玩45天,可是在玩到10多天20多天的時候,之前的新鮮感就沒有了,還一個勁的想要去學校學習。

當然不一定是所有的人都會有這樣的覺悟,有一些人他們甚至願意玩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天天都在那玩,可是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如果一直處在一個休閒安逸的狀態,反而渾身不自在。

職場當中就有這樣的一部分人,他們平日裡勞碌慣了,就喜歡處在一個比較忙的狀態,認為比較忙的狀態是一個比較有意義的生存狀態。一個人一個活法,我們沒有辦法用統一的固定標準線來衡量,也沒有辦法告訴大家,你現在就是應該在家裡面玩,你就是應該敞開來玩,想怎麼玩就怎麼玩,畢竟思想這方面咱們誰也控制不住,不是嗎?

一、不想玩也得玩。

毫不誇張的說,現在玩兒是國家給我們安排的任務,是我們的上級公司領導給我們安排的任務,是我們的家庭給我們安排的任務。

我們可能偷偷摸摸的玩,有事沒事就跑去廁所玩一會兒小遊戲,但是現階段公司要求我們光明正大的玩,就連國家也鼓勵我們去玩,多看一些電視劇,多玩一些小遊戲。

這個情況比較特殊,等這個事情結束之後,有的是讓大家忙的事情。

而現階段大家只需要老老實實的呆在家裡面,沒有什麼必要的事情,或者緊急的事情不出家門,一天24小時裡面該吃吃,該喝喝,該玩玩該鬧鬧,這樣就可以了。

而這個時候如果想著離開家庭的羈絆,有事沒事的時候就往大街上亂跑,而且一心一意的想為公司做貢獻,其實是給公司添堵,給公司添亂,反而會給公司帶來諸多不可預測的影響和損失。

二、適當的放鬆心情。

之前有一次專家研討會的時候,有一位專家說了一句話非常有道理,那就是大家沒有必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疫情這方面,大家也沒有必要一天24小時捧著手機一直瞅那個數據。

能夠從外界接收到的信息當中的40%用在疫情方面,用在加強防禦方面就足夠了,剩下的60%該看電視劇看電視劇,該睡懶覺睡懶覺,該玩玩該鬧鬧。

如果一個人高度緊張他的精神,一直想著某件事,反而會出一些不可預測和不可控的事情,給自己添亂子。

事情沒有像我們想象的那樣複雜,也沒有我們想象的那樣簡單,我們只需要以一個平常的心態,以一個相對比較平靜的心情來看待這件事情就可以了。

當然如果真的想上班的話,可以積極主動的向公司領導彙報,希望能夠在家辦公幫助公司領導設計一些表格,做一些PPT或者主動幫公司做一個圖標logo都可以。

做這些事情能夠讓自己在公司當中,尤其是在公司老闆心目當中留下一個好印象,足不出戶也能夠為公司做貢獻,最重要的一點:可以打發無聊的時光,何樂而不為呢?


我是廈九九,上市公司品牌總監,職場二寶媽,成長學習博主、頭條號簽約作者,寫作教練,《撐過去,你終將成為更好的自己》作者。寫走心的成長感悟、實用的職場分享、高效的寫作技巧,歡迎關注我。


廈九九


疫情發生以來,大家基本上處於自我居家隔離狀態,從過年到現在已經有半個月,產生外出工作的衝動很正常。原因如下:

封閉空間焦慮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處相對封閉的空間,時間長了,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負面的心理情緒。主要是因為改變了生活場景 ,社交、出遊、購物、娛樂需求得不到滿足,對未來的趨勢不明確,經濟收入的不確定等等,希望通過上班可以解決焦慮問題,帶來變化。

在家裡時間長了,電視、手機全部是疫情的信息,時間長了,就會產生心理疲勞。同理心即感同身受,是一種積極的心理品質,但也是一種很消耗心理能量的活動。同情疲勞是指經歷過太多感同身受的同情後產生的淡漠情緒,人們在頻繁接受大量同質防控疫情方面的信息後也會產生這種心理。

工作能帶來什麼

  1. 上班可以有歸屬感,上班是一個組織行為,無論是在家辦公還是到辦公室,重新進入組織程序,有心理的歸屬感。

  2. 上班是社交場景。上班後,會和同事、客戶等有正式溝通,重新回到社交場景中來。

  3. 上班有目標感:企業和單位,都是一個達成目標的組織,上班了就不在迷茫,有目標,有方向。

  4. 上班可以有經濟收入,緩解經濟壓力。

目前很多地區已經開始部分復工,上班的想法很正常,但是也要看整體疫情防控的要求,能上班,就努力工作。暫時不能上班,照顧好自己和家人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規律生活,做個學習計劃,豐富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