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保障助復工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聯通奮戰抗擊疫情前線,積極復工復產,安全有序開展生產經營。同時,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其他企業復工提供全面保障,主動做好服務工作,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

線上開工

2000億項目遠程剪綵

百萬分鐘會議“見屏如面”

工業生產設備遠程控制

多重保障助復工


2月12日, 中國聯通依託5G網絡,助力山東省委省政府以“濟南主會場+萊蕪、濰坊兩地現場視頻連線”的方式,舉行山東重工(濟南萊蕪)綠色智造產業城項目和濰柴(濰坊)新百萬臺數字化動力產業基地項目線上開工儀式。項目總投資超過2000億元。

接到開工儀式保障任務是在2月10日11:00,中國聯通加班加點,調設備、布光纖、開5G……僅用27個小時完成了3地會場聯調,通過山東聯通5G信號連接的三方會議系統畫面流暢、音質清晰,視頻效果達到了4K標準。

遠程開工,雲端作業,成為疫情之下復工復產的重要選項。中國聯通在紮實做好網絡保障工作的同時,充分利用雲網融合優勢,通過雲產品服務的全線發力,實現“見屏如面”,助防控,促生產。

中國聯通的沃云云視頻產品,提供支持多終端接入、三網號碼、最大支持100方的視頻服務,有效支撐疫情期間高清視頻會議等即時交互的溝通場景需求,保障復工後的疫情防控和遠程辦公能力。截至2月11日,累計服務16398家企事業單位,累計註冊用戶數10.91萬,共進行39576次會議,累計會議時長111.51萬分鍾。同時,中國聯通雲聯網服務可提供7*24小時完全在線的產品服務和安全防護,滿足不同客戶在線雲辦公的需求。

在江西,中國聯通藉助工業互聯網雲平臺提供服務,免費提供 “物資供需對接”“遠程設備管控”“遠程辦公”“雲視頻會議”等產品,為復工復產帶來了多重保障,並將革新的生產場景引入實踐。其中,遠程設備管控產品依託於工業互聯網雲平臺的物聯網模塊,通過設備快速接入網絡,實現設備網絡化與智能化管控,讓企業管理及操作人員在“遠端”即可隨時監控數據、跟蹤設備、預測故障,並進行設備控制、管理能源等以往現場才能完成的操作。

全程守護

5G+熱成像測溫築牢第一道防線

測溫巡警機器人動態排查

網聯無人機重點監控

多重保障助復工


多重保障助復工


復工大潮中,亟需對流動人員進行快速有效的體溫篩查,中國聯通在春節期間即推出了安全、高效、隨時隨地非接觸式的測溫解決方案——5G+熱成像人體測溫信息化平臺。平臺結合當下生物識別技術、熱成像測溫技術、視頻智能分析及5G等技術手段,圍繞“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靈活布控、安全可靠”多個方面,實現有效預防、及時控制的建設目標,保障企業、學校、商業等各類場所的安全運行。

該產品目前已經在全國各地廣泛推廣。在湖北,荊門火車站、汽車客運南站、汽車客運北站、宜昌市委等已經上線了5G+熱成像人體測溫信息化平臺,為控制疫情助力,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降低交叉感染風險。目前已與十餘家政府單位和復工企業達成服務意向,預計提供設備50餘臺,近期將逐步部署並投入使用。

為應對更多場景的需求,中國聯通浙江分公司提出了以5G技術為基礎的紅外線體溫監測巡警機器人解決方案,於2月7日在嘉興市嘉善某龍頭企業完成應急部署,確保客戶按計劃復工。該產品既可以充當守門人,保障員工入園時體溫測量,又可以充當巡視員24小時動態巡邏,實時檢測企業員工頻繁咳嗽等行為,一旦發現異常者及時警報,保證企業員工的整體健康,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可在高危、高強度的工作環境中完成排查、防控任務。

無人機防疫產品也在投入實戰。中國聯通中訊郵電諮詢設計院提出了網聯無人機防疫安全監控產品解決方案,可以根據現場地形環境因素的約束性以及服務對象的需求,實現遠程監控和遠程喊話,極大提高監控效率,目前已有浙江、廣東、重慶、天津、河北等疫情高發地提出產品需求。

智慧管理

築牢疫情防控體系

驗證行程自主排查

搭建疫情防控指揮大數據平臺

疫情爆發後,聯通系統集成公司智慧順德項目團隊在“i順德”緊急協助搭建疫情數據報送平臺,幫助企業快速復工。2月10日播出的央視《新聞聯播》——“智能經濟按下快進鍵”,對順德利用“大數據”精準抗“疫”,幫助企業科學有序復產的舉措進行了報道。

智慧順德項目從2018年4月開始建設,包含指揮中心、雲計算中心、綜合信息平臺和基層網格化治理平臺等版塊。項目以“i順德”APP為統一入口,累計註冊用戶38萬,聯合網格化治理平臺共同服務超過4000名網格員和社區工作者。50多個路邊檢疫站通過系統實現發熱人員排查。一線防疫工作者通過系統進行信息快速錄入,各項數據以“順德新冠肺炎(NCP)疫情防控總圖”的形式提供疫情指揮部決策。系統共收錄約3萬名員工健康信息,每天排查將近1萬名居家隔離人員,路面檢疫站每天從上萬的車流中篩查出1000餘敏感人員,從政府決策者到一線處置人員有效築牢疫情防控體系。

以上是信息化產品助力地方防控部門迎接復工潮的一個具體案例。中國聯通充分發揮全國大數據一點集中的獨特優勢,為國家信息中心、交通部、文化和旅遊部、教育部,31省及直轄市及湖北武漢等34個地市提供大數據支撐,並打造了多款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產品,廣泛應用於復工潮中的各類場景。其中,率先開發的行程查詢平臺,在取得用戶授權的前提下,可驗證近14日內是否到達過疫情嚴重地區;自主研發的“AI助防-智能合規監測系列產品”,能夠在公共、半公共場合,對行人體溫、口罩佩戴及人流密度進行合規監測,並對異常情況實時告警提示。

針對此次疫情防控開發的基於人口流動的疫情輔助決策和應急指揮平臺,在廣州、四川、福建等多地政府部門得到實際應用。其中,廣東省疫情防控指揮大數據平臺,分利用“數字政府”政務大數據資源,加強疫情數據共享和地圖服務,利用“粵政圖”平臺實現對重點疫區來粵人員“一人一檔”精準管理和服務,支撐應對復工潮下的疫情防控決策指揮。

貼心服務

堅決保障通信暢通

實施“緩停機”等特殊業務政策

疫情實時播報推送

中國聯通切實履行基礎通信企業使命,發揮技術業務優勢,確保黨政指揮系統通信暢通,自1月20日以來,累計值守人員15萬人次,出動應急保障人員13萬人次,應急及搶修車輛4.6萬輛次,為各級黨政軍等政要客戶新開、擴容專線電路1182條,重保3.4萬條專線。針對復工需求,中國聯通以最快速度響應客戶新增疫情防控電話、寬帶、專線、視頻會議鏈路等應急通信需求,推出在線服務方式受理各類政企客戶需求,實現“人員少接觸、產品快交付”的疫情防控服務形式。

面對廣大用戶,中國聯通對重點疫情地區19個省2.5億用戶實施暫緩停機,並對赴湖北醫護人員中的聯通用戶每人贈送520元話費,全力保障通信服務需求。推進線上業務辦理,加大手廳、網廳線上服務力度,引導用戶足不出戶辦理交費、變更、查詢等大多數業務,目前用戶線上交費5072萬筆。疫情期間,全國在崗話務服務人員數量4280人。10010熱線業務量保持平穩,互聯網運營中心實施專項馳援工作,有效分流湖北聯通的客戶服務壓力。

為了讓廣大用戶瞭解疫情的實時動態,疫情爆發後,中國聯通手廳App聯合新浪新聞在中國聯通手廳App推出疫情實時播報專題,面向全國3億用戶實現精準疫情信息的實時公開,提供疫情地圖展示、疫情動態追蹤以及病患同行查詢工具,實現了疫情信息的全覆蓋與精準上屏,保障廣大用戶復工途中的信息通暢,合理規避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