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華為和小米應該是國內最知名的幾家科技製造企業,你怎麼看這幾個公司?

新櫞數碼


人的格局決定了企業發展方向與前景,最近小米的盧偉冰和常程,對自主研發的華為攻擊力之無恥程度,就可以斷定其格局太小,胸無大志之輩,更無前途可言。


青山上人國勤


目前來說呢,這三家公司在國內的名頭都是挺大的,華為作為國產品牌的標杆產品無論是在產品研發投入上還是銷量上,都一騎絕塵,領先其他品牌。



對於小米來說,是由雷軍帶來新思想跨界來做小米手機的,綜合來說的話市場銷量情況也都算不錯,根據目前財報表現,2018年小米的累計營業額已經達到了1749億人民幣,成長速度還是非常快的。



而聯想在今年的財報中也表現不錯,終於是履行了楊元慶的承諾,聯想開始盈利了,除此之外,聯想的PC包括手機端都在復甦,PC更是一直霸著銷量冠軍的名頭。

當然這只是三家公司比較成功的地方,目前來說啊,幾家都有著一系列的困難,相對來說也就只有華為能夠更輕鬆一點,小米包括聯想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對於華為來說,目前主要的困難在於,手機無法登陸北美大陸,同時5g也是由於北美大陸的場外因素所影響,經歷了一系列不順利的事情,不過,在產品和研發上面並沒有他的問題,連今年三星都向華為妥協了,開始給華為的p系列供應A屏!

從這一系列的動作上可以看出,華為目前確實已經成了氣候,在行業裡的影響力也絕非一般廠商所能相比,經歷的困難我個人是覺得總會有一個解決辦法,產品擺在那裡,技術擺在那裡就不擔心市場。



小米就沒有華為這麼輕鬆了,雖然說小米目前在東南亞的市場,表現不錯,手機銷量也一直是超過其他品牌,不過由於小米主打性價比模式,也就是說小米的大部分銷量其實是來源於紅米系列,千元機百元機之類的。

除此之外小米在國內市場,也是沒有扭轉乾坤,反而是離頭部創傷,距離越來越遠,比如說目前想要重新拿回國內銷量第一的榜首位置,小米已經很難做到了,要知道,華為2018年的銷量已經幾乎是小米的兩倍,只要小米目前能夠穩穩地超越榮耀系列,都已經算得上是成功了。



與此同時,小米在核心方面的缺失也導致小米產品的競爭力,並沒有那麼大,如果小米9不是因為價格的原因的話,我個人覺得在國內市場確實是很難立足,當然價格並不是長久之計,對於小米來說也不希望,一直立足於性價比和供應鏈體系之下,所以接下來小米應該做的還是品牌的升級,包括研發的投入。

聯想品牌今年終於是盈利了,不過利潤確實可憐,只有2億美元多一點啊,這一點與聯想的整體市場相對來說確實有一些出入,不過這也算得上是好事,聯想畢竟這幾年一直處於虧損之中,能夠扭虧為盈,也算一個比較好的開端。



但對於聯想來說,目前的問題在於,PC市場與小米經歷著同樣的困境,那就是供應鏈體系導致聯想的整體利潤率下降,加上產品,同質化嚴重,也就是說,PC市場不僅自己在下滑,還要面臨來自世界巨頭的競爭。

除此之外,前兩年,腦子發熱放棄的手機市場,目前想要通過性價比來趕超,已經非常困難了,我們看到聯想在過去這一年一口氣發佈了三款手機,而三款手機採用的均是主流的設計方式,想要以此來挽回市場,不過,也只有區區百萬部銷量而已。



所以對於聯想來說,目前不僅僅是品牌的問題,還有一些負面影響,而移動互聯網端也是表現不佳,可謂是困難重重,雖然說,去年已經盈利了2億美元,不過今年才報下來還不好說。


互聯網的放大鏡


感謝邀請:我是科技數碼隨時答,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

聯想,華為和小米應該是國內最知名的幾家科技製造企業,你怎麼看這幾個公司?

安於現狀,蒸蒸日上,後來居上,當然這三個詞語分別是形容聯想,華為和小米三個品牌的,沒有很全面只是簡單的形容,聯想的對於很多人來說很陌生,或者是不知道聯想的發展,聯想當初和華為起步是一樣的,只是聯想做的是筆記本電腦業務,而且剛開始做的路線也是研發路線,之後因為國外的筆記本電腦價格相對較高,而華為的電腦價格相對比較低,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喜歡。

不過後來又有轉型,這個應該很多知道,轉為了貿工技路線,雖然有收購了IBM而且楊元慶當上了CEO但是剛開始發展的幾年還是很順利的,不過之後到現在不得不說聯想已經安於現狀了,雖然之前也有手機業務,但是慢慢的停掉了一直到去年才有慢慢的開始復甦,而筆記本電腦也沒有太大的創新,反而是因為降價的問題,被人們翻出來5G的事情,一直到現在個人感覺前途擔憂。

而華為手機沒有什麼好說的,從通信業務一直到之後又有成立的消費者業務,手機方面的的自主研發處理器,一直到現在,通信方面的發展不管是之前還是現在的5G,有自己核心研發的技術,所以現在可以算是蒸蒸日上,而且手機也算是國產手機的第一梯隊,而通信是全球最大通信設備供應商。

小米從2010年開始到現在,走的是性價比路線,小米其實也算是很不容易,畢竟做的是性價比品牌,起步十幾個人的MIUI起家,一直到現在的上市,雷軍的想法確實不容小覷,如果沒有雷軍就沒有小米,在當時看來的話,小米成立一直後來的千元機,做人人都可以用得起的手機,而且個人還是很喜歡小米的雜貨店的,基本上生活所需都可以買到價格不算是很高,雖然現在小米的處境很尷尬,但是不得不說的小米正是因為很成功,不僅僅是榮耀還是現在的iQOO都有模仿。

當然在這樣的情況下,小米成立了紅米系列,然後還在走自主研發的路線,確實很不錯,之後小米的發展按無可限量,誰能想到一個小小的品牌竟然現在可以和華為以及OV這些品牌相比。

總體來說的話,三者不看現在的成就,從之前來看對於中國的科技事業都有自己的貢獻,而現在的聯想我們不能說厭惡,只能說對於聯想不如之前那樣崇拜的感覺,而對於華為是國人的驕傲沒得說,而小米讓我們使用到了高性價比的產品,而且也讓很多人模仿,確實讓我們有了更多的選擇。


回答完畢

點贊很容易,評論顯真情!關注更有愛,以上就是我的建議和觀點,如果你有不同的觀點或者是更好的答案可以留言,我們互相交流和學習,也希望我的解答能夠幫到正在看問題的你

科技數碼隨時答


聯想,小米,華為不僅是國內最知名企業,在世界上也有很大知名度。


聯想曾是國人驕傲,現有點令國人失望

聯想是這三家企業中,成立最早。在柳傳志領導下,發展到今天。也不容易。但聯想一直堅持‘’貿工技‘’發展戰略,還有內部股權分配等困素一直研發投入不足,至今沒有影響行業發展的核心技術。

聯想因為注重‘’貿‘’,說聯想是高科技製造業,我看更像一個商貿企業。只注重市場運營短期利益,缺少企業長期社會發展擔擔。最近在5G投票上等不當言行,今國人失望。2018年聯想在楊元慶領導下,PC和手機都轉虧為盈,也不容易。期待深思,再創輝煌。


小米創造了‘’豬在風口,都能飛‘’的奇蹟。

小米成立於2010年,短短不到8年時間,做到1700多億的銷售規模。不僅在中國,在世界都是奇蹟。在全世界企業發展史中,絕無僅有。小米曾被國外評選為全球最聰明的公司。

小米的問題正是發展太快,在技術,人才,資本等方面沒有很好行成積累,企業根基不牢。不能應了馬雲所說:‘’站在風口,豬都能飛。風停了,豬還是豬‘’。豬飛起來,是很累的,不要管外界干擾,該歇的時候就歇歇,養精蓄銳。等下一個風口會飛得更高。


華為國人最敬重的科技企業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最新發布的2018年世界專利申請數量顯示,華為遠遠領先其它公司,表明華為已不是追趕企,而是全球行業領先型企業。華為堅持大力投入技術研發,靠技術積累一步步的,由追趕到現在5G全球領先,讓國人敬重。

華為現在問題,是太強大了,強大到令美國擔心害怕。美國政府拼命打壓華為,對華為有一定的影響。面對困難,華為沒有屈服,頑強抗爭。憑藉自身技術優勢,贏得全世界大多數國家理解,支持和遵重。

以上個人觀點。歡迎大家評論留言。


一兒


按2018年營業額計算,兩個小米加三個聯想剛剛夠華為的銷售額。利潤率差距比銷售額差距還大,但差距最大的是企業在研發中的投入!華為的研發投入佔銷售額15%以上,這大概是全球研發投訴比最高的企業,聯想和小米都不到3%。這個係數分別乘以他們的銷售額,呵呵,誰以後能發展好還不清楚嗎?外國人為什麼要打擊華為還不清楚嗎?

對了,最後給哈韓的人說一聲,華為現在在研發中投入總量的確沒有三星多,但考慮到二者成立的時間長短、發展的背景中受國際支持力度不同等原因,華為在研發總量上的投入超過三星應該就是最近十年之內的事情。

還有,多說一句,手機終端只是華為會下蛋的金雞之一,它和三星不存在死磕到底的問題。但三星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確立了消費電子為企業發展根本的戰略之後,註定它要死磕華為了。可隨著半導體技術未來三五年會停滯在5納米的水平線上,華為追趕上三星也只是時間問題。


冬耳聽雨


聯想已日落西山了。

小米還在走聯想的老路。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1b6160003a2a2956f3298\

雷猴王p2p


小米是科技企業麼?是國外科技組裝,國內山寨科技企業!別總拿垃圾小米來和真正的科技企業比!NMDB!


手機用戶73458196719


想當年聯想連續國內霸主這麼多年不思進取,依然沒有自己的產品,研發幾乎為零,小米從此步聯想後塵,作為一個技術型科技公司很難想象沒有連續輸出的產品怎麼在未來維持現在的地位,所以小米一意孤行只會嘴炮,那麼今天的聯想便是未來的小米。



月樺秋深


準確的說是科技製造組裝企業,只有華為製造,其他組裝。


用戶7810479063406


支持華為,先有華為後有天,不買華為是漢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