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鋒“疫”線的“拼命三郎”

南召訊:( 王顒 段守毅 通訊員 廖濤 姜繼增 ) “李主任,鎮裡給粉坊村配送的1000斤大米、1000斤麵粉、500斤麵條和400斤食用鹽已經到貨,你們在村裡等著接收。”

“石支書,鎮政府給漆樹溝群眾配送的生活物資一會就送去了,你們逐戶分揀後送到群眾家門口。”……

2月13日上午,河南省南陽市南召縣板山坪鎮人大主席邵書超正在忙碌地給各行政村兩委幹部打電話,統籌安排群眾生活物資配送的事兒。

在這次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邵書超負責全鎮市場監管和群眾生活必需品調配工作,保障需求鏈、供應鏈、配送鏈無縫銜接,讓山區群眾不愁吃、不愁喝。為保證把物資配送到戶,他深入各村瞭解群眾生活需求,協調鎮區2家大超市為物資供應商,往返縣直有關部門協調組織貨源,辦理車輛通行證,確保在疫情防控期間運輸生活物資車輛順利通行。

目前,南召縣板山坪鎮形成鎮政府統一組織調配貨源,統一送貨到村,村級供應點供應本村居民生活需求,偏遠村組或行動不便農戶實行送貨上門。從大年初二到現在,半個多月以來,邵超一直過著在鎮、村兩點一線的生活。

邵書超剛剛忙完幾個村的群眾物資調配,就趕緊給年前從武漢市返回的白河村大學生小郭打電話。“小郭,每天測量兩次,繼續呆在家裡,配合村醫測好體溫,記得做好院裡室內消毒。你給家裡人交代清楚,沒有特殊事情,都別出門。”

小郭放寒假從疫區回來,村裡群眾談“疫”色變,小郭心理壓力很大。邵書超不顧風險,多次上門給他做心理疏導,讓他安心在家隔離,安排村醫及時測量體溫,向對周邊鄰居做好解釋工作,消除群眾的恐懼心理。

新春佳節,正月初二是邵書超妻子的生日,也是一家人“喜相逢”的“快樂時光”。他總算找個機會回家和親人團聚。中午時分,他突然接到鎮裡研究疫情防控工作的緊急電話。他沒有猶豫,顧不上吃飯,匆忙趕回鎮政府接受新任務。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這些天,邵書超一直奔赴在疫情防控第一線,身先士卒,主動作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的責任擔當。位於板山坪鎮區的松河村,是邵書超的分包聯繫點。村裡在疫區務工、上學人員多,邵書超組織鎮村幹部每家每戶發放告知書,利用鄉村大喇叭、流動宣傳車不間斷宣傳防疫知識,逐組逐戶上門摸排近期來往湖北、武漢的人員;組織志願者、發動群眾參與疫情防控排查,舉報漏查漏報返鄉人員;對排查出來從湖北武漢返回的,逐戶逐人落實好隔離、監測措施,常常忙的廢寢忘食。

每天,邵書超都帶領市場監管組的同志們,深入到轄區每一家商戶,講形勢,講政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商戶停業關閉。全鎮102戶商家,只保留了1家規模較大、具備開業條件的超市和4家加油站,其餘全部暫停營業。各家商戶節前儲備的水果、蔬菜、牛奶、雞蛋等易腐壞的商品,他組織協調到准許營業的商家代售,解決了他們的後顧之憂,保證了市場監管有序經營。

從疫情發生到現在,邵書超一心撲在全鎮疫情防控和市場監管工作中,被群眾和同事們戲稱為“拼命三郎”。“面對疫情,我是共產黨員,必須衝鋒一線,以實際行動檢驗初心和使命,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做出應有的貢獻。”邵書超堅定的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