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焚屍”致二氧化硫上升?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駁斥:數據失真

武漢“焚屍”致二氧化硫上升?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駁斥:數據失真

1月29日,一些市民來到位於武漢大學凌波門外的東湖棧橋上,佩戴口罩曬太陽。 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攝

近期,有外媒報道“武漢疑火化大量新冠肺炎患者屍體導致二氧化硫破千”,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相關負責人12日表示,經對比核實,外媒所用數據跟實際監測數據相差200倍。

  部分國控點和省控點二氧化硫僅為個位數

  近期有外媒報道,捷克在線氣象服務網站Windy的全球交互式氣象數據顯示,2月8日,武漢空氣中二氧化硫的含量高達1350微克/立方米,晚7點左右出現1700微克/立方米的超高濃度,疑為火化大量新冠病毒患者屍體所致。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相關負責人12日表示,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會同生態環境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中科院等有關專家對相關數據進行了認真查驗。“經仔細對比核實,windy網站發佈的武漢市SO2濃度上升一事嚴重失真,其SO2濃度數據不可信。”

  windy網站發佈的數據顯示:2月9日0時、1時SO2“汙染區”的濃度達到1500微克/立方米以上,最高濃度甚至超過1700微克/立方米。該負責人介紹,其所謂的“汙染區”內恰好分佈了武漢市部分國控或省控空氣監測站點。“經對比核實,我們空氣監測各站點該時段前後的SO2濃度僅在4~8微克/立方米之間波動,兩者濃度差距達到200倍之多。”

  武漢市區SO2濃度未現異常高值

  上述負責人介紹,不僅是武漢,windy網站發佈的其他地方的地面SO2濃度與實際SO2濃度也有較大偏差。

  以北京市東四站點為例,2月12日上午10點東四站點SO2小時濃度為7微克/立方米。2月11日東四站點全天SO2小時濃度在4~35微克/立方米之間,平均約15微克/立方米,而windy網站發佈的該位置處全天逐小時SO2濃度在144~318微克/立方米之間,平均為212微克/立方米,小時對比偏差可達到4倍到60倍,日均偏差達到15倍,顯著高於實際濃度。

  基於Sentinel-5P/TROPOMI衛星SO2柱濃度數據(不包括雲覆蓋地區),監測總站組織有關衛星專家對2020年2月3日—2月9日武漢市及周邊地區SO2柱濃度也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2020年2月3—9日,武漢市SO2濃度整體均處於較低水平,2月4日濃度相對最高。

  “反演結果換算後也不超過11.5微克/立方米,不可能出現如windy 網站所說的SO2濃度達到1300微克/立方米,甚至更高的情況。從衛星監測分佈看,武漢市區SO2濃度與周邊地區相比也未出現異常高值情況。”

  ■ 追問:

  “未經我國地面實際監測結果校準,很不嚴謹”

  記者:地面監測、衛星反演模型模擬哪個結果更靠譜?

  負責人:為保證地面監測結果的真實、客觀、準確,我國從技術上、管理上、質控上均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予以保證。技術方面,我國地面空氣站所採用的監測方法是《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所規定的標準方法,在國際上是通行的,監測儀器定期使用已知濃度的標準氣體進行標定,是測量環境空氣中汙染物濃度最權威、最準確的方法。

  管理方面,2016年底,全國完成空氣質量監測事權上收工作,1436個國控空氣質量自動監測點位由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通過公開招標方式,統一委託第三方專業公司獨立運維,不受干預。運維人員每日查看和分析監測數據,對站點運行情況進行遠程診斷和管理,定期對儀器進行現場檢查和校準維護。

  質控方面,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加強質控檢查、嚴格質控措施,委託專業的檢查公司,不定期對運維工作的規範性和監測結果的準確性進行現場檢查,確保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真實、客觀、準確。所以,我國國控空氣質量地面監測數據完全是靠譜、有把握、負責任的。

  而衛星反演和模型模擬等技術方法不是標準監測方法,其模型模擬結果一般需要用地面實際監測結果進行校驗,僅當模型模擬結果和實際監測結果在一定誤差範圍內時,模型模擬的結果才更有意義。windy網站發佈的我國地面SO2濃度數據,未經我國地面實際監測結果進行校準,導致SO2濃度比實際情況偏高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是很不嚴謹的。

  武漢市環境空氣質量狀況總體穩定

  記者:湖北武漢疫情發生以來,武漢的環境空氣質量有沒有什麼變化?

  負責人: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生態環境部高度重視疫情地區環境監測工作,印發《關於做好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生態環境應急監測工作的通知》和《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應急監測方案》。

  環境監測系統積極開展環境空氣、地表水和飲用水源地的監測工作,最大限度保障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地表水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站的正常運行,全力保障環境質量安全。武漢市共佈設有10個國控空氣質量監測點位,按照《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3095-2012),開展SO2、NO2、PM2.5、PM10、CO、O3 六項指標自動監測。

  除夕至正月十七,武漢市10個國控空氣質量監測點位6項汙染物的有效小時數據獲取率達99%以上。監測數據通過“全國城市空氣質量實時發佈平臺”公開發布。

  監測結果顯示,2020年春節以來,武漢市環境空氣質量狀況總體穩定,除2月5日輕度汙染(首要汙染物PM2.5)外,空氣質量均為優良。除夕至正月十七,PM2.5平均濃度為 50μg/m3 ,同比下降 38%,PM10 平均濃度為 56μg/m3 ,同比下降42%,SO2平均濃度為 7μg/m3 ,同比下降 22%,NO2平均濃度為 22μg/m3 ,同比下降 45%,CO 濃度為 1.0mg/m3 ,同比下降29%,均顯著好於去年同期,空氣質量總體較好。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還對比了武漢市市控監測點位的情況,與國控點位濃度監測結果基本吻合。來源:新京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