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文明實踐,隴南這樣幹……

徽縣舉辦首屆移風易俗弘揚新風集體婚禮;

成縣愛傳萬家公益團隊志願者和小樹英語學校的教師自發為雞峰鎮兩所村學的貧困兒童捐贈愛心書包和衣物;

“老百姓的冷暖就是你的冷暖,老百姓的苦樂就是你的苦樂……”動聽的歌聲拉開“唱響新時代、禮讚新中國”——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活動的序幕,而這也是2019年隴南市為民辦實事項目……

在隴南,像這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正在通過各種方式融入老百姓的生活。

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深入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一個重要載體,是做好新時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大舉措。

去年以來,隴南堅持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線,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務,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中先行先試、積極作為,常態化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提供精神動力和道德滋養。

新時代文明實踐,隴南這樣幹……

徽縣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平臺,深入開展新時代文明集中實踐活動,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農村落地生根,樹立文明鄉風起到了促進作用。圖為徽縣新時代文明集中實踐活動走進江洛鎮的場景。 隴南日報報通訊員 尹輝東 攝

科學謀劃,盤活用好各級各類資源,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展,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

“真正的社會主義不能僅僅理解為生產力的高度發展,還必須有高度發展的精神文明。”

“要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不斷提升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和全社會文明程度。”

……

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深刻闡明瞭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的重大意義,為深入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

去年1月19日,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在兩當縣舉辦的全國“三下鄉”集中示範活動結束後,中央文明辦領導在調研和工作座談時提出了建設新時代文明傳習所的要求。

新時代文明實踐,隴南這樣幹……


隴南抓住良好契機,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凝聚精神動力,推動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向縱深發展。

隨即,隴南及時組織人員開展調研、分析、探討,立足隴南實際,積極尋找突破口,並在兩當縣選定了部分鄉鎮和村進行了探索試點。

去年7月6日,中央深改組研究通過《關於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首次提出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

這為隴南怎樣建設和建設什麼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指明瞭方向。

新時代文明實踐,隴南這樣幹……


我市積極起草《中共隴南市委關於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對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總體要求、建設標準、運行機制、工作步驟、責任分工和組織保障提出了明確要求。同時,印發《隴南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方案》,對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工作進行全面安排部署,啟動了“線上+線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

與此同時,制定出臺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管理規範、活動流程圖、志願服務人員守則等,建立健全了運行管理機制。

3月22日,“唱響新時代、禮讚新中國”——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活動啟動,按照提供一處活動場地、建立一支活動隊伍、制定一套管理制度、建成一套培育體系、完善一套保障機制、制定一套活動計劃的“六個一”標準,組織市縣區廣大文藝愛好者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唱響主旋律,傳遞正能量。

由市、縣區財政預算500萬元,以獎代補,在全市培育90支文化服務團隊。通過鼓勵創作更多更好的符合時代精神、反映隴南發展變化、接地氣有新意的原創作品,常態化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沒有固定可循的模式,也沒有能夠照搬的經驗。

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過程中,隴南邊思考邊探索、邊實踐邊總結,一切從實際情況出發,突出本地特色,統籌各方資源,結合群眾美好生活需求,把新時代文明實踐示範點辦到群眾家門口,讓文明新風吹進群眾心坎裡。

新時代文明實踐,隴南這樣幹……


“大道理”變“小故事”“普通話”變“地方話”,文明實踐品質不斷提升

“我們在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過程中,通過把一些大道理變成小故事、把普通話變成兩當話,結合身邊人與事,闡述新時代文明實踐內容,讓群眾感興趣、聽得懂、做得到。”魚池鄉黨建辦主任張濤說。

文明實踐活動接地氣,才有生命力。

自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啟動以來,隴南因地制宜整合各類公共服務資源,把原有的資源用好用足,打造宣傳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的主陣地。

新時代文明實踐,隴南這樣幹……


據瞭解,2018年8月31日,隴南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率先掛牌、授旗並開展了第一次主題實踐活動;10月底,全市縣(區)實踐中心、鄉鎮(街道)實踐所、村(社區)實踐站全部完成掛牌……

陣地有了,那如何做到文明實踐活動接地氣、聚人氣,真正為基層群眾帶去文明新風,打通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呢?

新時代文明實踐,隴南這樣幹……


隴南創新方式,拓展思路,在全省率先打造“線上+線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

——“線下”整合利用現有公共文化資源陣地,按照“六有”要求,做到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全覆蓋。截至目前,全市1個市級和9個縣(區)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已全部建成,開展活動180多場(次);鄉鎮(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99個,開展活動670多場(次);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3288個,開展活動8200多場(次)。

——“線上”依託“隴南鄉村大數據”系統,開設“隴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欄目,設置了“隴南學習、文明實踐、隴南榜樣、志願服務、移風易俗、互動活動、基層黨建、辦事指南、精準扶貧、文化旅遊、隴南趕集、百姓服務”等12個板塊,給群眾提供快捷服務的同時,讓學習宣傳教育內容不受空間和時間限制,擴大宣傳教育成效。目前,有認證用戶75萬多人,覆蓋了全市70%以上的家庭。

新時代文明實踐,隴南這樣幹……


文明實踐效果好不好,關鍵看團隊。

我市依靠黨員幹部、宣講團隊、志願者、新鄉賢、先進典型、“五老”等文明實踐志願者,建成“六支隊伍”,開展形式多樣、通俗易懂的文明實踐活動。

點滴細節之間,有一種力量在生長。

這力量,來自於這片土地日漸深厚的文明氣質,不管是有名的老志願者,還是無名的新志願者,在隴南掀起了一股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時代新風。他們,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將隴南基因代代相傳。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還積極整合宣傳、教育、文化等部門的惠民惠農服務項目,常態化開展一系列寓教於樂、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活動。特別是積極開展講思想、講政策、講道德,講文化,講法治,講科學,講新風等“七講”,讓文明實踐活動無處不在。

新時代文明實踐,隴南這樣幹……


群眾在哪裡,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裡,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豐潤道德滋養

“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這是隴南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的使命所在。

在實踐過程中,我市堅持把向群眾講與聽群眾說相結合、固定講堂與流動宣傳相結合、開展活動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充分調動群眾參與文明實踐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讓群眾當“主人”,主動融入到活動中來。

走進雲屏鄉火地村村委會,只見修建一新的公共廁所正在進行最後的粉刷工作。

“這是我們村去年11月份召開‘民事直說’會時村民提的建議。”火地村村主任餘建軍說,從村民提出建議到落實也就兩三個月的時間。

“第一次開展‘民事直說’時,村民的意見很多,大概提了有十幾件。”餘建軍翻開放在村委會辦公室桌子上的筆記本說,“現在村民提的意見越來越少了。”

餘建軍告訴記者,隨著村民們的煩心事“說”完了,“說事會”已逐漸轉變成了“獻計會”。

去年,兩當縣將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與“民事直說”相結合,通過推行村級融“說、議、辦、督、評”五大環節於一體的“民事直說”工作,讓群眾充分參與村級各項事務管理、決策和監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現場辦理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讓文明實踐更有“質感”。

新時代文明實踐,隴南這樣幹……


一直以來,大操大辦紅白喜事的習俗在一些鄉村中存在,村民們都不堪其累。

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活動開展的大背景下,我市各個縣區鄉村相繼成立紅白喜事理事會,制定出《紅白喜事操辦標準》,要求村民以後操辦紅白喜事,必須按照該標準執行。

“標準執行後,得到了大家的一致響應。”徽縣伏家鎮伏鎮村楊秀茹說,“這個標準讓村民輕鬆了不少,比以前節省多了!”

如今,隨著“規範紅白喜事,倡樹文明鄉風”活動在全市的全面開展,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盲目攀比的陳規陋習不見了,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的文明鄉風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共識。

“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在增強群眾精神力量、弘揚時代新風的同時,進一步提升幸福感與獲得感。”劉志剛說道。

風成於上,俗化於下。越來越多的隴南人開始接受移風易俗,把文明實踐落到實處。

由點到面,惠及全民。在隴南,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把新思想、新政策、新風尚送到了人民群眾身邊,形成了助力鄉村振興、決勝全面小康的強大合力,讓老百姓有了實實在在的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

守正創新,凝心聚力。隴南,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中,著眼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積極探索,勇於創新,一股推動文明實踐中心全面發展的磅礴力量正在步步累積!

(隴南日報 隴南發佈 記者/張美樂 王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