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印發《通知》,這些人可以領取補貼!

安徽印發《通知》,這些人可以領取補貼!


省人社廳、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衛生健康委日前聯合印發《關於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有關就業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實做好當前農民工、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有關補貼類政策執行期限為疫情防控期間,自該通知印發之日起暫定3個月。


各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教育局、財政局、交通運輸局、衛生健康委:


為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財政部、交通運輸部、國家衛生健康委《關於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有關就業工作的通知》(人社部明電〔2020〕2號)和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皖政辦明電〔2020〕6號)要求,切實做好當前農民工、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安徽印發《通知》,這些人可以領取補貼!

一、千方百計保障重點企業用工


為保障疫情防控、公共事業運行、群眾生活必需及其他涉及重要國計民生企業、重大工程(以下簡稱“重點企業”),至少配備1名“人社服務專員”,建立重點企業崗位需求清單和公共就業服務需求清單,提供用工服務、社會保險、政策對接等服務,優先發布重點企業用工信息。充分發揮街道(鄉鎮)社區等基層平臺作用,結合疫情防控宣傳,有針對性地將企業用工信息送崗上門。通過本地挖潛、餘缺調劑、組織見習、協調實習生等方式,滿足重點企業階段性用工需求。對當地難以滿足的,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協助重點企業定向跨區域招聘。開展“送人到崗”活動,對具有一定規模的,通過聯防聯控機制協調交通運輸部門制定運送方案,鼓勵企業包車、輸出地人社部門“點對點”集中運送直達目的地。對按省疫情防控應急綜合指揮部要求,提前復工復產、納入重點防控物資生產企業名單的企業,所在市、縣可使用就業補助資金,按每人每天200元的補貼標準給予一次性就業補貼。


安徽印發《通知》,這些人可以領取補貼!

二、積極做好返崗復工企業和勞動者的疫情防控


摸清轄區內企業、工程項目開復工時間,在“安徽公共招聘網”、人社部門官網、官微等平臺開設專區發佈企業開復工信息。指導督促用人單位通過電話、短信等方式,向員工通報開復工時間。加強輸入地、輸出地信息對接,依託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勞務站點等向轄區內勞動者推送開復工時間。針對農民工等人員流動特點,編制發佈預防手冊,指導勞動者做好居家隔離和返崗務工的相關防護。針對行業企業不同特點特別是勞動密集程度,指導其做好衛生防疫、檢測儀器及藥品配置等工作,改善勞動者生產生活條件。鼓勵返鄉創業企業、小微企業、就業扶貧車間優先參加工傷保險,降低企業因疫情產生的工傷風險。


安徽印發《通知》,這些人可以領取補貼!

三、關心呵護重點地區勞動者


對從湖北返鄉的勞動者,指導其主動居家隔離。對暫時難以外出且有就業意願的農民工,開發一批就地就近就業崗位;對有創業意願的,同等享受當地創業扶持政策,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對確有困難的,可按規定通過公益性崗位託底安置。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和用人單位不得發佈拒絕招錄疫情嚴重地區勞動者的招聘信息;各類用人單位不得以來自疫情嚴重地區為由拒絕招用相關人員。對因疫情導致勞動者暫不能返崗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不得解除勞動合同或退回勞務派遣用工。


安徽印發《通知》,這些人可以領取補貼!

四、大力支持企業穩定崗位


對重點企業通過開展企業間用工餘缺調劑穩定職工隊伍的,由就業補助資金按調劑就業職工人數給予一定的補貼。加大失業保險援企穩崗政策實施力度,將企業失業保險費返還裁員率放寬至上年度全國調查失業率控制目標5.5%,對參保職工30人(含)以下的中小微企業,裁員率放寬至不超過企業參保職工總數的20%。2019年末失業保險基金備付期限24個月(含)以上的市,可將受外部環境或疫情影響面臨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且恢復有望、堅持不裁員或少裁員的企業納入重點企業(困難企業)範圍,按6個月的當地月人均失業保險金和參保職工人數或按6個月的企業及其職工應繳納社會保險費50%的標準落實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具體標準由符合條件的市政府自行確定。對受疫情影響,面臨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確實無力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中小微企業,與社會保險徵收機構簽訂緩繳協議後,可緩繳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緩繳期限不超過1年。緩繳期滿後,企業應足額補繳緩繳的社會保險費,不影響參保人員的個人權益。


安徽印發《通知》,這些人可以領取補貼!

五、著力擴大中小企業就業崗位


對在疫情防控期間新增就業崗位的小微企業,根據新簽訂12個月以上勞動合同的人員數量,由就業補助資金按照每人10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補貼,對其中吸納因疫情無法返回湖北就業人員或登記失業6個月以上人員的企業,標準提高到每人2000元,每戶企業最高不超過4萬元。各地可結合穩就業需求,對在疫情防控期間保持正常生產、積極採取措施穩定職工隊伍的製造業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由就業補助資金給予最高不超過50萬元的一次性穩定就業補貼,與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不可重複享受。對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職業介紹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通過購買服務方式,給予就業創業服務補助。上述政策具體辦法和標準由各市政府自行確定。


安徽印發《通知》,這些人可以領取補貼!

六、強化職業技能培訓政策供給


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在確保防疫安全情況下,在停工期、恢復期組織職工參加線下或線上職業培訓的,可按規定納入補貼類培訓範圍。將企業新錄用人員崗前技能培訓的補貼標準提高到不低於人均1000元,培訓對象擴大到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或構成事實勞動關係且入職不超過12個月的所有員工。將職工轉崗轉業培訓的實施主體從重點企業(困難企業)擴大到所有企業,補貼標準不變。各地要認真貫徹《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支持鼓勵勞動者參與線上職業技能培訓的通知》(發改辦就業〔2020〕100號)精神,支持企業利用國家免費開放以及企業內部的線上資源開展職工技能培訓,引導鼓勵大企業、普通高校、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社會培訓機構等向各類企業免費開放線上培訓資源。線上培訓時長視為技術理論知識與綜合素質理論知識的學習課時,計入所培訓的工種(項目)總課時,由企業提供參訓職工註冊信息和累計課時的截圖證明,達到相應課時即為理論模塊考核合格;線上課程設有在線結業考核環節的,應提供參訓職工註冊信息和考核合格的截圖證明,同時結合疫情結束後的線下實訓情況,按規定兌現培訓補貼。享受培訓補貼政策的班期以企業在“安徽職業培訓信息管理系統”申請開班時間為準。


安徽印發《通知》,這些人可以領取補貼!

七、不斷加大創業政策扶持力度


推進創業擔保貸款線上申請辦理,進一步縮短疫情防控期間創業擔保貸款審批發放流程,推行特事特辦。對已發放個人創業擔保貸款,借款人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可向貸款銀行申請展期還款,展期期限原則上不超過1年,財政部門繼續給予貼息支持。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個人和小微企業,申請貸款時予以優先支持。加大創業載體獎補力度,支持創業孵化園區、示範基地降低或減免創業者場地租金等費用,進一步發揮各類示範基地和園區支持創業、吸納就業的作用。人社部門近2年來支持建設的各類創業載體,要對入駐的各類創業主體減免房租(2020年2月免收,3月、4月減半),其中創業載體為國有企業經營性用房或產權為行政事業性單位房產的免收3個月房租(2020年2月、3月、4月)。對租用其他經營用房的,鼓勵業主(房東)為租戶減免租金,具體由雙方協商確定。


安徽印發《通知》,這些人可以領取補貼!

八、健全完善高校畢業生就業舉措


暫停各類高校畢業生就業現場招聘活動。打通部門數據,完善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共享、發佈、審核等機制。充分利用國家、地方、高校畢業生就業網以及支付寶城市服務、微信小程序、安徽政務服務網、陽光就業網等線上渠道開展就業服務。通過視頻直播等方式,開展個性化輔導,指導高校畢業生規劃職業路徑、增強職業素養、形成合理預期、提升求職能力。加強求職心理疏導,組織有經驗的職業指導師、心理諮詢師和高校心理學教師,推出一批在線諮詢指導課,開通心理熱線。鼓勵高校和用人單位利用互聯網進行供需對接,實行網上面試、網上籤約、網上報到,引導用人單位適當延長招聘時間、推遲體檢時間、推遲簽約錄取。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要延長報到接收時間,可通過信函、傳真、網絡等方式為高校畢業生辦理就業協議簽訂、就業報到手續。視情調整2020年度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招聘、基層服務項目招募筆試面試時間,筆試已經結束的推遲面試時間,調整後的時間要及時告知考生並向社會公告。


安徽印發《通知》,這些人可以領取補貼!

九、優化提升線上公共就業服務


根據各地疫情狀況和黨委政府部署,確定並公告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和窗口開放時間,引導就業政策、就業服務儘可能網上辦、自助辦,切實加快審核進度,有序疏導現場流量,及時消毒、保持通風,配備體溫檢測設施,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暫停舉辦現場招聘和跨地區勞務協作、人力資源培訓、供需對接會等聚集性活動。搭建網上對接平臺,鼓勵企業通過“安徽公共招聘網”等網絡招聘平臺開展招聘,組織各級各類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加大線上招聘力度,推行視頻招聘、遠程面試,動態發佈崗位信息,提高就業服務精細化水平,足不出戶實現求職應聘。運用短信向農民工、高校畢業生等各類勞動者精準推送政策服務。積極向中國公共招聘網、安徽公共招聘網歸集共享崗位等信息,實施“網上招聘不停歇,就業服務不打烊”的線上春風行動。


上述有關補貼類政策執行期限為疫情防控期間,自本通知印發之日起暫定3個月。各地人社部門要把做好當前就業服務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主動對接當地疫情防控指揮部門,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穩就業工作,合理調配公共就業服務人員,保障穩就業工作力量,更好服務各類用人單位,為保障疫情防控提供強有力的人力資源支撐。

安徽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安徽省教育廳

安徽省財政廳

安徽省交通運輸廳

安徽省衛生健康委

2020年2月10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